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侵蚀演化的坡向差异——以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浩 方海燕 +2 位作者 蔡强国 雷廷武 梁广林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6-184,共9页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土壤流失量约为22×104t,而坡沟地区的侵蚀,尤其是水沙下坡时坡度对侵蚀尤为严重,坡沟侵蚀中坡度对侵蚀的作用成为现在坡沟侵蚀研究的重要内容,野外考察和前人研究发现,坡向对坡沟侵蚀也...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土壤流失量约为22×104t,而坡沟地区的侵蚀,尤其是水沙下坡时坡度对侵蚀尤为严重,坡沟侵蚀中坡度对侵蚀的作用成为现在坡沟侵蚀研究的重要内容,野外考察和前人研究发现,坡向对坡沟侵蚀也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控制作用。因此,开展不同坡向土壤侵蚀的研究,对于探讨小流域不同坡向坡沟地貌侵蚀演化特征的定量研究,揭示土壤侵蚀的坡向差异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王家沟大比例尺航片的解译,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沟谷发育度的概念,对研究区内不同坡向的侵蚀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向地貌侵蚀演化差异明显,总体上阳坡的侵蚀强度大于阴坡。各坡向侵蚀强度依次是:南偏西(SW)>东偏南(ES)>南向坡(S)>东向坡(E)>北偏东(NE)>西坡(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发育度 坡向 王家沟小流域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王家沟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康宁 卞戈亚 李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9-643,共5页
针对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问题,以重庆市王家沟小流域为例,依据由ALOS和WorldView1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及DEM等提取出的土地利用、种植结构、坡度分布等专题信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资料,对农业面源污染的... 针对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问题,以重庆市王家沟小流域为例,依据由ALOS和WorldView1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及DEM等提取出的土地利用、种植结构、坡度分布等专题信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资料,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空间分析,并提出了王家沟居民点生活污染、农田径流污染和坡耕地养分流失的控制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不合理等因素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提供了先决条件,而消纳、缓冲、拦截系统的缺乏是直接导致污染物入河的重要因素.对此,应建造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彻底解决居民点生活污染问题;推广应用水肥耦合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切实降低施肥总量;在坡耕地区域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与退耕还林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有效的水土和养分流失综合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影响因子 遥感 防控对策 王家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五”期间王家沟小流域生态足迹分析
3
作者 杜轶 蔡继清 张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15-217,共3页
以黄土丘陵区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对该流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八五"期间王家沟小流域生态足迹由0.536244615 hm2/cap增至0.665469085 hm2/cap,提升幅度为24.10%,生态承载... 以黄土丘陵区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对该流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八五"期间王家沟小流域生态足迹由0.536244615 hm2/cap增至0.665469085 hm2/cap,提升幅度为24.10%,生态承载力由0.900738097 hm2/cap增至1.192844588hm2/cap,提升幅度为32.42%,说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的改善了王家沟小流域生态环境,促进了小流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王家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王家沟小流域降水特性统计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宝 张卫华 +1 位作者 靳军英 魏朝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144,共5页
利用Matlab软件分析了涪陵站31a月降水序列,检验了年降水量均值和方差,并对月降水量极值和超过值进行了分析,最后用dfittool对年降水量、月极值、月超过值进行了概率分布拟合.结果表明:对31a降水序列,均值和方差均无显著变化,且没有明... 利用Matlab软件分析了涪陵站31a月降水序列,检验了年降水量均值和方差,并对月降水量极值和超过值进行了分析,最后用dfittool对年降水量、月极值、月超过值进行了概率分布拟合.结果表明:对31a降水序列,均值和方差均无显著变化,且没有明显的趋势.年降水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月极值服从广义极值分布,月超过值服从广义帕累托分布.以上结果可以为该流域水资源利用及水文预报、水循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沟小流域 降水 统计 检验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沟小流域50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勇 蔡继清 +1 位作者 孙雁君 杜轶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897-899,共3页
以经过50多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其1959—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对该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王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王家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小流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王家沟小流域为例
6
作者 张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7期7653-7655,共3页
以黄土丘陵区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该流域近50年(1959~2008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近50年来王家沟小流域的生态承载力总体上是大于生态足迹,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且呈现稳中增长的趋势,小... 以黄土丘陵区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该流域近50年(1959~2008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近50年来王家沟小流域的生态承载力总体上是大于生态足迹,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且呈现稳中增长的趋势,小流域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耕地和林地的生态盈余较大,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草地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生态压力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王家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高原小流域地貌演化特征与水沙过程的动态监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浩 Y.Tsui +4 位作者 蔡强国 L.G.Tham 胡文生 Z.Q.Yue 梁广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长期以来,我国在黄土高原重点产沙区,小、中、大流域的水文特征进行了动态监测,取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这些信息对于有关部门和广大科研人员研究土壤侵蚀规律,以及为水土保持治理决策与措施配置提供科学依据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已往研... 长期以来,我国在黄土高原重点产沙区,小、中、大流域的水文特征进行了动态监测,取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这些信息对于有关部门和广大科研人员研究土壤侵蚀规律,以及为水土保持治理决策与措施配置提供科学依据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已往研究手段的限制,以地貌特征(包括以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动态检测缺乏系统研究。以地貌形态特征、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的动态检测,对于有关部门更加全面的认识地表剥蚀过程、人类活动的影响,提供了水沙检测替代不了的作用,是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航天遥感、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提高,将三维动态的地貌、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侵蚀的过程相结合是交叉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根据5期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从1959~1999)大比尺航片,在高程数字化模型(DEM)、正射影像图(DOM)制作的基础上,开展了40年来,以地貌特征并结合小流域水沙变化为目标的动态检测,为地貌演化、地表剥蚀过程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地貌演化 水沙过程 王家沟小流域 晋西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保措施对不同量级降雨量汇流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文飞 陈军锋 +3 位作者 张飞 任娟慧 吴博 陈彦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99,共4页
为了研究晋西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产汇流机制的影响,选取山西省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王家沟小流域1990—2015年185场降雨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相似对比法,分析探讨了3种水保措施对不同量级降雨量汇流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田... 为了研究晋西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产汇流机制的影响,选取山西省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王家沟小流域1990—2015年185场降雨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相似对比法,分析探讨了3种水保措施对不同量级降雨量汇流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田对延长洪水历时没有明显影响,但会减小洪峰流量,对洪峰流量的减小值随着降雨量增大而减小;随着降雨量增大,植树造林对洪峰流量的衰减作用比对洪量的衰减作用显著;淤地坝对延长小降雨量级洪水历时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汇流机制 线性趋势法 相似对比法 王家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