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桃种植技术指南
1
作者 顾红 齐秀娟 +10 位作者 孙雷明 陈锦永 程大伟 李明 林苗苗 王然 李玉阔 李兰 郭西智 孙小旭 彭敏 《果农之友》 2024年第7期37-42,共6页
猕猴桃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落叶藤本植物,中国是猕猴桃属植物的原产地,现发现54个种中52个起源于中国。猕猴桃与其他水果相比,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特别富含维生素C,被誉为“水果之王”。猕猴桃果实膳食纤维含量高,促进肠胃蠕动作用明显,... 猕猴桃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落叶藤本植物,中国是猕猴桃属植物的原产地,现发现54个种中52个起源于中国。猕猴桃与其他水果相比,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特别富含维生素C,被誉为“水果之王”。猕猴桃果实膳食纤维含量高,促进肠胃蠕动作用明显,猕猴桃还具有防癌、降低血压及血脂、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着等作用。近几年来特别是新兴品种猕猴桃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笔者在本文中从猕猴桃园址选择、猕猴桃品种类型、标准建园、株行距和架式、定植、定植后当年的管理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七个方面阐述猕猴桃种植指南,为猕猴桃种植效益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属植物 猕猴桃品种 水果之王 猕猴桃科 园址选择 猕猴桃果实 猕猴桃种植 藤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二元社会结构视角看地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继焦 薛晓宏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
近年来,乡村产业振兴备受重视,许多地方都在致力于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转型与升级,希望从区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但是现实中却发现很多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转型与升级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那如何才能推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转型与升级... 近年来,乡村产业振兴备受重视,许多地方都在致力于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转型与升级,希望从区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但是现实中却发现很多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转型与升级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那如何才能推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转型与升级,将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推向全国呢?从二元社会结构视角,采用“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这一对概念,对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历程进行阶段上的划分,详细分析了不同阶段官方“伞式社会”和民间“蜂窝式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不同阶段两种力量结构和功能的动态演变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每一阶段,找到官方“伞式社会”和民间“蜂窝式社会”二者发挥作用的结合点非常重要,双方都是可以发挥强大作用的主体,但是任何一方的单打独斗都无法在如今完成本区域农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只有二者“高程度、高默契”的协同才能完成一个区域农业产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从而实现从“区域到全国性”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社会结构 “伞式社会” “蜂窝式社会” 陕西省猕猴桃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良1号猕猴桃贮藏过程中糖酸含量估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刘丽 杨天意 +4 位作者 董聪颖 石彩云 司鹏 魏志峰 高登涛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6,共11页
【目的】针对传统化学方法测定猕猴桃品质存在工序复杂、费时费力、需破坏性检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高效无损检测方法。【方法】以110个米良1号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deliciosa‘Miliang-1’)样本为研究对象,利... 【目的】针对传统化学方法测定猕猴桃品质存在工序复杂、费时费力、需破坏性检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高效无损检测方法。【方法】以110个米良1号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deliciosa‘Miliang-1’)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仪采集不同贮藏时间果实的高光谱反射光谱。利用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法(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 sampling,SPXY)将猕猴桃样本按照8∶3的数量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统一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比分析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1st-D)、二阶导数(2nd-D)、平滑算法(SG)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随机蛙跳(random frog,RF)对猕猴桃高光谱特征波长进行筛选,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算法,组合构建猕猴桃品质的回归预测模型。【结果】在组合模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最优模型为1st-D+GA-BP,R^(2)为0.903,RMSE为1.731;可滴定酸含量的最优模型为1st-D+GA-BP,R^(2)为0.857,RMSE为0.225。【结论】应用高光谱技术对米良1号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进行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无损检测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高光谱 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可滴定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与果皮厚度的影响
4
作者 陶俊杰 陈双双 +5 位作者 钟文奇 伍梦婷 黄丽红 黄怡倩 徐艺 黄春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的处理组合,对金奉猕猴桃幼果进行浸果或叶面喷施处理,检测处理后的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果实解剖结构和果皮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的纵径和单果质量,且对果实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100 mg·L^(-1)GA_(3)+5 g·L^(-1)CaCl_(2)处理组合的果实品质最佳,但对果皮厚度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NAA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外果皮厚度。其中,25 mg·L^(-1)NAA叶面喷施处理、25 mg·L^(-1)和50 mg·L^(-1)6-BA浸果处理对金奉猕猴桃外果皮增厚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和果皮厚度的影响,以及操作技术的简单易行,确定25 mg·L^(-1)NAA叶面喷施为最佳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奉猕猴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果皮厚度 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处理对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5
作者 杜玉虎 齐边斌 +4 位作者 楚明 刘光远 张力飞 王迎瑞 翟秋喜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通过两种方式对软枣猕猴桃果实和种子进行低温处理,研究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的特性,以明确软枣猕猴桃种子低温沙藏所需时长,及不同果实冷冻处理后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对软枣猕猴桃种子进行不同时长的低温沙藏处理,测定种... 【目的】通过两种方式对软枣猕猴桃果实和种子进行低温处理,研究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的特性,以明确软枣猕猴桃种子低温沙藏所需时长,及不同果实冷冻处理后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对软枣猕猴桃种子进行不同时长的低温沙藏处理,测定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和种子集中萌发度;对软枣猕猴桃硬果(未经后熟)和软果(经过后熟)进行冷冻贮藏,取出种子,测定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和种子集中萌发度。【结果】4℃条件下层积处理种子,经过5周后能打破种子自然休眠,萌发率达到80.00%;果实采摘后自然变软后放入-20℃条件下存放5个月,也能度过种子的自然休眠,萌发率达到72.33%;果实采摘后的硬果状态放入-20℃条件下存放5个月,萌发率有所提高,但尚未度过自然休眠,萌发率只有12.00%;随着种子低温沙藏处理时间越长,种子越趋于集中萌发。【结论】软枣猕猴桃种子层积处理需要5周时间,冷冻贮藏软果可以获得高的种子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 种子萌发 层积处理 低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茅草间作对猕猴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常小箭 张星 +12 位作者 段志龙 陈浩 赵科刚 李方向 张晨阳 王涛 马建斌 侯婷婷 李铜 雷同 苏梅 张婕 陈妮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探究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鼠茅草间作改良果园土壤环境和鼠茅草果园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提理论依据。【方法】以鼠茅草为供试材料,设鼠茅草间作与清耕2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含... 【目的】探究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鼠茅草间作改良果园土壤环境和鼠茅草果园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提理论依据。【方法】以鼠茅草为供试材料,设鼠茅草间作与清耕2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均能提高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其中在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与清耕相比,种植鼠茅草后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高了32.63%~44.23%。猕猴桃间作种鼠茅草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孔隙度,其中0~20 cm土壤耕层差异最为显著,与清耕相比,种植鼠茅草土壤容重下降了3.79%~7.91%,土壤孔隙度提高了2.05%~5.33%。猕猴桃间作种鼠茅草对0~20 cm、20~40 cm土壤pH值调节效果显著,间作处理pH值比清耕处理分别降低了11.05%、13.05%。间作鼠茅草对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比清耕处理提高了5.45%。鼠茅草间作对0~20 cm土壤耕层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影响最为显著,全氮和碱解氮分别增加了19.35%和10.8%;全磷和速效磷分别增加了129.41%和3.72%;全钾和速效钾分别增加了28.95%、16.98%。猕猴桃园微生物数量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真菌数量最少,果园间作鼠茅草后,0~20 cm土层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都显著提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比例逐渐增大,与清耕相比,4月30日到8月30日细菌数量从7.73%增加到93.94%,真菌数量从172.37%增加到231.79%,放线菌数量从5.6%增加到52.5%。【结论】猕猴桃园间作鼠茅草能有效调节果园土壤pH值,并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其中0~20 cm土壤耕层提升和改善的效果最佳,是适宜西安地区猕猴桃果园的生草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茅草 猕猴桃园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
7
作者 何玲玲 江景勇 +1 位作者 潘仙鹏 尹丹萍 《果农之友》 2025年第1期133-135,共3页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大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对优质水果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带动了我国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浙江省作为我国猕猴桃的生产大省,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食品品牌建设的深入推进背景下,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大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对优质水果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带动了我国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浙江省作为我国猕猴桃的生产大省,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食品品牌建设的深入推进背景下,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势头显得极为强劲,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的猕猴桃品种,深受广大水果消费者的青睐。对浙江省猕猴桃产业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猕猴桃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猕猴桃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
8
作者 陈大明 杨永超 +8 位作者 李义林 张汉尧 杨玉皎 陈登树 陈德富 李红运 方海东 陈霞 许智萍 《中国果树》 202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近年来,云南省大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品牌,推动绿色高效种植和有机种植。滇东南作为云南省猕猴桃主产区,示范引领着云南省猕猴桃产业发展。猕猴桃在化肥农药施用过量的情况下会引发土壤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故... 近年来,云南省大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品牌,推动绿色高效种植和有机种植。滇东南作为云南省猕猴桃主产区,示范引领着云南省猕猴桃产业发展。猕猴桃在化肥农药施用过量的情况下会引发土壤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故开展“减肥减药”技术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显得十分重要。为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猕猴桃科技创新团队在文山州西畴县、红河州建水县和屏边县等滇东南地区开展了“减肥减药”技术研究,并指导种植企业实施土壤改良、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避雨栽培等一系列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合理施肥、生物防治、科学修剪和综合管理,提高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用此技术能够提升果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云南省猕猴桃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 猕猴 双减栽培技术 减施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猕猴桃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及建议
9
作者 罗赛男 张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243-249,共7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猕猴桃产业的不断扩大和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我国猕猴桃仍存在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缺点,难以满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高质量猕猴桃的需... 近年来,随着我国猕猴桃产业的不断扩大和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我国猕猴桃仍存在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缺点,难以满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高质量猕猴桃的需求。而健全和完善我国猕猴桃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提高我国猕猴桃果品市场竞争力,实现猕猴桃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现行有效的猕猴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针对猕猴桃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个环节质量安全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分析了我国猕猴桃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猕猴桃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助推我国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质量安全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黄肉中华猕猴桃新品种黑金
10
作者 刘艳飞 何昕 +1 位作者 刘占德 贺浩浩 《农村百事通》 2025年第3期20-20,共1页
黑金2021年获得了陕西省林业局颁发的林木良种证。该品种树势较强,枝条壮实,萌芽率88.2%,成枝率55.4%,结果枝率87.5%,坐果率94.8%,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占比57.1%)。叶片近扇形,半革质,边缘波状,中等绿色。花柄长47.4毫米,花冠直径48.4毫米... 黑金2021年获得了陕西省林业局颁发的林木良种证。该品种树势较强,枝条壮实,萌芽率88.2%,成枝率55.4%,结果枝率87.5%,坐果率94.8%,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占比57.1%)。叶片近扇形,半革质,边缘波状,中等绿色。花柄长47.4毫米,花冠直径48.4毫米,以单花为主,少量二歧聚伞花序。花萼6片,绿色。花瓣5~7片。花药黄色,花丝淡绿色,花柱白色。果实近卵圆形,萼片脱落,具明显花萼环,果肩圆,喙端微钝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 结果枝率 林木良种 花冠直径 短果枝 萌芽率 成枝率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代餐面包制作工艺
11
作者 沈秋霞 余彩霞 +2 位作者 陈柯宇 吴成蝶 李春英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1期70-70,共1页
猕猴桃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人体必需的钙、磷、钾等营养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等功效。以全麦粉和高筋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猕猴桃果汁和果酱,制作猕猴桃代餐面包,可以丰富面包的口感、强化面包的营养... 猕猴桃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人体必需的钙、磷、钾等营养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等功效。以全麦粉和高筋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猕猴桃果汁和果酱,制作猕猴桃代餐面包,可以丰富面包的口感、强化面包的营养价值,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健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营养 高筋面粉 全麦粉 猕猴桃果汁 面包制作 营养物质 猕猴桃果实 果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特征分析
12
作者 刘晓驰 路喻丹 +4 位作者 冯新 高敏霞 赖瑞联 陈桂信 陈义挺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家族(CHis)的特征和功能,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中鉴定得到18个AcCHis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它们分别聚在GH18和GH19分支,可分为6小组,组内各成员间的保守结构域、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Ac... 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家族(CHis)的特征和功能,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中鉴定得到18个AcCHis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它们分别聚在GH18和GH19分支,可分为6小组,组内各成员间的保守结构域、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AcCHis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主要涉及激素响应、非生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调控。18个AcCHis基因不均匀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其中有5个基因发生了片段重复。AcCHis的表达可能受到miR172、miR408调控。AcCHis中,GH18与GH19成员在不同组织(成熟果、幼果、叶、茎、花)中的转录差异明显。在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中,90.9%的GH18成员不表达或表达量较低;而71.4%的GH19成员呈现差异表达,其中猕猴桃果实中AcCHi8在25℃贮藏1周和4℃贮藏1~3周均上调表达,以4℃贮藏3周的表达量最大(为对照的188倍),而果实浸泡ABA后在25℃贮藏1周的表达下调,推测AcCHis基因可能参与采后果实贮藏软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猕猴 基因鉴定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抗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敏 孙雷明 +3 位作者 付蓉 林苗苗 王然 齐秀娟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6,共11页
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中国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然而,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区间引种增加,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问题也愈发突出,已成为制约中国乃至世界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病害由丁香假... 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中国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然而,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区间引种增加,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问题也愈发突出,已成为制约中国乃至世界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病害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侵染引起,具有蔓延快、传染性强、致病率高、根除难度大等特点,是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分子标记构建了猕猴桃遗传连锁图谱并进行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获得了部分溃疡病鉴定相关的抗性分子标记和基因,为其抗性育种提供了新途径。笔者在综述溃疡病的危害、传播媒介、致病菌以及不同种质资源抗病性差异及成因等基础上,阐述了分子标记、QTL定位技术及抗性相关基因等在猕猴桃研究上的应用进展,以期为猕猴桃分子辅助抗性育种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溃疡病 分子标记 QTL 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水量对基质栽培软枣猕猴桃中红贝7号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李昊 孙小旭 +5 位作者 齐秀娟 顾红 李兰 程大伟 陈锦永 杨英军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5,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灌水量对基质栽培模式下软枣猕猴桃(中红贝7号)生长动态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软枣猕猴桃生长的水分管理方案,以提升软枣猕猴桃的生长性能,为优化软枣猕猴桃基质栽培提供科学供水依据和实用建议。【方法】以基质栽培的1年... 【目的】探究不同灌水量对基质栽培模式下软枣猕猴桃(中红贝7号)生长动态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软枣猕猴桃生长的水分管理方案,以提升软枣猕猴桃的生长性能,为优化软枣猕猴桃基质栽培提供科学供水依据和实用建议。【方法】以基质栽培的1年生中红贝7号软枣猕猴桃为试材,设置基质持水量(saturated moisture content,SMC)的60%、70%、80%、90%、100%、110%、120%共7个处理,成活后测量其主干、主蔓、结果母蔓以及叶片相关生长指标,分析净增长量与不同供水量的关联性。【结果】主干和主蔓随基质持水量的提高均显著增加(p<0.05),基质持水量为100%、110%、120%时效果明显,主干粗度净增长达极显著水平(p<0.01),尤以基质持水量110%处理的效果最佳。结果母蔓长度净增长量与主干增长趋势一致,但在基质持水量60%与120%处理的无显著差异。结果母蔓粗度净增长量随基质持水量的提高而增加,低灌溉量处理(60%、70%、80%)与充足灌溉处理(100%、110%、120%)存在显著差异。叶片面积净增长量表明,低灌水量处理组的叶片表现优于高灌水量处理组。【结论】不同供水量对软枣猕猴桃植株生长影响较大,综合比较测量指标的净增长量,110%、120%两种灌溉量效果明显。研究结果为基质栽培软枣猕猴桃适宜的水分管理方案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 水分供应 基质栽培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语义分割的猕猴桃冠层叶密度测量方法
15
作者 韩皓名 石复习 席新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LiDAR的猕猴桃果园叶密度测量方法,旨在为猕猴桃果园冠层喷药提供更精确的指导。首先,使用激光雷达扫描10个密度不同的猕猴桃冠层建立点云数据集,利用RandLA-Net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6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猕猴桃冠层的树叶... 提出了一种基于LiDAR的猕猴桃果园叶密度测量方法,旨在为猕猴桃果园冠层喷药提供更精确的指导。首先,使用激光雷达扫描10个密度不同的猕猴桃冠层建立点云数据集,利用RandLA-Net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6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猕猴桃冠层的树叶、树枝和T型架点云进行语义分割;然后,计算仅包含树叶信息的冠层点云表面积,通过与人工落叶后的实测冠层叶属性(叶面积、叶片数)进行回归分析比较,得到冠层叶点云表面积与真实冠层叶属性的关系;最后,将3 m×3 m的猕猴桃冠层区域划分为400个225 cm^(2)的小网格区域,用以生成冠层叶密度图。结果表明:RandLA-Net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对猕猴桃冠层的树枝、树叶与T型架点云进行分割,模型平均总体精度OA达到92%以上,平均交并比mIoU为81.4%,冠层实测叶面积与冠层叶点云表面积的回归分析中获得了较高的相关性R=0.78,回归方程为y=1.491x+8315。对于每个猕猴桃冠层点云数据,通过Alpha-shape算法计算网格区域的冠层体积和预测网格真实叶面积的方法生成冠层叶密度图。所开发的基于点云语义分割的猕猴桃冠层叶密度测量方法,各项指标均符合预期要求,可以为果园冠层喷药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园 冠层叶密度 点云语义分割 深度学习 精准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磁场辅助超冰温对鲜切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罗犇 王文欣 +3 位作者 王凤玲 何兴兴 刘朴 关文强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为探究静磁场辅助超冰温(SMF+UIT)处理对鲜切猕猴桃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度(0、2、4、6、8 mT)静磁场(SMF)处理鲜切‘徐香’猕猴桃,对其冻结参数以及品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 mT处理可使鲜切猕猴桃成核温度降低3℃... 为探究静磁场辅助超冰温(SMF+UIT)处理对鲜切猕猴桃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度(0、2、4、6、8 mT)静磁场(SMF)处理鲜切‘徐香’猕猴桃,对其冻结参数以及品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 mT处理可使鲜切猕猴桃成核温度降低3℃,并能在-4℃维持过冷状态贮藏长达14 d。与-4℃对照组、4℃和0℃冷藏组相比,-4℃+SMF处理组能有效降低鲜切猕猴桃的失重率,延缓硬度、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可滴定酸(TA)含量的下降,抑制丙二醛(MDA)含量、菌落总数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上升,维持较高的总酚含量。整体来看,静磁场辅助超冰温技术能有效保持鲜切猕猴桃的品质,延长其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冰温 静磁场 鲜切猕猴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解析渗透脱水传质:复配糖液和猕猴桃果块特性改变
17
作者 李淑娟 王凤昭 +1 位作者 毕金峰 吕健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6,共9页
本研究以蔗糖(sucrose,SUC)为基质,分别与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s,IMO)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形成复配糖液,以脉冲超声(pulsed-ultrasound,US)辅助渗透脱水技... 本研究以蔗糖(sucrose,SUC)为基质,分别与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s,IMO)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形成复配糖液,以脉冲超声(pulsed-ultrasound,US)辅助渗透脱水技术制备以糖水为介质的猕猴桃果块。在系统解析复配糖液特性的基础上,追踪分析猕猴桃果块品质的形成规律,以多维度解析复配糖液介导的渗透脱水传质过程。结果表明,US辅助渗透脱水加速了传质过程,复配糖液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渗透压、电导率显著下降,浊度增加,其中US-SUC-XOS组呈现最大的TSS(23.65°Brix)、渗透压(1439.00mOsm/L)、电导率(13316.87μS/cm)和浊度(12.50 NTU)。渗透脱水过程中,复配糖液的TSS和渗透压均降低,浊度增加,电导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体现出渗透脱水过程中的传质作用。追踪分析猕猴桃果块品质变化发现,猕猴桃果块TSS含量持续增加,其中US-SUC-XOS-12 h组TSS含量最高(15.35°Brix);糖分子进入细胞结构中,为细胞组织提供了支撑力,同时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诱导质构特性呈缓慢下降趋势;电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渗透脱水加快了果块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表现为果块阻抗值和电抗值降低,其中US-SUC-XOS组的黏附作用减缓了粒子运动,表现出最高的电阻值和电抗值;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证实了元素间的传质,其中US-SUC-XOS-12 h组中K元素含量占比最多,为67.08%,Ca元素含量占比最少,为28.61%;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证实了复配糖液与猕猴桃果块中糖分子的传质;水分分布状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复配糖分子渗入可诱导猕猴桃果块中大量自由水逸出,并降低水分子的移动性,其中US-SUC-XOS-12 h组自由水峰面积最低,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峰面积最高。综上,不同的复配糖液可介导不同程度传质的发生,其中SUC-XOS可减缓猕猴桃果块组织降解,有助于猕猴桃果块良好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复配糖液 渗透脱水 传质 电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DNA D-loop的河南某地引入猕猴群体遗传背景分析
18
作者 周言言 王钰炜 +1 位作者 田军东 路纪琪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引入物种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生态学问题受到研究者、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长期关注。基于来自国内11省份的猕猴(Macaca mulatta)mtDNA D-loop序列(502 bp),分析河南荥阳环翠峪地区一个引入猕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引入物种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生态学问题受到研究者、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长期关注。基于来自国内11省份的猕猴(Macaca mulatta)mtDNA D-loop序列(502 bp),分析河南荥阳环翠峪地区一个引入猕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旨在明确该猕猴群体的遗传背景,探讨其可能的原始种群产地。结果表明:(1)环翠峪猕猴群体核苷酸多样性较低(0.00711±0.00592),而单倍型多样性较高(0.143±0.119);(2)环翠峪猕猴群体与浙江地区猕猴聚为一支;(3)环翠峪猕猴群体与国内其他猕猴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为63.10%。据此推测,荥阳环翠峪地区猕猴的原始种群可能来自浙江地区。研究结果有助于规范引入动物开展生态旅游的管理,建议对环翠峪猕猴种群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以避免其与太行山猕猴发生遗传混合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物种引入 种群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运输下减振包装对猕猴桃货架品质和苹果酸代谢的影响
19
作者 宗自豪 刘瑞玲 +6 位作者 吴伟杰 陈慧芝 童川 韩树人 靳政时 叶先明 郜海燕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目的】探究‘徐香’猕猴桃贮运过程中不同减振包装材料的减损防伤效果和对猕猴桃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以及发泡聚乙烯包装对猕猴桃采后苹果酸代谢过程中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作用,以期为物流过程猕猴桃风味品质保持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究‘徐香’猕猴桃贮运过程中不同减振包装材料的减损防伤效果和对猕猴桃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以及发泡聚乙烯包装对猕猴桃采后苹果酸代谢过程中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作用,以期为物流过程猕猴桃风味品质保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泡沫网袋、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乙烯(EPE)3种减振材料包装猕猴桃,通过在振动实验台72 h振动实验模拟道路运输,测定果实贮藏过程货架期品质(硬度、色泽、可滴定酸、可溶固形物、维生素C和总酚含量)变化;对细胞膜损伤指标(丙二醛、相对电导率和脂氧合酶活性)进行分析;测定猕猴桃果肉苹果酸代谢相关酶和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与泡沫网袋和EPS包装相比,EPE包装能够维持猕猴桃果实硬度和色泽,延缓抗氧化物质含量下降,抑制膜脂过氧化程度并维持细胞膜完整性。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的苹果酸含量与NAD-MDH、PEPC酶活呈正相关,与NADP-ME酶活呈负相关,EPE包装能够保持苹果酸代谢相关酶NAD-MDH、PEPC的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结论】在猕猴桃鲜果贮运过程中EPE减振包装有利于贮运过程其货架期品质的保持,对猕猴桃果实苹果酸的代谢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模拟运输 品质 减振包装 苹果酸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源风景区猕猴种群结构和繁殖参数
20
作者 沈承烨 禹洋 +1 位作者 雷书瑶 向左甫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在国内现存的6个猕猴亚种中,福建亚种(Macaca mulatta littoralis)是受关注较少的亚种之一。本研究在湖南武陵源风景区,通过野外跟踪调查,在个体识别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猕猴种群大小、交配和出生季节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探究猕猴福建亚种... 在国内现存的6个猕猴亚种中,福建亚种(Macaca mulatta littoralis)是受关注较少的亚种之一。本研究在湖南武陵源风景区,通过野外跟踪调查,在个体识别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猕猴种群大小、交配和出生季节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探究猕猴福建亚种的种群结构和繁殖参数。结果表明:(1)研究地区内现有18个猴群,群体平均大小为(47.78±22.51)只(范围16~79),总体性比(雄/雌)为1∶1.57,成年个体为1∶2.47,亚成年个体为1∶3.25,青少年个体为1∶1.08,婴猴为1∶1.05;(2)射精交配发生在10月到翌年2月,11月交配频次达到顶峰;(3)出生季节分布在3—6月,4—5月为高峰期,平均出生日期为4月28日,出生日期中位数为5月1日,标准差为19.11 d,表明猴群为季节性繁殖类型,符合脉冲模型;(4)种群出生率为66.27%,死亡率为1.80%,种群增长率为18.09%。本研究结果可为武陵源风景区猕猴的生态、行为及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结构 种群大小 繁殖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