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动预燃室燃烧策略对汽油机缸内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吕阳 冯上司 +2 位作者 雒晶 李兰 康哲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3-1642,1653,共11页
随着全球排放法规和节能政策日趋严格,汽油机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实现汽油机高效超低排放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预燃室湍流射流点火是提高汽油机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通过耦合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三... 随着全球排放法规和节能政策日趋严格,汽油机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实现汽油机高效超低排放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预燃室湍流射流点火是提高汽油机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通过耦合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三维流动仿真分析,系统研究了稀薄燃烧极限拓展和点火正时对热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动预燃室相较于火花点火可以有效拓展稀燃极限,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5时,最高指示热效率为47.24%,相较于原机提高了11.89%;NOx和Soot较原机也相应减少29.27%和9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被动预燃室 燃烧策略 缸内燃烧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负荷下蓄热式加热炉燃烧策略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颖 刘义平 +1 位作者 陶曙明 温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43-1849,共7页
针对低负荷下蓄热式加热炉燃烧性能下降的问题,以某钢厂蓄热式加热炉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Fluent建立炉内气体流动、传热及燃烧过程数学模型。炉内气体的流动采用标准k-ε模型计算,燃烧过程的模拟采用混合分数/PDF模型,辐射换热采用DO模... 针对低负荷下蓄热式加热炉燃烧性能下降的问题,以某钢厂蓄热式加热炉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Fluent建立炉内气体流动、传热及燃烧过程数学模型。炉内气体的流动采用标准k-ε模型计算,燃烧过程的模拟采用混合分数/PDF模型,辐射换热采用DO模型计算。通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低负荷时,比例控制和脉冲控制2种情况下,炉内气体流动、气体体积分数及温度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低负荷下,脉冲控制有利于加强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提高煤气燃烧速率,防止O_2在钢坯表面的聚集,有利于减小钢坯的氧化烧损,提高钢坯表面热流沿炉宽方向分布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加热炉 低负荷 数值模拟 燃烧策略 比例控制 脉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X仿真的热风炉燃烧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磊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8年第6期27-29,共3页
用CFX软件建立了热风炉蓄热室温度场计算的简化模型,对格砖蓄热过程建模仿真,获得热风炉烟气及格砖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烧炉方式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到最优的烧炉方式,为热风炉烧炉操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热风炉 蓄热室 传热过程 燃烧策略 CFX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航空发动机分区燃烧策略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杰 《航空科学技术》 2011年第3期13-16,共4页
分区燃烧是现代航空发动机的基本燃烧策略,不管是采用横向的或纵向的分级燃烧技术,都是把降低NOx的排放作为燃烧室组织燃烧的重点,采用分区燃烧可减少起动、慢车、起飞和巡航等工况下的排放指标。
关键词 燃烧策略 分区燃烧 分区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柴油燃烧策略的研究
5
作者 张彦宾马腾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6期00312-00312,共1页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柴油燃烧策略的研究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发动机系统的喷射方面,能够采用多次喷射的方式让模型的构造更为良好。与此同时,在进气压力的控制中,需要对发动机的燃烧方式进行负荷数据的判断。这...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柴油燃烧策略的研究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发动机系统的喷射方面,能够采用多次喷射的方式让模型的构造更为良好。与此同时,在进气压力的控制中,需要对发动机的燃烧方式进行负荷数据的判断。这样通过多次的喷射,其发动机的最大压力值也会因为空气的变化方式使得其负荷减小。本文主要针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柴油燃烧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双燃料发动机 柴油燃烧策略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6
作者 谢权焕 《内燃机与配件》 2017年第20期24-25,共2页
由于当今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重,使用天然气作为替代燃料成为船用发动机方面的研究热点。而由少量柴油引燃天然气的双燃料发动机不仅能降低发动机燃料成本,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尾气排放量,因此,本文就柴油... 由于当今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重,使用天然气作为替代燃料成为船用发动机方面的研究热点。而由少量柴油引燃天然气的双燃料发动机不仅能降低发动机燃料成本,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尾气排放量,因此,本文就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内容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 发动机 燃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EGR策略下气门升程对CAI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满志 刘发发 +2 位作者 郭英男 刘辉 黄为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43,共5页
在装备电控液压驱动可变气门机构的单缸试验发动机上,研究了燃烧室EGR策略下气门升程对汽油机可控自燃(CAI)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 000r/min、过量空气系数为1、气门定时一定的工况下,随着气门升程的增加,EGR率下降,负荷增加,燃... 在装备电控液压驱动可变气门机构的单缸试验发动机上,研究了燃烧室EGR策略下气门升程对汽油机可控自燃(CAI)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 000r/min、过量空气系数为1、气门定时一定的工况下,随着气门升程的增加,EGR率下降,负荷增加,燃烧始点滞后,燃烧持续期增长。在不同气门升程下,CAI燃烧定时区域范围有所差别,气门升程越小所能实现的负荷越小。通过燃烧室EGR策略结合气门升程可拓展CAI燃烧的负荷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液可变气门机构 汽油机可控自燃 燃烧室EGR策略 气门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EGR策略下汽油CAI燃烧试验Ⅱ:CAI燃烧区域优化与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发发 郭英男 +2 位作者 刘辉 谭满志 黄为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9-294,共6页
在装备电控液压驱动可变气门机构的单缸试验发动机上,通过燃烧室EGR策略将废气截留在缸内,在关闭点火系统后发动机仍然稳定工作则实现了CAI燃烧.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r/min、过量空气系数为1工况下,在IVO定时为-38~167°CA,ATDC、... 在装备电控液压驱动可变气门机构的单缸试验发动机上,通过燃烧室EGR策略将废气截留在缸内,在关闭点火系统后发动机仍然稳定工作则实现了CAI燃烧.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r/min、过量空气系数为1工况下,在IVO定时为-38~167°CA,ATDC、EVC定时为68~118°CA BTDC可以实现稳定的CAI燃烧.在该区域内,可实现35~280°CA的负气门重叠角,EGR率变化为26%~89%,BMEP为0.177~0.495,MPa.但该区域中有一半的区域存在爆燃现象,需要导入外部EGR用于控制燃烧以及扩大负荷上限改善NOx排放.为了实现正常CAI燃烧,必须控制气门定时使EGR率大于40%,在正常CAI燃烧定时区域内实现的BMEP为0.177~0.45,MPa.此外,EVC定时上下限存在扩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CAI 燃烧室EGR策略 电液可变气门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脉冲喷射、可变增压以及推迟进气门关闭定时技术的混合燃烧控制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文斌 刘斌 +3 位作者 李洋 苏庆鹏 裴毅强 苏万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1-337,共7页
针对重载柴油机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进行了燃烧控制策略的研究.实验在一台拥有高压共轨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可变增压系统以及推迟进气门关闭定时系统的单缸实验发动机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平均指示压力低于1.1,MPa时可以采用高EGR率... 针对重载柴油机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进行了燃烧控制策略的研究.实验在一台拥有高压共轨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可变增压系统以及推迟进气门关闭定时系统的单缸实验发动机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平均指示压力低于1.1,MPa时可以采用高EGR率的低温燃烧策略.其中,基于不同负荷工况高效清洁燃烧,需要配合进气增压、推迟进气门关闭定时技术以及不同的喷油模式.在低负荷工况下,单次早喷模式及高EGR率可以实现高的热效率以及低的NOx与碳烟排放.在中负荷工况下,采用多脉冲喷射模式及高EGR率协同作用,在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同时增强了混合,避免了因为局部不均匀而导致的碳烟排放过高.高的增压度提高了缸内充量密度,有效降低了NOx、碳烟、CO及HC排放,提高了热效率.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推迟进气门关闭定时系统的帮助下,采用多脉冲喷射以及高的增压压力,可以在保持高的热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NOx以及碳烟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控制策略 多脉冲喷射 排放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锅炉的燃烧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陈蕾赵亚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7期00248-00248,共1页
工业锅炉是我国目前应用面宽,数量多的耗用一次能源的重要设备。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原料来源主要是以木屑、秸秆为原料,经过专业机械、特殊工艺,在无任何化学添加剂的情况下,高压低温压缩加工成型的颗粒状燃料。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生物质... 工业锅炉是我国目前应用面宽,数量多的耗用一次能源的重要设备。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原料来源主要是以木屑、秸秆为原料,经过专业机械、特殊工艺,在无任何化学添加剂的情况下,高压低温压缩加工成型的颗粒状燃料。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是秸杆颗粒燃料。分析了工业锅炉的燃烧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锅炉 燃烧控制策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荷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光德 罗露 +1 位作者 宋巍 张嘉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109,113,共6页
为提升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在大负荷工况下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等多种性能,利用某商用软件建立发动机三维气缸模型,探究了二次喷油策略下柴油的喷射时刻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范围内较早的主、预喷时刻可以... 为提升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在大负荷工况下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等多种性能,利用某商用软件建立发动机三维气缸模型,探究了二次喷油策略下柴油的喷射时刻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范围内较早的主、预喷时刻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缸温、缸压、IMEP、燃烧效率等参数,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缸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并能实现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排放。但是过早的主、预喷时刻会导致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的性能减弱并产生大量废气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大负荷下适当提前引燃柴油的喷射时刻可优化燃烧,降低大负荷工况下的爆燃倾向,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稳定燃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天然气 发动机 大负荷 燃烧策略 二次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部分均质预混燃烧模式下混合与化学控制参数对指示热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于文斌 裴毅强 苏万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基于部分均质预混燃烧(PPC)的柴油机研究开发和优化了一种混合燃烧控制策略,在平均指示压力(IMEP)高达1.1,MPa的负荷范围内实现了高的指示热效率以及超低排放.燃烧过程中的混合与化学控制参数包括了喷油定时、喷油模式(如多脉冲喷射)、... 基于部分均质预混燃烧(PPC)的柴油机研究开发和优化了一种混合燃烧控制策略,在平均指示压力(IMEP)高达1.1,MPa的负荷范围内实现了高的指示热效率以及超低排放.燃烧过程中的混合与化学控制参数包括了喷油定时、喷油模式(如多脉冲喷射)、增压压力、EGR率以及进气气门关闭定时等,通过优化耦合以上控制参数可以优化控制当量比与温度的变化路径,从而避开NOx与碳烟(Soot)生成区.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通过能量平衡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混合与化学控制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排放而言,热效率受控制参数的影响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部分均质预混燃烧 混合燃烧控制策略 热效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影响因素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睿 《内燃机与配件》 2022年第24期110-113,共4页
近年来,双燃料发动机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由于一些含氧燃料不溶于或难溶于柴油,通常将其柴油共同应用在双燃料发动机中,双燃料燃烧模式作为一种替代传统柴油燃料燃烧的燃烧方式极具研究开发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以甲醇、乙醇和丁醇为例,通... 近年来,双燃料发动机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由于一些含氧燃料不溶于或难溶于柴油,通常将其柴油共同应用在双燃料发动机中,双燃料燃烧模式作为一种替代传统柴油燃料燃烧的燃烧方式极具研究开发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以甲醇、乙醇和丁醇为例,通过对这三种含氧燃料的当前研究内容,分析对于双燃料发动机的影响因素,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 喷射策略 预喷量 替代率 燃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单元机组燃烧控制系统分析与改进
14
作者 朱浩 《江苏电机工程》 2005年第2期55-57,共3页
结合江苏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新建机组的调试,介绍了300 MW单元机组燃烧过程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以及目前常用的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的基本方案,主要有炉跟机方式和炉跟机协调方式。针对电网负荷要求变化较大时锅炉蓄热量不足,导致汽压... 结合江苏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新建机组的调试,介绍了300 MW单元机组燃烧过程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以及目前常用的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的基本方案,主要有炉跟机方式和炉跟机协调方式。针对电网负荷要求变化较大时锅炉蓄热量不足,导致汽压波动太大而影响锅炉正常运行的问题,对燃烧调节器中的前馈进行了改进,实践证明改进效果较好,机组可以投入自动发电控制(AGC)方式。同时也介绍了送风量、炉膛负压和一次风量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机组 动态特性 燃烧控制策略 协调控制 前馈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减压加热炉燃烧优化控制仪表改造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惠文 《仪器仪表用户》 2020年第4期36-38,共3页
本公司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于2014年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并产出合格油品。在生产过程中,加热炉会消耗燃料并排放污染物,而目前常减压装置加热炉的热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常减压装置2017年综合能耗10.2kg OE/t,其中加热炉燃料消耗占总... 本公司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于2014年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并产出合格油品。在生产过程中,加热炉会消耗燃料并排放污染物,而目前常减压装置加热炉的热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常减压装置2017年综合能耗10.2kg OE/t,其中加热炉燃料消耗占总能耗的78.6%,占装置能耗比例大,为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并减少装置污染物排放,对常减压装置加热炉进行低氧燃烧控制优化改造。结合常减压加热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改造,重点介绍常减压加热炉控制、CO在线监测技术、低氧燃烧控制策略组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减压加热炉控制 CO在线监测技术 低氧燃烧控制策略组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机组NO_x“超低排放”自动控制综合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夏维 毛奕升 《广东电力》 2016年第9期17-22,26,共7页
对某国产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NO_x排放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造成烟囱出口NO_x浓度控制不理想的原因,提出改进脱硝温度保护、优化锅炉燃烧控制策略、在喷氨控制中增加预测控制及动态前馈的综合优化方法并给以实施,实现机组烟... 对某国产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NO_x排放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造成烟囱出口NO_x浓度控制不理想的原因,提出改进脱硝温度保护、优化锅炉燃烧控制策略、在喷氨控制中增加预测控制及动态前馈的综合优化方法并给以实施,实现机组烟囱NO_x排放小于50 mg/m3的"超低排放"目标,监测数据达到燃机排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脱硝控制 优化 预测控制 温度保护 燃烧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f-design performance of a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CLC) combined cycle:effects of ambient temperature 被引量:2
17
作者 Jinling Chi Bo Wang +1 位作者 Shijie Zhang Yunhan Xiao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7-96,共10页
The present work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ambient temperature on the steady-state off-design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CLC) combined cycle.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CLC reacto... The present work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ambient temperature on the steady-state off-design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CLC) combined cycle.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CLC reactor system was conducted,which shows that the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 temperatures of the CLC reactors most are the flow rate and temperature of air entering the air reactor.For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variation,three off-design control strategies have been assumed and compared:1) without any Inlet Guide Vane(IGV) control,2) IGV control to maintain air reactor temperature and 3) IGV control to maintain constant fuel reactor temperature,aside from fuel flow rate adjusting.Results indicate that,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mbined cycle,due to the requirement of pressure balance at outlet of the two CLC reactors,CLC combined cycle shows completely different off-design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regardless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adopted.For the first control strategy,temperatures of the two CLC reactors both rise obviously as ambient temperature increases.IGV control adopted by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strategy has the effect to maintain one of the two reactors' temperatures at design condition when ambient temperature is above design point.Compare with the second strategy,the third would induce more severe decrease of efficiency and output power of the CLC combined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Combined cycle Off-design performanc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mbient 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