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物自身”何以通向“有机存在者”——论“自然”概念在《判断力批判》中的演进 |
卢春红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论“两种视角”解读的方法论基础及其局限——基于《纯粹理性批判》和《遗著》中的“物自身”概念 |
刘晚莹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之三)——关于“物自身” |
邓晓芒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4
|
康德的物自身不是一个事实的概念吗?——牟宗三关于康德物自身概念之诠释质疑 |
杨泽波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8
|
|
5
|
意志与物自身——叔本华意志形而上学的“理性”动机 |
谢永康
胡小玲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6
|
康德的“物自身”概念何以有价值意涵?——为牟宗三的诠释进一解 |
李明辉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7
|
“物自身”何以可能——牟宗三对“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的“稳定” |
程志华
林青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8
|
康德的“物自身”概念 |
刘作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1 |
1
|
|
9
|
牟宗三对康德“物自身”学说的改造及其内在问题 |
卢兴
吴倩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0
|
从康德的“物自身”到儒家道德的形上学 |
王洁
鹿士义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1
|
道家(教)内外景与物自身——论牟宗三物自身哲学观点的是与不是 |
游建西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2
|
从现象到物自身:文字书写何以进入审美视域——兼论汉文明“道”之周遍性思想 |
李欣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实相”与“物自身”——大乘佛学和康德哲学中两个概念的比较 |
陈鑫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4
|
走向物自身 |
左克厚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0 |
|
15
|
康德对“物自身”的论证 |
邝宁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8 |
2
|
|
16
|
从康德的“自在之物”到黑格尔的“事物自身”——马克思“物化”概念的一次哲学史溯源 |
张义修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7
|
论牟宗三对康德哲学“物自身”概念的创造性诠释 |
周建刚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8
|
康德的“物自身”概念及其哲学命运 |
王超
陶新华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9
|
康德哲学物自身概念的几重含义 |
李强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20
|
牟宗三“康德是否充分证成物自身”问题再讨论 |
李其中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