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陇山林缘区猪苓栽培现状及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晓虎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2期27-28,35,共3页
人工栽培猪苓发挥高效栽培技术的价值,能够丰富小陇山林缘区种植业管理的有效内容,提升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陇山林缘区猪苓栽培的现状,指出栽培存在的问题,总结多年人工栽培的经验,因地制宜提出高效栽... 人工栽培猪苓发挥高效栽培技术的价值,能够丰富小陇山林缘区种植业管理的有效内容,提升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陇山林缘区猪苓栽培的现状,指出栽培存在的问题,总结多年人工栽培的经验,因地制宜提出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场地,适宜的栽培时期,培育优质的菌材品种,并且优中选优,做好基质的培养和基质配方的准备。科学规划栽培的过程,调节环境温度和水肥,控制并提高灾后管理收获与加工的有效性,以促进整个产业链条的完善,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 猪苓栽培 高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市猪苓栽培产业发展及前景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文湘昀 付汉生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6期434-434,共1页
汉中是全国最大的猪苓野生分布区,所以种植猪苓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经过三十年的种植经验、人工技术已经成熟,林药间作使猪苓生长周期缩短至3年。汉中全市目前约种植猪苓100万窝,年产鲜苓5000余吨,是西北地区种植规模最大的区域。
关键词 猪苓栽培 产业发展 前景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市猪苓栽培产业发展及前景的思考
3
作者 文湘昀 付汉生 《汉中科技》 2011年第5期31-32,共2页
汉中是全国最大的猪苓野生分布区,所以种植猪苓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经过三十年的种植经验,人工技术已经成熟,林药间作使猪苓生长周期缩至3年。汉中全市目前约种植猪苓100万窝,年产鲜苓5000余吨,是西北地区种植规模最大的区域。
关键词 猪苓栽培 产业发展 前景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苓栽培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何雅毅 《汉中科技》 2013年第2期46-46,29,共2页
近年来,伴随着猪苓药用价值的挖掘,猪苓栽培收益逐渐增加,猪苓栽培受到越来越多林农的追捧,受栽培技术、方法等因素限制,林农收益有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林农收入,本文就猪苓栽培中的关键事项进行说明,以期促进猪苓栽培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猪苓药用价值的挖掘,猪苓栽培收益逐渐增加,猪苓栽培受到越来越多林农的追捧,受栽培技术、方法等因素限制,林农收益有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林农收入,本文就猪苓栽培中的关键事项进行说明,以期促进猪苓栽培技术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栽培 管理措施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野生与栽培猪苓菌核主要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文强 邓百万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6-98,共3页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秦巴山区野生与栽培猪苓菌核的氨基酸、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矿质元素、猪苓多糖等主要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猪苓在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7种必需氨基...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秦巴山区野生与栽培猪苓菌核的氨基酸、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矿质元素、猪苓多糖等主要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猪苓在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3.8%,23.6%.每100g野生与栽培猪苓菌核中水分质量分别为13.22g,11.94g;灰分质量分别为2.86g,2.61g;粗蛋白质量分别为6.87g,4.91g;粗纤维质量分别为27.62g,26.02g;粗脂肪质量分别为1.87g,1.71g;每100g野生和栽培猪苓质量分别为1.87g,1.71g;猪苓多糖质量分别为0.51g,0.4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猪苓 栽培猪苓 菌核 成分 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