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再生术
1
作者 杨丕山 胡江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牙周 牙周再生术 翻瓣 植骨 GTR 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照射辅助牙周再生术治疗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丁子清 刘秀艳 +1 位作者 王维倩 尹笑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1057,共7页
目的:分析Nd∶YAG激光照射辅助牙周再生术治疗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Nd∶YAG激光照射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本院牙周黏膜科门诊就诊的76例接受牙周再生术治疗的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Nd∶YAG激光照射辅助牙周再生术治疗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Nd∶YAG激光照射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本院牙周黏膜科门诊就诊的76例接受牙周再生术治疗的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组(对照组)和Nd∶YAG激光照射辅助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组(实验组),每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牙周再生术,实验组患者术中采用Nd∶YAG激光处置根分叉区。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时牙周探诊深度(PPD)、垂直附着丧失(CAL-V)、水平附着丧失(CAL-H)、出血指数(BI)和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采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患者的垂直骨丧失(BL-V)和水平骨丧失(BL-H),计算咀嚼效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PPD、CAL-V、CAL-H、BI、BL-V和BL-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和12个月时2组患者PPD、CAL-V、CAL-H、BI、HPD、BL-V和BL-H均呈下降趋势,且术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和12个月时2组患者咀嚼效率呈升高趋势,且术后实验组患者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的牙周再生术治疗中,采用Nd∶YAG激光照射辅助治疗,可有效增强牙周再生术治疗效果,减轻牙周炎症,促进牙周组织愈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牙周 根分叉病变 牙周再生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再生术前RCT、术后RCT与未行RCT的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再生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晓琳 赵树玲 张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1期2281-2284,共4页
目的比较牙周再生术前根管治疗术(RCT)、术后RCT与未行RCT的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再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宁市口腔医院收治的45例(49个患牙)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仅行牙周再生... 目的比较牙周再生术前根管治疗术(RCT)、术后RCT与未行RCT的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再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宁市口腔医院收治的45例(49个患牙)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仅行牙周再生术,未行RCT)12例,B组(牙周再生术后6个月行RCT)15例,C组(牙周再生术前3个月行RCT)18例。比较三组患者牙周再生手术前后牙周骨密度、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深度和咀嚼功能的差异。结果A组牙周再生术后6个月、12个月牙周骨密度灰度值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牙周再生术后12个月牙周骨密度较术前显著升高,C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牙周骨密度较术前均显著升高,B、C组术后12个月牙周骨密度较A组均显著升高(P<0.05)。A组牙周再生术后CAL和探诊深度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牙周再生术后12个月CAL和探诊深度较术前显著下降,C组术后6个月、12个月CAL和探诊深度较术前均显著下降,B、C组术后12个月CAL和探诊深度较A组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患者术后12个月咀嚼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增高(P<0.05),而三组患者术后12个月咀嚼功能评分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术后RCT及未行RCT相比,牙周再生术前行完善的RCT在促进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再生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周再生术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再生术治疗牙周病并重度牙槽骨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3401-3403,共3页
目的:探究牙周再生术治疗牙周病并重度牙槽骨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9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140例慢性牙周炎并重度骨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70例。对照组行传统翻瓣术加植骨治疗,研究组行牙周... 目的:探究牙周再生术治疗牙周病并重度牙槽骨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9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140例慢性牙周炎并重度骨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70例。对照组行传统翻瓣术加植骨治疗,研究组行牙周再生术治疗,观察两组牙周指标、骨缺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前PD、CAL、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PD、CAL、G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A-CEJ均呈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再生术治疗牙周炎并重度牙槽骨缺损可显著改善患者牙周指标,骨缺损修复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 牙槽骨缺损 牙周再生术 胶原膜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再生术的优缺点
5
作者 任磊 《幸福生活指南》 2023年第21期142-144,共3页
本文详细探讨了牙周再生术的优缺点。通过牙周再生术,患者可以恢复受损的牙周组织,增强自然牙齿的功能性,并降低长期健康风险。尽管这种手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高初始费用、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以及长期维护的需求... 本文详细探讨了牙周再生术的优缺点。通过牙周再生术,患者可以恢复受损的牙周组织,增强自然牙齿的功能性,并降低长期健康风险。尽管这种手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高初始费用、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以及长期维护的需求等因素仍是患者和医生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再生术 优缺点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再生术结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冯秉晨 马丽波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632-634,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再生术和替硝唑共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2~2021-02接收的60例40岁以上的成年牙周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0,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技术)和观察组(n=30,应用牙周再生术和替硝唑...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再生术和替硝唑共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2~2021-02接收的60例40岁以上的成年牙周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0,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技术)和观察组(n=30,应用牙周再生术和替硝唑共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用牙周再生术和替硝唑共同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独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技术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咀嚼功能明显较优,疼痛评分明显较低,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再生术和替硝唑共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咀嚼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提高治疗效果,这一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再生 替硝唑 慢性牙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膜诱导性牙周再生术
7
作者 赵蕾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1-42,共2页
牙周膜诱导性再生术源于80年代初,并由此推广到口腔医学的其它领域。用于诱导再生术的膜有可吸收性和不可吸收性之分,后者的诱导作用较前者的稳定,但需于术后4~6周将膜取出。国外同仁已对此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并在临床应用方... 牙周膜诱导性再生术源于80年代初,并由此推广到口腔医学的其它领域。用于诱导再生术的膜有可吸收性和不可吸收性之分,后者的诱导作用较前者的稳定,但需于术后4~6周将膜取出。国外同仁已对此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并在临床应用方面获得成功。国内这方面的工作还刚刚起步,已研制成功一种可吸收性胶原膜。本文以聚四氟乙烯为例,介绍了非吸收性人工膜诱导性牙周再生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诱导性再生 口腔医学 可吸收性 不可吸收性 GTR 牙周
全文增补中
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徐秀清 杨晨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分析对于牙周炎患者施以牙周组织再生术加以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炎患者7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均38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运用牙周组织... 目的分析对于牙周炎患者施以牙周组织再生术加以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炎患者7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均38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运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牙周指标以及疼痛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菌斑指数(PLI)以及附着丧失(AL)水平,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通过联合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局部疼痛感,改善牙周健康状况,并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 牙周组织再生 牙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的美学效果及牙周状况评价
9
作者 王超 周娟 +1 位作者 陈颖溢 辛策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究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的美学效果及牙周状况。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康复大学青岛医院口腔科就诊的95例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研... 目的:探究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的美学效果及牙周状况。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康复大学青岛医院口腔科就诊的95例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41),对照组患者行牙周组织再生术,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牙齿正畸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患者临床疗效、牙周指标、美学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指标和美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指标(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临床牙周平均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均下降,美学指标(龈乳头高度、邻接点与牙槽骨嵴距离)均上升,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对于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的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牙周状况,同时能够纠正患者牙体畸形,改善牙龈状态,对患者面部美观度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再生 牙周 正畸 美学效果 牙周指标 前牙扇形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深牙周袋疗效评估
10
作者 黄川 曹正国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5年第2期84-91,共8页
目的:探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对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深牙周袋疗效评估。方法:对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东莞健力口腔医院牙周科收治的15位患者20个远中面存在骨下缺损≥3 mm,曾有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病史的下颌第二磨牙,先行牙周基础治疗后... 目的:探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对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深牙周袋疗效评估。方法:对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东莞健力口腔医院牙周科收治的15位患者20个远中面存在骨下缺损≥3 mm,曾有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病史的下颌第二磨牙,先行牙周基础治疗后6周评估,探诊深度(PD)≥6 mm,并伴探诊出血,行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使用Bio-Oss骨粉及可吸收胶原膜。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检查临床指标,PD,龈沟出血指数(SBI),松动度(TM),临床附着丧失(CAL),X线片检查骨缺损充填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6、12个月牙周袋PD较术前均显著减小,SBI明显下降,TM有所改善,CAL明显降低,临床附着恢复理想,根尖片显示骨缺损可见充足骨充填影像,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深牙周袋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 第二磨牙远中深牙周 探诊深度 龈沟出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徐燕群 薛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TR)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使用GTR技术治疗,对照组使用牙周翻... 目的:探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TR)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使用GTR技术治疗,对照组使用牙周翻瓣术治疗。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5)。治疗后,两组BI、PD、CAL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牙齿松动度Ⅰ度患者的占比为57.14%,高于对照组的19.05%(P<0.05);试验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52%,与对照组的14.2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GTR治疗牙周炎安全有效,且效果明显优于牙周翻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 牙周翻瓣 牙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评价
12
作者 方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45-048,共4页
探究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结果 观察组牙周健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511... 探究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结果 观察组牙周健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511.20±20.47)pg/ml、IL-6(2.01±0.32)pg/ml、TNF-α(9.26±3.48)ng/L显著低于对照组IL-8(645.26±26.34)pg/ml、IL-6(5.11±0.48)pg/ml、TNF-α(16.53±4.59)ng/L(P<0.05)。结论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牙周健康指标,并改善炎症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再生 口腔正畸 牙周 牙周 牙菌斑指数 牙周探诊深度 牙周附着水平 牙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龈表型影响牙周组织再生术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俊博 笪海芹 +2 位作者 周占豪 陶珊悦 陈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评价牙龈表型对牙周组织再生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行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患者30例,患牙共40颗,薄龈型与厚龈型患牙各20颗。术前及术后6个月记录患牙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牙龈退缩深度(gingival recession depth... 目的:评价牙龈表型对牙周组织再生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行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患者30例,患牙共40颗,薄龈型与厚龈型患牙各20颗。术前及术后6个月记录患牙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牙龈退缩深度(gingival recession depth, GR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以及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tissue width, KTW)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厚龈型组患牙术后6个月的PD、CAL、KTW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龈型组患牙术后6个月的PD、GRD、CA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临床指标变化量中ΔCAL、ΔGRD、ΔKTW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牙龈厚度(gingiva thickness, GT)与ΔGRD呈负相关,与ΔKTW和ΔCAL呈正相关。结论:牙龈表型是影响牙周组织再生术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厚龈型患者术后CAL的改善、KTW的增量及GRD的预后优于薄龈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表型 牙周组织再生 角化龈宽度 牙龈退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生物膜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晏星瑞 张红梅 陈家俊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5年第1期606-613,共8页
牙周组织缺损是牙周炎治疗的难点,传统治疗方法难以有效恢复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作为一种再生医学技术,利用生物屏障膜隔离牙周缺损区域,为牙周组织再生创造有利空间,从而促进牙周... 牙周组织缺损是牙周炎治疗的难点,传统治疗方法难以有效恢复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作为一种再生医学技术,利用生物屏障膜隔离牙周缺损区域,为牙周组织再生创造有利空间,从而促进牙周功能的恢复。可吸收生物膜因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生物相容性好、可控降解等优势,成为GTR的理想材料。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类可吸收生物膜在GTR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其理化特性、生物学效应以及临床应用效果,并探讨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挑战及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GTR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并推动治疗方式优化。Periodontal tissue defects, characterized by gingival recession and alveolar bone loss,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periodontitis treatment, as conventional therapies often fail to fully restore tissu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 offers a regenerative medicine approach, employing barrier membranes to isolate the defect site and foster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 ultimately promoting functional recovery. Resorbable membranes, owing to their advantages of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a second surgical procedure, coupled with favorable biocompatibility and controlled degradation profiles, have emerged as ideal GTR material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various resorbable membranes in GTR, focusing on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bi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outcomes. Furthermore, it explores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is field, aiming to inform and enhance clinical practice in G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 可吸收生物膜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伴畸形根面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雯倩 徐瑞 +1 位作者 张医军 丁亚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伴畸形根面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共102颗患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伴畸形根面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伴畸形根面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共102颗患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伴畸形根面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牙周相关指标、炎症因子、咀嚼功能评分、疼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1年手术成功率(90.20%)高于对照组(72.55%)(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牙石指数、菌斑指数、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7、咀嚼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伴畸形根面沟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牙周组织状态,减轻炎症反应、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显微根管 牙周组织再生 盐酸米诺环素 畸形根面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在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荣花 王楠南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1-163,185,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在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口腔正...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在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口腔正畸治疗,两组均连续进行牙周维护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牙周相关指标及X线头影测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52.5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GI、SBI、PLI分值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SNA、SNB、ANB角度均减小,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D、AL距离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应用于牙周炎患者能有效纠正牙齿畸形,修复牙周组织损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 口腔正畸 牙周组织再生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时机对Ⅳ期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再生术疗效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辛鑫 郭涛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究牙周组织再生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中期(术后3个月)和晚期(术后6个月)行正畸治疗对Ⅳ期牙周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华北医疗邢台总医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Ⅳ型牙周炎正畸患者60例,根据正畸时机的不同... 目的探究牙周组织再生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中期(术后3个月)和晚期(术后6个月)行正畸治疗对Ⅳ期牙周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华北医疗邢台总医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Ⅳ型牙周炎正畸患者60例,根据正畸时机的不同将60名Ⅳ期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牙周组织再生术后早期正畸组(20例)、中期正畸组(20例)和晚期正畸组(20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牙周组织再生术后12个月后的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牙周袋探诊深度(pocket probing depth,PPD)、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及牙周袋闭合(pocket closure,PC)情况的变化。结果早期正畸组、中期正畸组、晚期正畸组患者术后12个月△CAL分别为(5.04±2.38)mm、(5.00±1.54)mm和(4.95±1.27)mm,△PPD分别为(4.07±2.23)mm、(3.84±1.63)和(3.53±1.97)mm,PC分别为90%、90%和80%,△阳性BOP位点分别为30%、25%和25%,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Ⅳ期牙周炎患者的跨学科治疗中,牙周组织再生术后1个月即可进行正畸治疗,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能缩短总体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治疗时机 牙周组织再生 Ⅳ期牙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效果观察
18
作者 王慧燕 邱荣华 +1 位作者 沈芳 殷好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33-37,共5页
目的探究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联合正畸治疗在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根据信封法分为常规组和GTR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正畸治疗,GTR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GTR治疗。... 目的探究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联合正畸治疗在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根据信封法分为常规组和GTR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正畸治疗,GTR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GT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牙周指标、牙龈炎症指标、生活质量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GTR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常规组的82.22%(3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均降低,且GTR组低于常规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C反应蛋白(CRP)均降低,且GTR组低于常规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降低,且GTR组低于常规组(P<0.05);GT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常规组的20.00%(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TR联合正畸治疗用于错畸形伴牙周病患者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牙周健康状态、抑制患者牙周炎症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伴牙周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 牙龈美容效果 牙周指标 炎症指标 安全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的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
19
作者 郭丹 张开智 项明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3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的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和观察组(40例,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的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和观察组(40例,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NA)小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牙周炎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切口开裂、牙龈敏感及牙龈组织肿痛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 口腔正畸 牙周组织再生 牙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炎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指标、炎症因子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帆 李永彦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9-30,41,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炎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指标、炎症因子影响。方法以2020.03到2022.03本院收治78例牙周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口腔正畸术。对比组间临...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炎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指标、炎症因子影响。方法以2020.03到2022.03本院收治78例牙周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口腔正畸术。对比组间临床疗效、牙周健康、X线投影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PD、PLI、GI、SB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NB角,SNB角低于对照组;ANB角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包括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MP-16、EMMPR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牙周炎采用口腔正畸术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可提高疗效,改善牙周指标,调整优化患者的X射线投影测量项目指标,降低Caspase-3、MMP-16、EMMPRIN水平,不良反应较低,可口腔科疾病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再生 口腔正畸 慢性牙周 牙周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