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高热病的防控措施
1
作者 高春荣 孙晓东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22-24,共3页
1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猪高热症是无名高热综合征,是猪在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四肢严重抽搐等症状,甚至有一部分病猪还存在呕吐等不良反应,对其身体的健康生长十分不利,对猪肉制品的安全也是一种... 1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猪高热症是无名高热综合征,是猪在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四肢严重抽搐等症状,甚至有一部分病猪还存在呕吐等不良反应,对其身体的健康生长十分不利,对猪肉制品的安全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因此,在对猪高热病进行控制时,必须对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特点进行分析,从而顺利探索出有效的预防方案和手段。在对猪高热症进行分析时发现,造成猪高热症发病的原因主要是非典型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流感、传染性胃肠炎,以及猪肺疫和猪丹毒等,一般情况下这些诱因中的一种就是原发病的主导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后期,病猪可能会出现多元化的继发感染,这就导致对病猪的治疗难度逐渐增加,造成病猪的死亡率也随着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 猪高热病 非典型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圆环病毒病 继发感染 热症 肺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高热病的特点及防控研究
2
作者 崔德桂 《猪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58-60,共3页
猪高热病在规模猪场中广泛传播,对经营成功至关重要。为了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需要深入研究其传染规律,尤其是免疫抑制性疫病的控制。该疾病多在夏秋季发作,症状明显,主要侵袭呼吸系统,容易传播,感染后致死率高,危害严重,威胁养猪业可... 猪高热病在规模猪场中广泛传播,对经营成功至关重要。为了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需要深入研究其传染规律,尤其是免疫抑制性疫病的控制。该疾病多在夏秋季发作,症状明显,主要侵袭呼吸系统,容易传播,感染后致死率高,危害严重,威胁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发病原因复杂,需进行病因分析,制定高效的预防措施,从根本上降低发病率。夏季气候高温潮湿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生长迟缓和死亡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呼吸系统疾病 规模 防控研究 免疫抑制性 危害严重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高热病诊疗与预防策略分析
3
作者 何晓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4期67-69,共3页
在我国肉类产品的生产结构中,猪肉比重远超其他肉类,国内市场对猪肉需求量较大,生猪养殖在我国养殖业中也占据较大比重。但是猪高热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生猪养殖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影响到猪肉的食品安全。基于此,文章简单分析了... 在我国肉类产品的生产结构中,猪肉比重远超其他肉类,国内市场对猪肉需求量较大,生猪养殖在我国养殖业中也占据较大比重。但是猪高热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生猪养殖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影响到猪肉的食品安全。基于此,文章简单分析了猪高热病的发病原因,阐述了猪高热病的诊疗手段和预防策略,以期为相关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诊疗手段 预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高热病的特点及防控研究
4
作者 张楠 《猪业科学》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前言猪高热病是一类夏季高发的传染性疾病。病猪多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该病治疗效果差,易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日常防控应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病因、临床症状等,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和治疗措施。1猪高热病病因1.1传染性... 前言猪高热病是一类夏季高发的传染性疾病。病猪多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该病治疗效果差,易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日常防控应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病因、临床症状等,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和治疗措施。1猪高热病病因1.1传染性因素造成猪高热病的病毒种类众多,例如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致病性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传染性因素 细小病毒 呼吸急促 伪狂犬病病毒 圆环病毒 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高热病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23
5
作者 徐引弟 郭成留 +1 位作者 王治方 张玉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9-102,共4页
从2006-2007年河南省发生猪高热病的65家猪场196份病料中分离到6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通过培养特性试验和生化试验初步怀疑为副猪嗜血杆菌,将其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对6株分离株进行小鼠毒力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 从2006-2007年河南省发生猪高热病的65家猪场196份病料中分离到6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通过培养特性试验和生化试验初步怀疑为副猪嗜血杆菌,将其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对6株分离株进行小鼠毒力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6株分离菌能致死小鼠,对头孢他啶、头孢噻呋、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多西环素、痢特灵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嗜血杆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猪高热病病例主要继发感染病毒的多重PCR检测 被引量:24
6
作者 叶俊平 盛瑜 +2 位作者 朱丽娜 高崧 刘秀梵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29-1034,共6页
应用建立的2个多重PCR方法,对2005~2006年收集于江苏省的211份猪高热病疑似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PRRSV阳性率为51.2%,PCV2阳性率为44.1%,CSFV阳性率为10.4%,PPV阳性率为3.9%,PRV阳性率为2.4%。2005年病料中PCV2阳性率... 应用建立的2个多重PCR方法,对2005~2006年收集于江苏省的211份猪高热病疑似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PRRSV阳性率为51.2%,PCV2阳性率为44.1%,CSFV阳性率为10.4%,PPV阳性率为3.9%,PRV阳性率为2.4%。2005年病料中PCV2阳性率为21.2%,2006年为73.2%;2005年PRRSV阳性率为38.1%,2006年为67.7%。2006年猪高热病疫情比2005年严重,PCV2和PRRSV可能在其中发挥了协同致病作用。对10个PRRSV分离株ORF5基因和Nsp2基因进行的测序表明,2006年分离株Nsp2基因中有连续87个碱基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圆环病毒2型 细小病毒 瘟病毒 伪狂犬病病毒 猪高热病 多重PCR ORF5基因 NSP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产品甙肽对猪高热病防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许传田 张树光 +4 位作者 刘玉庆 胡北侠 颜世敢 鲁清贵 张秀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6-19,共4页
为找到一种有效防治猪高热病的方法,分别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猪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以及甙肽产品对于预防和治疗猪高热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中药产品甙肽后,能够显著提高试验组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进一... 为找到一种有效防治猪高热病的方法,分别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猪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以及甙肽产品对于预防和治疗猪高热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中药产品甙肽后,能够显著提高试验组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进一步证明了中药对于预防病毒性疾病可以起到独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中药 非特异性免疫力 病毒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猪高热病的研究(Ⅰ)——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90
8
作者 宁宜宝 郑杰 +11 位作者 张纯萍 宋立 刘惠文 王琴 丘惠深 丘伯根 赵启祖 沈青春 刘业兵 范学政 徐璐 江焕贤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12期1-4,共4页
从湖南3个高热病发病猪场11头病死猪的病料组织中均分离出了大肠杆菌,经血清学鉴定,鞭毛抗原(K88、K99、987P和F41)全为阴性反应。经过157种菌体抗原血清学检测,血清型为5、6、15、22、32和83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大... 从湖南3个高热病发病猪场11头病死猪的病料组织中均分离出了大肠杆菌,经血清学鉴定,鞭毛抗原(K88、K99、987P和F41)全为阴性反应。经过157种菌体抗原血清学检测,血清型为5、6、15、22、32和83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大多数常用药物耐药,对氟喹诺酮和头孢类药物敏感。将其中4头猪原代分离的大肠菌培养物以原倍(2×10^7个/mL)、10^4和10^8稀释的菌液分别感染18—22g小白鼠,原倍菌液感染的小白鼠12/30在感染后24h内出现死亡,而10^4和10^8稀释菌液感染的小白鼠均健活;将未经除菌的病死猪组织悬液、过滤除菌的组织悬液、大肠杆菌、过滤除菌的组织悬液及大肠杆菌分别感染30日龄左右的健康小猪,除未经除菌的组织悬液感染猪3/3发病,2/3死亡外,其余所有感染猪只出现体温升高,升幅达1~2℃,减食,精神萎靡,但没有死亡;将死亡猪再次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感染小白鼠和猪,小白鼠12/15出现死亡,感染猪只出现体温升高(超过1℃),没有出现死亡。结果证明:大肠杆菌在高热病的发病过程中只起协同诱发作用,引起猪发病死亡的真正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大肠杆菌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高热病综合症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分离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峻 温国元 +5 位作者 罗青平 张蓉蓉 艾地云 王红琳 罗玲 邵华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05-1308,共4页
对2006~2007年湖北省部分地区的猪高热病综合症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共调查7个地市147个养猪场和养猪户,发病猪有67 040头,发病死亡27 477头,发病死亡率41%。273份病料PCR检测呈阳性结果,其中猪瘟的阳性率为41%(86/2... 对2006~2007年湖北省部分地区的猪高热病综合症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共调查7个地市147个养猪场和养猪户,发病猪有67 040头,发病死亡27 477头,发病死亡率41%。273份病料PCR检测呈阳性结果,其中猪瘟的阳性率为41%(86/210)、蓝耳病为83.2%(213/256)、伪狂犬病为33.8%(48/142)、猪圆环病毒为70.5%(189/268)。从采集的病料中分别分离到3株蓝耳病病毒、2株猪圆环病II型病毒和2株猪流感病毒;分离到25株猪链球菌、36株大肠杆菌、13株副猪嗜血杆菌和29株巴氏杆菌等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流行病学调查 病原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猪高热病的研究(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38
10
作者 宁宜宝 郑杰 +8 位作者 张纯萍 赵启祖 刘业兵 宋立 丘惠深 邱伯根 邱立新 王琴 沈青春 《中国兽药杂志》 2007年第1期14-18,共5页
从我国南方某猪场高热病死猪的组织中分离出能引起Mare145细胞病变的病毒,经过血清中和试验、RT-PCR测定,确定分离物中存在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将细胞病毒液感染13头55—105日龄健康猪,另有3头健康猪用于同... 从我国南方某猪场高热病死猪的组织中分离出能引起Mare145细胞病变的病毒,经过血清中和试验、RT-PCR测定,确定分离物中存在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将细胞病毒液感染13头55—105日龄健康猪,另有3头健康猪用于同居感染。随意挑取13头中7头再用大肠杆菌培养物加强感染,感染后每天测温,观察临床症状,记录死亡情况和病理变化。结果表明:PRRSV单独感染猪6/6发病,5/6死亡;大肠杆菌与PRRSV混合感染猪7/7发病,5/7死亡;同居感染的3头全部发病,1头死亡。所有感染猪于感染后2—4d内均出现体温升高。两周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直到死亡前体温不再升高。死亡多集中在感染后的34—50d的2周时间内。将圈舍温度升至29℃对感染猪发病无加强作用。死亡猪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出血性、间质性肺炎,肢体远端皮表出血。结果表明,虽然PRRSV感染能够引起猪产生高热和高的发病死亡率,但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及某些病理变化上看,和南方猪场的发病死亡猪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猪场的一些激发因子或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有关,从组织和细胞分离物的电子显微镜照片也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感染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真菌发酵中药及“高效高热瘟病灵口服液”防治猪高热病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莹莹 何芳 +3 位作者 王会明 蒋小文 高中文 肖兵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4-119,172,共7页
为了制备并评价"高效高热瘟病灵口服液"对防治猪高热病的效果,试验采用生物发酵方法对中药"清瘟败毒散"加减方剂的28味中草药进行定向发酵适合性筛选,将筛选出的适合发酵的中药与松乳菇混合发酵,测定药用菌质活性... 为了制备并评价"高效高热瘟病灵口服液"对防治猪高热病的效果,试验采用生物发酵方法对中药"清瘟败毒散"加减方剂的28味中草药进行定向发酵适合性筛选,将筛选出的适合发酵的中药与松乳菇混合发酵,测定药用菌质活性及相关成分的含量、抗菌活性、体外抗PRRSV活性;将发酵的中草药与组方中未发酵(不适合发酵)的中草药混合,经水提取浓缩(含生药1.0 g/mL)配制成防治猪高热病的药物——高效高热瘟病灵口服液,并进行人工感染高热病猪治疗试验及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16味适合松乳菇发酵的中药,发酵后药用菌质的活性成分及多糖多肽含量增加,抗菌与体外抗PRRSV病毒活性提高。高、中剂量(按体重2 mL/kg、1.0 mL/kg)"高效高热瘟病灵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高热病猪的治疗完全有效,对自然发病高热病猪的临床治愈率达92%。说明定向发酵具有一定的优势,"高效高热瘟病灵口服液"具有防治猪高热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真菌 中草药 “清瘟败毒散”加减方剂 定向发酵 猪高热病 热瘟病灵口服液
原文传递
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绪秀 牛瑞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年第6期105-105,共1页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以发热、皮肤发红、出现呼吸道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该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和淘汰,表现为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征,给养...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以发热、皮肤发红、出现呼吸道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该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和淘汰,表现为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征,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对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等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猪高热病的流行现状、流行趋势与防制对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双 任锐 +1 位作者 吕雪峰 李萌 《吉林畜牧兽医》 2010年第5期5-7,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规模化养猪迅猛发展,在优良品种不断引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传入了新病原。由于养殖密度加大,生猪流动频繁,猪的新老疫病也频繁发生。猪高热病在2000年以后开始逐渐增多,特别是2006年夏季,在我国华东、华南、华...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规模化养猪迅猛发展,在优良品种不断引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传入了新病原。由于养殖密度加大,生猪流动频繁,猪的新老疫病也频繁发生。猪高热病在2000年以后开始逐渐增多,特别是2006年夏季,在我国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及东北的许多养猪地区,暴发流行性猪高热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目前,猪高热病的形势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流行现状 防制对策 流行趋势 规模化养 优良品种 养殖密度 流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高热病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卫平 刘文来 余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2期324-325,共2页
介绍了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了具体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养猪户参考。
关键词 猪高热病 症状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地区猪高热病的治疗与病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猛 曹亚丹 许春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7期195-195,共1页
近年来,皖北地区猪的高热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诊断和治疗困难,特就皖北地区猪高热性疾病的临床综合症状、病理变化及治疗进行总结,并对可能病因进行分析,以供广大生猪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 猪高热病 治疗 病因分析 皖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气营血辨证在猪高热病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根新 李学钊 +1 位作者 李海前 车清明 《中兽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1-12,共2页
猪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病猪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现在研究发现引起猪高热病的病原体极为复杂,有细菌、病毒还有寄生虫,并且多为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祖... 猪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病猪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现在研究发现引起猪高热病的病原体极为复杂,有细菌、病毒还有寄生虫,并且多为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祖国传统兽医学对猪高热病有自己独到的认识,认为该病属于湿热蕴积,热毒逐步侵入卫气营血所致,其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把猪高热病证以发病的不同阶段与病势轻重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辨证施治 应用 食欲不振 呼吸困难 混合感染 治疗效果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高热病”病因分析及其防控对策 被引量:6
17
作者 石志荣 杨录华 +3 位作者 杨明泰 杜月林 冯智义 石丽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年第1期51-52,共2页
“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到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猪主要表现发热、呼吸困难、繁殖障碍和全身性出血斑点。该病各个季节、不同日龄猪群均可发生,但... “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到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猪主要表现发热、呼吸困难、繁殖障碍和全身性出血斑点。该病各个季节、不同日龄猪群均可发生,但主要为夏季保育仔猪和生长育肥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20%~80%。给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倒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病因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猪高热病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培敏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第2期175-175,共1页
猪高热病危害严重,具有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易造成猪只大量死亡。介绍了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对猪高热病的治疗原则应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和清热解毒,防止继发感染为主。
关键词 猪高热病 中西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高热病防治案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桂阳 郑春芳 王美玲 《中国猪业》 2011年第6期20-21,共2页
2006年夏季以来,我国很多中小型猪场先后爆发一种以高热不退,病初全身皮肤发红,尤以腹部、双耳、四肢明显发红,后期变为紫红色,尸体剖检全身淋巴结水肿为特征的疾病,临床称之为猪高热综合征,该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生猪... 2006年夏季以来,我国很多中小型猪场先后爆发一种以高热不退,病初全身皮肤发红,尤以腹部、双耳、四肢明显发红,后期变为紫红色,尸体剖检全身淋巴结水肿为特征的疾病,临床称之为猪高热综合征,该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生猪产业发展和猪肉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规模化 案例分析 防治 保育 中小型 尸体剖检 有效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猪高热病中兽医之降热途径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泉鑫 严明 《北方牧业》 2010年第8期23-23,共1页
中兽医将感受温热病邪所致的以发热为主的一类外感病证总称为温热病或称温病,其中与现代兽医学的很多急性传染病有着密切关系。现流行的所谓的"猪高热病",也应在温病之列。对于温病,中兽医常用的辨证方法是卫气营血辨证。从生理角度看... 中兽医将感受温热病邪所致的以发热为主的一类外感病证总称为温热病或称温病,其中与现代兽医学的很多急性传染病有着密切关系。现流行的所谓的"猪高热病",也应在温病之列。对于温病,中兽医常用的辨证方法是卫气营血辨证。从生理角度看,卫、气、营、血都是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按其所处部位来看,卫居于最外,向内就是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病 中兽医 急性传染病 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 动物机体 热病 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