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膜牵张成骨正畸牙快速移动规律与牙根组织变化的光镜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曦 周洪 +2 位作者 王静 叶湘玉 谭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6-498,513,共4页
目的 观察正畸牙快速移动时移动牙支抗牙的移动规律及移动牙根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杂种犬 8只 ,随机分为 7、14、2 1、44d四组。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验侧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 ,加力 14d ,停止加力固定 30d ;对照侧仅行拔牙术。... 目的 观察正畸牙快速移动时移动牙支抗牙的移动规律及移动牙根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杂种犬 8只 ,随机分为 7、14、2 1、44d四组。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验侧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 ,加力 14d ,停止加力固定 30d ;对照侧仅行拔牙术。于 1、7、14、2 1、44d时测量移动牙支抗牙移动距离 ,观察移动规律 ;7、14、2 1、44d时取材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光镜观察移动牙根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加力 14d ,移动牙移动呈直线上升趋势 ,支抗牙移动呈前 7d的直线上升和后 7d的平台趋势 ;加力期间 ,移动牙牙根牙骨质无明显吸收 ,根部牙槽骨稍有吸收 ,固定 30d后 ,牙根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过程中 ,移动牙移动规律与常规方法不同 ,支抗牙移动规律与之相同 ;移动牙的快速移动不会造成牙根的广泛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牵张成骨 正畸牙 快速移动规律 牙根组织变化 光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利塞膦酸钠对正畸大鼠牙根组织中FAK、MMP-2、RANK蛋白表达及牙移动、牙根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支方静 刘振霞 白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塞膦酸钠对正畸大鼠牙根组织中FA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RANK蛋白表达及牙移动、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120只SPF级的Wistar雄性大鼠,将1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包括模型组、利塞膦酸钠低剂量组、中...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塞膦酸钠对正畸大鼠牙根组织中FA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RANK蛋白表达及牙移动、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120只SPF级的Wistar雄性大鼠,将1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包括模型组、利塞膦酸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30只大鼠。高、中、低利塞膦酸钠的每日给药剂量为1、0.5、0.25 mg·kg^(-1)·d^(-1),模型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分析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正畸牙移动距离、4组大鼠牙根组织形态、牙根组织中破骨细胞的数量、牙根组织中MMP-2、RANK及FAK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第7、14、21天,高剂量组的正畸牙移动距离、破骨细胞数量、明显较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大鼠低,中剂量明显较低剂量组、模型组低,低剂量组明显较模型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素和伊红染色后,实验第7天,模型组根分叉压力侧表面的牙骨质不连续,存在骨吸收陷窝,低、中剂量组也出现骨吸收陷窝,高剂量组骨吸收陷窝较浅;实验第14天,模型组的根分叉处、根尖处均有一定吸收,低、中剂量组牙根吸收多出现在受压力侧的根中1/3处,高剂量组大鼠根尖、根分叉形态基本完整,无明显的吸收;实验第21天,模型组的根尖受压力侧出现轻度吸收,低、中、高剂量组未出现根尖形态明显变化。实验第7、14、21天,高剂量组的牙根组织中MMP-2、RANK蛋白表达明显较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大鼠低,FAK蛋白明显高,中剂量组正畸牙根组织中MMP-2、RANK蛋白表达明显较低剂量组、模型组低,FAK蛋白明显高,低剂量组MMP-2、RANK蛋白表达明显较模型组低,FAK蛋白明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可抑制正畸大鼠的牙根吸收的影响,可能与抑制牙根组织中MMP-2、RANK蛋白表达,诱导FAK蛋白升高,抑制破骨细胞数量有关,且利塞膦酸钠剂量越高,抑制牙根吸收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利塞膦酸钠 正畸 牙根组织 牙根吸收 牙齿移动 FAK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支抗治疗对口腔正畸患者牙龈指标及牙根周组织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张春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5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微螺钉支抗治疗对口腔正畸患者牙龈指标及牙根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选择非种植体支抗治疗,研究组则选择微螺钉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牙龈指标[牙菌斑... 目的分析微螺钉支抗治疗对口腔正畸患者牙龈指标及牙根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选择非种植体支抗治疗,研究组则选择微螺钉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牙龈指标[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以及龈沟出血指数(SBI)]、牙根周组织损伤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PLI、GI及SBI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PLI(1.28±0.25)分、GI(1.06±0.11)分、SBI(1.15±0.1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0.34)、(1.43±0.14)、(1.68±0.15)分(P<0.05)。研究组的牙根周组织受损率2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选择微螺钉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能取得显著疗效,能对牙龈情况进行显著改善,但是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损伤牙根周组织,所以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应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开展各项操作,以减少操作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支抗 口腔正畸 牙菌斑指数 牙根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正畸牙移动小鼠牙根吸收和Hippo-Yes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卢平 金婕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_(1)Recombinant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rhTGF-β_(1)对正畸牙移动小鼠牙根吸收、牙移动及Hippo-Yes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小鼠50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空白对照)、Mo... 目的 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_(1)Recombinant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rhTGF-β_(1)对正畸牙移动小鼠牙根吸收、牙移动及Hippo-Yes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小鼠50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空白对照)、Model组(正畸牙移动模型)、L/rhTGF-β_(1)组(rhTGF-β_(1)低剂量1.00 ng/mL)、M/rhTGF-β_(1)组(rhTGF-β_(1)中剂量3.00 ng/mL)、H/rhTGF-β_(1)组(rhTGF-β_(1)高剂量5.00 ng/mL),每组10只,给药频率2 d/次,持续2周;Control组、Model组对应时间点给予等量0.9%NaCl溶液注射;游标卡尺测量各组小鼠上颌第一磨牙对应1周、2周移动距离;HE染色分析小鼠牙周、牙槽骨病理形态及牙根吸收状态;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小鼠血清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水平;统计小鼠牙根组织内破骨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牙周及牙槽骨组织内成骨相关蛋白骨钙素(OPG)、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以及Hippo-Yes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蛋白激酶1(MST1)、肿瘤抑制因子1(LAST1)以及YAP磷酸化水平。结果 随着时间延长,各组小鼠正畸牙移动距离均提升(P<0.05);各个时间段内,与Model组比较,rhTGF-β_(1)干预可以提升各组小鼠正畸牙移动距离,降低牙根组织内破骨细胞数量(P<0.05),且随着干预剂量的提升,小鼠正畸牙移动距离逐渐提升,破骨细胞数量逐渐降低(P<0.05);与Control组比较,正畸牙移动模型的建立可以上调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水平,下调骨代谢蛋白OPG、OPN及Runx2表达(P<0.05);rhTGF-β_(1)干预可以下调小鼠血清内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水平,上调骨代谢蛋白OPG、OPN及Runx2表达(P<0.05),随着rhTGF-β_(1)干预剂量的提升,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水平逐渐降低,骨代谢蛋白OPG、OPN及Runx2表达逐渐提升,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正畸牙移动模型建立后,牙根侧牙骨质出现不连续表现,存在骨吸收陷窝、牙周膜内细胞及纤维排列紊乱表现。rhTGF-β_(1)干预后骨吸收陷窝深度降低,牙周膜细胞及纤维排列整齐度提升;随着rhTGF-β_(1)干预剂量的提升,小鼠牙根组织形态逐渐趋于正常。与Control组比较,正畸牙移动模型的建立下调Hippo-Yes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ST1、LAST1、YAP磷酸化水平(P<0.05);rhTGF-β_(1)干预可以上调牙根组织内MST1、LAST1、YAP磷酸化水平(P<0.05);随着rhTGF-β_(1)干预剂量的提升,牙根组织内MST1、LAST1、YAP磷酸化水平亦逐渐提升,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rhTGF-β_(1)可以剂量依赖性提升正畸牙移动小鼠成骨分化,加速正畸牙移动,抑制炎性反应及牙根吸收,其原因可能与激活小鼠牙根组织内Hippo-Yes信号通路活性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_(1) 正畸牙移动 牙根组织 牙根吸收 Hippo-Ye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支抗使用微种植钉对牙根牙周及组织损伤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张婷婷 李军 赵素婉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47-49,54,共4页
目的探究正畸支抗使用微种植钉对牙根牙周及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1月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口腔门诊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支抗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正畸支抗使用微种植钉对牙根牙周及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1月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口腔门诊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支抗治疗,观察组使用微种植钉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根牙周及组织损伤、牙齿美学效果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牙根牙周组织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牙齿美学效果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结论正畸支抗使用微种植钉治疗的效果会更好,不会过度损伤患者牙根牙周及组织,亦可提高患者牙齿美学效果,减少组织水肿、牙齿脱落和牙龈炎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支抗 微种植钉 牙根牙周及组织损伤 牙齿美学效果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牙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何梅 吴家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4556-4562,共7页
背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对牙根发育至关重要,参与牙根发育的启动,调控Hertwig’s上皮根鞘的形成,根部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等重要过程。目的:文章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 背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对牙根发育至关重要,参与牙根发育的启动,调控Hertwig’s上皮根鞘的形成,根部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等重要过程。目的:文章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牙根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分别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牙胚发育,牙齿,成牙本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的中文检索词和"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signaling pathway,tooth,root,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odontoblasts,cementoblast,SCAP"的英文检索词进行检索,根据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提取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牙根发育过程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增殖、分化、Hertwig’s上皮根鞘形成密切相关的文献41篇,利用以上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在牙根发育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以调控Hertwig’s上皮根鞘的完整性,该信号通路的抑制将会导致Hertwig’s上皮根鞘形成中断,继而诱导根部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分化失败。该信号通路的缺失或过表达后,成牙本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到抑制,根部牙本质形成障碍;而β-catenin信号对牙骨质分化调控结果可受细胞的来源或发育阶段,周围所处的微环境及Wnt信号相关激活剂和抑制剂浓度影响,出现对成牙骨质细胞不同程度的促进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Wnt蛋白 牙胚发育:Hertwig’s上皮根鞘 成牙本质细胞 成牙骨质细胞 牙囊细胞: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牙根发育:牙再生组织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周炎,尖周炎,根尖炎
7
作者 史俊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根尖周炎 尖周炎 根尖炎 牙根尖周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测量根管长度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佳 殷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4期8347-8347,共1页
目的评价分析三种方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随机将132例患者共180颗患牙分为三组,分别用手感法、插针X线法和Propex电测法测量其根管工作长度,比较其准确性。结果手感法,插针X线法与propex电测法的准确性分别为70%、88%和93%... 目的评价分析三种方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随机将132例患者共180颗患牙分为三组,分别用手感法、插针X线法和Propex电测法测量其根管工作长度,比较其准确性。结果手感法,插针X线法与propex电测法的准确性分别为70%、88%和93%,手感法与插针X线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针X线法与propex电测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感法和propex电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ropex电测法准确可靠,患者受辐射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解剖学和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