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竹独脚金内酯受体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
1
作者 陈虞超 郭生虎 +3 位作者 田莉 钟楠 杨建国 甘晓燕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50-55,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芦竹(Arundo donax L)分蘖调控的分子机制,通过克隆其独脚金内酯(SL)受体基因AdD14,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功能验证。以芦竹幼苗为材料,同源克隆其SL受体基因AdD14(Genbank登陆号:OR915727);利用ExPASy、MEGA等软件... 本研究旨在探究芦竹(Arundo donax L)分蘖调控的分子机制,通过克隆其独脚金内酯(SL)受体基因AdD14,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功能验证。以芦竹幼苗为材料,同源克隆其SL受体基因AdD14(Genbank登陆号:OR915727);利用ExPASy、MEGA等软件对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其原核表达蛋白体外催化的方法验证基因功能。结果发现,AdD14开放阅读框全长816 bp,编码分子量为29.75 kDa的271个氨基酸残基。AdD14蛋白预测属于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无信号肽。系统进化树显示,AdD14与其他种类植物D14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保留了SL受体保守结构域和催化三联体,可水解SL受体荧光探针YLG(Yoshimulatone Green),显示AdD14为芦竹SL受体基因。本研究分离了芦竹AdD14基因,其编码蛋白与其他植物的SL受体D14蛋白结构及功能相一致,初步证实其为芦竹SL受体基因,为深入揭示芦竹分蘖调控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竹 独脚金内酯受体 基因克隆 AdD14基因 基因功能验证 生物信息学 分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及其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展望
2
作者 邢路 和爽 +12 位作者 牛昱婷 周静 薛超 张正阳 辛乔艺 张东东 李玉泽 张化为 姜祎 邓翀 王薇 宋小妹 黄文丽 《中南药学》 2025年第2期468-477,共10页
独脚金内酯是由类胡萝卜素衍生的倍半萜内酯分子,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现如今,干旱、土地营养匮乏、极端天气、重金属含量超标、土地盐碱化等,严重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药材有效成分的积... 独脚金内酯是由类胡萝卜素衍生的倍半萜内酯分子,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现如今,干旱、土地营养匮乏、极端天气、重金属含量超标、土地盐碱化等,严重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药材有效成分的积累和药材的外观品质等。因此,针对我国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药材各自生理特点,培育出具有抗性的优良品种或利用植物生长激素调节以更好地适应各种非生物胁迫,已成为解决中药材资源短缺,挽救濒危药用植物的重要战略措施。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促进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为培育高产、“优形优质”的药用植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使其在药用植物种植栽培育种及提高药用植物的抗逆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植物受到非生物胁迫时的调节作用,并展望了独脚金内酯定向调控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独脚金内酯在药用植物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内酯 非生物胁迫 抗逆性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剂对红花石蒜小鳞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小琼 姜燕婷 +4 位作者 杨昆 王奕 张志坤 陈沫先 李克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4-29,共6页
【目的】探明独脚金内酯(SL)及独脚金内酯抑制剂对石蒜小鳞茎发育的影响,为石蒜类植物繁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红花石蒜为材料,分别用1μmol/L、5μmol/L、10μmol/L的人工合成独脚金内酯(rac-GR24)及其抑制剂(Tis108)对基盘切割... 【目的】探明独脚金内酯(SL)及独脚金内酯抑制剂对石蒜小鳞茎发育的影响,为石蒜类植物繁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红花石蒜为材料,分别用1μmol/L、5μmol/L、10μmol/L的人工合成独脚金内酯(rac-GR24)及其抑制剂(Tis108)对基盘切割后的种球进行浸泡处理,通过分析比较小鳞茎发育过程的形态学特征和处理后60 d小鳞茎的发生数量和重量,明确独脚金内酯对红花石蒜小鳞茎发育的影响。【结果】rac-GR24和Tis108处理对红花石蒜小鳞茎的发生数量和膨大速度有不同影响,其中,1μmol/L rac-GR24处理的小鳞茎发生数量最多,繁殖系数达5.31;10μmol/L Tis108处理的小鳞茎发生数量最少,繁殖系数只有2.76;1μmol/L Tis108处理的小鳞茎膨大速度最快,处理60 d后新生小鳞茎平均重量达0.133 g,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 rac-GR24处理的小鳞茎膨大速度与CK(清水处理)无显著差异;10μmol/L Tis108处理的小鳞茎膨大速度最慢,处理60 d后新生小鳞茎平均重量达0.026 g。【结论】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剂低浓度处理有利于促进红花石蒜小鳞茎的发生,独脚金内酯抑制剂低浓度处理能显著促进红花石蒜小鳞茎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小鳞茎 生长发育 独脚金内酯 独脚金内酯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独脚金内酯D27基因表达与功能分析
4
作者 周强 郭栋财 +3 位作者 蔡永生 陈全家 曲延英 郑凯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4-1248,共15页
为探究D27基因在棉花纤维及植株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得到棉属中18个D27基因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构及进化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探究了海岛棉纤维中6个GbD27基因的表达特异性,通过... 为探究D27基因在棉花纤维及植株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得到棉属中18个D27基因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构及进化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探究了海岛棉纤维中6个GbD27基因的表达特异性,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了6个陆地棉GhD27基因,构建GhD27基因的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载体并转化至棉花,使用qRT-PCR技术检测其沉默效率及独脚金内酯(SLs)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并借助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测定了沉默植株的内源独脚金内酯含量。结果显示,棉花D27基因家族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26~816 bp,编码的D27蛋白含241~271个氨基酸;D27蛋白主要由α-螺旋与无规卷曲构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D27基因高度同源。海岛棉材料新海21的GbD27基因在0~35 d的棉纤维中均存在表达,可能对棉纤维发育存在重要调节作用。陆地棉材料新农大棉4号的GhD27基因在叶片和根部均得到有效沉默,表明已获得GhD27基因沉默植株。在陆地棉GhD27基因的沉默植株中,GhD27基因对独脚金内酯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内源性独脚金内酯含量与GhD27基因的表达水平有一定关联。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棉花D27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D27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独脚金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参与富氢水增强番茄幼苗根系的耐盐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叶福金 方华 +5 位作者 冯丽 石媚媚 黄盼盼 刘兴娟 刘泽生 廖伟彪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5,144,共8页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氢气(H2)和独脚金内酯(SLs)在番茄幼苗根系中的调控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Micro-Tom’)为试材,采用人工培养室基质栽培方式,确定最适浓度富氢水(75%)的基础上,设置如下处理:1...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氢气(H2)和独脚金内酯(SLs)在番茄幼苗根系中的调控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Micro-Tom’)为试材,采用人工培养室基质栽培方式,确定最适浓度富氢水(75%)的基础上,设置如下处理:100%霍格兰营养液(CK)、盐胁迫(NaCl)、NaCl+HRW、NaCl+GR24(独脚金内酯合成类似物)、NaCl+HRW+TIS108(独脚金内酯合成抑制剂)。测定根系相关指标以及SLs含量及其相关合成基因表达量。【结果】盐胁迫下,75%HRW处理能显著增加番茄根系的长度、鲜质量和干质量。同时,GR24和HRW促进了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根系形态参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直径等)和根系活力。然而,HRW的积极作用被SLs合成抑制剂TIS108所抑制。所以H2调节的番茄幼苗根系耐盐性可能SLs与有关。此外,HRW处理增加了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的内源SLs含量。在盐胁迫下,HRW处理也显著上调了SLs生物合成相关基因SlCCD7、SlCCD8、SlD14和SlMAX1的表达水平。【结论】SLs可能参与了H2诱导的番茄幼苗根系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盐胁迫 富氢水 独脚金内酯 根系活力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独脚金内酯和丛枝菌根真菌对多枝柽柳抗盐性的影响
6
作者 徐宁 吴亮 朱建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58,共9页
以盐碱地区优势植物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式,探究根际施用独脚金内酯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简称AMF)对盐胁迫下多枝柽柳生长情况、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 以盐碱地区优势植物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式,探究根际施用独脚金内酯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简称AMF)对盐胁迫下多枝柽柳生长情况、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盐处理相比,盐胁迫下多枝柽柳株高减少,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作用不断降低,PSⅡ光系统中叶绿素荧光参数呈下降趋势,内源激素平衡遭到破坏。而根际施用独脚金内酯能够促进AMF侵染发育,增加泡囊数、丛枝数和侵入点位数,菌根侵染率最高达58.5%。接种AMF和/或独脚金内酯处理均能够增加盐胁迫下多枝柽柳株高和根冠比,提高光合作用,维持PSⅡ光系统中叶绿素荧光参数,盐害指数从65.1%下降到41.5%,多枝柽柳枝条相对含水量也明显增加。盐胁迫下,接种AMF和/或独脚金内酯处理的多枝柽柳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效率(WUE)、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气孔导度(G s)以及气孔限制值(L_(s))分别提高20.7%~40.7%、42.6%~176.6%、27.6%~96.6%、38.5%~99.1%、21.2%~75.9%、60.9%~160.9%,叶绿素荧光参数中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潜在活性(F_(v)/F_(o))、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分别提高0.2%~4.0%、24.8%~51.0%、37.3%~189.8%,热耗散速率(HDR)下降9.7%~32.3%;内源激素中独脚金内酯(SLs)、生长素(IAA)以及赤霉素(GA)含量分别增加5.1%~5.8%、7.3%~98.8%、31.8%~121.1%,脱落酸(ABA)含量下降20.7%~45.2%。结论认为,接种AMF和/或根施独脚金内酯处理均能提高多枝柽柳叶绿素含量以及枝条相对含水量,增强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维持PSⅡ光系统中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内源激素含量来增加植物株高和根冠比,显著降低盐害指数,本试验认为根施独脚金内酯并接种AMF是提高多枝柽柳幼苗耐盐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盐胁迫 独脚金内酯 激素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独脚金内酯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的影响
7
作者 王君玲 刘颖 李林霞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2期50-58,共9页
独脚金内酯(SLs)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刺激寄生性植物种子的萌发及介导植物在逆境胁迫中的适应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独脚金内酯对植物根系生长的调控作用,文章以青海草地早熟禾为供试材料,用独脚金... 独脚金内酯(SLs)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刺激寄生性植物种子的萌发及介导植物在逆境胁迫中的适应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独脚金内酯对植物根系生长的调控作用,文章以青海草地早熟禾为供试材料,用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代替独脚金内酯,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0 mol/L、0.1 mol/L、0.5 mol/L、1 mol/L 4个浓度梯度,6 d和12 d 2个处理周期,通过根系扫描仪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处理周期的延长,GR24显著提高了青海草地早熟禾的总根长、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的平均直径和主根数,显著降低了其侧根长和侧根数,其中喷施12 d时,GR24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根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2)同一周期,喷施0.1∼1 mol/L GR24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根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GR24的浓度为0.5 mol/L时,对其根部促生效果最好。该研究发现,施用0.5 mol/L的GR24溶液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根部喷施12 d,对促进其根部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内酯 青海草地早熟禾 GR24 根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独脚金内酯生物合成基因ScCCD8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转娣 刘新龙 +7 位作者 刘家勇 昝逢刚 赵培方 林秀琴 陈学宽 苏火生 刘洪博 吴才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662-2674,共13页
【目的】克隆甘蔗的Sc CCD8,分析其序列特征并预测其功能,研究在甘蔗不同组织部位、不同胁迫处理条件以及不同生长时间点ScCCD8的表达情况,为该基因在甘蔗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NCBI中检索的甘蔗CCD8同源片段ES... 【目的】克隆甘蔗的Sc CCD8,分析其序列特征并预测其功能,研究在甘蔗不同组织部位、不同胁迫处理条件以及不同生长时间点ScCCD8的表达情况,为该基因在甘蔗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NCBI中检索的甘蔗CCD8同源片段EST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甘蔗CCD8的片段,采用RACE和RT-PCR技术分别从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中克隆CCD8的5′、3′目的片段和全长cDNA序列,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利用qRT-PCR方法分析CCD8在不同组织、不同逆境胁迫条件下和不同生长时间点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获得甘蔗CCD8,命名为ScCCD8,Gen Bank登录号为KP742973.1。该cDNA全长2 016 bp,含有1个1 62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40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9.534 kD。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cCCD8编码的蛋白是定位于叶绿体上的非分泌性蛋白,不是典型的跨膜蛋白,没有信号肽位点。存在着多个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等活性位点。序列分析表明,ScCCD8与其他植物的CCD8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甘蔗ScCCD8与高粱的CCD8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表明,ScCCD8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是老叶中表达量的18倍。其在模拟重度干旱胁迫(20%PEG)、盐胁迫(200 mmol·L^(-1)NaCl)、磷缺乏(1/8 mmol·L^(-1))和营养缺乏(纯水培养)4种胁迫处理下,茎尖中的ScCCD8均被诱导表达,且在处理24 h以后,ScCCD8的表达量增加较为明显。在不同生长时期,ScCCD8在甘蔗不同生长时期的茎尖中均有表达,且在幼苗期的表达量高于萌芽期和分蘖期。【结论】从甘蔗品种ROC22中克隆获得的甘蔗独脚金内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ScCCD8是CCD8基因家族成员,推测ScCCD8可能与甘蔗SLs响应逆境胁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ScCCD8 独脚金内酯 实时荧光定量PCR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独脚金内酯对油菜苗期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15
9
作者 万林 李张开 +3 位作者 李素 刘丽欣 马霓 张春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1-471,共11页
为了探究外源独脚金内酯(SLs)对油菜苗期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0.18μmol/L SLs灌根处理对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油菜长势、光合速率、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外源SLs... 为了探究外源独脚金内酯(SLs)对油菜苗期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0.18μmol/L SLs灌根处理对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油菜长势、光合速率、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外源SLs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油菜苗期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干旱胁迫相比,SLs处理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21.13%,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9.37%和90.65%,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26.53%和25.2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分别提高12.58%,12.04%和12.61%;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增加14.15%和18.96%,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ASA/DHA)、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值提高;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分别下降了11.18%和15.28%,有效减少叶片丙二醛(MDA)的积累,减轻因干旱胁迫导致的膜系统损伤。综上,SLs处理能加快干旱条件下油菜叶绿素合成速度,提升叶片光合能力,提高叶片抗氧化能力,促进油菜苗期生长,有效提高油菜苗期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干旱胁迫 独脚金内酯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缓解油菜渍水胁迫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超 万林 +6 位作者 张利艳 熊俊蓝 刘丽欣 刘哲辉 李再云 马霓 张春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7-475,共9页
为了缓解渍水危害,维持并促进油菜生长,探究独脚金内酯对渍水处理后油菜生长的影响,以中双11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五叶期渍水处理7d后,分别用0、0.1、1和5μmol/L独脚金内酯(SL)对渍水胁迫组(W)和正常水分组(C)进行灌根处理。在灌根后... 为了缓解渍水危害,维持并促进油菜生长,探究独脚金内酯对渍水处理后油菜生长的影响,以中双11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五叶期渍水处理7d后,分别用0、0.1、1和5μmol/L独脚金内酯(SL)对渍水胁迫组(W)和正常水分组(C)进行灌根处理。在灌根后第3d和7d测定油菜干鲜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μmol/独脚金内酯显著提高了渍水处理7d后油菜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显著提高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了胞间CO_2浓度(Ci);增加了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PSⅡ实际光能转换效率(Ф_(PSⅡ));降低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OD以及CAT酶活性,而降低了SOD酶活性。可见采用1μmol/L独脚金内酯灌根能够有效缓解渍水胁迫,通过提高生物量的积累、光合作用效率、光合色素含量、部分叶绿体荧光参数,降低非光化学猝灭和SOD酶活性等以促进受渍油菜幼苗恢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独脚金内酯 渍水胁迫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调控植物侧枝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生长素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雨 李颖 +1 位作者 谢寅峰 刘颖坤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104,共7页
对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调控植物侧枝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生长素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inn.)Heynh.〕、豌豆(Pis... 对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调控植物侧枝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生长素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inn.)Heynh.〕、豌豆(Pisum sativum Linn.)和水稻(Oryza sativa Linn.)等植物多枝突变体中SLs作为可转导信号参与侧枝发育的分子调控,从这些植物中已克隆获得参与SLs生物合成及信号应答途径的一些基因。作为一种植物激素,SLs在侧枝发育调控网络中与生长素相互作用;腋芽发育与其中生长素的输出密切相关,SLs通过调控芽中生长素的输出间接抑制腋芽发育和侧枝生长,而生长素则在SLs生物合成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内酯 腋芽发育 侧枝生长 分子调控 生长素输出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新茎分枝与独脚金内酯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盼盼 张香粉 +4 位作者 赵霞 李刚 赵凤莉 李亮杰 周厚成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8-589,共12页
【目的】探究独脚金内酯对草莓新茎分枝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超快速液相-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方法(UFLC-ESI-MS/MS),测定不同新茎分枝数的‘红颜’(Fragaria ananassa‘Benihoppe’)和‘C5’植株根和新茎在不同分枝发育过程中独... 【目的】探究独脚金内酯对草莓新茎分枝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超快速液相-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方法(UFLC-ESI-MS/MS),测定不同新茎分枝数的‘红颜’(Fragaria ananassa‘Benihoppe’)和‘C5’植株根和新茎在不同分枝发育过程中独脚金内酯含量,并采用半定量PCR对7个独脚金内酯合成和信号转导基因(FaD27、FaCCD7、FaCCD8、FaP450、FaD14、FaD53和FaD3)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草莓植株中检测到5-脱氧独脚金醇、独脚金醇和列当醇3类天然独脚金内酯成分,它们在‘红颜’和‘C5’不同组织中的变化趋势不同‘。红颜’和‘C5’中独脚金内酯含量随着分枝发育时期呈规律性变化,新茎中均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根中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随着分枝发育‘红颜’中独脚金内酯含量逐渐增加,而‘C5’独脚金内酯含量逐渐降低。半定量PCR结果显示FaD27基因在‘红颜’的根和新茎中表达量差异明显,并且该基因的表达量与独脚金内酯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推测‘红颜’分枝较少以及‘C5’分枝较多与草莓根中合成独脚金内酯含量增加和减少直接相关,新茎中分枝前期独脚金内酯含量降低能够增加草莓新茎分枝,但随着分枝增加新茎中会积累较多的独脚金内酯从而抑制分枝的进一步增加。研究为独脚金内酯在草莓中调控新茎分枝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独脚金内酯 新茎分枝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虞超 巩檑 +5 位作者 张丽 石磊 李苗 甘晓燕 聂峰杰 宋玉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4期157-162,共6页
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是独脚金醇类化合物的总称,具有抑制植物分枝生长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独脚金内酯具有相同的碳骨架结构,来源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很可能是通过受体蛋白介导进行信号转导。目前,独脚金内酯已成为国际研... 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是独脚金醇类化合物的总称,具有抑制植物分枝生长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独脚金内酯具有相同的碳骨架结构,来源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很可能是通过受体蛋白介导进行信号转导。目前,独脚金内酯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但国内研究起步却较晚。为了深入了解独脚金内酯,笔者归纳了独脚金内酯分离、结构、生物学功能、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分布与进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为独脚金内酯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内酯 分离 生物学功能 合成途径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喷施独脚金内酯对小麦光合特性、抗氧化能力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保停 李向东 +5 位作者 王汉芳 岳俊芹 邵运辉 张德奇 杨程 秦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3,共7页
干旱条件下,在小麦开花初期叶面喷施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研究干旱条件下独脚金内酯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抗氧化能力和产量的影响,为干旱条件下小麦的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喷施独脚金内酯总体上可提... 干旱条件下,在小麦开花初期叶面喷施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研究干旱条件下独脚金内酯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抗氧化能力和产量的影响,为干旱条件下小麦的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喷施独脚金内酯总体上可提高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小麦旗叶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丙二醛及脱落酸含量,提高籽粒千粒质量和产量,产量提高幅度为5.7%~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独脚金内酯 产量 光合特性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参与磷素调控水稻分蘖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晨云 郭小丽陈 +4 位作者 亚轲 龚思远 李俊周 赵全志 孙虎威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6,共6页
研究不同磷浓度[低磷(10μmol/L)和正常供磷(300μmol/L)]下水稻分蘖数和分蘖芽长度的变化及施加外源生长素萘乙酸(NAA,10 nmol/L)、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PA,0.5μmol/L)对水稻野生型及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关键基因... 研究不同磷浓度[低磷(10μmol/L)和正常供磷(300μmol/L)]下水稻分蘖数和分蘖芽长度的变化及施加外源生长素萘乙酸(NAA,10 nmol/L)、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PA,0.5μmol/L)对水稻野生型及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突变体d14分蘖发生的影响,旨在揭示水稻分蘖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此过程中独脚金内酯和生长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正常供磷处理相比,低磷处理水稻的分蘖数显著降低,分蘖芽长度显著变短。在正常供磷条件下,施加外源NAA能够抑制水稻分蘖的发生;在低磷条件下,施加NPA不能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突变体d14对磷素不敏感,在正常供磷和低磷处理下均具有较多的分蘖数,说明D14基因在磷素调控水稻分蘖发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供磷和低磷处理下,施加外源NAA均显著降低d14突变体分蘖数。综上,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均参与了低磷抑制水稻分蘖发生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两者可能存在一定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素 分蘖 生长素 独脚金内酯 D1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独脚金内酯突变体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国栋 田曼青 沈仁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1,共6页
独脚金内酯是新发现的起源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信号分子,调控着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各种生理过程。为了解独脚金内酯及其信号途径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独脚金内酯合成突变体max1和信号突变体max2为材... 独脚金内酯是新发现的起源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信号分子,调控着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各种生理过程。为了解独脚金内酯及其信号途径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独脚金内酯合成突变体max1和信号突变体max2为材料,测定叶片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发现:max1突变体与max2突变体在光合荧光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max1叶绿素质量分数较野生型并没有显著降低,但叶绿素a/b发生了变化,max1突变体叶绿素初始荧光Fo和Y(NO)显著高于野生型,但F_v/F_m,Y(Ⅱ),qP等荧光参数较野生型并没有显著变化。快速光响应曲线发现max1突变体在强光下的ETR,Y(Ⅱ)和QNP等参数低于野生型。而max2突变体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质量分数显著低于野生型(P<0.05),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Y(Ⅱ),qP等光化学参数也显著降低,但Q_(NP),q_N等光保护参数显著升高(P<0.05)。这些结果说明独脚金内酯可能参与了调控植物光合对环境的适应,而其信号传导蛋白MAX2则可能对植物光系统的建成具有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拟南芥 独脚金内酯 突变体 光合色素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独脚金内酯合成关键基因CCD7、CCD8 RNA沉默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芳 姚兆群 +2 位作者 陈美秀 徐瑛 赵思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1期5668-5671,共4页
根据已知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CCD7和CCD8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克隆CCD7和CCD8基因片段,通过特定酶切将2个基因进行拼接,再将串联基因以反向重复的方式连入p UCCRNAi载体,并定向插入到p35植物表达载体... 根据已知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CCD7和CCD8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克隆CCD7和CCD8基因片段,通过特定酶切将2个基因进行拼接,再将串联基因以反向重复的方式连入p UCCRNAi载体,并定向插入到p35植物表达载体上。结果表明,克隆获得了大小约为400 bp的CCD7和CCD8基因片段,基因片段拼接后获得800 bp左右的串联片段CCD7-8;将该基因片段插入p UCCRNAi载体后得到1 700 bp大小的含Intron的反向重复序列In-7-8,并成功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35中,通过酶切分析,RNAi载体构建正确。最终成功构建了番茄CCD7和CCD8 2个串联基因的RNA沉默表达载体p35-In-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独脚金内酯 列当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7(CCD7)和8(CCD8) RNA沉默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生物学结构特性、功能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段明 元香梅 +1 位作者 蒋茂双 张瑞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2期868-874,共7页
[目的]为独脚金内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独脚金内酯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主要从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合成、功能基因组和表观遗传的角度上进行综述。[结果]发现独脚金内酯作为一类新型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与根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为独脚金内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独脚金内酯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主要从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合成、功能基因组和表观遗传的角度上进行综述。[结果]发现独脚金内酯作为一类新型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与根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类化合物可以诱导丛枝菌根菌丝分枝以及寄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此外,它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一样,参与植株的形态建成。目前,已从拟南芥、水稻和豌豆等植物突变体中鉴定出独脚金内酯代谢的相关酶类:胡萝卜素异构酶、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以及P450单加氧酶。功能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为独脚金内酯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结论]独脚金内酯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已在农业生物领域开始广泛应用,因此,对其开展深入而透彻地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内酯 分枝 激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的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嘉亮 韩雨水 +1 位作者 刘康佳 孙平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高效、高收率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 GR24的合成方法.方法:以苯甲醛和琥珀酸二甲酯为原料,经过7步反应,合成最终产物 GR24.结果:GR24总收率36.4%,每个单元反应收率60.8%~98%.产物及中间体,经1 H NMR、13 C NMR... 目的:研究一种高效、高收率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 GR24的合成方法.方法:以苯甲醛和琥珀酸二甲酯为原料,经过7步反应,合成最终产物 GR24.结果:GR24总收率36.4%,每个单元反应收率60.8%~98%.产物及中间体,经1 H NMR、13 C NMR、ESI-MS 等表征确证.结论:该路线反应条件温和友好,而且绿色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内酯 GR24 合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维娜 臧家富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9-164,共6页
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L)是类胡萝卜素衍生的小信号分子,被鉴定为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地上和地下部构型及环境适应性的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SL如何发挥生物学功能以及如何与其它激素发挥协同或拮抗作用是植物领域的重要... 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L)是类胡萝卜素衍生的小信号分子,被鉴定为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地上和地下部构型及环境适应性的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SL如何发挥生物学功能以及如何与其它激素发挥协同或拮抗作用是植物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就SL的合成、信号转导和在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进一步对SL与其它植物激素间的交互关系及其机理进行阐述,最后对SL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内酯 植物激素 非生物胁迫 GR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