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乳化炸药物理敏化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楠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8期26-28,共3页
利用珍珠岩、玻璃微珠和A1微粒3种材料进行全物理敏化制备乳化炸药,对敏化效果和乳化炸药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A1微粒敏化的乳化炸药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珍珠岩敏化,略好于玻璃微珠,且A1微粒具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值得进... 利用珍珠岩、玻璃微珠和A1微粒3种材料进行全物理敏化制备乳化炸药,对敏化效果和乳化炸药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A1微粒敏化的乳化炸药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珍珠岩敏化,略好于玻璃微珠,且A1微粒具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炸药 物理敏化 A1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敏化乳化炸药影响因素的研究
2
作者 韦锦初 周军成 +1 位作者 周建国 万翔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13期24-25,共2页
文章介绍了正交试验法在物理敏化的乳化炸药中对敏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时的应用。
关键词 正交试验 物理敏化 乳化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木粉在膨化硝铵炸药中的物理敏化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谢圣艳 高欣 张洪文 《爆破器材》 CAS 2010年第5期15-17,19,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和生产实践,提出木粉作为膨化硝铵炸药的一种组分,具有物理敏化的重要作用。木粉可改善膨化硝铵炸药管道效应作用,并提出加强炸药管道效应的研究以及建立炸药管道效应检测标准的建议。
关键词 膨化硝铵炸药 木粉 物理敏化 管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炸药新型高温物理敏化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永 章结传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8期142-143,共2页
为适应现代乳化炸药的发展,有效减少乳化炸药生产的在线人员,根据乳化炸药温度越高粘度越低越有利于装药的特点,采用一种新型原材料作为敏化剂材料的高温物理敏化技术,改变传统中低温化学敏化方法,变先凉药后装药为先装药后凉药,达到提... 为适应现代乳化炸药的发展,有效减少乳化炸药生产的在线人员,根据乳化炸药温度越高粘度越低越有利于装药的特点,采用一种新型原材料作为敏化剂材料的高温物理敏化技术,改变传统中低温化学敏化方法,变先凉药后装药为先装药后凉药,达到提高装药效率的目的。通过简单实用的工艺技术途径,按照高温物理敏化方式,进行一系列的制药实验,并通过对实验产品的初始和储存性能指标的测试,论证了这种新型高温物理敏化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炸药 高温 物理敏化 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敏化对乳化炸药水下爆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敏会 谢兴华 张楠 《煤矿爆破》 2008年第4期12-14,共3页
对使用膨胀珍珠岩敏化和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利用水下爆炸技术测试了其比冲击波能和比气泡能。结果表明,敏化剂的含量在4%左右时,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较为理想。总体而言,用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的水下爆炸性能优于用膨胀珍珠岩敏... 对使用膨胀珍珠岩敏化和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利用水下爆炸技术测试了其比冲击波能和比气泡能。结果表明,敏化剂的含量在4%左右时,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较为理想。总体而言,用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的水下爆炸性能优于用膨胀珍珠岩敏化的乳化炸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炸药 物理敏化 水下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影响乳胶基质物理敏化密度的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长青 王有会 《爆破器材》 CAS 2011年第2期20-22,共3页
文章介绍了乳化炸药及其敏化技术,分析了膨胀珍珠岩的粒度、憎水性、加入量、混拌温度、掺混时间及乳胶基质黏稠度等因素对乳胶基质物理敏化密度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加入膨胀珍珠岩2%~3%,敏化密度1.05~1.15g/cm3、掺混时间60~90 s等相应... 文章介绍了乳化炸药及其敏化技术,分析了膨胀珍珠岩的粒度、憎水性、加入量、混拌温度、掺混时间及乳胶基质黏稠度等因素对乳胶基质物理敏化密度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加入膨胀珍珠岩2%~3%,敏化密度1.05~1.15g/cm3、掺混时间60~90 s等相应的最佳控制参数和措施来减少影响乳胶基质物理敏化密度的因素。进而达到提高乳化炸药产品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基质 物理敏化 膨胀珍珠岩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微球应用于乳化炸药物理敏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圣艳 王科为 +3 位作者 何俊蓉 刘羽飞 武彤彤 杨肖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53,共6页
对比分析了乳化炸药树脂微球敏化与其他物理敏化方式的优点,提出了树脂微球可作为乳化炸药良好的物理敏化剂。采用树脂微球与一定比例的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32#机油混合后发泡,发泡效果良好,并抑制了粉尘,发泡过程及泵送过程对树脂... 对比分析了乳化炸药树脂微球敏化与其他物理敏化方式的优点,提出了树脂微球可作为乳化炸药良好的物理敏化剂。采用树脂微球与一定比例的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32#机油混合后发泡,发泡效果良好,并抑制了粉尘,发泡过程及泵送过程对树脂微球破坏较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最佳发泡温度为150~170℃的树脂微球与32#机油混合后加热发泡,再与乳化基质进行混合敏化,得到的乳化炸药爆炸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炸药 树脂微球 物理敏化 爆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型乳化炸药物理敏化连续混拌系统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宋强 吴晓梦 《爆破器材》 CAS 2006年第5期17-19,共3页
文章介绍了AE型乳化炸药连续混拌系统设计思路,给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混拌分散线速度3.0~3.5m/s;混拌机长度3.0m,混拌机生产能力1.5~3.5t/h。试验证明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连续混拌机效率高,混拌效果良好。
关键词 连续混拌系统 物理敏化 膨胀珍珠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装药车物理敏化装药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安振伟 周桂松 +2 位作者 刘涛 张小勇 陈曦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19,共4页
为了解决地下工程施工仰上炮孔装药时化学敏化方式带来的输药泵负载压力太大,以及炸药无法有效粘附炮孔而导致返药的局限性,提出了物理敏化方式混药装药的可行性方法:水环减阻工艺使高粘度的炸药在输药管内形成塞流,与水环同步输送,提... 为了解决地下工程施工仰上炮孔装药时化学敏化方式带来的输药泵负载压力太大,以及炸药无法有效粘附炮孔而导致返药的局限性,提出了物理敏化方式混药装药的可行性方法:水环减阻工艺使高粘度的炸药在输药管内形成塞流,与水环同步输送,提高了输药效果;同时利用喷头代替静态混合器大幅降低了输药泵负载且优化了喷射药面形态;特别地,物理敏化后的炸药因剪切极限应力大、粘稠度高,更容易粘附在炮孔内而避免返药的发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物理敏化方式装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为井下工程的爆破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装药车 物理敏化 水环减阻 喷头 极限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温环境对乳化炸药物理敏化性能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鹏飞 《化工管理》 2019年第33期173-174,共2页
文章主要在乳化炸药物理敏化条件下,探究了高低温环境对乳化炸药性能的影响情况和机理分析。
关键词 乳化炸药 高低温环境 物理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HLC型乳化炸药物理敏化连续混拌系统工艺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峰 张伟 陈江涛 《江西煤炭科技》 2010年第2期108-109,共2页
介绍了AE-HLC型乳化炸药连续混拌系统合理的工艺参数,采用珍珠岩敏化时,珍珠岩技术参数对乳化炸药各项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连续混拌机效率高,混拌效果良好。
关键词 乳化炸药 续混拌系统 物理敏化 珍珠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乳化炸药回收利用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许军英 梁秀荣 赵玉芬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3,共3页
在该厂废乳化炸药目前回收利用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大量试验 ,找到了适用于物理敏化废乳化炸药的最佳回收利用方法。
关键词 乳化炸药 废炸药处理 物理敏化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乳化炸药药态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启成 裴海兴 《矿业快报》 2006年第3期43-44,共2页
介绍了M型乳化炸药微机控制连续化生产工艺及其特点,针对南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凹山采场的实际条件,通过改变乳化炸药的敏化方式,调整了乳化炸药的药态,满足了采场生产爆破的要求。
关键词 乳化炸药 药态 化学敏化 物理敏化 复合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property of temperature and pH sensitive xanthan–MA/PNIPAAm hydrogels 被引量:1
14
作者 隆清德 潘春跃 +2 位作者 孟艳华 张报进 许晨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66-72,共7页
A novel class of xanthan-maleic anhydride (Xan-MA)/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hybrid hydrogel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The xanthan-based precursor (Xan-MA) was prepared by substitutin... A novel class of xanthan-maleic anhydride (Xan-MA)/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hybrid hydrogel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The xanthan-based precursor (Xan-MA) was prepared by substituting the hydroxyl groups in Xan by MA. This Xan-MA precursor was then polymerized with a known temperature sensitive precursor (N-isopropylacrylamide, NIPAAm) to form hybrid hydrogels with a series range of composition ratio of Xan-MA to NIPAAm precursors. These smart hydroge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rtry for thermal property. And maximum swelling ratio, swelling kinetics and temperature response kinetics were studied. The data obtained clearly show that these smart hydrogels are responsive to the external changes of temperature as well as pH value. The magnitudes of smart and hydrogel properties of these hybrid hydrogels depend on the feed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 two precursor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Xan-MA the maximum swelling ratio, reswelling ratio and thermo-sensitivities increase, and the feed composition ratio of Xan-MA/NIPAAm increases the maximum swelling ratio augment from 13.88 to 23.21. From XMN0, XMN1, XMN3 to XMN5, the 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s (LCSTs) are 33.02, 36.15, 40.28 and 41.92 ℃, respectively. By changing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se two precursors, the LCST of the hybrid hydrogels could also be adjusted to be or near the body temperature for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l N-ISOPROPYLACRYLAMIDE POLYSACCHARIDE TEMPERATURE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