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应力影响下钠长岩-片岩物理力学特征随赋存深度变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付俊 蔡君 +3 位作者 郁华嘉 何名声 周罕 吴灿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74-6680,共7页
以西南地区凉山州拉拉铜矿的钠长岩-片岩物理力学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物理力学特征随赋存深度变化规律,在标高+1 890~1 760 m共开展54个点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标高+1 880~1 760 m 10次地应力测试,并在标高+1 984~1 760 m进行钠长岩、片... 以西南地区凉山州拉拉铜矿的钠长岩-片岩物理力学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物理力学特征随赋存深度变化规律,在标高+1 890~1 760 m共开展54个点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标高+1 880~1 760 m 10次地应力测试,并在标高+1 984~1 760 m进行钠长岩、片岩的岩块取样,完成岩样的物理性质、单轴抗压强度、单轴压缩变形试验,获取各标高岩样的密度、孔隙率、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岩体的节理间距、地应力测试数据。结果表明:该矿山钠长岩和片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密度及泊松比均随赋存深度增加而增加,孔隙率及节理间距随赋存深度增加而减小。随着岩石的赋存深度增加,地应力值随之增加,直接改变了岩石的应力环境,岩体节理间距的变化同时反映了应力环境的改变。这也引起岩石孔隙率、密度的改变,进而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受到挤压,导致岩石的结构逐渐致密,岩石力学强度特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深度 物理力学特征 钠长岩 片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层带夹泥物理力学特征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任光明 聂德新 米德才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65-71,共7页
软弱层带夹泥物理力学参数是评价岩体稳定性的基础。研究表明,在天然围压条件下,软弱层带夹泥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其所承受的围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本文提出应用土工压缩定律及重力压密机制在室内对夹泥的物理力学特征进行仿真研... 软弱层带夹泥物理力学参数是评价岩体稳定性的基础。研究表明,在天然围压条件下,软弱层带夹泥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其所承受的围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本文提出应用土工压缩定律及重力压密机制在室内对夹泥的物理力学特征进行仿真研究,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评价。这为软弱层带夹泥物理力学参数的评价、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层带 夹泥 物理力学特征 仿真 岩体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循环条件下粉土质砂的物理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海君 李洋 +2 位作者 蔡国军 付小敏 吉锋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研究夏季极端高温天气对粉土质砂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以重庆市某边坡土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分析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日间暴晒,土温升高;夜间冷却,土温降低的循环过程对粉土质砂的力学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温度循... 为研究夏季极端高温天气对粉土质砂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以重庆市某边坡土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分析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日间暴晒,土温升高;夜间冷却,土温降低的循环过程对粉土质砂的力学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温度循环作用土样的含水率与密度不断下降;土样内聚力随温度循环次数升高;土样的内摩擦角基本保持稳定,不会随温度循环产生明显变化。当温度循环达到18次以后土样密度下降速度变快,而内聚力达到最大并开始保持稳定。在升温-冷却循环条件下土样抗剪强度增大,这主要是由内聚力增大所导致,因此内聚力是对温度循坏最为敏感的抗剪强度指标。试验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温度循环对粘性土物理力学特征的影响和极端高温气候条件下的岩土工程设计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质砂 温度循环 升温-冷却 物理力学特征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胶结砂岩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定义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回贵 李化敏 +1 位作者 汪华君 陈善乐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共7页
为给弱胶结砂岩明确的定义,以布尔台煤矿覆岩中弱胶结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面钻孔取心的方法,采集了3种砂岩试样,首先对其成分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对这3组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巴西劈裂试验,分析了弱胶结砂岩的... 为给弱胶结砂岩明确的定义,以布尔台煤矿覆岩中弱胶结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面钻孔取心的方法,采集了3种砂岩试样,首先对其成分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对这3组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巴西劈裂试验,分析了弱胶结砂岩的密度、波速、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弱胶结砂岩是以石英和长石为骨架颗粒的岩石,胶结物含量小于总含量的30%;弱胶结砂岩颗粒之间的孔隙非常大,主要集中在40~100μm;胶结物非常少,颗粒边界非常清晰;弱胶结砂岩破裂时主要沿颗粒的边界破裂,宏观破裂类型以"I"形为主;弱胶结砂岩的波速(<1 200 m/s)和密度(<2 200 kg/m3)非常小;抗拉强度(<2 MPa)、抗压强度(<20MPa)、弹性模量(<2 GPa)以及黏聚力(<10 MPa)也非常的小。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弱胶结岩层巷道变形大、巷道支护困难、矿压显现剧烈以及地表台阶下沉等现象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砂岩 矿压显现 微观结构 物理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德弄弄巴古滑坡堆积体物理力学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詹美强 葛永刚 +1 位作者 贾利蓉 严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8-1127,共10页
拟建川藏铁路是自然、地质环境最为复杂的铁路工程,地质灾害作为局部乃至全线的关键控制节点,关乎川藏铁路建设的成败。野外调查表明,德弄弄巴古滑坡位于藏东地区藏曲河右岸一级阶地上,在川藏铁路选线或建设过程中备受关注,其稳定性是... 拟建川藏铁路是自然、地质环境最为复杂的铁路工程,地质灾害作为局部乃至全线的关键控制节点,关乎川藏铁路建设的成败。野外调查表明,德弄弄巴古滑坡位于藏东地区藏曲河右岸一级阶地上,在川藏铁路选线或建设过程中备受关注,其稳定性是直接影响着铁路选线的必要条件。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德弄弄巴古滑坡堆积体的物理力学特征和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组成德弄弄巴古滑坡的碎石土干密度达1.75 g/cm^3以上,含水率低于4%,并且堆积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含水率呈显著相关性,随含水率增加而减小;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和GEO-SLOPE稳定性分析表明,堆积体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整体稳定,但在强降雨条件下,坡脚和坡体后缘地形转折处稳定性较差,坡脚稳定性系数仅0.761。该滑坡在暴雨、地震和人类活动等作用下,极有可能发生局部失稳,影响铁路建设和坡体上居民安全,应进行必要的综合治理和稳定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古滑坡 物理力学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厚度对煤岩组合体物理力学特征的影响规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回贵 位乐 李化敏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53,共6页
为了研究煤岩组合体中煤的厚度对其物理力学特征的影响规律,以布尔台煤矿粗粒砂岩、煤和煤岩组合体试样为研究对象,利用RMT-150C力学试验机对各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峰值应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岩组合体中煤的厚度对... 为了研究煤岩组合体中煤的厚度对其物理力学特征的影响规律,以布尔台煤矿粗粒砂岩、煤和煤岩组合体试样为研究对象,利用RMT-150C力学试验机对各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峰值应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岩组合体中煤的厚度对其密度和波速有显著的影响,煤岩组合体的波速和密度随着煤的厚度增大而逐渐减小;煤的厚度对煤岩组合体的单轴抗压强度影响较小,但对其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有显著的影响。与粗粒砂岩相比,在煤岩组合体中的煤厚为5、10、15、20 mm时,峰值应变分别增大了2.2%、20.7%、25.3%、38.3%,峰值应变随着煤岩组合体中煤的厚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弹性模量分别降低了30.5%、41.5%、48.2%、51.8%,弹性模量随着煤岩组合体中煤的厚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巷道支护困难、矿压显现剧烈,以及地表台阶下沉等现象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粗粒砂岩 物理力学特征 单轴压缩 弹性模量 峰值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巴东型滑坡典型滑带微观结构与物理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海洋 虞钢箭 张桂坪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三峡库区发育于三叠系巴东组地层中的滑坡规模巨大,成因复杂,潜在危害严重。总结分析已有资料,对巴东型滑坡典型滑带土岩性与微观结构特征,滑带土颗粒成分、矿物成分与物理力学特征,以及滑带土亲水性与滑坡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现滑带土... 三峡库区发育于三叠系巴东组地层中的滑坡规模巨大,成因复杂,潜在危害严重。总结分析已有资料,对巴东型滑坡典型滑带土岩性与微观结构特征,滑带土颗粒成分、矿物成分与物理力学特征,以及滑带土亲水性与滑坡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现滑带土呈层状结构和含亲水性较强的粘土特征,是滑带土易饱水软化的重要条件,其力学强度受饱水的影响较大,进而牵引坡体产生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型滑坡 滑带土 微观结构 物理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景线花岗岩风化残积土的物理力学特征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龚剑平 曾务农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37,共2页
在九景线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及前人资料基础上,阐述花岗岩风化残积土的特征。对花岗岩风化残积土的岩土力学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风化残积土 物理力学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窟河堤围第四系覆盖层土体物理力学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余浩峰 《山西建筑》 2008年第16期88-90,共3页
根据蕉岭县石窟河5+700~5+898段工程地质情况,并通过野外勘察及室内土工试验分析,指出了造成含水量、稠度指标、压缩性异常的原因,并探讨了该段地层的岩性特征,对保证堤围的顺利建设及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含水量 物理力学特征 工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露天煤矿边坡弱层的物理力学特征
10
作者 谭志敏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3年第3期74-76,共3页
通过多阶段边坡勘查所做的大量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确定了边坡各区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流度试验、粘土矿物化验、微观结构的研究 ,从本质上解释了弱层的水理性质、强度特征及力学稳定性。
关键词 露天煤矿 边坡 物理力学特征 弱层 微观结构 稳定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采参数对松辽盆地干热岩物理力学及波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翰博 唐巨鹏 +1 位作者 姜昕彤 邱于曼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6,共12页
为探究注采参数对松辽盆地干热岩物理力学及波动特征的影响,对不同注采参数下高温遇水冷却后花岗岩进行纵、横波波速测试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分别考虑注采参数(岩样温度、水温、高温遇水循环次数)与岩样物理力学特征(外观形态、峰值强... 为探究注采参数对松辽盆地干热岩物理力学及波动特征的影响,对不同注采参数下高温遇水冷却后花岗岩进行纵、横波波速测试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分别考虑注采参数(岩样温度、水温、高温遇水循环次数)与岩样物理力学特征(外观形态、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波动特征(纵、横波波速)的关联性,建立不同注采参数下力学特征与波动特征拟合曲线,并研究搁置过程中不同岩样温度、不同水温条件下岩体物理力学及波动特征变化规律。研究发现:(1)搁置初期,岩样温度越高,质量、纵、横波波速、弹性模量降幅越大;水温升高,质量、纵、横波波速、弹性模量降幅先增大后减小。(2)对采热过程中岩体物理力学及波动特征影响由大到小的注采参数依次为靶区温度、注水循环次数、注水温度。提升岩样温度、增加注水循环次数,岩样力学与波动特征均逐渐下降,提高注水温度变化规律与其相反;经历600℃高温,岩样纵波波速、横波波速、峰值强度、弹性模量降幅分别达到53.44%、58.02%、66.56%、79.84%,高温遇水循环5次后降幅依次达到33.61%、33.63%、34.22%、56%。(3)影响岩样力学与波动特征关联性的注采参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岩样温度、高温遇水循环次数、水温。此研究能够为松辽盆地热采注采参数的选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地热系统 干热岩 高温遇水冷却 注采参数 物理力学特征 波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巧家烂泥箐滑坡滑带土特征及滑坡发生机制研究
12
作者 陈云英 徐宗恒 +1 位作者 张宇 查玲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7,共11页
滑带土是滑坡发展过程的产物,对滑坡的孕育和演化过程具有良好的记录作用。以昭通巧家小河镇烂泥箐滑坡为研究对象,用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试验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滑坡滑带土的物理-水理-力学特征,同时结合XRD衍射分析矿物成分和SEM微结... 滑带土是滑坡发展过程的产物,对滑坡的孕育和演化过程具有良好的记录作用。以昭通巧家小河镇烂泥箐滑坡为研究对象,用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试验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滑坡滑带土的物理-水理-力学特征,同时结合XRD衍射分析矿物成分和SEM微结构观察的手段,从多角度分析了烂泥箐滑坡滑带土的特征,揭示了烂泥箐滑坡的形成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烂泥箐滑坡滑带土含有较多黏土矿物,具有黏粒含量多、质地细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黏性土特性。烂泥箐滑坡滑带土的细粒含量明显比受滑动扰动小的滑床土多,表明在滑坡孕育过程中滑带内发生了多次滑移剪切错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滑带土快剪试验表明,滑带土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随着含水率增加,抗剪强度逐渐降低,特别是含水率为40%时,滑带土强度损失很大,软化明显;低含水率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较高,随着含水率增加,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逐渐减小。试验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滑带土随着含水率增加表现出明显“软黏土”特征。由于斜坡受后缘Y093乡道的改扩建、后缘行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及斜坡中部烂泥箐村庄小路的改扩建工程的长期扰动,坡体内部逐渐发生变形,发展孕育了潜在滑面及该滑动面上的多期蠕动变形,多次的剪切滑动使滑带土内黏粒含量增多,质地更细。而受其黏性土材料特性的影响,低渗透率的滑动带在降雨作用下易形成隔水屏障。加之降雨条件下滑带土强度快速软化降低,剪切带内形成的静水压力和局部隔水屏障形成的超孔隙水压力直接触发了烂泥箐滑坡的发生。利用烂泥箐滑坡的发生机制可以探讨其孕育-激发过程的3个阶段:滑带区初步形成阶段、滑带演化阶段、滑带土软化以及滞水层-滑坡形成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山区降雨型滑坡的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烂泥箐滑坡 滑带土 物理力学特征 发生机制 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滑带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陈松 徐光黎 +1 位作者 陈国金 吴雪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48-3052,共5页
在宏观分析滑坡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及现场试验对黄土坡滑坡Ⅰ号临江崩滑堆积体滑带土岩性、颗粒成分、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物理力学特征与崩滑体在水库回水条件下的变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滑带土中黏粒及粉粒含量较高,有... 在宏观分析滑坡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及现场试验对黄土坡滑坡Ⅰ号临江崩滑堆积体滑带土岩性、颗粒成分、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物理力学特征与崩滑体在水库回水条件下的变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滑带土中黏粒及粉粒含量较高,有明显的深层蠕变磨光面和擦痕,且含有亲水的黏土矿物成分和呈片状结构特征是滑带土在回水作用下易饱水软化的重要条件;滑带土饱水后力学强度降低是导致崩滑体蠕动变形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带土 矿物成分 微观结构 物理力学特征 饱水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冰碛物典型特征及工程效应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东旭 游勇 +2 位作者 王军朝 杨栋 刘建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1-851,共11页
为详细调查拟建川藏铁路沿线帕隆藏布流域冰碛物的物理力学特征,评估冰碛物作为地质灾害物源和工程地基的稳定性,选取帕隆藏布流域32处典型冰碛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天然密度、含水率、颗分、大型直剪、三轴剪切、膨胀性、渗透性等原... 为详细调查拟建川藏铁路沿线帕隆藏布流域冰碛物的物理力学特征,评估冰碛物作为地质灾害物源和工程地基的稳定性,选取帕隆藏布流域32处典型冰碛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天然密度、含水率、颗分、大型直剪、三轴剪切、膨胀性、渗透性等原位试验和室内测试,结合现场剖面测绘等调查手段,总结了冰碛物的分布与沉积特征和物理力学参数特征,统计了不同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冰碛物物理力学参数与含水率、孔隙比及粘粒含量密切相关,其中天然密度和压缩模量均与孔隙比呈线性负相关,而垂直渗透系数和自由膨胀率与粘粒含量呈二次方关系,抗剪及抗压强度与孔隙比和含水率呈二元函数关系。通过分析冰碛物在三种不同沉积部位(现代冰舌前缘、冰川谷中游、沟口主河岸坡)的起动方式,初步探讨了冰碛体的稳定性及其在川藏铁路、川藏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中的不同应用对策(桥隧绕避、工程边坡、路堑或地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南 海洋性冰川 冰碛物 物理力学特征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沿海地层工程地质性质统计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邢恩桥 许国辉 +2 位作者 胡光海 房俊伟 薛红 《海岸工程》 2005年第1期48-52,共5页
对天津沿海地区近年来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统计研究,得到该地区工程地层的物理力学特征,为天津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工程地质参考资料。同时,给出了各个地层的静力触探统计数据,以供地基基础设计参考。
关键词 工程地质性质 统计特征 地层 天津 物理力学特征 沿海地区 统计研究 地质资料 参考资料 开发建设 统计数据 静力触探 设计参考 地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峨眉山市王山-抓口寺滑坡滑带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褚宏亮 孙长勇 +1 位作者 张希夷 李成皓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本文在滑坡地质特征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对峨眉山市王山-抓口寺滑坡滑带土颗粒成分、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物理力学特征及降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夹层是滑坡体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滑带土主要... 本文在滑坡地质特征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对峨眉山市王山-抓口寺滑坡滑带土颗粒成分、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物理力学特征及降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夹层是滑坡体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滑带土主要成分为粉质黏土,滑带土具有明显的深层蠕滑磨光面和擦痕迹象;滑带土为粉质黏土,黏粒含量高,透水性弱,含有大量的蒙脱石,易水软化,因降雨引起滑带土饱水,其力学强度急剧降低,是滑坡发生高速滑动的主要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带土 强降雨 工程地质特征 矿物成分 物理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穆格莱德盆地膨胀土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明 顾兆君 +1 位作者 吴健 张志豪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1-34,共4页
本文以苏丹穆格莱德盆地Heglig和Unity两地油田设施的膨胀土作为分析对象,基于室内试验,获得了膨胀土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力学特征和胀缩特性等参数。通过浅基础膨胀变形的量化分析,同时借鉴苏丹当地经验,提供了膨胀土的工程地... 本文以苏丹穆格莱德盆地Heglig和Unity两地油田设施的膨胀土作为分析对象,基于室内试验,获得了膨胀土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力学特征和胀缩特性等参数。通过浅基础膨胀变形的量化分析,同时借鉴苏丹当地经验,提供了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参数,可为同类工程勘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穆格莱德盆地 膨胀变形 工程地质 工程勘察设计 苏丹国 矿物成分 地基土 物理力学特征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向人工林赤松材性变异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鹏 张美淑 +2 位作者 吴玉德 刘继生 金春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5,共3页
以延吉市林业局帽儿山林场赤松人工林为例 ,对北坡和南坡两种坡向赤松人工林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和物理力学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及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管胞直径和微纤丝角及生长轮宽度等指标表现为差异显著。在相同轮龄范围内 ,管胞... 以延吉市林业局帽儿山林场赤松人工林为例 ,对北坡和南坡两种坡向赤松人工林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和物理力学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及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管胞直径和微纤丝角及生长轮宽度等指标表现为差异显著。在相同轮龄范围内 ,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管胞壁腔比、微纤丝角、生长轮基本密度、晚材率、生长轮宽度等指标中 ,除生长轮基本密度平均值指标北坡的比南坡的大之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人工林 赤松 材性变异 管胞形态特征 物理力学特征 径向变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木材材性变异规律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一星 吴玉章 李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34,共6页
研究分析了火炬松管胞形态和木材物理力学特征量的变异规律.得出了管胞长度、管胞直径、管胞长宽比、微纤丝角、生长轮宽度、晚材率、胞壁率和生长轮密度等材性指标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为实现林木定向培育和速生优质制定科学集约经营... 研究分析了火炬松管胞形态和木材物理力学特征量的变异规律.得出了管胞长度、管胞直径、管胞长宽比、微纤丝角、生长轮宽度、晚材率、胞壁率和生长轮密度等材性指标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为实现林木定向培育和速生优质制定科学集约经营措施以及材质的早期预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管胞形态 木材物理力学特征 变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工作面顶底板岩层活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辉 刘长武 何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共5页
以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1128高水材料充填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水材料的充填方法,并采用电子电镜扫描和MTS实验系统测试了高水材料的内部结构、容重、含水率和体积应变等物理力学特征。结合充填开采工作面顶底板现场测试数据... 以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1128高水材料充填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水材料的充填方法,并采用电子电镜扫描和MTS实验系统测试了高水材料的内部结构、容重、含水率和体积应变等物理力学特征。结合充填开采工作面顶底板现场测试数据,分析了高水材料与岩层相互作用下,充填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以及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结果表明:高水材料利用管道输送,采用混合式充填方法进行采空区充填的效率较高;高水材料具有较好的塑性,水灰比越大,材料强度越低,体积应变越大,材料塑性表现越明显;高水材料充填处理采空区时,采场围岩的应力状态受到改变,工作面前方扰动距离为27.7 m左右,底板岩层最大破坏深度约为22 m;采用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减小了底板岩层的破坏深度,缩短了工作面前方扰动距离,有效地控制了矿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材料 采空区充填 物理力学特征 体积应变 顶底板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