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独居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喆 张福神 +6 位作者 张芳荣 张勇 周渝 徐进 黄成伟 贺彬 龙立学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以江西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选取规模较大的藏龙洞铍矿化伟晶岩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LA-ICP-MS测定独居石U-Pb年龄测定,初步了解了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花岗伟晶岩地质特征。结果表明,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 以江西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选取规模较大的藏龙洞铍矿化伟晶岩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LA-ICP-MS测定独居石U-Pb年龄测定,初步了解了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花岗伟晶岩地质特征。结果表明,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成岩成矿年龄为(138.57±0.78) Ma,归属于早白垩世。铍矿化伟晶岩侵入于九岭南缘古阳寨中细粒含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内部,形成时代略晚于燕山期古阳寨岩体,显示两者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推测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为古阳寨岩体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结晶分异而成。建议针对古阳寨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内部和外接触带0~5 km范围内,加强调查力度,以期实现该区域内伟晶岩型铍矿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u-pb定年 铍矿化伟晶岩 古阳寨地区 九岭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石Lu-Hf、原位独居石U-Pb定年对多期变形的时代制约--以北祁连托勒牧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曹汇 丛源 +3 位作者 李广旭 许翠萍 Jeff VERVOORT Andrew KYLANDER-CLARK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55-3768,共14页
多期变质变形事件的精确年代限定是造山构造年代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尝试运用面理弯切轴测量技术,结合石榴石Lu-Hf和原位独居石U-Pb定年,厘定北祁连托勒牧场地区石榴石和斜长石斑晶记录的两期构造变形事件:石榴石斑晶生长记录的... 多期变质变形事件的精确年代限定是造山构造年代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尝试运用面理弯切轴测量技术,结合石榴石Lu-Hf和原位独居石U-Pb定年,厘定北祁连托勒牧场地区石榴石和斜长石斑晶记录的两期构造变形事件:石榴石斑晶生长记录的早期构造变形事件年代为512.3±2.7Ma;斜长石斑晶生长记录的晚期构造变形事件年代不早于481.0±2.3Ma,并推断该期构造变形水平挤压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斜长石斑晶内未发现独居石,用于年代学测试的独居石颗粒均位于斜长石斑晶外基质中。显微构造分析认为,独居石生长不早于斜长石斑晶。481.0±2.3Ma的独居石U-Pb年龄,应为斜长石斑晶所记录构造变形的时代下限。结合前人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分析认为,获得的512.3±2.7Ma石榴石-全岩Lu-Hf等时线年龄,代表了祁连洋俯冲过程中石榴石的生长时间,后期变质变形作用未对石榴石的Lu-Hf同位素体系产生明显影响。结合显微构造分析,石榴石Lu-Hf定年可为早期构造变形提供有效年代学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变形 石榴石Lu-Hf 独居石u-pb定年 北祁连托勒牧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冕宁尤黑木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和成因探讨:地球化学和独居石U-Pb定年证据
3
作者 王玉山 周勇 +4 位作者 吕小军 王飞 金飞 陈泽军 万平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7-558,共12页
扬子地块西缘的康滇铁铜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富铜和富铁矿石产地之一,但其多个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还存在争议。位于四川冕宁的尤黑木铁铜多金属矿床多个矿体均成一定规模,对该矿床铁铜矿体围岩与矿石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并对矿石进... 扬子地块西缘的康滇铁铜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富铜和富铁矿石产地之一,但其多个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还存在争议。位于四川冕宁的尤黑木铁铜多金属矿床多个矿体均成一定规模,对该矿床铁铜矿体围岩与矿石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并对矿石进行LA-ICP-MS独居石U-Pb定年。尤黑木铁铜矿体围岩(黑云石英片岩)原岩为火山沉积形成的以黏土矿物为主的泥质岩,其中有古老沉积物组分的加入。该铁铜矿体LA-ICP-MS独居石U-Pb年龄有两组:一组为812.8±4.6 Ma,代表围岩康定群冷竹关组形成年龄;另一组为698.5±5.0 Ma,代表铁铜矿体的成矿年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东部酸性岩浆带来的热液流体顺着围岩层间破碎带运移,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及矽卡岩化,形成矿体,因此该矿床为岩浆热液-矽卡岩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铜多金属矿床 独居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成矿时代 矿床成因 尤黑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西段沙坪钨矿区花岗岩独居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立同 陈剑锋 +2 位作者 杜云 陆文 石金江 《华南地质》 CAS 2022年第3期486-495,共10页
沙坪白钨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苗儿山岩体西北部,产于晚侵入次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岩株中,整个岩株全岩钨矿化。为精确厘定沙坪白钨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利用LA-ICP-MS对花岗岩中的独居石进行U-Pb定年,获得岩株成岩年龄为405.0... 沙坪白钨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苗儿山岩体西北部,产于晚侵入次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岩株中,整个岩株全岩钨矿化。为精确厘定沙坪白钨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利用LA-ICP-MS对花岗岩中的独居石进行U-Pb定年,获得岩株成岩年龄为405.0±2.1 Ma,表明沙坪白钨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晚期。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本文认为苗儿山岩体西北部加里东期的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在430~405 Ma间,区域上经历了较高程度分异作用的加里东期花岗岩浆促成了钨的富集,为沙坪钨矿区晚侵入次的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钨的成矿作用提供了物源。苗儿山岩体北部有望在寻找加里东期钨多金属矿床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坪钨矿区 加里东期花岗岩 成岩成矿时代 独居石u-pb定年 苗儿山岩体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花岗岩独居石U-Pb精确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5
作者 叶海敏 张翔 朱云鹤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70,共13页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大湖塘矿田的北部,赣北九岭成矿带中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几个钨矿之一。本文对矿区出露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独居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150.0...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大湖塘矿田的北部,赣北九岭成矿带中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几个钨矿之一。本文对矿区出露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独居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150.0±0.7 Ma、149±1 Ma和148.2±1.2 Ma。独居石测年数据显示,三种岩性的样品Tera-Wasserburg反向谐和图的下交点年龄与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一致,反映了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燕山期,结合矿区辉钼矿的Re-Os成矿年龄(150.4±1.4 Ma),表明石门寺钨矿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的形成密切相关。大湖塘钨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与钦杭成矿带的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一致(^(150) Ma),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形成于岩石圈拉张减薄的动力环境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独居石u-pb定年 花岗岩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长江铀矿田花岗岩独居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妍 潘家永 +4 位作者 钟福军 万建军 严杰 刘文泉 李海东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长江铀矿田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中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型铀矿田。前人采用锆石U-Pb定年方法对赋矿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但由于全岩和锆石铀含量较高,锆石往往发生了蜕晶化,可能导致锆石U-Pb定年数据散乱,影响锆石U-Pb年龄的可靠性。... 长江铀矿田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中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型铀矿田。前人采用锆石U-Pb定年方法对赋矿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但由于全岩和锆石铀含量较高,锆石往往发生了蜕晶化,可能导致锆石U-Pb定年数据散乱,影响锆石U-Pb年龄的可靠性。独居石是花岗岩中广泛存在的含铀副矿物,铀和钍含量均较高,可达10000×10^(-6),普通铅含量低,约100×10^(-6)~1000×10^(-6),是开展U-Pb定年的理想矿物。本文对长江铀矿田赋矿花岗岩中的独居石开展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U-Pb定年,分别选用独居石标准物质USGS44069和Trebilcock作为外部标样和监控标样,结果显示油洞岩体的独居石U-Pb年龄为228.0±1.5Ma(MSWD=0.82,n=23),长江岩体的独居石U-Pb年龄为156.8±1.7Ma(MSWD=0.76,n=14),与SHRIMP锆石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分别为232±4Ma和160±2Ma),进一步证实了油洞岩体为印支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长江岩体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因此,本研究认为高铀花岗岩中独居石U-Pb年龄可以有效地约束其成岩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u-pb定年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油洞岩体 长江岩体 长江铀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地区碳酸岩型钼-铀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来自LA-ICP-MS独居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佳营 李志丹 +5 位作者 张祺 李超 谢瑜 李光耀 曾威 丁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46-2964,共19页
东秦岭地区碳酸岩型钼-铀多金属矿床主要包括华阳川铀多金属矿、黄龙铺和黄水庵钼矿等。其中,华阳川矿床为近期取得勘查突破的一例以U、Nb、Pb为主并伴生稀土元素的超大型铀多金属矿床;黄龙铺钼矿为东秦岭钼矿带中成矿类型最为独特的大... 东秦岭地区碳酸岩型钼-铀多金属矿床主要包括华阳川铀多金属矿、黄龙铺和黄水庵钼矿等。其中,华阳川矿床为近期取得勘查突破的一例以U、Nb、Pb为主并伴生稀土元素的超大型铀多金属矿床;黄龙铺钼矿为东秦岭钼矿带中成矿类型最为独特的大型钼矿床。为了精确获得东秦岭地区碳酸岩型钼-铀多金属成矿时代,本研究采用辉钼矿Re-Os法和LA-ICP-MS独居石U-Pb法,分别对黄龙铺大石沟矿床的辉钼矿、秦岭沟矿床和华阳川矿床含矿碳酸岩脉中的独居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龙铺地区大石沟钼矿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21.3±8.4Ma(MSWD=10.9);秦岭沟钼矿碳酸岩中独居石LA-ICP-MS Tera-Wasserburg年龄为207±11Ma(MSWD=3.7,n=38),华阳川铀多金属矿LA-ICP-MS独居石Tera-Wasserburg年龄为222.5±6.7Ma(MSWD=1.8,n=37),表明该地区碳酸岩中的钼矿化和铀多金属矿化均形成于晚三叠世。综合分析认为,东秦岭地区发育于碳酸岩中的黄龙铺钼矿田、华阳川铀多金属矿是同一成矿系列的产物,碳酸岩型钼-铀多金属的成矿金属可能来源于地幔,这类碳酸岩可能是秦岭地区印支期造山后伸展环境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型矿床 辉钼矿RE-OS 独居石u-pb定年 华阳川 东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道伦达坝铜钨锡矿床成矿作用:来自锆石和独居石U-Pb和绢云母^(40)Ar-^(39)Ar年龄的约束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公正 武广 +4 位作者 李铁刚 刘瑞麟 李睿华 李英雷 杨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5-885,共21页
道伦达坝中型铜钨锡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矿体呈脉状赋存于二叠系板岩及华力西期黑云母花岗岩的断裂破碎带中。道伦达坝矿床发育铜矿体、锡矿体、钨矿体、铜钨矿体、铜锡矿体、钨锡矿体和铜钨锡矿体。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石英-萤... 道伦达坝中型铜钨锡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矿体呈脉状赋存于二叠系板岩及华力西期黑云母花岗岩的断裂破碎带中。道伦达坝矿床发育铜矿体、锡矿体、钨矿体、铜钨矿体、铜锡矿体、钨锡矿体和铜钨锡矿体。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石英-萤石-白云母-电气石-锡石-黑钨矿阶段(Ⅰ阶段)、石英-萤石-黑钨矿-黄铜矿-毒砂-磁黄铁矿阶段(Ⅱ阶段)、石英-萤石-绢云母-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银矿物阶段(Ⅲ阶段)和方解石-石英-萤石-黄铁矿阶段(Ⅳ阶段)。道伦达坝矿床外围的张家营子岩体中的细粒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6.1±0.4Ma。Ⅱ阶段Cu-W共生矿体中2件独居石的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36.0±2.3Ma和135.1±2.2Ma。Ⅲ阶段Cu矿体中1件独居石的LA-ICP-MS U-Pb年龄为134.7±2.8Ma。Ⅲ阶段铜矿体中1件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38.8±0.47Ma,等时线年龄为140.0±1.1Ma。系统的定年结果表明,道伦达坝矿床的铜钨矿体和铜矿体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它们属于同一个成矿系统;成矿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 独居石u-pb定年 绢云母^(40)Ar-^(39)Ar 道伦达坝铜钨锡矿床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康山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及流体演化——来自独居石U-Pb年龄、黄铁矿微量元素和原位S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哲铭 曾庆栋 +5 位作者 王永彬 郭云鹏 俞炳 王瑞良 杨进辉 陈彦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5-885,共21页
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众多伴生铅锌银等金属的金矿,成为揭示克拉通破坏型金矿成因的天然实验室。产于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区内的康山金多金属矿床受控于北东向的中生代脆性断裂,赋存于新太古代变质岩和中元古... 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众多伴生铅锌银等金属的金矿,成为揭示克拉通破坏型金矿成因的天然实验室。产于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区内的康山金多金属矿床受控于北东向的中生代脆性断裂,赋存于新太古代变质岩和中元古代火山岩中。成矿过程可分为4个热液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自然金阶段、多金属硫化物-自然金-石英-铁白云石阶段、石英-方解石±萤石阶段。本文获得康山金多金属矿床金成矿阶段热液独居石LA-ICP-MS U-Pb年龄为131.7±4.6Ma,与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时代一致。本次研究开展的各阶段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单点和扫面分析,发现第2阶段Au与Co、Ni、As呈正相关关系,且有明显的振荡环带,Cu、Ag、Sb、Pb、Bi这几种元素从黄铁矿颗粒的核部向边缘含量逐渐降低,且黄铁矿颗粒中出现富含这些元素的矿物包裹体,说明该阶段发生流体沸腾作用;而第3阶段黄铁矿中各微量元素含量为所有阶段中最低,黄铁矿无振荡环带且裂隙中有富含各微量元素的硫化物充填,说明各种元素在该阶段均得到充分卸载,且成矿流体的化学性质较稳定。结合前人关于该矿床各阶段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流体沸腾是Au的主要沉淀机制,而流体混合是Pb、Zn、Ag的主要沉淀机制。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含量指示,从第1阶段到第3阶段流体温度依次降低;第2和第3阶段流体fO2比第1阶段高且后两者相差不大。根据黄铁矿Co、Ni含量及比值的计算,认为第1和第2阶段黄铁矿为岩浆热液成因,第3阶段黄铁矿受围岩物质影响。黄铁矿原位S同位素分析得到第1至第3阶段黄铁矿δ34S分别为+6.6‰-+8.9‰、+5.0‰-+7.2‰和+6.0‰-+8.7‰,均与区域花岗岩类的S同位素值类似。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康山金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微量元素 原位S同位素 独居石u-pb定年 康山金多金属矿床 华北克拉通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香花岭矿田铁砂坪锡多金属矿床U-Pb年代学及成矿规律
10
作者 何强 邵拥军 +5 位作者 刘建平 张德贤 邓京 王泽立 刘忠法 袁玲玲 《矿产勘查》 2024年第9期1541-1554,共14页
当前中国以全球26%的锡资源支撑全球45%的锡消费量,锡矿储采比持续降低,锡资源增储迫在眉睫。湘南香花岭地区是南岭乃至全国重要的锡资源基地。为揭示香花岭东部铁砂坪锡多金属矿床的深边部资源潜力,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铁... 当前中国以全球26%的锡资源支撑全球45%的锡消费量,锡矿储采比持续降低,锡资源增储迫在眉睫。湘南香花岭地区是南岭乃至全国重要的锡资源基地。为揭示香花岭东部铁砂坪锡多金属矿床的深边部资源潜力,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铁砂坪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系统总结了成矿规律。研究表明铁砂坪矿床发育5类矿体:矽卡岩锡矿体、产于碳酸盐岩中脉状锡铅锌矿体、产于碳酸盐岩中脉状钨矿体、产于碎屑岩中脉状锡矿体及产于碎屑岩中石英脉型黑钨矿矿体。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北部的隐伏花岗岩独居石U-Pb年龄为148.7 Ma,大冲矿段锡石U-Pb年龄为146.0 Ma,而南部茶山矿段获得的锡石U-Pb年龄为157.4 Ma,推测铁砂坪南北两个矿段锡成矿时代存在11 Ma时间差。矿体受花岗岩环带控矿规律和北东向断裂联合控制。识别了4个北东向等距的矿段:白砂岩—鸿运矿段、大冲—顺兴矿段、反背塘矿段、茶山矿段。本文总结的成矿规律不仅对铁砂坪矿床深边部勘查具有重要指导,还对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的勘查也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u-pb定年 锡石u-pb 成矿规律 铁砂坪锡多金属矿床 香花岭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阳山地区淡色花岗岩成因与成矿效应:岩石地球化学和独居石U-Pb年代学方面的制约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述刚 徐恒 +7 位作者 常国虎 余莉 王宗元 张忠明 张俊学 汤俊 卢楠迪 杨文坚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7,共17页
为揭示新发现的云南个旧阳山淡色花岗岩成因及其Li、Rb矿化控制因素,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独居石的U-Pb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阳山淡色花岗岩由细粒(FGG)和中-细粒花岗岩(MFGG)组成,二者岩相学特征类似,空间上无明显分... 为揭示新发现的云南个旧阳山淡色花岗岩成因及其Li、Rb矿化控制因素,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独居石的U-Pb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阳山淡色花岗岩由细粒(FGG)和中-细粒花岗岩(MFGG)组成,二者岩相学特征类似,空间上无明显分带关系,呈渐变过渡关系,具典型花岗结构。FGG和MFGG蕴含高硅(w(SiO_(2))=75.8%~78.8%)、高钾(K_(2)O/Na_(2)O=0.67~1.76)、高铝(w(Al_(2)O_(3))=11.48%~13.09%)、低镁值(Mg~(#)=13.0~32.1)和强过铝质(A/CNK=1.21~1.66)特征,属强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样品具高分异指数(DI=88.98~94.92),强负Eu异常(δEu=0.003~0.011),富集Rb(1220×10^(-6)~1780×10^(-6))、Ta(31.0×10^(-6)~70.5×10^(-6))和Pb(48.4×10^(-6)~134.0×10^(-6)),亏损Ba(3.16×10^(-6)~10.40×10^(-6))、Sr(2.58×10^(-6)~7.92×10^(-6))、Eu(0.003×10^(-6)~0.021×10^(-6))、P(0.379×10^(-6)~18.914×10^(-6))和Ti(12.685×10^(-6)~31.812×10^(-6)),Nb/Ta(0.98~2.07)和Zr/Hf(8.12~11.70)远低于地幔物质和上地壳物质,以及明显的REE四分组效应(TE1,3=0.98~1.33)特征,指示岩浆经历过高分异演化作用;样品富含白云母,强过铝质和P_(2)O_(5)与SiO_(2),Y、Th与Rb的协变关系,与S-型花岗岩特征一致。FGG和MFGG独居石的U-Pb年龄分别为88.3±0.22 Ma和85.7±0.18 Ma,表明其形成于晚白垩世。结合已有研究,认为阳山淡色花岗岩属高分异的过铝质S-型花岗岩,起源于晚-中元古代富黏土泥质岩相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于燕山晚期碰撞造山晚期的伸展背景下。该岩体经历的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和岩浆期后熔-流体相互作用是稀有金属Li和Rb富集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u-pb定年 岩石成因 成矿效应 阳山淡色花岗岩 云南个旧
原文传递
阿拉善地块东部早古生代(约420 Ma)变质事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来自独居石与锆石U-Pb定年的新证据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平华 邹雷 +2 位作者 田忠华 冀磊 施建荣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41-2460,共20页
前寒武纪变沉积岩系是阿拉善地块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测定其原岩成岩时代和变质时代,对于进一步认识阿拉善地块起源、形成、演化与亲缘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对阿拉善地块东部阿拉坦敖包地区德尔和通特组含蓝晶石石榴云母石英片... 前寒武纪变沉积岩系是阿拉善地块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测定其原岩成岩时代和变质时代,对于进一步认识阿拉善地块起源、形成、演化与亲缘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对阿拉善地块东部阿拉坦敖包地区德尔和通特组含蓝晶石石榴云母石英片岩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观察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碎屑锆石U-Pb定年和野外地质调查表明,阿拉坦敖包地区德尔和通特组和祖宗毛道组碎屑锆石年龄介于3 306~1 146 Ma,并以出现中元古代锆石年龄(1 800~1 100 Ma)高频区为特征,最小一组碎屑锆石年龄约为1 123 Ma,结合区域上它们被约900 Ma花岗质片麻岩侵入的野外关系,阿拉坦敖包地区德尔和通特组与祖宗毛道组变沉积岩系的沉积时代被限定在1 123~900 Ma之间,为一套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陆缘沉积建造,具有亲华北板块的特点.此外,变质独居石和变质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阿拉坦敖包地区德尔和通特组含蓝晶石泥质片岩中发育大量变质独居石,它们具有典型变质独居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而重稀土元素强烈亏损),其加权平均年龄为419±3 Ma(MSWD=7.1,n=40),类似地,一个锆石变质边也记录了406±7 Ma的206Pb/238U年龄.这些变质年龄被解释为阿拉善地块东部阿拉坦敖包地区德尔和通特组含蓝晶石石榴云母石英片岩遭受早古生代末角闪岩相变质-变形作用的时代,可能是阿拉善地块与周缘微陆块早古生代末碰撞造山作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地块东部 含蓝晶石榴云母石英片岩 早古生代变质事件 独居石与锆石u-pb 岩石学
原文传递
内蒙古赵井沟铌钽矿床燕山期成矿:来自LA-MC-ICP-MS独居石、锆石U-Pb和黑云母^(40)Ar-^(39)Ar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志丹 李效广 +8 位作者 崔玉荣 李国占 张佳 郭虎 刘文刚 张超 俞礽安 谢瑜 王佳营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4-247,共14页
内蒙古武川县赵井沟铌钽矿是新近取得勘查突破的一例大型铌钽矿床.矿体赋存岩石为含天河石钠长花岗岩,其次为花岗细晶岩、云英岩及天河石花岗伟晶岩.运用LA-MC-ICP-MS法对矿区钠长花岗(细晶)岩脉、正长花岗岩中的独居石、锆石进行了U-P... 内蒙古武川县赵井沟铌钽矿是新近取得勘查突破的一例大型铌钽矿床.矿体赋存岩石为含天河石钠长花岗岩,其次为花岗细晶岩、云英岩及天河石花岗伟晶岩.运用LA-MC-ICP-MS法对矿区钠长花岗(细晶)岩脉、正长花岗岩中的独居石、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年龄测定,同时对石英-黑云母脉中的黑云母进行了^(40)Ar-^(39)Ar定年.4件独居石的LA-MC-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24±2Ma(MSWD=2.9,n=27)、124±3Ma(MSWD=2.0,n=46)、121±1Ma(MSWD=3.3,n=43)和124±2Ma(MSWD=3.2,n=12),1件锆石的LA-MC-ICP-MS U-Pb年龄为125±1Ma(MSWD=1.6,n=18);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3.84±0.79Ma(MSWD=3.31),40 Ar/36 Ar-39 Ar/36 Ar等时线年龄为134.55±0.79Ma(MSWD=1.93),反等时线年龄为134.58±0.80Ma(MSWD=1.99),这些年龄限定赵井沟铌钽矿形成于早白垩世.综合分析表明,燕山期是内蒙古地区重要的铌钽成矿期,赵井沟铌钽矿是燕山期伸展体制下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矿 成矿时代 独居石u-pb定年 黑云母40Ar-39Ar 赵井沟 内蒙古 同位素
原文传递
辽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侵位时代:锆石和独居石U-Pb年代学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国辉 张琪琪 +1 位作者 李建锋 张拴宏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62-3981,共20页
辽东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伴随着大规模的金成矿作用.五龙金矿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典型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侏罗纪片麻状花岗岩和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中.因此,该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对金成矿作用具有显著的制约.选择辽东五... 辽东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伴随着大规模的金成矿作用.五龙金矿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典型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侏罗纪片麻状花岗岩和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中.因此,该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对金成矿作用具有显著的制约.选择辽东五龙金矿区片麻状花岗岩和三股流岩体进行岩相学、锆石和独居石U-Pb年代学研究.3个片麻状花岗岩的岩性均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矿物发生强烈的韧性变形,呈定向排列,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9.2±1.8 Ma、160.2±1.8 Ma和156.1±1.2 Ma,三股流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为123.8±1.2 Ma.花岗岩样品中的独居石矿物学特征和化学组成显示均为岩浆成因,3个片麻状花岗岩的独居石年龄分别为158.1±1.9 Ma、157.5±1.4 Ma和153.5±1.4 Ma,三股流岩体的独居石U-Pb年龄为123.4±1.5 Ma.晚侏罗世片麻状花岗岩的独居石年龄比锆石年龄略小1.1~2.7 Ma,其中2个样品的冷却速率分别为55.56℃/Ma和57.69℃/Ma,表明晚侏罗世岩浆在高温阶段为一快速冷却作用过程,可能经历了快速的地壳抬升事件.锆石和独居石的U-Pb年龄结果表明片麻状花岗岩和三股流岩体分别形成于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结合已有研究资料,辽东五龙矿集区主要发生了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期岩浆活动,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有关,并伴随着早白垩世金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 中生代花岗岩 锆石和独居石u-pb定年 金矿 地质代学
原文传递
内蒙古那仁乌拉钨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找矿勘查的指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倩 侯可军 +4 位作者 张增杰 朱乔乔 王天顺 潘忠飞 唐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7-1770,共14页
内蒙古那仁乌拉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是我国大兴安岭西南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以钨为主,伴生有铋、银、锌、铜的大型矿床。然而,该区经历过多期次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目前该矿床与区内不同期次岩浆活动的关系还不清楚,这不仅制约了对... 内蒙古那仁乌拉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是我国大兴安岭西南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以钨为主,伴生有铋、银、锌、铜的大型矿床。然而,该区经历过多期次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目前该矿床与区内不同期次岩浆活动的关系还不清楚,这不仅制约了对该矿床成因的认识,也阻碍了该地区钨矿找矿勘查工作的部署。本文选择区内粗粒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独居石以及石英脉型矿体中的黑钨矿、锡石开展精细的原位LA-HR-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进而构筑精细成岩成矿年代学框架。结果显示,花岗岩的锆石和独居石U-Pb年龄分别为146.2±2.2Ma和144.2±0.8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含矿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主成矿期石英脉型矿石中的黑钨矿和锡石的U-Pb年龄分别为136.7±1.0Ma和137.8±1.9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该区钨锡矿化主要发生于早白垩世。由于含矿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与成矿年龄之间存在超过10Myr的时差,考虑到同一岩浆-热液演化过程难以长达10Myr,表明含矿花岗岩仅仅为赋矿围岩,而与钨锡矿体无成因上的联系,并暗示区内存在与钨锡成矿有关的早白垩世隐伏的高分异花岗岩小岩体,深部具有钨锡矿找矿潜力。结合区域已有资料,本文提出那仁乌拉钨矿的形成主要受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伸展过程控制,并可能受到古太平洋俯冲作用远程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多金属矿 黑钨矿u-pb 锡石u-pb 独居石u-pb定年 锆石u-pb 那仁乌拉 成矿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山杂岩早古生代变质事件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封强 李玉婷 +4 位作者 翟明国 孔旭 刘刚 张艺一 卢俊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1-718,共18页
长期以来,陇山杂岩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出露于秦岭-祁连山结合部位的陇山杂岩中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P-T温压计算、独居石和榍石U-Pb年代学研究。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石榴黑云斜长片麻... 长期以来,陇山杂岩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出露于秦岭-祁连山结合部位的陇山杂岩中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P-T温压计算、独居石和榍石U-Pb年代学研究。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变质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石榴斜长角闪岩中则识别出了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石英为峰期的变质矿物组合。通过传统温压计计算,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21LS40)和石榴斜长角闪岩样品(样品21LS42-1)的峰期变质P-T条件分别为700℃、0.72GPa和710℃、0.74GPa。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 U-Pb数据表明,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独居石的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07~435Ma。石榴斜长角闪岩中榍石的下交点年龄分别为410±7Ma、409±5Ma和426±10Ma,榍石中Zr含量温度计的计算结果分别为750℃、751℃和748℃(假定压力为0.7GPa)。本文从变质作用的角度出发,将陇山杂岩与秦岭杂岩进行温压条件和变质时代对比研究,认为陇山杂岩与东秦岭杂岩高压-超高压岩石的最后一期退变质作用和西秦岭天水地区的秦岭杂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类似,可能为北秦岭造山带的西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祁结合部位 陇山杂岩 温压条件 独居石u-pb定年 榍石u-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琼嘉岗超大型伟晶岩锂矿的形成时代、源区特征及分异特征 被引量:69
17
作者 赵俊兴 何畅通 +5 位作者 秦克章 施睿哲 刘小驰 胡方泱 余可龙 孙政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25-3347,共23页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带是近年来提出的与高度结晶分异、异地深成淡色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战略远景区,目前其金属组合以铍-铌-钽(-锡-钨)为主。秦克章等(2021a)报道了在高喜马拉雅带珠峰地区发现的琼嘉岗锂矿,是喜马拉雅首例具有...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带是近年来提出的与高度结晶分异、异地深成淡色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战略远景区,目前其金属组合以铍-铌-钽(-锡-钨)为主。秦克章等(2021a)报道了在高喜马拉雅带珠峰地区发现的琼嘉岗锂矿,是喜马拉雅首例具有工业价值的伟晶岩型锂矿。本次研究重点揭示喜马拉雅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特征、形成时代和源区特征。琼嘉岗矿区矿石矿物主要为锂辉石、铌铁矿-铌锰矿、少量锡石和绿柱石,特征性长柱状锂辉石主要产于块体微斜长石+锂辉石带和分层细晶岩带内。琼嘉岗锂辉石伟晶岩各结构分带的K/Rb含量较为相似,锂含量从边部细粒钠长石带(~100×10^(-6))到分层细晶岩带(~1000×10^(-6)),再到块体微斜长石+锂辉石带(>3000×10^(-6))逐渐升高,而Cs含量逐渐降低。独居石和铌钽铁矿族矿物LA-ICPMS定年结果显示,琼嘉岗锂辉石伟晶岩形成于新喜马拉雅阶段早期(25~24Ma),与高喜马拉雅地区淡色花岗岩时代相近。矿物化学和独居石Nd同位素结果显示该稀有金属伟晶岩结晶于高度演化的花岗伟晶岩熔体,源区特征与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一致。本研究所揭示的琼嘉岗成矿特征、形成时代和源区特征将为高喜马拉雅其它地区找寻大型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嘉岗锂矿 伟晶岩结构与成分 独居石和铌钽铁矿u-pb 源区示踪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区域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盆地碎屑物源的变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演化历史的启示
18
作者 陈开煌 皮桥辉 《山东国土资源》 2021年第3期11-21,共11页
古特提斯洋的构造与演化过程一直是研究热点,很多学者在其产生、扩张、俯冲及闭合的时间上持有不同观点。本次研究中,运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对滇黔桂盆地三叠纪罗楼组碎屑锆石、泥盆纪坡松冲组碎屑独居石进行分析测试,同时结合... 古特提斯洋的构造与演化过程一直是研究热点,很多学者在其产生、扩张、俯冲及闭合的时间上持有不同观点。本次研究中,运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对滇黔桂盆地三叠纪罗楼组碎屑锆石、泥盆纪坡松冲组碎屑独居石进行分析测试,同时结合古生代以来碎屑物源的演化历史,以期确定出古特提斯洋开启与闭合的时间。锆石测试结果显示:者桑地区罗楼组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308-396 Ma,440-680 Ma,727-930 Ma,1004-1266 Ma,1400-1880 Ma,2360-2724 Ma;老寨湾地区坡松冲组碎屑独居石U-Pb年龄则主要集中在657-460 Ma和998-798 Ma。通过对比研究区与周围地块的年龄分布特征,联系研究区岩相古地理、古海流以及古流向等地质证据,发现滇黔桂盆地古生代时期碎屑物源在460 Ma左右发生了变化,460 Ma以前碎屑物源主要来自印度北部、喜马拉雅、拉萨、羌塘、海南岛、澳大利亚西部及江南造山带,460 Ma以后碎屑物源主要来自越北古陆、湘粤桂构造山系,云开地区也可能提供了碎屑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特提斯洋 碎屑物源 锆石u-pb 独居石u-pb定年 滇黔桂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多期似斑状花岗岩岩浆作用、成因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显愿 张智宇 +3 位作者 郑远川 戴佳良 樊献科 盛俞策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8-338,共21页
赣北大湖塘钨矿位于江南造山带九岭多金属矿集区东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钨矿之一。该区燕山期花岗岩的岩性繁多,岩浆序列及源区特征等研究仍存在争议和不足。就似斑状花岗岩而言,前人已查明该区存在两期岩浆作用,分别是石门寺(北区)似... 赣北大湖塘钨矿位于江南造山带九岭多金属矿集区东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钨矿之一。该区燕山期花岗岩的岩性繁多,岩浆序列及源区特征等研究仍存在争议和不足。就似斑状花岗岩而言,前人已查明该区存在两期岩浆作用,分别是石门寺(北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150. 0 Ma)和狮尾洞(南区)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144. 2 Ma)。本文识别出南区似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并对其进行了精细的独居石和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锆石和独居石给出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130. 0~128. 6 Ma和128. 3 Ma,表明南区似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代表了区域上第3期似斑状花岗岩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3期似斑状花岗岩均为高钾钙碱性的S型花岗岩,南区两期似斑状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北区相比,南区似斑状花岗岩过铝质程度(A/CNK=1. 16~1. 24)更高;南、北区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均较低,均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北区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La/Yb)_N=11. 17~26. 67]较南区[(La/Yb)_N=7. 72~19. 0]更显著。南、北区岩石的ε_(Hf)(t)值分别为-7. 31~0. 58和-8. 6~-3. 1,指示似斑状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的重熔,南区岩石有少量新生物质的参与。南区似斑状花岗岩较北区有更低的CaO/Na_2O值,指示南区似斑状花岗岩的源岩比北区更富泥质。综合研究表明,大湖塘南、北区似斑状花岗岩至少是3期岩浆作用的产物,是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地层中的富泥质、或泥质夹杂砂岩在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下经部分熔融后分异演化而成。该研究丰富并完善了大湖塘区域似斑状花岗岩的岩浆序列和成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锆石u-pb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多期似斑状花岗岩:大湖塘钨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