1
|
《校勘学方法论》所见胡适校勘学思想平议——兼论其对王念孙理校成果的批评 |
张锦少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就王念孙的同源词研究与梅祖麟教授商榷 |
华学诚
柏亚东
王智群
赵奇栋
郑东珍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3
|
北大藏《王念孙手稿》流传考述 |
赵晓庆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4
|
王念孙父子的“连语观”及其训解实践(下) |
李运富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5
|
试论王念孙对古典人文知识增长的贡献 |
吴根友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6
|
论清代《管子》校勘中的学术传承——以王念孙、陈奂、丁世涵、戴望为系谱的考察 |
王学斌
|
《管子学刊》
CSSCI
|
2010 |
2
|
|
7
|
田雯部分作品被误植为王念孙 |
程泱
|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8
|
论王念孙对戴震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广雅疏证》为例的考察 |
徐道彬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9
|
王念孙《广雅疏证》关于《文选》李善注的质疑 |
彭慧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0
|
就王念孙《广雅疏证》研究同源词的方法与梅祖麟教授商榷 |
胡继明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05 |
2
|
|
11
|
略论王念孙《读书杂志》一书的校勘学特色 |
孙计康
|
《图书馆学刊》
|
2009 |
1
|
|
12
|
王念孙《读书杂志·逸周书》校雠补正 |
刘精盛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7 |
1
|
|
13
|
江有诰《诗经韵读》和王念孙《古韵谱》用韵比较 |
曹强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4
|
江有诰、王念孙关于至部的讨论及对脂微分部的作用 |
乔秋颖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15
|
颜师古王念孙误释“奔踶”辨正 |
曲文军
|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2
|
|
16
|
王念孙、俞樾校释《荀子》特色差异之研究 |
温美姬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7
|
王念孙训释《荀子》的方法及其特点 |
温美姬
|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8
|
王念孙《读书杂志》对大型辞书修订的价值和意义 |
刘精盛
叶桂郴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9
|
王念孙“‘脩’、‘循’形近而误”说献疑 |
李朝虹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0 |
|
20
|
王念孙《丁亥诗钞》解读 |
单殿元
梁孝梅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