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下颌畸形中央尖分别合并根尖周囊肿和发育性牙源性囊肿1例
1
作者 张世龙 苏恒 +1 位作者 满其文 余自力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6,共3页
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 deformity)是一种牙齿形态发育异常,畸形中央尖折断所引起根尖周囊肿(炎症性牙源性囊肿)较为常见并可以预测其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但合并发育性牙源性囊肿鲜有报道。发育性牙源性囊肿(developmental odontogenic ... 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 deformity)是一种牙齿形态发育异常,畸形中央尖折断所引起根尖周囊肿(炎症性牙源性囊肿)较为常见并可以预测其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但合并发育性牙源性囊肿鲜有报道。发育性牙源性囊肿(developmental odontogenic cyst)是由牙齿发育和/或萌出过程中的某些异常所导致的病理性上皮衬里空洞,目前对于发育性牙源性囊肿的组织来源和发病机制认识尚不深入,许多理论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之上。本文报道1例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畸形中央尖,一侧伴发根尖周囊肿,另一侧伴发发育性牙源性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畸形中央尖 根尖周囊肿 发育牙源性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角化囊肿与正角化牙源性囊肿CK10、Bcl-2免疫组化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利伟 赵怡芳 路彤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 :比较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OKC)与正角化牙源性囊肿 (orthokeratinizedodonto geniccyst,OOC)中CK10及Bcl- 2的表达情况。方法 :OKC及OOC各 10例 ,分别行CK10、Bcl- 2免疫组化染色 ,并利用SPSS10 .0统计软件对... 目的 :比较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OKC)与正角化牙源性囊肿 (orthokeratinizedodonto geniccyst,OOC)中CK10及Bcl- 2的表达情况。方法 :OKC及OOC各 10例 ,分别行CK10、Bcl- 2免疫组化染色 ,并利用SPSS10 .0统计软件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K10在OK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80 % (8/10 ) ,而在OOC中为 10 0 % (10 / 10 ) (P >0 .0 5 )。OOC上皮中CK10阳性着色于除基底细胞层外的上皮全层 ,而OKC中CK10阳性着色仅见于上皮表层的不全角化层。Bcl- 2在OK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 0 % (6 / 10 ) ,而在OOC中为 10 % (1/ 10 ) (P <0 .0 5 )。结论 :OKC与OOC的衬里上皮中免疫组化表达存在显著差别 ,OOC可能为有别于OKC的一种独立病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角化囊肿 正角化牙源性囊肿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临床和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彬 徐镭 +5 位作者 孙秋望月 葛昕 王晨星 李怀奇 叶金海 张栋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与刮治术对下颌骨囊性病变治疗进程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直径超过3个牙位(D≥6 cm)的下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28例,分为开窗减压组(16例)和刮治组(1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收集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与刮治术对下颌骨囊性病变治疗进程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直径超过3个牙位(D≥6 cm)的下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28例,分为开窗减压组(16例)和刮治组(1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收集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6、9和12个月的锥形束CT(CB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测量病变体积比和新生骨体积分数的变化,并观察囊肿与神经管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结果:开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刮治组(P<0.05)。开窗组术创甲级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刮治组(P<0.05)。术后3、6、9和12个月时开窗组平均囊肿体积减少程度高于刮治组(P<0.05)。术后3、6个月时,刮治组的新生骨体积分数明显高于开窗组(P<0.05);术后9个月时,两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术后12个月时,开窗组的新生骨体积分数明显高于刮治组(P<0.05)。10例术前CT显示囊肿压迫神经管的患者在开窗术后均观察到神经管结构恢复的影像。结论:开窗减压较刮治术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更加值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牙源性囊肿 开窗减压术 锥形束CT 三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磊 王周阳 +3 位作者 马春跃 王良 郭兵 秦兴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开窗减压术对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预后的差异。方法:选择93例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根据开窗减压术方式不同,分为囊壁去除组(51例)和囊壁保留组(42例)。比较术后1年剩余囊腔面积、体积及囊腔区域密度变化。结果采... 目的:探讨2种不同开窗减压术对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预后的差异。方法:选择93例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根据开窗减压术方式不同,分为囊壁去除组(51例)和囊壁保留组(42例)。比较术后1年剩余囊腔面积、体积及囊腔区域密度变化。结果采用Prism 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年,囊壁去除组囊腔面积、囊腔体积、原囊腔区域HU值与对侧正常颌骨HU值的差异相对于囊壁保留组为非劣效。亚组分析显示,囊腔面积缩小90%所占比例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年囊腔区域HU值的变化,囊壁去除组明显优于囊壁保留组。此外,囊壁去除组在不发生复发的前提下仅需要一次手术,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创伤和痛苦。结论:囊壁去除比囊壁保留在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开窗减压手术治疗中可能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牙源性囊肿 开窗减压术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牙源性囊肿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国超 陈雪松 +1 位作者 杨书峥 臧任丽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12期182-183,111,共3页
目的探讨CT诊断上颌骨牙源性囊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牙源性囊肿的CT表现,观察病变形态和结构特征。结果含牙囊肿8例、根尖囊肿6例、角化囊肿3例。牙源性囊肿主要表现为单房型或单房分叶型,边界清楚伴硬化,呈... 目的探讨CT诊断上颌骨牙源性囊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牙源性囊肿的CT表现,观察病变形态和结构特征。结果含牙囊肿8例、根尖囊肿6例、角化囊肿3例。牙源性囊肿主要表现为单房型或单房分叶型,边界清楚伴硬化,呈典型"窦内骨性囊"征。结论牙源性囊肿多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扫描能提供病变定位、定性和范围的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机 牙源性囊肿 上颌骨 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上颌窦牙源性囊肿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夏交 田昊 +2 位作者 王伟伟 张汝祥 马有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44-351,共8页
目的观察分析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9月在我科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33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手术进路选择和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 目的观察分析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9月在我科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33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手术进路选择和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患者中,包括根尖囊肿22例和含牙囊肿11例。最常见症状是单侧面颊肿痛或颌面部隆起。鼻窦CT或上颌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BCT)是主要检查方法,多表现为累及上颌窦腔的薄壁骨性囊肿。全部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鼻甲反转扩大下鼻道入路行囊肿造袋术,合并上颌窦口腔瘘者同期行瘘管修补术。术后随访3月左右,所有病例均未见囊肿复发,仅1例出现患侧上列牙麻木感。结论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处理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手术创伤小,囊肿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上颌窦 内镜手术 造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刮治术治疗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卢宇 范优敏 刘治慧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2期304-305,共2页
目的 探讨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刮治术治疗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台州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52例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26例。A组直接行囊肿刮治术,... 目的 探讨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刮治术治疗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台州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52例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26例。A组直接行囊肿刮治术,B组先行开窗减压术,6~12个月以后,囊肿体积明显缩小,再行囊肿刮治术。比较两组术后10天愈合效果、术后3、6、12个月骨密度、术后18个月复发率。结果 B组术后10天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B组骨密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复查时,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刮治术治疗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术后愈合效果好,复发率降低,同时促进新骨形成,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牙源性囊肿 开窗减压术 囊肿刮治术 骨密度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牙源性囊肿的X线诊断(附44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世芳 周万勇 王德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9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含齿囊肿 牙源性囊肿 线诊断 颌骨 始基囊肿 造釉细胞瘤 角化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期牙源性囊肿1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叶青 赵秋明 张春江 《吉林医学》 CAS 1998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儿童期牙源性囊肿12例临床观察叶青赵秋明(吉林市中心医院132011)张春江(吉林市儿童医院132011)口腔颌骨面部囊肿较多见,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及瘤样病变中囊肿约占17%。颌骨牙源性囊肿见于青壮年,然而它的早... 儿童期牙源性囊肿12例临床观察叶青赵秋明(吉林市中心医院132011)张春江(吉林市儿童医院132011)口腔颌骨面部囊肿较多见,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及瘤样病变中囊肿约占17%。颌骨牙源性囊肿见于青壮年,然而它的早期常常在儿童时期遇到。现将笔者收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儿童 肿瘤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牙源性囊肿病理图像鉴别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嘉琨 张建运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2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基于深度迁移学习实现牙源性囊肿病理图像自动化鉴别诊断,为病理医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诊断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和正角化牙源性囊肿的数字病理图像各50张,应用自动化分割方法获取上皮组织图像,将分割后的图像切割为小图像块作为训... 目的:基于深度迁移学习实现牙源性囊肿病理图像自动化鉴别诊断,为病理医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诊断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和正角化牙源性囊肿的数字病理图像各50张,应用自动化分割方法获取上皮组织图像,将分割后的图像切割为小图像块作为训练集、验证集和独立测试集,其中训练集和验证集用于建立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价模型预测能力。使用深度迁移学习的方法基于VGG16网络建立诊断模型,并对该模型鉴别诊断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诊断模型在测试集上准确率达到96.96%,模型可以较好地区分牙源性角化囊肿和正角化牙源性囊肿;将同一图像的小图像块的分类概率取均值作为该图像的分类概率,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在较少的样本量下,基于深度迁移学习建立的诊断模型应用于牙源性囊肿病理图像鉴别准确率较高,可以作为提高病理医师诊断效率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正角化牙源性囊肿 角化囊肿 迁移学习 深度学习 深度迁移学习 病理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牙源性囊肿和造釉细胞瘤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附55例分析)
11
作者 王德杰 王淑霞 +2 位作者 时季成 王强修 王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89年第4期41-42,共2页
颌骨牙源性囊肿和造釉细胞瘤是口腔外科的一种常见病,我院1985年以来,经手术病理证实55例,现就其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 造釉细胞瘤 牙源性囊肿 X线诊断 始基囊肿 含齿囊肿 口腔外科 领面部 囊壁 下领骨 软组织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囊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373-1375,共3页
目的:评价牙源性囊肿初期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5年2月~2012年2月65例经开窗减压术治疗的牙源性囊肿病例,随访6个月~7年,进行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测量减压术前及术后病灶的长径变化,评... 目的:评价牙源性囊肿初期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5年2月~2012年2月65例经开窗减压术治疗的牙源性囊肿病例,随访6个月~7年,进行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测量减压术前及术后病灶的长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囊性病损减小约75.2%,平均减压时间约(8.3±4.2)个月,其中小于等于18岁的患者一般约为7.3个月,成人约11.3个月(P〈0.05),小于1Ocm。的囊肿平均减小率约为0.13,大于20cm。的囊肿平均减小率约为0.09,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815),小于等于18岁者减小率约为0.15,成人约为0.08(P〈0.05)。1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方法,经二期手术治愈。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年轻患者其减压时间相对较短,但对于进展性牙源性囊肿,仍推荐行二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术 牙源性囊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囊肿和肿瘤中核仁组织导体区的定量研究
13
作者 李铁军 汪说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42-245,共4页
本文采用 AgNOR 技术对多种牙源性囊肿和肿瘤中的核仁组织导体区作了定量分析和观察,结果表明:牙源性恶性肿瘤和具有侵袭性行为的病损(如牙源性角化囊肿和造釉细胞瘤)中的 AgNORs 计数显著高于其它良性病变(含牙囊肿、根尖囊肿和牙源性... 本文采用 AgNOR 技术对多种牙源性囊肿和肿瘤中的核仁组织导体区作了定量分析和观察,结果表明:牙源性恶性肿瘤和具有侵袭性行为的病损(如牙源性角化囊肿和造釉细胞瘤)中的 AgNORs 计数显著高于其它良性病变(含牙囊肿、根尖囊肿和牙源性腺样瘤),各病变组的 AgNORs 计数均值基本上与病变的生物学行为相平行,即计数值越大,病变的生物学行为越差。提示 AgNOR 技术可望作为牙源性囊肿和肿瘤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肿瘤 核仁组织 导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2在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囊肿的表达
14
作者 杨文华 赵宝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5-277,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SOX-2在23例成釉细胞瘤中有21例呈阴性表达,2例实性多囊性呈部分阳性表达,而在23例牙源性囊肿上皮中均呈阳性表达。
关键词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囊肿 SOX-2 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诊断颌骨牙源性囊肿与造釉细胞瘤的价值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郑加贺 马洁韬 +3 位作者 王秋实 林爱军 郭启勇 刘东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颌骨牙源性囊肿与造釉细胞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牙源性囊肿和 7例造釉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 ,观察病变形态和结构特征。结果 :角化囊肿 5例 ,含牙囊肿 6例 ,根尖囊肿 2例 ,造釉细...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颌骨牙源性囊肿与造釉细胞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牙源性囊肿和 7例造釉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 ,观察病变形态和结构特征。结果 :角化囊肿 5例 ,含牙囊肿 6例 ,根尖囊肿 2例 ,造釉细胞瘤 7例。牙源性囊肿主要表现为单房型 ,边缘清楚伴硬化。造釉细胞瘤表现为多房型或单房分叶状 ,膨胀性生长伴邻近骨壁破坏。结论 :牙源性囊肿与造釉细胞瘤多具有特征性CT表现 ,螺旋CT扫描能提供病变的定位、定性和范围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牙源性囊肿 造釉细胞瘤 螺旋CT诊断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牙源性囊肿及造釉细胞瘤206例X线分析
16
作者 王佩丽 屈道利 季文斌 《中原医刊》 2002年第8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颌骨牙源性囊肿 造釉细胞瘤 X线分析 鉴别诊断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囊肿上皮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明磊 廖小宜 王炼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4-145,157,共3页
目的 :研究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根尖囊肿 3种主要的牙源性囊肿衬里上皮的细胞增殖活性。方法 :应用Ki 6 7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LSAB法对 30例牙源性囊肿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 ,计算单位面积衬里上皮内 (mm2 )... 目的 :研究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根尖囊肿 3种主要的牙源性囊肿衬里上皮的细胞增殖活性。方法 :应用Ki 6 7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LSAB法对 30例牙源性囊肿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 ,计算单位面积衬里上皮内 (mm2 )阳性细胞数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牙源性角化囊肿衬里上皮有较多的Ki 6 7阳性细胞 ,明显高于含牙囊肿和根尖囊肿 ;正常口腔粘膜未见Ki 6 7阳性表达。结论 :Ki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角化囊肿 KI-67 增殖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期牙源性囊肿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赵秋明 赵映辉 《吉林医学信息》 1996年第3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牙源性囊肿 外科手术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牙源性囊肿25例CT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德清 陈祖华 徐昕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1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颌骨不同类型牙源性囊肿的CT特点,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牙源性囊肿的CT征象。其中,角化性囊性瘤8例(32.0%),含牙囊肿8例(32.0%),根尖周囊肿9例(36.0%)。结果 25例中,单发23例(92.0%)... 目的探讨颌骨不同类型牙源性囊肿的CT特点,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牙源性囊肿的CT征象。其中,角化性囊性瘤8例(32.0%),含牙囊肿8例(32.0%),根尖周囊肿9例(36.0%)。结果 25例中,单发23例(92.0%),多发2例(8.0%,5个病灶),共28个病灶。单房型26个(92.9%),多房型2个(7.1%)。角化性囊性瘤单发6例,多发2例;含牙囊肿及根尖周囊肿均为单发。角化性囊性瘤以下颌骨磨牙区好发,根尖周囊肿以上颌骨前门牙区好发。角化囊性瘤下颌骨病灶易沿长轴生长,多呈长椭圆形,上颌骨病灶多呈类圆形或伴分叶,易突入上颌窦内;含牙囊肿均含牙,且牙冠朝向囊肿,囊壁包绕牙颈;而根尖周囊肿均与病牙相连,并见病牙的牙根突入囊腔。结论颌骨不同类型牙源性囊肿各具有一定CT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最终诊断仍依靠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H基因与牙源性囊肿 被引量:1
20
作者 申静 陈新明 汪说之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PTCH基因是Shh/PTCH/Smo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的调节因子,近来研究表明PTCH基因的突变与人牙源性囊肿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将PTCH的分子结构、信号转导及与肿瘤和牙源性囊肿发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基因 肿瘤 信号转导通路 调节因子 突变 综述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