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外物点理想成像的条件
1
作者 张相武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7-69,共3页
用费马原理证明了轴外物点理想成像的条件
关键词 轴外物点 费马原理 近轴物点 近轴光线 近轴光学 理想成像条件 单心光束 折射 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立体视觉中物点定位的一种快速算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钧 张宏 +1 位作者 刘小茂 曾绍群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3-570,共8页
在分析了双目立体视觉中物点定位的最小二乘法和归一化的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不足后,本文给出了公垂线中点法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快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最小二乘法和归一化的最小二乘法相比,本文所提的快速算法不仅计... 在分析了双目立体视觉中物点定位的最小二乘法和归一化的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不足后,本文给出了公垂线中点法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快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最小二乘法和归一化的最小二乘法相比,本文所提的快速算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具有更优良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立体视觉 物点定位 公垂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空间物点定位解算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春平 王建华 +1 位作者 朱元昌 贾洪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目前近景摄影测量学空间物点定位主要应用的是空间点线线交会原理,其数学基本形式有两种:共线方程交会法和投影矩阵交会法。针对近景摄影测量学空间物点定位原理,在共线方程交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物点定位解算方法。该方法... 目前近景摄影测量学空间物点定位主要应用的是空间点线线交会原理,其数学基本形式有两种:共线方程交会法和投影矩阵交会法。针对近景摄影测量学空间物点定位原理,在共线方程交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物点定位解算方法。该方法应用多元函数极值定理和克莱姆法则对空间线线交会问题进行求解,给出了详细的运算过程。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物点 定位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点的网络覆盖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仔强 徐永杰 魏宁宁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0年第4期71-76,共6页
当前网络覆盖评估主要关注全网整体指标,问题颗粒度为小区级,无法做到快速地理化定位和区域级规划、优化的精准支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点轮廓的网络覆盖评估体系,实现由点及面、由小区级至区域级的评估转换,为问题热点区域的资源及时... 当前网络覆盖评估主要关注全网整体指标,问题颗粒度为小区级,无法做到快速地理化定位和区域级规划、优化的精准支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点轮廓的网络覆盖评估体系,实现由点及面、由小区级至区域级的评估转换,为问题热点区域的资源及时投入和网络性能有效提升进行直接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点轮廓 覆盖关系 采样定位 物点覆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中国IT10大争议人物点评
5
作者 陈实 苏灿 《IT时代周刊》 2005年第24期64-70,共7页
在是非圈中,那些力图改革的人, 梦想改变世界的人,志向高远的人往往会引来争议。如果一个人没有做出任何有价值的行为,没有展示出某种超越的倾向;如果一个企业的领袖从来不对现有的生存秩序和游戏规则提出挑战,那么, 他不会引起人们的... 在是非圈中,那些力图改革的人, 梦想改变世界的人,志向高远的人往往会引来争议。如果一个人没有做出任何有价值的行为,没有展示出某种超越的倾向;如果一个企业的领袖从来不对现有的生存秩序和游戏规则提出挑战,那么, 他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不会成为被争议的对象。可是,回望2005年的IT江湖,不少人选择了拒绝平庸,他们也因此成为争议的众矢之的。他们焦灼过、愤怒过、欣喜过,或者癫狂过。人们对他们提出过这样或那样的吁请和怀疑,褒扬和首肯,他们留下了争议的印痕,也正因此而创造了2005中国IT业界的历史。一切历史事件都应该让我们看到思想漫游的亮光,看到灵魂飞升的姿态,看到人类应有的睿智或愚钝。如同任何争议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明确的答案一样,对这些沉着勇敢或者冲动好斗的人来说,只有历史才能对他们作出权威的公正结论。我们只是把争议中的他们以及他们的事迹,凝结成一个个片段,让它们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次次愉悦或艰难的思想交锋,作为2005中国IT的印记交由我们的读者去审视和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 中国 物点 200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建筑中国 年度焦点人物点评——聚光灯边缘,或之外
6
作者 刘涤宇 《时代建筑》 2010年第1期27-27,共1页
在经历了2008年的悲喜交集之后,2009年,我们的关注转向聚光灯边缘,或之外。
关键词 聚光灯 中国 建筑 物点 交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透镜主光轴上物点的作图成像
7
作者 石凤良 《物理通报》 2003年第6期40-41,共2页
为了得到透镜主光轴上物点的像点,可采用作副光轴的方法.但副光轴的知识超出了中学教学大纲.这里介绍一种简单而便于理解的方法.
关键词 薄透镜 主光轴 物点 作图成像 中学 理教学 副光轴 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抛物点曲面的平行曲面
8
作者 李滨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研究不含抛物点的曲面的平行曲面的一些重要性质,找出了曲面与其平行曲面的关系.
关键词 平行曲面 高斯曲率 曲面 平均曲率 物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点经方玻璃砖折射成像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像点位置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邵云 窦瑾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5-49,共5页
文章给出物点经方玻璃砖两对面折射成像的三种计算方法,即二次成像法、导数公式法和平面几何法;做出像点位置随视角变化的轨迹图,从人眼视角方面分析了像点的位置特点,得到在相同的视角下像点随物点同步移动即两者相对位置固定这一结论... 文章给出物点经方玻璃砖两对面折射成像的三种计算方法,即二次成像法、导数公式法和平面几何法;做出像点位置随视角变化的轨迹图,从人眼视角方面分析了像点的位置特点,得到在相同的视角下像点随物点同步移动即两者相对位置固定这一结论,揭示出人们使用薄玻璃窗户的光学依据;文末,对文中的三种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指出数学技巧对于几何光学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点 玻璃砖 折射成像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建筑中国年度人物点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凌琳 冯国安 《时代建筑》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壑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大获全胜,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壑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大获全胜,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因而一些吵嚷不休的权威们也坚持认为,不管它是好是坏,都只能用“最……”来评价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点 中国 建筑 季节 阳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抓市场脉象 让比较购物点亮生活——访买易通CEO Ker Gibs先生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艳 《电脑技术(数码风尚)》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走进买易通的办公大厅,我们看到所有的员工都在有条不紊地做着手头上的工作,忙碌中不乏秩序井然。而我们即将要采访的KerGibbs先生也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埋头处理文件,作为买易通的CEO,抓紧一切时间工作,俨然已是他工作时最真实的写照。
关键词 CEO 脉象 市场 生活 物点 办公室 工作时 大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点经多层平行介质界面折射成像的叠加法则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云 《大学物理》 2021年第8期23-28,44,共7页
文章采用了一种较为简便、自然的推理方法,推导出物点经平行介质界面二次折射成像的虚像点位置,发现了所谓的“物点经多层平行介质界面折射成像的叠加法则”.文章对几种特殊情形下的像点坐标进行了讨论:分析和解释了游泳池中泳女的“身... 文章采用了一种较为简便、自然的推理方法,推导出物点经平行介质界面二次折射成像的虚像点位置,发现了所谓的“物点经多层平行介质界面折射成像的叠加法则”.文章对几种特殊情形下的像点坐标进行了讨论:分析和解释了游泳池中泳女的“身首分离”折射现象;分析出空气中物体经玻璃砖的成像特点,指出人们通常使用薄玻璃窗户的光学依据;对空气中的物点经折射率线性变化介质的折射成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物点经折射率均匀变化介质的成像位置与经平均折射率的等厚介质,除80°~90°的大视角情形外几乎一致.文章中的推理方法和结论或可为相关内容的教学、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点 平行介质界面 折射成像 叠加法则 折射率线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物点的虚像位置公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长明 《物理通报》 1998年第1期15-16,共2页
在空气中观察水中物体,由于光的折射,我们看到的只是该物体的虚像,其位置将随观察者视线方向的变化而改变。本文给出了水中物点的虚像位置公式,从而揭示了虚像位置随观察者视线方向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水中物点 光折射 虚像位置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伐伐区可燃物点烧对林木的影响
14
作者 刘志忠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33,共2页
择伐伐区可燃物点烧对林木的影响刘志忠(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择伐(含间伐、营林抚育伐)伐区堆集的大量采伐剩余物,是形成高强度森林大火、致死致伤林木的物质条件。管理并减少这类可燃物,具有清理林内卫生、降低林内火险等级... 择伐伐区可燃物点烧对林木的影响刘志忠(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择伐(含间伐、营林抚育伐)伐区堆集的大量采伐剩余物,是形成高强度森林大火、致死致伤林木的物质条件。管理并减少这类可燃物,具有清理林内卫生、降低林内火险等级、促进林木生长、减少病虫鼠害寄栖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择伐伐区 可燃物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面系统中物点成像数目的判定
15
作者 张存劳 《宝鸡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60-62,共3页
本文研究了物点发出的光在双平面镜系统中连续反射,多次成像的现象,给出了决定双平面镜系统中物点成像数目的因素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 双平面镜系统 物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轴上物点的成像作图法
16
作者 陈家惠 《昭通学院学报》 1988年第S1期55-57,共3页
在中学我们已经学过了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法,薄透镜成像的一般作图法,即利用经过两焦点和光心的三条典型光线中的两条画出像点的方法(在近轴条件下才成立)。 球面镜的成像作图法在中学没学过,实际上它也有与薄透镜类似的三条典型光线的作... 在中学我们已经学过了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法,薄透镜成像的一般作图法,即利用经过两焦点和光心的三条典型光线中的两条画出像点的方法(在近轴条件下才成立)。 球面镜的成像作图法在中学没学过,实际上它也有与薄透镜类似的三条典型光线的作图法,但对于主光轴上的物点,这种作图法就失效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点 作图法 薄透镜 光心 连接法 透镜成像 条画 焦平面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以人物点睛山水画中的思想情感
17
作者 叶雨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7年第10期16-16,共1页
情景交融是中国山水画的主要特征之一。游历山水,融生活于自然山水之中,注感情于自然山水之中,自在生活,自我陶醉,偶尔与大自然之象产生精神碰撞,便激情涌动,挥笔泼墨,绘写情与自然交融的心境,一幅有情感、有思想的呈现了大自然本质精... 情景交融是中国山水画的主要特征之一。游历山水,融生活于自然山水之中,注感情于自然山水之中,自在生活,自我陶醉,偶尔与大自然之象产生精神碰撞,便激情涌动,挥笔泼墨,绘写情与自然交融的心境,一幅有情感、有思想的呈现了大自然本质精神的情景交融的山水画便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山水优秀作品产生的特征之一。山水画创作者爱山水到骨髓,深入大自然之后,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自然体验,自然感悟,这种获得是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相融、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精神 物点 人与自然 溪山行旅图 山居秋暝 浣女 王维 山水诗 范宽 陶瓷艺术大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码相机的物点标定法研究
18
作者 张吴波 孙希平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14年第2X期1133-1135,共3页
数码相机标定在计算机视觉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计算机视觉工作中开展其他方面研究的基础,该文提出了针对数码相机的像点物距法对数码相机机进行标定,为数码相机标定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另外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距法 标定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物点亮生活
19
作者 凌波 《人与自然》 201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用旧的木碗内填进细的河沙,随意放上几枚海星和贝壳;来自青岛的海螺原本是饭桌上的美味,粗粝的海螺壳打上小洞后再穿上麻绳,和几枚贝壳一起挂在阳台,成为耐看的装饰;
关键词 生活 物点 贝壳 美味 海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成飞鸢风筝 传统小物点亮时尚商业中心
20
《中华手工》 2017年第6期82-82,共1页
风筝,历来是人们喜爱的郊游踏春好物,风筝的外形创意更是五花八门。天成飞鸢在传统风筝工艺基础上加大创新,制造出令人凉艳的高品质创意风筝,并打破风筝的用途局限,亮相时尚商业中心。天成飞鸢创始人王永训继承风筝制作技艺,以严... 风筝,历来是人们喜爱的郊游踏春好物,风筝的外形创意更是五花八门。天成飞鸢在传统风筝工艺基础上加大创新,制造出令人凉艳的高品质创意风筝,并打破风筝的用途局限,亮相时尚商业中心。天成飞鸢创始人王永训继承风筝制作技艺,以严谨的匠心态度制作风筝,从选料、设计到扎制、裱糊,都有严格的标准。特别是创新设计方面,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在蝴蝶、蜈蚣、蜻蜒、金鱼、恐龙等动物意象之上别出心裁,把动物以活灵活现的姿态呈现在风筝纸面上,让人惊喜连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中心 风筝 时尚 传统 物点 创新设计 制作技艺 审美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