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来近代狭邪小说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
作者 仇昉 卞秋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130-135,共6页
狭邪小说上承古代"世情"、"人情"小说的叙事传统,下启民初的言情、社会小说创作,是近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自鲁迅先生首倡近代狭邪小说以来,研究几经起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到本世纪初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狭邪小说上承古代"世情"、"人情"小说的叙事传统,下启民初的言情、社会小说创作,是近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自鲁迅先生首倡近代狭邪小说以来,研究几经起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到本世纪初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对近代狭邪小说的兴起原因、思想内蕴的整体评价、作品的成书年代考证以及狭邪小说分期等问题的探讨上,然囿限于题材的特殊性以及思维的定式,近代狭邪小说研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狭邪小说 研究综述 成绩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狭邪小说:中国清末小说的终结者 被引量:7
2
作者 汤哲声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1-219,共9页
本文从社会发展、社会心理的角度论述了“海派狭邪小说”的生成和发展,从文本分析的角度论述了它的价值和缺陷,从清末小说的价值观和美学观的角度上论述了它衰亡的原因。
关键词 “海派狭邪小说 社会发展 社会心理 价值观 美学观 中国 文学研究 清朝末期 《海上花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狭邪小说对“情”的表现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志军 《河北学刊》 200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情”是近代狭邪小说《花月痕》、《青楼梦》、《绘芳录》的中心观念之一,小说作者不仅以开篇的“情”论醒目地标出,而且借小说人物或叙述者之口反复予以强调。三部小说都较好地处理了情与欲的关系,在狭邪风月的描摹中表现出重情斥欲... “情”是近代狭邪小说《花月痕》、《青楼梦》、《绘芳录》的中心观念之一,小说作者不仅以开篇的“情”论醒目地标出,而且借小说人物或叙述者之口反复予以强调。三部小说都较好地处理了情与欲的关系,在狭邪风月的描摹中表现出重情斥欲、不涉淫亵的优雅风度,超赵了历来淫秽污臭的“风月笔墨”,但因对“情”的真正内涵的把握存在严重缺陷,不能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和用情资格论,因而难以达到《红楼梦》“将儿女之真发泄一二”的思想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情” 近代 《花月痕》 《青楼梦》 《绘芳录》 比较 《红楼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狭邪小说兴起原因新探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志军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6-226,共11页
关键词 狭邪小说 兴起原因 《海上花列传》 李伯元 《风月梦》 《品花宝鉴》 《清稗类钞》 青楼梦 王韬 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述·仪式·功能:谪仙结构与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建中 仇昉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28,共4页
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谪仙"结构的叙事功能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凭借自身独到优势,它在小说情节演绎、人物形象塑造与创作者主观情志的表达方面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结构全篇的固定框架。此外,谪仙结构与溢美型狭邪... 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谪仙"结构的叙事功能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凭借自身独到优势,它在小说情节演绎、人物形象塑造与创作者主观情志的表达方面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结构全篇的固定框架。此外,谪仙结构与溢美型狭邪小说"联姻"后,狭邪小说的类型属性与作家的创作心态也影响到了谪仙结构的自身走势。借助于"谪仙"结构这一特定视角,有助于还原晚清狭邪小说的真实面目,更为完整、准确地把握溢美型狭邪小说的内在特质,对作家心路历程的探索也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仪式 “谪仙”结构 狭邪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上海狭邪小说的报刊化写作与小说变革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宏玲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1-165,共5页
近代文学诸文体中,上海的狭邪小说率先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具体表现为报人参与小说写作,借助报刊发行传播,由此带来小说变革的发生。
关键词 上海 狭邪小说 近代小说 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的“谪仙”结构及其成因 被引量:3
7
作者 仇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2期66-70,共5页
在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以“罪谪—历炼—回归”为特征的“谪仙”结构有着较为鲜明的呈示。文章结合特定的历史语境,从文学创作的发生、青楼文学的书写传统以及小说创作主旨三个方面对“谪仙”结构与溢美型狭邪小说的“联姻”进行思考... 在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以“罪谪—历炼—回归”为特征的“谪仙”结构有着较为鲜明的呈示。文章结合特定的历史语境,从文学创作的发生、青楼文学的书写传统以及小说创作主旨三个方面对“谪仙”结构与溢美型狭邪小说的“联姻”进行思考,借助于“谪仙”结构这一特定视角,揭示晚清狭邪小说与前代文学之间的承继关系,还原其历史的真实面目,以期更为完整、准确地把握溢美型狭邪小说的内在特质,并对作家的心路历程作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谪仙”结构 狭邪小说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士风与狭邪小说 被引量:2
8
作者 侯运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25-30,共6页
本文论述了江南士风对晚清狭邪小说的影响。首先 ,采用散点透视法 ,从名士与药、名士与清谈、名士与酒色、名士与隐逸等角度论述了江南士风的内蕴 ,着重剖析此内蕴对狭邪小说创作主体及描写对象的制约 ;其次 ,采用综合视角 ,从总体风貌... 本文论述了江南士风对晚清狭邪小说的影响。首先 ,采用散点透视法 ,从名士与药、名士与清谈、名士与酒色、名士与隐逸等角度论述了江南士风的内蕴 ,着重剖析此内蕴对狭邪小说创作主体及描写对象的制约 ;其次 ,采用综合视角 ,从总体风貌上把握江南士风之任性放诞、情礼兼到、异性崇拜等内蕴对狭邪小说的影响。通过对创作主体和叙事文本的解析 ,凸现狭邪小说的精神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士风 狭邪小说 任性放诞 情礼兼到 异性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狭邪小说分期诸说平议 被引量:1
9
作者 仇昉 卞秋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0-84,共5页
近代狭邪小说上承古代"世情"、"人情"小说叙事传统,下启民初言情、社会小说创作,在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发展史上有承传递进之功。自鲁迅先生首倡狭邪小说研究以来,关于小说分期问题的争论不断:三阶段论以鲁迅先生的&... 近代狭邪小说上承古代"世情"、"人情"小说叙事传统,下启民初言情、社会小说创作,在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发展史上有承传递进之功。自鲁迅先生首倡狭邪小说研究以来,关于小说分期问题的争论不断:三阶段论以鲁迅先生的"三变"说为蓝本,强调文本内容与现实社会的契合度,将狭邪小说分为溢美、近真、溢恶三个阶段;在文学研究多元展开的大背景下,两期说应运而生,在综合考量小说内容、艺术风格、作家身份、传播方式等文本内外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近代狭邪小说实为前、后两期。分期上的歧见,表面看来是研究者学术视野与研究取径的不同,实则缘自于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究其根柢乃是对近代狭邪小说特质的认知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狭邪小说 分期 平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举、文人与青楼:晚清狭邪小说的类型变迁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7-92,共6页
晚清狭邪小说上承"人情小说"的叙事传统,下启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创作,由言情而入谴责,由溢美转向溢恶,在文学传统上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晚清时期科举制度、文人和青楼之间的关系变迁,是影响狭邪小说类型发生变化的重... 晚清狭邪小说上承"人情小说"的叙事传统,下启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创作,由言情而入谴责,由溢美转向溢恶,在文学传统上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晚清时期科举制度、文人和青楼之间的关系变迁,是影响狭邪小说类型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青楼成为晚清文人情感投射的一个隐喻空间,喻示着其中传统文人权力的日渐丧失,狭邪故事教化效用的可信性也随之被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科举 青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清狭邪小说中的空间意识与叙事结构变迁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杰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53,共5页
晚清狭邪小说在特殊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之下,传统上下尊卑、男女内外这一保证传统文化秩序能够稳定、有效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空间构型逐步瓦解,狭邪小说的文本结构相应的由立体、对偶的结构渐至平面的速写式拼贴,最后呈现为长篇、无结局的... 晚清狭邪小说在特殊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之下,传统上下尊卑、男女内外这一保证传统文化秩序能够稳定、有效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空间构型逐步瓦解,狭邪小说的文本结构相应的由立体、对偶的结构渐至平面的速写式拼贴,最后呈现为长篇、无结局的连篇累牍的重复,这个变化的过程体现了传统小说家空间意识的转变及其带来的小说叙事结构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狭邪小说 空间意识 叙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想像与都市想像的互为一体——论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与上海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1-85,共5页
海派狭邪小说首次把妓女与上海这两个形象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文学模式。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成为上海的生活方式与意识形态的代表者,对妓女的想像就代表着对上海的想像。而时人对上海都市的邪恶想像,也使得海派狭邪小说对妓女作"... 海派狭邪小说首次把妓女与上海这两个形象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文学模式。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成为上海的生活方式与意识形态的代表者,对妓女的想像就代表着对上海的想像。而时人对上海都市的邪恶想像,也使得海派狭邪小说对妓女作"溢恶"的夸张描写。女性想像与上海城市想像关系的另一种文学表达,就是海派狭邪小说中独特的妓女专用"吴语"表述。讲"苏白"的妓女和"上海",在海派狭邪小说里奇妙地结合起来。女性想像与上海都市想像从某种意义而言,已开始互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 狭邪小说 上海 妓女 苏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运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9-53,共5页
晚清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这组笔谈的三篇文章 ,分别对晚清的狭邪小说、政治小说和写情小说做了研究。《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从社会与情爱两个角度 ,论述晚清狭邪小说的内蕴 ,认为前者... 晚清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这组笔谈的三篇文章 ,分别对晚清的狭邪小说、政治小说和写情小说做了研究。《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从社会与情爱两个角度 ,论述晚清狭邪小说的内蕴 ,认为前者表现为揭露社会弊端与暴露官场科场腐败 ,展现名妓名优的悲惨命运与肯定其人生追求 ,描绘近代都市生活现状与外来文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后者通过对名士名妓间生死相依的爱情、若即若离的交往和偏离正途的狎情描写 ,凸现人性的复杂。《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一方面注重梳理政治小说在英国的产生、在日本的盛行以及于晚清社会转型中在中国得到倡导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论述政治小说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而且体现在作家批评家对中外作家和中外作品的政治解读 ,论述了晚清小说创作的泛政治化倾向和知识分子看问题的政治化的思维方式。《晚清写情小说的主题模式与叙事特征》侧重于在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 ,研究写情小说的“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 ,并论述了受域外小说的影响 ,晚清写情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近代“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政治小说 写情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月梦》:第一部城市狭邪小说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汇群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9-53,共5页
《风月梦》是第一部城市狭邪小说。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考察了它的内容和特点,即对扬州城市风貌的展现、三次画舫冶游的意义以及《风月梦》和当时狭邪笔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风月梦》 城市 狭邪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率性人生图 美满群芳谱——清末民初狭邪小说文本研究之《绘芳录》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焕龙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4-70,共7页
在清末早期狭邪小说中,《绘芳录》无论从思想、审美意蕴还是艺术成就上,都不逊色于其同时代的其他"狭邪小说"。它生动地描绘了一批清代名士淡泊名利、率性任性的诗意人生,表达了不为物役、保持真我的人生哲学,体现出中国传统... 在清末早期狭邪小说中,《绘芳录》无论从思想、审美意蕴还是艺术成就上,都不逊色于其同时代的其他"狭邪小说"。它生动地描绘了一批清代名士淡泊名利、率性任性的诗意人生,表达了不为物役、保持真我的人生哲学,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中道和谐、率性本真的文化精神。"绘芳园"作为全书的核心意象,是这种儒道互补人生哲学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绘芳录》与其说是一部狭邪小说,不如说是以"狭邪"为线索的世情小说、人生小说,文化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明初 狭邪小说 《绘芳录》 儒道互补 人生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邪小说的过渡性与末世文人心态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坤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58-60,共3页
近代文学作为晚清文学和现代文学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兼有古典和现代两重因素。狭邪小说的创作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狭邪小说不仅仅只是才子佳人模式的续章,更具有隐含的现代性意味,这与当时小说的商品化和晚清末世的文人心态是密不... 近代文学作为晚清文学和现代文学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兼有古典和现代两重因素。狭邪小说的创作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狭邪小说不仅仅只是才子佳人模式的续章,更具有隐含的现代性意味,这与当时小说的商品化和晚清末世的文人心态是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现代性 文人心态 近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狭邪小说中的风月女性私人空间
17
作者 陆杰 姚海燕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7-142,共6页
晚清狭邪小说以对风月女性私人空间的描写,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风月女性通过获得私人空间的所属权,来进一步争取发言和自由的权利。然而,当帝国末期小说中这一群特殊的边缘群体,在把握空间发言的权利、寻求经济独立并获得更多性别自... 晚清狭邪小说以对风月女性私人空间的描写,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风月女性通过获得私人空间的所属权,来进一步争取发言和自由的权利。然而,当帝国末期小说中这一群特殊的边缘群体,在把握空间发言的权利、寻求经济独立并获得更多性别自由的道路上,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风月女性话语权在其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双重缺失使得她们只能成为被描述、被阐释的对象,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被历史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晚清 风月女性 私人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清代狭邪小说
18
作者 王吉鹏 于宁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0-75,共6页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通过历史考证和文本分析,考评了清代狭邪小说的艺术渊源、发展阶段、内容及艺术特点,很多观点至今仍泽被后人。但鲁迅的狭邪小说观还具有局限性,他对狭邪小说的滥觞之作、成因、阶段性变化原因及使用方言写作...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通过历史考证和文本分析,考评了清代狭邪小说的艺术渊源、发展阶段、内容及艺术特点,很多观点至今仍泽被后人。但鲁迅的狭邪小说观还具有局限性,他对狭邪小说的滥觞之作、成因、阶段性变化原因及使用方言写作等问题的论述都不尽如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清代狭邪小说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代狭邪小说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运华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80-83,共4页
明代狭邪小说人物构成多呈士、妓、商三角关系.商人在狭邪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叙事特征表现为叙事层面的多重化和叙述视角的转换;通过妓女重“情”与鸨母重“利”的冲突,凸现出明末社会思潮的特征;对同性恋的描写则表... 明代狭邪小说人物构成多呈士、妓、商三角关系.商人在狭邪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叙事特征表现为叙事层面的多重化和叙述视角的转换;通过妓女重“情”与鸨母重“利”的冲突,凸现出明末社会思潮的特征;对同性恋的描写则表现出了明代士人性爱对象的错位及异性崇拜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叙事特征 叙述视角 明代 情结 人物 妓女 三角关系 凸现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楼梦》分层叙事对近代狭邪小说的沾溉
20
作者 仇昉 卞秋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93-96,共4页
分层叙事作为《红楼梦》叙事艺术的重要构件,在晚清受到高度推崇,具体到近代狭邪小说创作中,还可细划为两种类型,即"发现手稿"型与人物的跨层叙述。以分层叙事为切入点,不仅便利我们更为深入、准确地体味《红楼梦》独特的叙... 分层叙事作为《红楼梦》叙事艺术的重要构件,在晚清受到高度推崇,具体到近代狭邪小说创作中,还可细划为两种类型,即"发现手稿"型与人物的跨层叙述。以分层叙事为切入点,不仅便利我们更为深入、准确地体味《红楼梦》独特的叙事魅力,也有助于揭示《红楼梦》与近代狭邪小说之间的承继关系,还原历史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分层叙事 狭邪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