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景天苷对小鼠成牙本质细胞系MDPC⁃23增殖、迁移和矿化能力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关健 吕晶 +1 位作者 高雪峰 金星爱 《口腔生物医学》 2024年第5期265-270,共6页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SAL)对小鼠成牙本质细胞系MDPC⁃23增殖、迁移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牙本质细胞系MDPC⁃23,用不同浓度SAL(0、10、20、50、100μmol/L)培养MDPC⁃23,通过CCK⁃8法、活/死细胞染色、划痕实验、Transwell...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SAL)对小鼠成牙本质细胞系MDPC⁃23增殖、迁移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牙本质细胞系MDPC⁃23,用不同浓度SAL(0、10、20、50、100μmol/L)培养MDPC⁃23,通过CCK⁃8法、活/死细胞染色、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验SAL对MDPC⁃23毒性、增殖和迁移能力影响。对0、10、20μmol/L SAL组MDPC⁃23进行矿化诱导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定量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评估各组细胞矿化能力。结果:SAL可促进细胞的增殖且无明显细胞毒性,以20μmol/L效果最为显著(P<0.05);SAL对细胞迁移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SAL诱导MDPC⁃23产生更多的矿化结节(P<0.05)。20μmol/L SAL显著促进ALP表达(P<0.05)。SAL处理MDPC⁃23后的ALP、骨钙素(OCN)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以及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OCN和Runx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SAL可促进MDPC⁃23的增殖、迁移和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小鼠成牙本质细胞 盖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细胞外基质蛋白对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宇娜 张琦 +4 位作者 倪世磊 赵菁 高雪彬 黄洋 孙宏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2-626,共5页
目的:提取牙本质细胞外基质蛋白(Dentin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DEMPs)研究其对人脱落的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体外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联合酶消化法获得SHED... 目的:提取牙本质细胞外基质蛋白(Dentin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DEMPs)研究其对人脱落的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体外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联合酶消化法获得SHED并进行体外培养。成骨诱导液诱导细胞,鉴定其多向分化能力;拔取健康牛牙,用4mol/L盐酸胍和0.5mol/L EDTA提取DEMPs,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DEMPs对SHED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测定DEMPs对SHED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牙本质磷蛋白与牙本质基质蛋白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DEMPs诱导细胞培养3d、5d可促进细胞增殖。细胞培养5、7d上调ALP活性,RT-PCR结果显示,DEMPs诱导后可促进DSPP与DMP-1基因的表达。结论:牙本质细胞外基质蛋白可以促进SHED的增殖与牙向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细胞外基质蛋白 髓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牙胚培养在造牙本质细胞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郝建军 史俊南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17,共4页
体外培养的牙胚是研究造牙本质细胞分化的一个理想模型,本文从牙胚发育阶段的确定、培养条件、培养方法和培养结果等方面对这一模型加以综述,同时讨论了与发育中造牙本质细胞分化相关的细胞外基质、生长因子和基底膜等因素。
关键词 离体培养 牙本质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的观察──AODO方法SEM观察及TEM观察
4
作者 郭莲 孙大麟 +3 位作者 潘可凤 岩井康智 野中登贵男 东义景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共3页
用AODO方法SEM观察研究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得到如下结果:(1)年轻OBs的特征为有同心层状粗面内质网(rER)以及许多长的线粒体。(2)rER转变成与成熟及年老OBs分泌活动有关的管状网,年老OBs尤... 用AODO方法SEM观察研究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得到如下结果:(1)年轻OBs的特征为有同心层状粗面内质网(rER)以及许多长的线粒体。(2)rER转变成与成熟及年老OBs分泌活动有关的管状网,年老OBs尤其在细胞的远中末端含有许多小的圆形线粒体。(3)在年轻及年老的OBs中都可以观察到管泡状成分,这些管泡状结构证实为改变过的Golgi-GERL细胞器。(4)在年轻及年老OBs中,均发现与Golgi复合体及滑面内质网(sER)有关的胞浆内小体。目前的形态学研究证明存在着与OBs牙本质形成有关的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牙本质细胞 AODO方法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英文)
5
作者 郭莲 孙大麟 +3 位作者 潘可凤 岩井康智 野中登贵男 东义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17-318,共2页
用细胞成形质的三维研究方法(AODO)扫描电镜(SEM)观察研究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OBs)。结果:(1)年轻OBs的特征为有同心层状粗面内质网(RER)以及许多长的线粒体;(2)RER转变成与成熟及年老OBs分泌活动有关的管状网... 用细胞成形质的三维研究方法(AODO)扫描电镜(SEM)观察研究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OBs)。结果:(1)年轻OBs的特征为有同心层状粗面内质网(RER)以及许多长的线粒体;(2)RER转变成与成熟及年老OBs分泌活动有关的管状网.年老OBs尤其在细胞的远中末端含有许多小的圆形线粒体;(3)在年轻及年老的OBs中都可以观察到管泡状成分;(4)在年轻及年老OBs中,均发现与Golgi复合体及平滑内质网(SER)有关的胞浆内小体;(5)同时发现在基质沉积期,小泡内吐入髓周的前期牙本质中。目前的形态学研究证明存在着与OBs牙本质形成有关的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牙本质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粘连蛋白在人正常、浅龋、中龋恒牙成牙本质细胞层和前期牙本质的表达变化
6
作者 汪平 史俊南 郝建军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纤维粘连蛋白(FN)在人第三恒磨牙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及其附近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无龋的恒牙,FN在成牙本质细胞与前期牙本质界面的染色较强,阳染于成牙本质细胞间及突起.在人浅、中龋的恒牙,当尚未... 目的:观察纤维粘连蛋白(FN)在人第三恒磨牙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及其附近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无龋的恒牙,FN在成牙本质细胞与前期牙本质界面的染色较强,阳染于成牙本质细胞间及突起.在人浅、中龋的恒牙,当尚未出现明显继发性牙本质时,成牙本质细胞层及前期牙本质的FN阳染增强.结论:FN在维持成牙本质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粘连蛋白 恒磨 龋病 牙本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7
作者 朱世柱 王东川 张先芷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5年第2期67-69,共3页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大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该细胞呈长柱状,核位于基底部,核仁1~3个,内含大量常染色质.从牙髓侧至牙本质侧,胞浆可分为核下区、核上区与顶浆区。核下区合少量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等,核上区有发达...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大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该细胞呈长柱状,核位于基底部,核仁1~3个,内含大量常染色质.从牙髓侧至牙本质侧,胞浆可分为核下区、核上区与顶浆区。核下区合少量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等,核上区有发达的高尔基器、大量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等;顶浆区多为微丝、微管和小泡等。造牙本质细胞突起伸入前期牙本质小管内,突起内无主要细胞器,仅有微丝、微管和小泡等。相邻造牙本质细胞间存在间隙,其牙本质侧有连接复合体相连,其它区域则为桥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牙本质细胞 超微结构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钙交换体1型通道蛋白在人牙髓成牙本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发生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17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钠钙交换体1(NCX1)型通道蛋白在人牙髓成牙本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解释牙髓组织的修复和传感功能。方法:选取就诊患者因正畸减数或阻生拔出的新鲜健康第三磨牙24颗。取牙髓行牙本质涎磷蛋白抗体染色、改良Biels... 目的:探讨钠钙交换体1(NCX1)型通道蛋白在人牙髓成牙本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解释牙髓组织的修复和传感功能。方法:选取就诊患者因正畸减数或阻生拔出的新鲜健康第三磨牙24颗。取牙髓行牙本质涎磷蛋白抗体染色、改良Bielschowsky银染色以分别定位成牙本质细胞层、神经组织;用特异性抗体染色分析NCX1在人牙髓组织成牙本质细胞层、神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人牙髓成牙本质细胞胞体和神经组织的NCX1型通道蛋白均为阳性表达。Image-Pro Plus 6.0半定量分析显示,牙冠部和牙根部上段成牙本质细胞中的NCX1型通道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52±0.023、0.135±0.02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5,P=0.352)。结论:人牙髓组织成牙本质细胞层及神经组织中均存在明显的NCX1型通道蛋白表达,其在牙冠部及牙根部上段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成牙本质细胞 神经纤维 通道蛋白 钠钙交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大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9
作者 朱世柱 张友云 陈锡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应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老年大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该细胞核出现凹陷和切迹,常染色质减少,异染色质增加.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扩张、变短;线粒体水肿、嵴断裂、最后空泡化;高尔基复合体由复杂到简单,最后消失.相邻造牙本质细胞之... 应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老年大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该细胞核出现凹陷和切迹,常染色质减少,异染色质增加.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扩张、变短;线粒体水肿、嵴断裂、最后空泡化;高尔基复合体由复杂到简单,最后消失.相邻造牙本质细胞之间的间隙扩大,间隙内出现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环层样小体,最后细胞间连接松解,细胞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细胞 老年鼠 超微结构 老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桥形成中新造牙本质细胞的来源
10
作者 李颂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5-46,共2页
本文旨在探讨盖髓术后,牙本质桥的形成过程中,新的造牙本质细胞从何而来?有的认为是G_2期停滞细胞经诱导后成为功能性过牙本质细胞;而更多的研究证明是牙髓内固有细胞经有丝分裂或通过分化而成造牙本质细胞,参与牙本质的形成。
关键词 本质 牙本质细胞 放射性自显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盖髓对造牙本质细胞及微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佟玮玮 王健平 +2 位作者 赵千宁 苏丹 于彦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418-2424,共7页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具有用作根充材料的基本理化性能,对感染髓腔有抗菌性,对细胞无细胞毒性,但将其作为直接盖髓剂的研究还比较片面。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用作盖髓剂的组织学反应。方...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具有用作根充材料的基本理化性能,对感染髓腔有抗菌性,对细胞无细胞毒性,但将其作为直接盖髓剂的研究还比较片面。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用作盖髓剂的组织学反应。方法:取Wistar大鼠12只,在上下颌第一、二臼齿做Ⅰ类洞至露髓,随机分3组,分别采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基磷灰石、氢氧化钙盖髓,均以玻璃离子充填。充填后/聚酰胺66复合物、纳米羟7,30 d处死动物,采用血管墨汁灌注法观察牙本质细胞和牙髓微血管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充填后7 d: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组牙髓纤维细胞增生,前期牙本质增厚,血管扩张明显;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牙髓纤维细胞增生,前期牙本质无明显增厚,血管扩张;氢氧化钙组髓室大部牙髓组织坏死,下方牙髓纤维细胞增生明显,有一定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坏死;②充填后30 d: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组盖髓下方前期牙本质增厚明显,牙髓纤维细胞增生,成牙本质细胞增加,血管扩张;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前期牙本质增厚,血管扩张明显;氢氧化钙组穿髓孔下牙髓表面坏死团块,牙髓交界处成牙本质细胞活跃牙本质壁上前期牙本质无明显增厚,坏死区下方血管密集;③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具有诱导牙髓细胞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复盖术 羟基磷灰石类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 纳米羟基磷灰石 直接盖髓 氢氧化钙 动物模型 牙本质细胞 微血管 墨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与造牙本质细胞分化
12
作者 高玉光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97年第1期39-42,共4页
内釉上皮诱导牙乳头细胞分化为造牙本质细胞,基底膜起介导作用;在无内釉上皮或基底膜存在的条件下,牙本质基质仍可诱导造牙本质细胞的分化。近年研究表明某些胞外基质成分在造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分化 乳头细胞 牙本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成骨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达尔亚·俄尼木拜 张迪 古丽努尔·阿吾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比较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的成骨效果。方法制备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将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脱矿组(A组)、脱细胞组(B组)、Bio-Oss骨粉组(C组)、空白组(D组),每组6只大鼠,在麻醉条... 目的比较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的成骨效果。方法制备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将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脱矿组(A组)、脱细胞组(B组)、Bio-Oss骨粉组(C组)、空白组(D组),每组6只大鼠,在麻醉条件下制备双侧股骨骨缺损。A、B、C组大鼠分别在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脱细胞牙本质基质、Bio-Oss骨粉,D组大鼠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周和8周,每组各随机处死3只大鼠。大体观察骨缺损区愈合情况,血清学检测成骨指标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及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影像学观察骨缺损区高密度灰色区(代表骨愈合)分布情况,组织形态学观察新骨形成情况,计算新骨形成率。结果术后4周和8周,大体观察见A组成骨能力较其他组活跃,血清学检测A组BMP-2及ALP浓度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影像学观察可见A组骨缺损区高密度灰色区分布均匀,组织形态学观察见A组排列规则的骨基质。A组4、8周时的新骨形成率分别为28.51%±0.55%、32.57%±2.28%,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矿牙本质基质比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具有更好的成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本质基质 细胞本质基质 骨修复 骨移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1例
14
作者 尹英爱 曹敏 +3 位作者 秦桂萍 华玉兰 齐淋喆 白苏日娜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DGC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D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思路,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9岁,因“发现右下颌骨肿物9个月”入院,... 目的探讨儿童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DGC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D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思路,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9岁,因“发现右下颌骨肿物9个月”入院,行“右下颌骨肿物扩大切除术+血管化肌皮瓣转移修补术”。巨检:灰白色囊性肿物,大小3.6 cm×2.8 cm×0.6 cm,囊壁厚0.3~1 cm,质偏硬。镜检: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内可见成釉细胞瘤样上皮团,伴见影细胞及发育不良的牙本质样物质。免疫表型:肿瘤细胞显示AE1/AE3、CK7、EMA阳性表达,β-catenin部分区域胞核和胞质阳性表达,vimentin、S100、SMA、desmin、CD10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10%。诊断:DGCT。结论DGCT是一种罕见的牙源性肿瘤,发生在儿童者更为罕见。DGCT虽为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及较高的复发性,早期广泛切除术可取得较好的预后,术后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生成性影细胞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分子在骨形成蛋白2调控成牙本质细胞Ⅰ型胶原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文喜 牛忠英 +2 位作者 赵守亮 高杰 李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目的 研究Smad蛋白在骨形成蛋白 2 (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2 ,BMP 2 )调控小鼠成牙本质细胞系MDPC 2 3内Ⅰ型胶原α2链 [collagenα2 (Ⅰ ) ,COL1A2 ]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细胞免疫组化观察MDPC 2 3细胞内BMP 2细胞内信号分子Smad1... 目的 研究Smad蛋白在骨形成蛋白 2 (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2 ,BMP 2 )调控小鼠成牙本质细胞系MDPC 2 3内Ⅰ型胶原α2链 [collagenα2 (Ⅰ ) ,COL1A2 ]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细胞免疫组化观察MDPC 2 3细胞内BMP 2细胞内信号分子Smad1、Smad5和Smad6的表达。瞬时转染和报告基因检测观察Smad1、Smad5和Smad6在BMP 2调控COL1A2基因转录中的作用。结果 MDPC 2 3细胞表达Smad1、Smad5和Smad6。BMP 2能诱导含COL1A2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Smad1或Smad5过表达增强BMP 2诱导的COLIA2基因启动子活性 ,而Smad6过表达抑制BMP 2诱导的COL1A2基因启动子活性。过表达Smad1或Smad5突变型载体可以阻断BMP 2的诱导能力。结论 在MDPC 2 3细胞内 ,Smad信号途径存在并发挥功能 ,参与调控BMP 2对COL1A2基因的转录。Smad信号途径可能在B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分子 骨形成蛋白2 牙本质细胞 Ⅰ型胶原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及其对成牙本质细胞的诱导 被引量:6
16
作者 樊明文 边专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及其对成牙本质细胞的诱导樊明文边专长期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细胞外基质于胚胎发育期,在介导上皮与间质组织(epithelia-mesenchymal)的相互作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牙齿发育期间,这种作用... 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及其对成牙本质细胞的诱导樊明文边专长期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细胞外基质于胚胎发育期,在介导上皮与间质组织(epithelia-mesenchymal)的相互作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牙齿发育期间,这种作用涉及到成牙本质细胞和成釉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细胞 诱导 NCPs 本质 非胶交原蛋白
原文传递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国文 胡勤刚 +3 位作者 黄晓峰 杨旭东 卢明星 唐恩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了南京市口腔医院自1997-06~2009-06所收治的8例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范围视同于成釉细胞瘤,按临界瘤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了南京市口腔医院自1997-06~2009-06所收治的8例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范围视同于成釉细胞瘤,按临界瘤的治疗方法进行,要有0.5 cm的骨质安全缘。结果:发生在上颌骨4例,下颌骨4例。5例患者为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扩大切除后,经过10~124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类似于成釉细胞瘤,应确保有0.5 cm的骨质安全缘,对于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还应保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生成性影细胞 复发性 扩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复发与恶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斌斌 李铁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颌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dentinogenic ghost cell tumor,DGCT)复发和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为外科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5年来就诊的53例含有影细胞及间充质诱导成分的混合性牙源性肿瘤,总结D... 目的:探讨颌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dentinogenic ghost cell tumor,DGCT)复发和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为外科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5年来就诊的53例含有影细胞及间充质诱导成分的混合性牙源性肿瘤,总结DGCT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并对其组织学形态进行观察。结果:53例牙源性肿瘤中,14例为DGCT,其中10例复发,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4岁,症状均为骨性膨隆。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减低影,大部分病例边界不清或侵犯邻近组织,其中7例发生在上颌骨(2例癌变、2例细胞生长活跃),3例发生在下颌骨(1例细胞生长活跃)。10例复发患者的首次手术方式均为刮治。结论:颌骨DGCT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初次手术处理不当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有癌变风险;刮治手术不适宜DGCT;对于边界不清的上颌骨病变,尤其对于活检或冰冻病理报细胞生长活跃的病例,应尽可能扩大手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性囊肿 钙化 本质生成性影细胞 肿瘤复发 局部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2蛋白通过Smad途径对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19
作者 王晔 于淼 +2 位作者 张丞 张婉君 马永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对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分化的影响及对Smad1/5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牙髓干细胞,配制成密度为3×10^(4)个/毫升的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板,置于培养箱中培...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对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分化的影响及对Smad1/5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牙髓干细胞,配制成密度为3×10^(4)个/毫升的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板,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密度约为80%时,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诱导组和抑制剂组。对照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单纯诱导组细胞用浓度为100 ng/ml的BMP-2诱导液(BMP-2溶于DMEM培养基)培养,抑制剂组细胞先用200 nmol/L的Smad1/5抑制剂LDN-193189处理24 h后,更换为BMP-2诱导液,培养14 d后,CCK-8检测人牙髓干细胞活性、qRT-PCR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和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BMP-2和p-Smad1/5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单纯诱导组矿化结节明显,抑制剂组矿化结节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单纯诱导组牙髓干细胞活性、ALP活性增强,DMP-1和DSPP mRNA相对表达量、BMP-2和p-Smad1/5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单纯诱导组比较,抑制剂组牙髓干细胞活性、ALP活性减弱,DMP-1和DSPP mRNA相对表达量、BMP-2和p-Smad1/5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BMP-2可诱导人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分化,可能是通过调节Smad1/5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干细胞本质分化 骨形成蛋白2 Smad1/5 调节作用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CT表现一例报道
20
作者 孙永青 陈为军 +1 位作者 刘亚飞 王智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6期17-18,共2页
1病例资料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罕见,为具有局部侵袭性的牙源性肿瘤,因其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性的特点,手术治疗常需要扩大切除[1],尤其是影像学显示边界不清时。影像学可以在术前确定病变的范围、大小、内部特征及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 1病例资料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罕见,为具有局部侵袭性的牙源性肿瘤,因其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性的特点,手术治疗常需要扩大切除[1],尤其是影像学显示边界不清时。影像学可以在术前确定病变的范围、大小、内部特征及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术前对该病变的正确诊断,对合理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院近期遇到一例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1岁,因左侧面颊部无痛性肿物四年并渐进性增大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生成性影细胞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