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0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浆对玉米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韩振伟 刘晓兰 郑喜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59-65,共7页
为了开拓玉米浆利用的新途径,以玉米浆干粉为原料,设置不同底肥处理5组:T1为空白对照,T2为化肥处理阳性对照,T3~T5为不同配比量玉米浆干粉替代部分化肥,研究玉米浆为主要成分的底肥施用后对玉米生长、产量构成因素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 为了开拓玉米浆利用的新途径,以玉米浆干粉为原料,设置不同底肥处理5组:T1为空白对照,T2为化肥处理阳性对照,T3~T5为不同配比量玉米浆干粉替代部分化肥,研究玉米浆为主要成分的底肥施用后对玉米生长、产量构成因素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玉米浆为主要成分的底肥处理组提高了玉米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同时有效改善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提高了玉米的玉米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产量及营养品质。其中,25%玉米浆干粉与75%化肥混施处理组在试验范围内提高产量效果最好,与不施肥处理组(CK)相比产量增加28.03%,与施用化肥组相比产量增加1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 玉米生长 玉米产量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主岭市鲜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2
作者 孙嵬 张秀华 +1 位作者 夏明亮 李德乐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28-32,共5页
为明确吉林省鲜食玉米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在鲜食玉米种植基地,采用系统调查、普查的方式,利用灯光、性诱、黄板诱集等技术,对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确定玉米鳞翅目害虫6种,鞘翅目害虫6种;确定一代玉米螟、地老... 为明确吉林省鲜食玉米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在鲜食玉米种植基地,采用系统调查、普查的方式,利用灯光、性诱、黄板诱集等技术,对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确定玉米鳞翅目害虫6种,鞘翅目害虫6种;确定一代玉米螟、地老虎、双斑萤叶甲是鲜食玉米田的重要害虫,需重点防控;还对玉米蚜虫、粘虫、大斑病、灰斑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玉米 双斑萤叶甲 地老虎 玉米灰斑病 吉林省公主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生产过程知识图谱构建
3
作者 彭雨侬 柳平增 张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2,共8页
知识图谱是以结构化形式对知识进行存储的图数据库。针对玉米种植户无法高效、快捷地获取玉米生产过程知识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生产过程知识图谱。半结构化数据来源于在农业领域专家帮助下制定的表格形式玉米高产栽培方案;... 知识图谱是以结构化形式对知识进行存储的图数据库。针对玉米种植户无法高效、快捷地获取玉米生产过程知识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生产过程知识图谱。半结构化数据来源于在农业领域专家帮助下制定的表格形式玉米高产栽培方案;非结构化数据获取则基于OCR技术将书籍转换为TXT格式的文本文档。模式层构建则根据玉米领域数据不同特征,确定玉米品种包含1类实体、12种属性,玉米病害和玉米虫害分别包含6类实体、5类关系,形成玉米种植知识实体和关系概念层。在数据层构建过程中,通过BIOES标注法,采用BERT—BiLSTM—CRF模型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实体识别。结果表明,基于BERT—BiLSTM—CRF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相比LSTM、LSTM—CRF、BiLSTM—CRF,在F1值上分别提高14.31%、7.36%、3.86%;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达到89.31%、88.54%和88.92%。构建完成的玉米生产过程知识图谱可提升用户获取玉米种植知识的效率,提高玉米种植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知识图谱 玉米生产过程 玉米病虫害 玉米品种 识别模型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化春 韩萍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89年第1期49-57,共9页
一、我国玉米生产历史及发展现状据考古资料证明,玉米大约在十六世纪中叶(1551—1594年)相继传入我国南北各省。最初只作为辅助食品。
关键词 我国玉米生产 玉米 玉米单产 玉米面积 玉米高产 玉米总产量 玉米生产水平 玉米育种 玉米种质资源 抗茎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干旱地区的玉米种子活力和幼苗耐寒性的试验
5
作者 刘月琴 王金宝 敖燕妮 《种子科技》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在高寒干旱地区,为了解田间免耕播种后种子活力和幼苗耐寒特性,对青贮玉米和普通玉米种子的活力、幼苗耐寒性进行试验。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将2种玉米种子人工老化后,进行标准发芽测定、电导率测定、酶活性测定。对比分析种子活力各指... 在高寒干旱地区,为了解田间免耕播种后种子活力和幼苗耐寒特性,对青贮玉米和普通玉米种子的活力、幼苗耐寒性进行试验。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将2种玉米种子人工老化后,进行标准发芽测定、电导率测定、酶活性测定。对比分析种子活力各指标发现,青贮玉米种子比普通玉米种子表现出更强的抗老化能力和活力。不同温度下对比2种玉米种子不同温度的活力和出苗率,青贮玉米播种的适宜温度为10℃以上,普通玉米种子为15℃以上,在田间播种的青贮玉米幼苗比普通玉米幼苗表现出更强的抗低温能力。对比免耕播种不同品种玉米植株高度,青贮玉米种子的生长速度较普通玉米快,更适应高寒干旱地区的环境,适合青贮。以期研究结论为高寒干旱地区玉米免耕播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普通玉米 免耕播种 种子活力 幼苗 耐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玉米机械化播种质量提升调查分析
6
作者 吴然然 《农机科技推广》 2025年第1期11-13,共3页
玉米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800多万亩。随着技术的发展,安徽省玉米农机装备数量逐渐增多,综合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是,在玉米全程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玉米机械化播种、收获等作业质量仍存... 玉米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800多万亩。随着技术的发展,安徽省玉米农机装备数量逐渐增多,综合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是,在玉米全程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玉米机械化播种、收获等作业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玉米播种存在出苗率不高、缺苗断垄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安徽省玉米产量的提升。本文通过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安徽省玉米机械化播种现状,分析影响玉米高质量播种的制约因素,探索推动玉米机播质量提升的具体措施与路径,以期为玉米播种质量提升助力玉米单产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播种 缺苗断垄 播种质量 全程机械化 农机装备 玉米单产 作业质量 玉米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轴大穗杂交玉米品种劲单9号栽培技术要点
7
作者 文守云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期36-37,共2页
劲单9号是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大穗红轴高产型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玉20200031),先后通过湖南、陕南登记备案,在重庆中高海拔地区种植,表现出植株矮、株型好、穗子大、轴芯细... 劲单9号是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大穗红轴高产型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玉20200031),先后通过湖南、陕南登记备案,在重庆中高海拔地区种植,表现出植株矮、株型好、穗子大、轴芯细、齿粒深、满尖、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型 杂交玉米品种 自主选育 大穗 栽培技术要点 中高海拔地区 玉米新品种 登记备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展我省优质专用玉米的几点建议
8
作者 周敬文 何福全 《河北农业》 2005年第3期39-40,共2页
优质专用玉米,也称特用玉米,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的玉米,是普通玉米以外的玉米类型的总称。主要包括:优质蛋白质玉米(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青贮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笋玉米等。目前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 优质专用玉米,也称特用玉米,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的玉米,是普通玉米以外的玉米类型的总称。主要包括:优质蛋白质玉米(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青贮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笋玉米等。目前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朋友十分关注特用玉米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专用玉米 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 优质蛋白质玉米 高赖氨酸玉米 特用玉米 高淀粉玉米 特殊用途 普通玉米 高油玉米 青贮玉米 爆裂玉米 发展前景 玉米 玉米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增储叠加进口减少,玉米市场回暖可期
9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4期11-12,共2页
近期,中储粮进一步增加国产玉米收储规模,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加之玉米进口数量明显下降,利好于玉米市场的因素增多,春节前玉米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售粮进度加快,价格企稳回升,春节后持续回暖可期。一、储备调节力度加大,农户售粮压力缓解针... 近期,中储粮进一步增加国产玉米收储规模,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加之玉米进口数量明显下降,利好于玉米市场的因素增多,春节前玉米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售粮进度加快,价格企稳回升,春节后持续回暖可期。一、储备调节力度加大,农户售粮压力缓解针对2024年粮食丰收、供强需弱、价格下行等复杂形势,按照有关部门工作安排,中储粮集团公司及所属相关企业以略高于市场价格的标准,积极入市开展收购,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国产玉米收储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市场 中储粮 利好 玉米主产区 压力缓解 收储 玉米进口 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10
作者 黄利华 《河南农业》 2025年第3期82-83,共2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在传统的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目标是保证玉米与单作玉米相比尽量不减产,还增收一季大豆,实现大豆、玉米双丰收。选择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是摆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面前一个...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在传统的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目标是保证玉米与单作玉米相比尽量不减产,还增收一季大豆,实现大豆、玉米双丰收。选择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是摆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面前一个重要试验示范项目。做好品种筛选工作,是保障大豆和玉米产量的首要条件,并且能提高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效益。为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的表现,农技人员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为适宜玉米品种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带状复合种植 试验示范项目 间作套种 品种筛选 大豆玉米 单作玉米 农技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玉米苗全苗齐苗匀的关键技术
11
作者 刘校丽 侯朋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期75-75,共1页
一、种子(一)选用高质量玉米种子种植户购买玉米种子时一定要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玉米品种,仔细查看种子发芽率的标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发芽率标注较高的种子;还要查看种子籽粒大小是否均匀一致,玉米种子籽粒均匀一致的机械播种时可保... 一、种子(一)选用高质量玉米种子种植户购买玉米种子时一定要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玉米品种,仔细查看种子发芽率的标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发芽率标注较高的种子;还要查看种子籽粒大小是否均匀一致,玉米种子籽粒均匀一致的机械播种时可保障株距均匀一致,出苗整齐、均匀,芽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机械播种 玉米品种 玉米 种子发芽率 苗齐 种植户 籽粒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拾景农业 让玉米种植展现科技范
12
作者 曾永会 《致富天地》 2025年第1期58-59,共2页
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全面掌握几公里外玉米地里的种植情况;只需3小时,就能快速锁住玉米的新鲜与营养;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查询玉米的“身份信息”和生长过程……在云南拾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拾景农业”),一株玉米也很有科技含量... 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全面掌握几公里外玉米地里的种植情况;只需3小时,就能快速锁住玉米的新鲜与营养;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查询玉米的“身份信息”和生长过程……在云南拾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拾景农业”),一株玉米也很有科技含量。2022年10月,拾景农业入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勐拉镇后,建设了数字化种植示范基地,运用科技手段赋能鲜食玉米种植、深加工、销售各环节,通过种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有效带动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种植示范基地 身份信息 玉米 鲜食玉米 金平县 提质增效 玉米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优势及关键技术探析
13
作者 席学祖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1期22-23,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玉米种植技术快速发展,其中玉米免耕播种技术能够降低人工成本,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增加土壤肥力,增加玉米产量。1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优势玉米免耕播种技术能够很好保护种植土地营养及肥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玉米种植技术快速发展,其中玉米免耕播种技术能够降低人工成本,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增加土壤肥力,增加玉米产量。1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优势玉米免耕播种技术能够很好保护种植土地营养及肥力,避免造成土壤肥力流失,同时还能够在秸秆还田没有被完全破坏及清理的前提下,一次性将翻土、开沟、播种、施肥等种植工作全部完成,不仅减少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还能够省去处理秸秆的清理工作,直接进行玉米播种。该种新型的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营养物质含量,还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种植效率,从而有效降低了玉米种植成本,进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免耕播种 秸秆还田 玉米种植技术 营养物质含量 劳动力资源 土壤肥力 玉米播种 农民经济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播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探析
14
作者 张桂平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2期49-51,共3页
农业栽培技术应用能够决定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下,各种新型农业栽培技术被应用到春播玉米栽培工作中,为农作物栽培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指导。然而,病虫害问题、水肥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春播玉米的栽培质量。... 农业栽培技术应用能够决定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下,各种新型农业栽培技术被应用到春播玉米栽培工作中,为农作物栽培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指导。然而,病虫害问题、水肥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春播玉米的栽培质量。因此,选择合适的春播玉米栽培技术及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改善春播玉米栽培与种植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春播是玉米栽培的重要时期,此时玉米植株选种、育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效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栽培质量及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栽培技术 春播玉米 农作物栽培 农作物产量 病虫害问题 病虫害防治 玉米植株 种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苏科糯1505鲜食糯玉米增效
15
作者 沈村蔚 《农家致富》 2025年第2期6-7,共2页
苏科糯1505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半紧凑型糯玉米品种。该品种食味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江苏各地种植。市场前景。甜糯型鲜食玉米是通过杂交培育出的鲜食玉米,既有甜玉米甜、脆的特点,又有糯玉米黏、软、香... 苏科糯1505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半紧凑型糯玉米品种。该品种食味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江苏各地种植。市场前景。甜糯型鲜食玉米是通过杂交培育出的鲜食玉米,既有甜玉米甜、脆的特点,又有糯玉米黏、软、香的特点,可以同时满足消费者对糯性和甜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鲜食糯玉米 半紧凑型 杂交培育 玉米品种 稳产性 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科学》2006年第14卷总目录
16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1-176,共6页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玉米杂交种 玉米科学 玉米种质资源 玉米产量 产量配合力 玉米新品种 玉米品种 玉米子粒 玉米 超甜玉米 高油玉米 李明顺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和玉米浆复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和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沙志行 洪海洋 +7 位作者 姜明明 任文义 刘帅 刘淼 孔伟豪 张力莉 徐晓锋 马玉林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6,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尿素和玉米浆复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体外产气特性和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组别,即对照组、3%尿素(UC)组、5%玉米浆(CCL)组、3%尿素+5%玉米浆(UCC)组,每组4个重复。在发酵1、3、5、7、14、28、56 d... 本试验旨在探究尿素和玉米浆复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体外产气特性和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组别,即对照组、3%尿素(UC)组、5%玉米浆(CCL)组、3%尿素+5%玉米浆(UCC)组,每组4个重复。在发酵1、3、5、7、14、28、56 d后采集样品,测定尿素和玉米浆复合预处理和预处理时间对玉米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并利用体外发酵法测定分析体外产气特性和瘤胃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尿素+玉米浆复合预处理时间的延长,各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质(CP)含量均降低(P<0.01),在第28天时趋于稳定;相较于对照组,UCC组CP含量升高(P<0.01),NDF含量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UCC组在前24h的累积产气量升高(P<0.05),UCC组产气速率c值升高(P<0.001);UCC组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乙酸含量、乙酸/丙酸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3%尿素+5%玉米浆复合预处理有助于提高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改善体外瘤胃发酵,促进微生物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尿素 玉米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与大豆间作青贮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雷天翔 毕显杰 +4 位作者 宋敏 张新国 施维新 张万旭 杨李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4,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株行距栽培模式对玉米与大豆间作混合青贮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新疆灌区的优质混合青贮种植方式。试验在南北疆分区进行,以单作玉米为对照,根据不同株行距设置M1、M2、M3、M4四种玉米大豆间作模式,M1和M2模...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株行距栽培模式对玉米与大豆间作混合青贮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新疆灌区的优质混合青贮种植方式。试验在南北疆分区进行,以单作玉米为对照,根据不同株行距设置M1、M2、M3、M4四种玉米大豆间作模式,M1和M2模式玉米和大豆行比为2∶4,M3和M4模式玉米和大豆行比为4∶4,研究不同模式下混合青贮产量和品质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适当压缩玉米和大豆株距,玉米株高高于对照,产量和品质也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M4模式(玉米、大豆行比为4∶4,玉米密度9.2万株/hm^(2),大豆密度11.1万株/hm^(2))产量相比对照增加了9.8%,粗蛋白增加了1.42%。说明M4模式是适合新疆灌区的优质饲草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青贮大豆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混合青贮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和莱氏绿僵菌浸种对玉米抗虫性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展昭凤 苟雪莲 +3 位作者 王振营 张永军 王秀平 郭井菲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20091317和莱氏绿僵菌Mtarhizium rileyi MrCDTLJ1浸种对玉米抗虫性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检测浸种植株叶片对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抗性以及叠加草地贪夜蛾为害0、2、12... 为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20091317和莱氏绿僵菌Mtarhizium rileyi MrCDTLJ1浸种对玉米抗虫性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检测浸种植株叶片对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抗性以及叠加草地贪夜蛾为害0、2、12、24和48h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显示Bb20091317浸种可显著增强草地贪夜蛾为害诱导前后玉米叶片中POD、PPO和SOD活性。MrCDTLJ1浸种可显著增加草地贪夜蛾为害诱导前后玉米叶片中POD和SOD活性,但对SOD和PAL活性无显著诱导。取食Bb20091317、MrCDTLJ1浸种玉米叶片的亚洲玉米螟幼虫体重显著低于取食未浸种玉米叶片的幼虫体重。而取食Bb20091317、MrCDTLJ1浸种叠加草地贪夜蛾为害诱导24 h玉米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重与取食未经虫害诱导玉米叶片的幼虫体重相比虽显著降低,但与草地贪夜蛾为害诱导24 h的未浸种玉米叶片饲喂的幼虫相比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Bb20091317和MrCDTLJ1浸种能诱导玉米产生系统防御反应,在草地贪夜蛾为害诱导后会产生强烈的酶活响应,同时参与调控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莱氏绿僵菌 玉米 亚洲玉米 草地贪夜蛾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玉米类型介绍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伟令 赵凤喜 +1 位作者 丁桂华 李向伟 《杂粮作物》 CAS 2004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特种专用玉米 类型 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玉米 玉米 粮饲兼用型玉米 高赖氨酸玉米 高油玉米 笋用玉米 爆裂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