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启超的爱国论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师渠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4-183,共10页
中国与忠君相联系的传统的爱国思想,在甲午战争前后,因救亡图存的刺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戊戌维新运动为载体,以西方社会进化论为中介,最终实现了向现代意义的爱国主义转换。梁启超作为维新运动的要角和敏锐的思想家,成为了实... 中国与忠君相联系的传统的爱国思想,在甲午战争前后,因救亡图存的刺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戊戌维新运动为载体,以西方社会进化论为中介,最终实现了向现代意义的爱国主义转换。梁启超作为维新运动的要角和敏锐的思想家,成为了实现三者融通和最早揭橥现代意义的爱国主义旗帜的代表性人物,也是近代系统阐发爱国主义的第一人。他的爱国论与政治论浑然一体,相辅相成,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富有实践意义的思想指导,充满着激情、创意与启迪。不论事实上存在有多少失误,其论说在不同的阶段上总是虎虎有生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惟如是,他的许多隽永和富有哲理的观点至今仍不失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爱国论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爱国论》在开化期朝鲜的翻译与影响
2
作者 崔文婷 《东疆学刊》 CSSCI 2022年第4期45-53,共9页
梁启超作为阐述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第一人,其文《爱国论》深刻洞见了“国”与“民”的关系,此文,以翻译为桥梁,对开化期朝鲜“恢复国权、启发民智”的爱国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影响。《爱国论》在朝鲜的三次翻译充分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对... 梁启超作为阐述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第一人,其文《爱国论》深刻洞见了“国”与“民”的关系,此文,以翻译为桥梁,对开化期朝鲜“恢复国权、启发民智”的爱国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影响。《爱国论》在朝鲜的三次翻译充分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选择与干预,而且作者通过不同文体的翻译尝试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开化期朝鲜汉朝翻译的面貌;体现了近代新概念、新文明的一系列新词语也通过翻译走入处于激变期的朝鲜语词汇系统,充分发挥了翻译的语言价值与创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爱国论 翻译文体 翻译特征 近代新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要警惕“泛爱国论”的蔓延
3
《新丝路(下旬)》 2015年第10期12-13,共2页
9月3日早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礼顺利举行,不少文艺界人士如宋祖英、黄宏、成龙、冯小刚等前往现场观礼,
关键词 爱国 爱国论 抗战胜利 宋祖英 文艺界 冯小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理论视野中的爱国主义(笔谈)
4
作者 王海洲 高景柱 +2 位作者 黄璇 朱慧玲 于京东 《政治思想史》 2025年第1期25-55,共31页
这组笔谈的主要内容整理自2024年7月23日“政治学人·大学问”组织的圆桌论坛。在国家理论愈发获得人们重视的过程中,爱国主义理论也重新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在爱国主义理论中,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什么是爱国主... 这组笔谈的主要内容整理自2024年7月23日“政治学人·大学问”组织的圆桌论坛。在国家理论愈发获得人们重视的过程中,爱国主义理论也重新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在爱国主义理论中,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脉络?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具有什么样的典型特征与表现形式?一个积极的、健康的爱国主义应该如何界定?本组笔谈主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整理 爱国主义 理论视野 圆桌论坛 政治学 起源和发展 笔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研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与创新路径
5
作者 赵鲜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59,共4页
红色研学是依托红色文化遗迹和革命故事开展的实践学习之旅,它引领参与者走出课堂,踏入历史发生地,让红色过往变得可亲可感。从斑驳的旧居墙壁到珍贵的历史文物,每一处都承载着先辈的热血与牺牲,鲜活地勾勒出爱国奋斗的壮丽画卷。高校... 红色研学是依托红色文化遗迹和革命故事开展的实践学习之旅,它引领参与者走出课堂,踏入历史发生地,让红色过往变得可亲可感。从斑驳的旧居墙壁到珍贵的历史文物,每一处都承载着先辈的热血与牺牲,鲜活地勾勒出爱国奋斗的壮丽画卷。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政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系统地向大学生传授爱国理念、民族精神,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才培育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红色研学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契合紧密。红色研学的体验式特性为高校稍显理论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抽象知识具象化,增强了学习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而高校丰富的知识资源和深厚的师资储备,为红色研学活动的行程规划、深度解读提供了有力支持,共同强化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感和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研学 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认同视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6
作者 张素蓉 龚培河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5年第4期33-36,共4页
国家认同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与核心,培育大学生稳固的国家认同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与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对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文对国家认同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理论解读,... 国家认同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与核心,培育大学生稳固的国家认同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与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对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文对国家认同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理论解读,分析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实困境,并从注重树立明确的民族国家观、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方面,提出国家认同视界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国家认同 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爱国主义仪式教育功能分析
7
作者 郑晓娜 王乙翔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高校学生在参与爱国主义仪式教育的过程中,受仪式所构建的场域影响,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其他参与者形成共同的情绪感受与情感体验,进而相互感染产生共鸣,使仪式所蕴含的爱国思想内化为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爱国主义仪式教... 高校学生在参与爱国主义仪式教育的过程中,受仪式所构建的场域影响,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其他参与者形成共同的情绪感受与情感体验,进而相互感染产生共鸣,使仪式所蕴含的爱国思想内化为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爱国主义仪式教育的各项功能得到体现,逐步递进地发挥了象征符号传递爱国思想、环境表演促进情感体验、操演互动培养爱国行为的功能,最终实现高校学生爱国情感、爱国思想、爱国行为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仪式教育 高校学生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实践探索
8
作者 金英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四位一体”育人实践模式。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内涵;提出“文化传承、课程开发、课堂创新、实践体验”“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实现学校全员、全程、全面育人;深入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四位一体”育人实践模式。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内涵;提出“文化传承、课程开发、课堂创新、实践体验”“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实现学校全员、全程、全面育人;深入分析该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实践效果及未来优化方向,以期为基础教育育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助力中小学教育在育人领域实现新跨越,取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四位一体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纪念仪式涵育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情操
9
作者 刘晖龙 刘紫瑶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5年第8期21-26,共6页
纪念仪式天然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内核、文化意蕴与核心价值,纪念仪式及其行动操演的象征性、表演性、体验性、感染性与传导性具有打造共同体的独特价值。纪念仪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凝聚国家认同、强化价值观念认同、实现... 纪念仪式天然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内核、文化意蕴与核心价值,纪念仪式及其行动操演的象征性、表演性、体验性、感染性与传导性具有打造共同体的独特价值。纪念仪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凝聚国家认同、强化价值观念认同、实现社会教化的功能。学校应重视并发挥纪念仪式作为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有效载体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宽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的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激活纪念仪式天然独具的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力,唤醒并激发青少年学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涵育爱国主义精神情操、砥砺强国报国之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仪式 爱国主义教育 精神情操 铸魂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及其发挥
10
作者 许桂芳 《现代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66-71,97,共7页
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包含符号纪念、会议纪念、文本纪念、艺术纪念、行为纪念等多种形式,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质,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借助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勾勒历史发展脉络,其主要功... 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包含符号纪念、会议纪念、文本纪念、艺术纪念、行为纪念等多种形式,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质,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借助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勾勒历史发展脉络,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传承历史记忆,增强国家认同;激发爱国情感,厚植家国情怀;辨明爱国方向,凝聚爱国共识;宣传政治主张,实现社会动员。发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需要深入挖掘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聚焦“四史”教育和“中国梦”教育两大主题,统筹“线上”和“线下”两大平台,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教育功能,健全考核评价和信息反馈两大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铸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爱国主义教育 功能表达 实践理路 纪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探索
11
作者 邓庆标 高锋 《科教文汇》 2025年第2期55-58,共4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主题,其高效开展是高校实现铸魂育人教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基于此,高校应不断加强爱国主...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主题,其高效开展是高校实现铸魂育人教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基于此,高校应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深化爱国主义思想认识;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扩充爱国主义教育空间;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在以文化人中厚植爱国情感;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在知行合一中强化爱国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 创新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12
作者 朱帅 《求知导刊》 2025年第5期125-127,共3页
爱国主义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道德与法治学科目以其较强的综合性和人文性,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实... 爱国主义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道德与法治学科目以其较强的综合性和人文性,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实践性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文化、民族历史,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播撒下爱国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 爱国主义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论涵养“爱国”价值观的民族传统与当代启迪
13
作者 邓心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构成,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有着深厚的民族根基与文化渊源,表现为基于家族血缘产生的忠君伦理、农耕定居形成的故园情怀,以及天人合一传统理念下对自然的依恋。在三千余年的中国传统文...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构成,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有着深厚的民族根基与文化渊源,表现为基于家族血缘产生的忠君伦理、农耕定居形成的故园情怀,以及天人合一传统理念下对自然的依恋。在三千余年的中国传统文论史中,“爱国”情怀、“爱国”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彰显着鲜明的民族特征,集中体现在三个维度:与忠君思想紧密关联并深受影响;在字里行间深切缅怀古代爱国伟人、追忆爱国人士;对经世致用孜孜以求,具有包容开放的特征。用中国传统文论涵养爱国价值观,对于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传承中华先民对山水和家乡的热爱、把德育融入美育中潜移默化地结合展开,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 文化渊源 民族传统 当代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14
作者 王爽 《中国林业教育》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对党、国家、民族及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针对如何有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并进而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具体路径研究尚显...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对党、国家、民族及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针对如何有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并进而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具体路径研究尚显不足。为此,本文首先采用问卷调查进行深入调研,广泛收集了1215份来自不同背景的大学生的有效反馈。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整体政治认同度较高,但仍需进一步优化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具体需要从优化创新内容、丰富传播载体、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改进。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爱国主义教育认可度对政治政党制度的认同及执政理念的认同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建议: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既要确保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又要注重教学形式守正创新;二是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空间,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网络宣传主阵地;三是丰富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载体形式,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这些建议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系统、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为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从而培养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度政治认同的新时代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 政治认同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国家重大纪念和庆典活动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与路径研究
15
作者 吕春艳 《大学》 202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国家重大纪念日和庆典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资源,其所具备的教化功能和政治功能显示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文章挖掘了国家重大纪念日和庆典活动的教育意蕴,分析了现状与困境,探讨了将“大思政课”导向的国家重大纪念日和庆典活... 国家重大纪念日和庆典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资源,其所具备的教化功能和政治功能显示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文章挖掘了国家重大纪念日和庆典活动的教育意蕴,分析了现状与困境,探讨了将“大思政课”导向的国家重大纪念日和庆典活动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纪念日和庆典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构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重大纪念日和庆典活动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档案资源赋能爱国主义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16
作者 范春媛 陈树江 苑静娜 《档案天地》 2025年第2期33-36,共4页
红色档案,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1]。它镌... 红色档案,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1]。它镌刻着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百年光辉历程的真实见证,是弘扬革命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激发爱国热情的宝贵资源。202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填补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立法空白,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为各级综合档案馆面向社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综合档案馆 创新路径 红色档案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教育法 爱国热情 保存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讲好红色故事的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
17
作者 孙丹凤 谢陈玲 《广西教育》 2025年第1期30-33,共4页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故事在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激发情感共鸣与价值观塑造、历史认知与文化传承、行为导向与道德启蒙等育人价值。在幼儿园中讲好红色故事,应坚持适宜性、教育性、趣味性等原则,有...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故事在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激发情感共鸣与价值观塑造、历史认知与文化传承、行为导向与道德启蒙等育人价值。在幼儿园中讲好红色故事,应坚持适宜性、教育性、趣味性等原则,有效举措包括:融入日常教育,形成长效机制;创新教育方式,讲好红色故事;加强正面引导,注重以身作则;倡导亲子共读,做好家园共育。通过讲好红色故事深化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能在幼儿心中播下爱党爱国的种子,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故事 幼儿园 爱国主义教育 学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路径选择
18
作者 朱芸芸 庄尚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要部署。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要部署。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深入分析高校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内在逻辑,其次从历史方位、经济基础、价值引领、交往特征层面总结归纳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时代要求,最后从认知深化、情感认同、耳濡目染、自觉力行四个方面提出高校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爱国主义情怀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研学基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析与实践
19
作者 段向云 王英飞 杨敏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28-33,共6页
爱国主义教育存在成效不显著问题,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亟须在实践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学界一致认可以研学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但在实操中存在研学教学资源与活动方案缺乏设计、专业化的研学导师匮乏、研学产品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爱国主义教育存在成效不显著问题,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亟须在实践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学界一致认可以研学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但在实操中存在研学教学资源与活动方案缺乏设计、专业化的研学导师匮乏、研学产品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研学中缺乏互动体验等问题。因此,推进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借力研学基地资源,精心设计教学主题和活动方案;挖掘研学基地的资源特色,不断丰富研学产品,完善研学基地的基础设施以增强互动体验;培养专业化的研学导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 路径 研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