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平衡手法结合功法锻炼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
1
作者 骆寒冰 陈韶 +4 位作者 韩笑 胡静国 梁安 叶思婷 杜红根 《浙江中医杂志》 2025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平衡手法结合功法锻炼缓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为以期将功法锻炼纳入AIS诊疗规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统计学估算,收集AIS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目的:探讨脊柱平衡手法结合功法锻炼缓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为以期将功法锻炼纳入AIS诊疗规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统计学估算,收集AIS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予脊柱平衡手法结合功法锻炼治疗,对照组仅予脊柱平衡手法治疗。选取患者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躯干旋转角度(ATR)、躯干后对称指数(POTSI)4项指标进行观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收集上述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T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OT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平衡手法结合功法锻炼治疗AIS患者,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ATR,改善患者体态,缓解疼痛。该疗法亦对Cobb角增大及AIS进展具有良好防控作用,值得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平衡手法 功法锻炼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步行生物力学特征:三维运动捕捉的横断面分析
2
作者 苟艳芸 侯美金 +4 位作者 江征 陈少清 陈祥 高誉展 王芗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77,共7页
背景: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分析病例数量有限,仅限于对脊柱或下肢独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缺乏对人体多维度整体的评估,难以反映躯干与下肢在日常活动中的运动关系,不利于综合指导临床治疗。目的:通过测量脊柱侧弯患者在步行活动中的脊柱运... 背景: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分析病例数量有限,仅限于对脊柱或下肢独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缺乏对人体多维度整体的评估,难以反映躯干与下肢在日常活动中的运动关系,不利于综合指导临床治疗。目的:通过测量脊柱侧弯患者在步行活动中的脊柱运动学,研究脊柱不同节段及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在步态活动中的关系,以全方位多层次评估脊柱侧弯患者与正常人群在生物力学的差异,为临床防治脊柱侧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此研究为一项横断面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福州大学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纳入脊柱侧弯患者28例及同年龄段正常人28例。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以100 Hz的采样频率捕捉步态的运动学数据,2块测力台(AMTI 400600,采样频率1500 Hz)嵌于长10 m(数据采集有效长度为4 m),宽2.4 m平地走道采集动力学数据。比较两组受试者执行平地步行时步态时空参数,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所有受试者在纳入后立即接受全脊柱X射线片测量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与结论:(1)脊柱侧弯患者肩胛带-躯干相对旋转活动度、胸廓-骨盆相对旋转活动度较正常组小(P<0.05),骨盆旋转活动度相较正常组大(P<0.05)。(2)脊柱侧弯患者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髋关节凹凸侧屈伸峰力矩、地反力凸侧内外向峰值较正常组小(P<0.05)。(3)脊柱侧弯患者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非对称性指数、肩胛带-躯干相对旋转活动度非对称性指数、胸廓-骨盆相对旋转活动度非对称性指数较正常组大(P<0.05)。(4)上述结果证实,脊柱侧弯患者在平地行走时肩胛带-胸廓-骨盆之间僵硬的运动模式,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减少,髋关节双侧屈伸力矩峰值及地反力凸侧内外向峰值降低。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康复评估及治疗方案制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三维运动捕捉 步态 平地行走 运动学 动力学 运动模式 脊柱X射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晓东 高山 +3 位作者 韩文瑾 刘立俊 贾梦龙 于龙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5-653,共9页
背景:目前脊柱侧弯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尤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脊柱侧弯治疗的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目的:旨在总结全球关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研究的现状、热点、新兴趋势以及前沿,为今后相关的研... 背景:目前脊柱侧弯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尤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脊柱侧弯治疗的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目的:旨在总结全球关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研究的现状、热点、新兴趋势以及前沿,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中检索2013-2023年有关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6.2.R1软件对国家、机构、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561篇英文文献,在国家、机构及作者分析中,美国的贡献最为突出,南京大学及Qiu Yong(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及作者,发文量最多的学术期刊是《European Spine Journal》。②在被引用文献分析中,引用量前10位的文章主要描述了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对于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尤以改善患者曲度为著,③通过对高被引文章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进行深入挖掘发现,目前的研究热点是Cobb角与治疗方法选择的关系、运动疗法的治疗效果与椎体后路融合术的治疗效果。④对于不同曲度的患者,预后情况是否一致未有深入研究,以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尚未明确,因此曲率与预后的关系以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可能是未来新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治疗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COBB角 热点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骨正筋和”原则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辨治思路
4
作者 苟艳芸 黄佳 +1 位作者 侯美金 王芗斌 《中医康复》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常见的脊柱问题,发病原因不明,中医药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明确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中医病名诊断;(2)明确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表型和病因病机;(3)明确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变部位和性...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常见的脊柱问题,发病原因不明,中医药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明确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中医病名诊断;(2)明确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表型和病因病机;(3)明确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变部位和性质,并依此确定治则治法。本研究提出从“骨正筋和”的角度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辨治思路,确定了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中医病名分类及依据,提出“骨不正、筋不和”是特发性脊柱侧弯重要的临床特征,筋骨失衡是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核心病机,临床诊疗中要明确特发性脊柱侧弯是筋骨通病的虚实情况,提出了骨正筋和的治疗原则,推荐了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以期实现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防治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骨正筋和 筋骨失衡 辨治思路 治则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矫正手法干预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下肢生物力学机制分析
5
作者 孙漪凡 陈少清 +2 位作者 王宇 陈柏瑞 苟艳芸 《中医康复》 2025年第2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骨盆矫正手法合并Schroth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并分析其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将8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骨盆矫正手法合并Schroth运动训练,对照组仅给予Schroth运动训练,... 目的:观察骨盆矫正手法合并Schroth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并分析其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将8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骨盆矫正手法合并Schroth运动训练,对照组仅给予Schroth运动训练,干预前后测量Cobb角、步态时空参数、动力学参数、运动学参数以分析临床疗效和生物力学机制。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脊柱Cobb角减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凹侧髋关节力矩最大值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减小(P<0.05)、凸侧膝关节力矩最大值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增大(P<0.05);干预后,试验组膝关节凹侧的屈伸活动度显著减少,踝关节凹侧的背跖屈活动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Schroth运动训练基础上,骨盆矫正手法可显著改善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脊柱畸形,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髋关节负荷,使受力平衡,进而间接改善脊柱侧弯角度,延缓侧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骨盆矫正手法 Schroth运动训练 生物力学 青少年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物理疗法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现状
6
作者 肖露波 展立芬 +7 位作者 李芊 田楚宁 罗小精 向新 卓越 刘威 龚之 张泓 《医学综述》 2025年第2期192-197,共6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三维脊柱畸形,常发生于10岁至成熟的青少年,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3M物理疗法是一种集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运动治疗于一体的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其中,物理因子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三维脊柱畸形,常发生于10岁至成熟的青少年,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3M物理疗法是一种集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运动治疗于一体的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其中,物理因子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恢复软组织弹性和张力;手法治疗可以改善脊柱关节活动和缓解疼痛;运动治疗可以恢复脊柱平衡。3M物理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AIS患者的脊柱畸形和功能。明确3M物理疗法在AIS中的治疗思路与治疗处方,有利于3M物理疗法更系统、全面地应用于临床与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3M物理疗法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T体系指导下诊治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例一则
7
作者 肖露波 龚之 +8 位作者 展立芬 李芊 卓越 丁强盛 田楚宁 罗小精 向新 陈锋 张泓 《中医康复》 2025年第3期5-8,13,共5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脊柱结构性畸形,会导致青少年骨骼-韧带-肌肉系统失衡,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国际施罗斯三维脊柱侧弯疗法(ISST)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运动疗法,可有效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骨骼-韧带-肌肉系统失...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脊柱结构性畸形,会导致青少年骨骼-韧带-肌肉系统失衡,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国际施罗斯三维脊柱侧弯疗法(ISST)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运动疗法,可有效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骨骼-韧带-肌肉系统失衡。本文以病例分享的形式详细介绍了ISST体系指导下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思路与治疗方案,以此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施罗斯三维脊柱侧弯疗法 ISST体系 典型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少林侧卧斜扳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郭泽兴 连晓文 +1 位作者 林子莘 杨珊莉 《中医康复》 2025年第3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南少林侧卧斜扳法联合运动疗法对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脊柱外观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试验组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行南少林侧卧斜扳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 目的:观察南少林侧卧斜扳法联合运动疗法对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脊柱外观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试验组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行南少林侧卧斜扳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脊柱全长位片拍摄并测量Cobb角、脊柱偏转角(ATR)、腰椎侧屈肌力及活动度,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Cobb角和ATR均显著减小(P<0.05),腰椎凸侧屈及凹侧屈活动度均显著增大(P<0.05),腰椎凸侧屈及凹侧屈肌力显著增加(P<0.05),且试验组在改善Cobb角、ATR和腰椎凸侧屈活动度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南少林侧卧斜扳法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Cobb角、ATR、腰椎侧屈活动度及侧屈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特发性脊柱侧弯 青年 南少林 斜扳法 运动疗法 COBB角 脊柱偏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疗法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响
9
作者 郭培坚 连晓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就诊的40例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矫...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就诊的40例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矫正体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对2组患儿的Cobb角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的Cobb角度为(14.30±2.25)°,治疗组为(14.40±2.81)°;对照组躯干旋转角度(angle of trunk rotation,ATR)为(8.45±3.16)°,治疗组为(8.81±3.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obb角度为(12.10±2.61)°,治疗组为(10.40±2.25)°;对照组ATR角度为(6.38±2.41)°,治疗组为(4.82±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Cobb角及ATR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悬吊运动疗法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Cobb角具有改善作用,且能提高患儿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因此,悬吊运动疗法训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保守康复治疗方法,对脊柱侧弯患儿有较好的疗效,能延缓侧弯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疗法 脊柱侧弯 COBB角 体操 特发性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健康的隐形威胁
10
作者 张振宁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5年第2期66-67,共2页
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通常在青春期生长突增期间被发现。尽管其名称中的“特发性”意味着原因不明,但科学家们相信遗传、神经肌肉功能和环境因素都可能与其发病有所关联。脊柱侧... 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通常在青春期生长突增期间被发现。尽管其名称中的“特发性”意味着原因不明,但科学家们相信遗传、神经肌肉功能和环境因素都可能与其发病有所关联。脊柱侧弯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体态和形象,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背痛、心肺功能受限等。因此,早期识别、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保障青少年的健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神经肌肉功能 脊柱畸形 背痛 功能受限 青少年健康 早期识别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肖伶玉 高佳佳 崔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北京优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北京优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腰腿功能、疼痛程度、自理能力、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腰腿功能、疼痛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理能力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3)。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腰腿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特发性脊柱侧弯 手术 腰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后的U-net神经网络新模型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Cobb角测量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李成 柯宝毅 +3 位作者 胡巍 马文宇 王子民 覃军焱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技术下改进后的U-net神经网络新模型(新模型法)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Cobb角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AIS Lenke 1型患者的全长正、侧位X线片,使用新模型法、Surgimap法、Photoshop法...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技术下改进后的U-net神经网络新模型(新模型法)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Cobb角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AIS Lenke 1型患者的全长正、侧位X线片,使用新模型法、Surgimap法、Photoshop法对Cobb角进行测量。比较不同测量方法测得的Cobb角及所用时间。对Surgimap法和Photoshop法的不同组测量者及同一组测量者进行Cobb角测量的一致性检验。绘制Bland-Altman图评估不同方法所测数据的一致性,以进一步验证组内相关系数(ICC)的评价。结果3种测量方法测得的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使用Surgimap法、Photoshop法相比,新模型法测得Cobb角用时最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gimap法和Photoshop法的不同组测量者及同一组测量者进行Cobb角测量的可信度高、重复性好、一致性极好。3种测量方法中不同测量者测量的Cobb角及选择的上、下端椎均有轻度差异,但总体一致性良好。结论基于AI深度学习技术下改进后的U-net神经网络新模型对AIS患者的Cobb角进行测量,具有可靠性高、速度快的优势,且准确度能达到高年资骨科医师测量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COBB角 人工智能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因子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韦邦吉 郭钦源 +3 位作者 邓成海 甘国琼 林国金 罗明才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3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物理因子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物理因子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物理因子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物理因子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的85.00%(34/4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物理因子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能够有效缩小Cobb角,改善患者脊柱侧弯曲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物理因子 运动疗法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列线图的构建及验证
14
作者 朱国莉 徐日 张思远 《现代实用医学》 2025年第1期52-55,共4页
脊柱侧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或伴有椎体旋转的脊柱畸形,好发于10~16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生长发育期间原因不明的脊柱侧弯称为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目前认为与年龄、遗传因素、骨骼发育及神经肌肉功能等有关^([... 脊柱侧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或伴有椎体旋转的脊柱畸形,好发于10~16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生长发育期间原因不明的脊柱侧弯称为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目前认为与年龄、遗传因素、骨骼发育及神经肌肉功能等有关^([2])。随着年龄的增加,AIS症状逐渐加剧,主要表现为脊柱向一侧弯曲、双肩不等高及前胸不对称等症状,严重者影响呼吸、心脏功能,甚至出现脊髓压迫及瘫痪现象,影响身心健康^([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结合施罗斯疗法加支具矫正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王民政 吴凡 +2 位作者 许权 曹端广 张恒青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5-57,61,共4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结合施罗斯疗法加支具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36例AI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12例。对照组1使用施罗斯疗法+支具矫正...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结合施罗斯疗法加支具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36例AI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12例。对照组1使用施罗斯疗法+支具矫正,对照组2使用中医综合疗法+支具矫正,观察组使用中医综合疗法结合施罗斯疗法+支具矫正,比较3组的干预效果、Cobb角、顶椎偏距(AVT)等。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obb角、AVT依次小于干预3个月、干预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结合施罗斯疗法加支具矫正临床效果满意,可降低Cobb角、缩小A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中医综合疗法 施罗斯疗法 支具矫正 COBB角 顶椎偏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椎旁肌不对称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敏 马兆水 +1 位作者 许强强 李丽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262-269,共8页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椎旁肌不对称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椎旁肌不对称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参照德国Schroth脊柱侧弯三维矫正疗法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手法放松侧弯凹侧椎旁肌肌肉,“臀桥”“小燕飞”力量练习,施罗特体操包括“肌肉圆柱”“旋转坐位运动”“伸展运动”配合成角呼吸。试验组运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主要包括在悬吊设备辅助下调节脊柱位置恢复脊柱中立位,以弹拨、按推等推拿手法往返作用于督脉、膀胱经行整体治疗和凸凹侧椎旁辨证补泻治疗,仰卧位、俯卧位和侧卧位的中立位控制训练,躯干屈伸、旋转、侧屈闭链运动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运用肌电生物反馈仪测量患者站立负重时椎旁肌的表面肌电图(sEMG),通过自带软件进行分析,采集均方根(RMS),并计算椎旁肌肉对称指数(PMSI=RMS凸/RMS凹);采用Cobb角评估患者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采用躯干旋转角度(ATR)评估躯干的旋转程度、脊柱的功能和形态。结果治疗前,2组PMSI值、Cobb角、AT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PMSI值为1.08(1.04,1.14),Cobb角为5(2,9)°,ATR值为2(1,3)°;对照组PMSI值为1.12(1.09,1.17),Cobb角为8.5(6,10)°,ATR值为2(2,3)°。组内比较,治疗后2组PMSI值均更接近1(P<0.05),Cobb角、ATR值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PMSI值、Cobb角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PMSI值更接近1(P<0.05),Cobb角明显更低(P<0.05),但治疗后2组A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可有效改善椎旁肌不对称性,达到降低患者的Cobb角的矫形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 椎旁肌 不对称性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具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倪静波 刘金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36例患者采用支具治疗,其中29例获得随访。结果 :26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均有明显的改善,平均矫正11°,26例... 目的:探讨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36例患者采用支具治疗,其中29例获得随访。结果 :26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均有明显的改善,平均矫正11°,26例AIS患儿中无明显肢体神经受压、肌力减退、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症状等支具并发症出现,均完成了支具穿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支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曾丽萍 谢鑑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 目的探讨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脊柱功能、腰背肌力状况及腰背疼痛状况。结果实施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后,观察组患儿的脊柱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腰背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腰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能够改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脊柱功能和腰背肌力,降低患儿的疼痛感,促进患儿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 医护康合作 康复训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微调手法联合施罗斯疗法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李志欣 尤海 +4 位作者 杨超然 郭峰 黄乐明 魏文 张波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220-1223,1241,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联合施罗斯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施罗斯疗法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联合施罗斯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施罗斯疗法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脊柱微调手法,2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Cobb角、躯干旋转角度(Angle of trunk rotation,ATR)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最大Cobb角、ATR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4周治疗后,2组患者最大Cobb角、ATR及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最大Cobb角、ATR及VA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联合施罗斯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能有效改善脊柱畸形程度,减轻疼痛,改善脊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脊柱微调手法 施罗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五线针联合三维平衡正脊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康复效果观察
20
作者 王艳杰 蔡子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71-75,共5页
目的 观察通督五线针联合三维平衡正脊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康复效果,以避免延误治疗。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三维平衡正脊... 目的 观察通督五线针联合三维平衡正脊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康复效果,以避免延误治疗。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三维平衡正脊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督五线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obb角及坐位体前屈长度、腰椎肌力、肺功能指标、骨密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5%(61/65)高于对照组的81.54%(53/65,P<0.05)。治疗后,2组Cobb角均减小,坐位体前屈长度均增加,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腰部前屈与后伸肌力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用力肺活量、最大自主通气量、骨密度百分位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通督五线针联合三维平衡正脊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能通过改善脊柱生理弯曲状态、增强腰椎肌力、提高肺功能、增强骨密度,提高临床疗效,从而避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青少年 通督五线针 针刺疗法 三维平衡正脊法 COBB角 肌力 用力肺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