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器物流通与限制:南北朝时期江南与西北的物质文化交流
1
作者 朱艳桐 《辽宁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南北朝时期,西北与江南虽有“河陇敻隔,戎夷梗路”,但仍有交流。西北的动物、皮货、织物、玉石(玛瑙)、金器、中草药、兵器等流向江南,南朝以丝织品、牵车回赠西北,其间不仅有朝贡贸易,还有民间贸易。物品的流通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物质文... 南北朝时期,西北与江南虽有“河陇敻隔,戎夷梗路”,但仍有交流。西北的动物、皮货、织物、玉石(玛瑙)、金器、中草药、兵器等流向江南,南朝以丝织品、牵车回赠西北,其间不仅有朝贡贸易,还有民间贸易。物品的流通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政权分立、道路不畅仍对物品的交流造成了影响,河西的中药材大多无法到达江南,江南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益州等地的物产。在研究物品交流时,也要关注官方限制的流出物,如南齐拒绝军仪、指南车、漏刻等物传入西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物 南北朝 江南地区 西北地区 物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朝与高丽“舅甥之好”关系下的物质文化交流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红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95-97,共3页
元朝与朝鲜半岛的高丽政权在元至元十一年(高丽元宗十五年,1274年)确立了"舅甥之好"的姻亲关系。元丽姻亲关系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物质文化的交流。有元一代,双方物质文化交流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文仅就"舅甥之好"... 元朝与朝鲜半岛的高丽政权在元至元十一年(高丽元宗十五年,1274年)确立了"舅甥之好"的姻亲关系。元丽姻亲关系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物质文化的交流。有元一代,双方物质文化交流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文仅就"舅甥之好"关系带动下双方在物品、饮食、服饰等方面的交流情况加以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高丽 舅甥之好 物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言:近代早期东亚海域与物质文化交流
3
作者 董少新 《海洋史研究》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2021年11月6—8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联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中国航海博物馆共同主办了题为“海洋与物质文化交流——以东亚海域世界为中心”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文博单位的34位学者在会上宣读了论文... 2021年11月6—8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联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中国航海博物馆共同主办了题为“海洋与物质文化交流——以东亚海域世界为中心”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文博单位的34位学者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就会议主题展开了为期三天的讨论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博单位 东亚海域 近代早期 物质文化交流 科研机构 中国航海博物馆 海洋史 复旦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航路开辟与中西文化交流 被引量:1
4
作者 彭顺生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76-81,共6页
新航路开辟不仅促进了人类交往的空前扩大,而且还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主要表现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开创了中西物质文化直接交流的新时代,使中西精神文化交流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新航路 中西文化交流 影响 物质文化交流 精神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汉画像石中所反映的中外交流
5
作者 乔军 《科技信息》 2009年第7期75-76,81,共3页
汉画像石是我国两汉时期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汉代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经过汉初几十年的无为修养,至武帝时国力强盛,政治稳定,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派张骞出使西域,就此揭开了中西文化交往的辉煌篇章。
关键词 汉画像石 丝绸之路 物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世纪于阗的对外物质交流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丽双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7,172,共13页
10世纪时于阗与其周边政权及中原地区存在广泛的物质交流网络。于阗与西域其他绿州政权物质交流的形式有互赠礼品和直接贸易两种可能。于阗与中原政权之间的物质交流,早期以进贡为主,10世纪中叶以后则发生了从进贡到进贡与私易并行的变... 10世纪时于阗与其周边政权及中原地区存在广泛的物质交流网络。于阗与西域其他绿州政权物质交流的形式有互赠礼品和直接贸易两种可能。于阗与中原政权之间的物质交流,早期以进贡为主,10世纪中叶以后则发生了从进贡到进贡与私易并行的变化,且私易有超过进贡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阗 物质文化交流 10世纪
原文传递
书讯
7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1,50,84,99,148,共5页
王子今著《汉代丝绸之路文化史》由甘肃教育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该书从“汉代丝绸之路民族文化交往”“汉代丝绸之路物质文化交流”“汉代丝绸之路精神文化交融”“汉代丝绸之路文化史料丛考”四个方面全面系统考证了丝绸之路与不同... 王子今著《汉代丝绸之路文化史》由甘肃教育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该书从“汉代丝绸之路民族文化交往”“汉代丝绸之路物质文化交流”“汉代丝绸之路精神文化交融”“汉代丝绸之路文化史料丛考”四个方面全面系统考证了丝绸之路与不同文化系统、不同文化实体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历史效能和文化价值。其中,丝绸之路交通对于汉代文明面貌、汉代文明特质、汉代文明风格和汉代文明历史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作者贯穿本书的考察重点。该书的出版,既有益于从不同侧面推进丝绸之路史的总体研究,又可深化学界对丝绸之路文化意义的全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汉代文明 物质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文化实体 考察重点 文化
原文传递
“丝路”背景下的汉代日常生活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尊志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27,共8页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外物质文化交流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均已开通,它们成为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的作用日益突出,不同形式、多种类型的物品、技术,甚至宗教信仰等逐渐传入汉王朝境内...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外物质文化交流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均已开通,它们成为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的作用日益突出,不同形式、多种类型的物品、技术,甚至宗教信仰等逐渐传入汉王朝境内,对两汉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日常生活亦不例外。本文拟从考古学的视角,对丝绸之路日益发展背景下的汉代日常生活进行相关考察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丝绸之路 物质文化交流 日常生话
原文传递
科技、现代性与近代中国饮食习惯的变迁——可口可乐在中国早期发展历程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姚靓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60,共9页
由于中西方自然科学体系不同造成的饮食习惯差异,可口可乐早期进入中国时并没有被中国消费者广泛接受。但是,随着二战以来可口可乐公司加强以科技和现代性为主题的营销宣传,可口可乐被包装成了科技和现代性的物质呈现,逐渐受到中国民众... 由于中西方自然科学体系不同造成的饮食习惯差异,可口可乐早期进入中国时并没有被中国消费者广泛接受。但是,随着二战以来可口可乐公司加强以科技和现代性为主题的营销宣传,可口可乐被包装成了科技和现代性的物质呈现,逐渐受到中国民众的欢迎。在二十世纪初的现代化语境中,可口可乐公司的宣传不仅影响了近代中国人对科技和现代性的理解,而且把可口可乐塑造成了消费者渴求的现代性的符号。本文以可口可乐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的曲折发展为例,从科技的视角出发,剖析了可口可乐从遭受冷遇到受到欢迎的科技层面的原因,揭示出科技是可口可乐商业推广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并在推动大众饮食习惯的变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西方科技和物质文化交流 广告宣传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