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激光牙龈切除术联合纳米树脂充填龈下楔状缺损的效果
1
作者 谈海霞 张明 江红娟 《医疗装备》 2024年第6期69-71,74,共4页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牙龈切除术联合纳米树脂充填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银川市口腔医院的龈方洞缘位于龈下1~1.5 mm的64例前牙及前磨牙楔状缺损患者(共82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42颗患牙)和...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牙龈切除术联合纳米树脂充填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银川市口腔医院的龈方洞缘位于龈下1~1.5 mm的64例前牙及前磨牙楔状缺损患者(共82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42颗患牙)和对照组(32例,40颗患牙)。试验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牙龈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刀牙龈切除术治疗。两组均于术后1周采用纳米树脂充填楔状缺损。比较两组术后24、48、72、96 h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以及术后12个月的修复效果(充填体完整性、边缘适应性、继发龋、边缘着色、新发缺损和牙髓反应)。结果试验组术后24、48 h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2、96h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SBI、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SBI、PD均低于同组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充填体完整性、边缘适应性、继发龋、边缘着色、新发缺损和术后牙髓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龈下1~1.5 mm的楔状缺损,采用半导体激光牙龈切除术联合纳米树脂充填,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且修复效果与手术刀牙龈切除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牙龈切除术 楔状缺损 纳米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劈裂牙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郝玉全 潘春玲 +2 位作者 魏亚琴 韩雪松 代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比较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病例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的患牙23颗,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完全暴露断面,再行常规桩冠修复,通过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的龈袋深度,... 目的:比较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病例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的患牙23颗,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完全暴露断面,再行常规桩冠修复,通过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的龈袋深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牙龈切除术组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数分别为4.3,2.4,2.3 mm;牙冠延长术组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数分别为4.4,1.8,1.4 mm。两组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少;而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牙冠延长术组的龈袋深度均明显低于牙龈切除术组。结论: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患牙均能明显改善龈袋深度,而后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切除术 牙冠延长 龈袋深度 劈裂牙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马飞 罗伟强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基础治疗后4周的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29例(31颗患牙),其中13例(13颗患牙)(手术组)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16例(18颗患牙)(非手... 目的:探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基础治疗后4周的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29例(31颗患牙),其中13例(13颗患牙)(手术组)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16例(18颗患牙)(非手术组)采用二次龈下刮治进行对照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各患牙的菌斑指数(PLI)、垂直探诊深度(VPD)、附着丧失(CAL)、探诊出血(BOP)率和松动度,并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评价其有效性。结果:手术组治疗后PLI、VPD、CAL、BO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非手术组比较,手术组治疗后PLI、VPD、BOP明显降低(P<0.05);CAL、菌斑阳性率及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非手术组为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是治疗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切除术 根向复位瓣 下颌第一磨牙 根分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刀在老年人牙龈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隋强 刘宇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48-149,共2页
目的:比较高频电刀与常规牙周手术在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中的牙龈切除术的疗效。方法:61例需要作牙龈切除的老年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高频电刀和常规牙周手术法作组织修形。分别在术后即刻、1周观察牙龈状况。结果:高频电刀组... 目的:比较高频电刀与常规牙周手术在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中的牙龈切除术的疗效。方法:61例需要作牙龈切除的老年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高频电刀和常规牙周手术法作组织修形。分别在术后即刻、1周观察牙龈状况。结果:高频电刀组(30例)术后即刻达到修复的要求。1周后27例牙龈状况稳定(90.0%)。常规牙周手术组(31例)均需要牙周塞治,无法作即刻修复。1周后29例牙龈稳定(93.5%)。手术后即刻修复,2组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频电刀组织修形是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能即刻达到修复要求的一种成功、可靠的牙龈切除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牙龈 牙龈切除术 高频电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切除术修复劈裂牙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雪松 郝玉权 +1 位作者 王旭 张丽颖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694-695,共2页
关键词 牙龈切除术 劈裂牙 治疗 缺损 修复 牙齿 常见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在治疗牙龈增生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超 薛凡 杨梅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57-57,59,共2页
目的牙龈增生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室收入的50例牙龈增生患者,通过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并于术后1年之内随访。结果在术后1年进行的随访中,其中41例患者治愈,占总人数的82%,3例出... 目的牙龈增生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室收入的50例牙龈增生患者,通过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并于术后1年之内随访。结果在术后1年进行的随访中,其中41例患者治愈,占总人数的82%,3例出现轻度牙龈增生症状,占总人数的6%,6例复发,占总人数的12%。结论采用内斜切口切除术对治疗牙龈增生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增生 内斜切口 牙龈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任伟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牙龈增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分别给予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法和常规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牙龈增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分别给予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法和常规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菌斑指数以及出血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增生 内斜切口 牙龈切除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悦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牙龈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外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咀... 目的:观察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牙龈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外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咀嚼功能评分、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GI为(0.63±0.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PLI为(0.58±0.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咀嚼功能评分,以及降低术后GI和PLI,效果优于外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增生 内斜切口 外斜切口 牙龈切除术 咀嚼功能 牙龈指数 菌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洪伟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6期7-8,共2页
目的分析牙龈增生患者行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牙龈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菌斑指数以及... 目的分析牙龈增生患者行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牙龈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菌斑指数以及出血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 牙龈增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蛋白胶在牙龈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吴发印 李华林 陈琼 《中原医刊》 2007年第9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在牙龈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例弥漫性牙龈增生患者行牙龈切除术后,创面用生物蛋白胶覆盖。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无发热、过敏反应、局部感染、继发性出血等情况,且术后无异物感、恶心、呕吐、严重流涎等现象,术后...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在牙龈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例弥漫性牙龈增生患者行牙龈切除术后,创面用生物蛋白胶覆盖。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无发热、过敏反应、局部感染、继发性出血等情况,且术后无异物感、恶心、呕吐、严重流涎等现象,术后1周创面基本愈合。结论生物蛋白胶作为牙龈切除术后创面覆盖治疗,应用可靠,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蛋白胶 牙龈增生 牙龈切除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应用曲安缩松促进牙龈切除术后组织愈合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谢玉江 范卫华 《广东牙病防治》 2004年第3期180-181,i001,共3页
目的 探讨牙龈切除术后预防性口服抗菌素治疗的可行性和局部应用曲安缩松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牙龈切除术病例 30例 ,用高频电刀切除增生牙龈、修整龈缘后 ,随机分为曲安缩松药膏治疗组和口服抗菌素治疗组 ,术后1、2周检查牙龈组织... 目的 探讨牙龈切除术后预防性口服抗菌素治疗的可行性和局部应用曲安缩松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牙龈切除术病例 30例 ,用高频电刀切除增生牙龈、修整龈缘后 ,随机分为曲安缩松药膏治疗组和口服抗菌素治疗组 ,术后1、2周检查牙龈组织愈合情况及牙龈形态、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疼痛程度。结果 曲安缩松药膏治疗组术后 1周PLI、GI、疼痛程度均低于口服抗菌素治疗组 ,创面的牙龈上皮组织基本愈合 ,组织修复优于口服抗菌素治疗组 ,术后 2周两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牙龈切除术后无需预防性口服抗菌素治疗 ,而局部应用曲安缩松可明显促进术后牙龈组织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用药 曲安缩松 牙龈切除术 组织愈合 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在牙龈切除术及成形术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相笛 司薇杭 +3 位作者 陈悦 王浩宇 张江琳 李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半导体激光在牙龈切除术及成形术中的应用,比较半导体激光与高频电刀和传统手术方法在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需进行牙龈切除术及成形术的患者(20例,88颗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半导体激光(8例,28颗牙)、... 目的:初步探讨半导体激光在牙龈切除术及成形术中的应用,比较半导体激光与高频电刀和传统手术方法在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需进行牙龈切除术及成形术的患者(20例,88颗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半导体激光(8例,28颗牙)、高频电刀(6例,30颗牙)、传统手术刀(6例,30颗牙)行牙龈切除术及成形术。术后记录患者疼痛情况、创面愈合或感染情况及唇侧/颊侧龈缘正中至牙齿断缘/牙冠切缘/边缘嵴的垂直距离(H值)。结果:牙龈切除术及成形术术后3组疼痛情况、创面愈合及感染情况、H值变化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值变化在0-0.5mm范围内。结论:牙龈切除术及成形术术后疼痛情况、牙龈愈合及感染情况、术后牙龈位置不受手术所用仪器影响,半导体激光可成为牙龈切除术及成形术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切除术 牙龈成形 激光器 半导体 对比研究 @高频电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欣 刘伟淞 徐会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各33例。对照组施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治疗,观察组施行牙龈切除术... 目的探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各33例。对照组施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治疗,观察组施行牙龈切除术+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术后3个月,观察统计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牙周相关指标[垂直探诊深度(VPD)、角化龈宽度(WKG)、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临床附着水平(CAL)、牙龈出血指数(SBI)]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0.91%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6%远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VPD、PLI及SBI水平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牙龈切除术、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显著降低垂直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牙龈出血指数,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切除术 根向复位瓣 慢性牙周炎 Ⅲ度根分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牙龈切除术临床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逸舒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5期135-135,共1页
目的 探讨牙龈切除术的手术方法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自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我科室共收入50 例牙龈增生的患者,通过手术进行牙龈切除术,并于术后1 年内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一年进行随访,20 例药物性龈炎患者中有6 例复发,占总数的12%... 目的 探讨牙龈切除术的手术方法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自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我科室共收入50 例牙龈增生的患者,通过手术进行牙龈切除术,并于术后1 年内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一年进行随访,20 例药物性龈炎患者中有6 例复发,占总数的12%,3 例出现轻度牙龈增生,占总数的6%,其余41 例患者均得到治愈.结论 选择内斜切口切除牙龈增生部位对治疗牙龈增生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切除术 牙龈增生 内斜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乾锋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761-763,共3页
目的观察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增生性龈炎和药物性牙龈增生共8例,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8例患者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牙龈形态良好。随访6~18个月,疗效稳定,患者满意。结论内斜切口牙... 目的观察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增生性龈炎和药物性牙龈增生共8例,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8例患者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牙龈形态良好。随访6~18个月,疗效稳定,患者满意。结论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可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切口 牙龈切除术 牙龈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刀牙龈切除术及护理
16
作者 吴莉杰 芦爱功 李莉莉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6年第3期191-192,共2页
高频电刀牙龈切除术及护理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吴莉杰,芦爱功,李莉莉牙龈病是口腔门诊常见病,轻者经洁治、刮治及局部上药即可痊愈;对病程长、炎性组织增生较重者,治疗效果欠佳。1988~1991年,我科应用高频电刀施牙... 高频电刀牙龈切除术及护理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吴莉杰,芦爱功,李莉莉牙龈病是口腔门诊常见病,轻者经洁治、刮治及局部上药即可痊愈;对病程长、炎性组织增生较重者,治疗效果欠佳。1988~1991年,我科应用高频电刀施牙龈切除术3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切除术 高频电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冠延长术与牙龈切除术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爱萍 李海如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0期6499-6500,共2页
目的:比较牙冠延长术和牙龈切除术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因外伤或龋齿致患牙断面达龈下的患牙122颗,按照手术方式分成两组:牙冠延长组(A组,70颗患牙)及牙龈切除组(B组,52颗患牙)。比较两组修复后总有效率及术后龈袋深度、... 目的:比较牙冠延长术和牙龈切除术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因外伤或龋齿致患牙断面达龈下的患牙122颗,按照手术方式分成两组:牙冠延长组(A组,70颗患牙)及牙龈切除组(B组,52颗患牙)。比较两组修复后总有效率及术后龈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结果:修复后6个月,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1个月及修复后6个月,A组龈袋深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修复后6个月,A组SBI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能有效恢复患牙生物学宽度(Biologic width,BW),术后残根残冠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牙龈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冠延长 牙龈切除术 生物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本婷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5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医院诊治的牙龈增生患者8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牙龈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进行治疗。把两组的治...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医院诊治的牙龈增生患者8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牙龈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进行治疗。把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每组经过各自方法治疗后,采用传统牙龈切除术的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在有效率方面远远低于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的实验组的有效率(95%)。同时,在患者满意度的方面,实验组治疗满意度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P<0.05)。结论在临床上,牙龈增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口腔疾病,通常情况都是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对牙龈增生患者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的有很高的治疗效率,并且效果明显,安全还可靠,非常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切口 牙龈切除术 牙龈增生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肇聿 张晓芳 郝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5期77-78,共2页
目的探究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114例牙龈增生患者,结合患者个人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 目的探究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114例牙龈增生患者,结合患者个人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咀嚼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92.3±5.9)分和咀嚼功能评分(93.6±5.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2±3.3)、(73.8±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恢复咀嚼功能、保障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使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 牙龈增生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U”形牙龈切除术治疗根分叉...:附93例138颗牙齿的临床...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铁冠 乐进秋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3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根分叉 牙龈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