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士飞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年第1期44-45,共2页
煤层气的赋存富集同地质条件有密切联系,并受地质条件的制约。论述了煤储层邻近围岩的岩性及厚度、构造条件及与围岩和构造条件相伴的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储集层发育特征控制作用以及对煤层气富集和成藏的封闭与保存条件所起的关键作... 煤层气的赋存富集同地质条件有密切联系,并受地质条件的制约。论述了煤储层邻近围岩的岩性及厚度、构造条件及与围岩和构造条件相伴的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储集层发育特征控制作用以及对煤层气富集和成藏的封闭与保存条件所起的关键作用。认为煤层岩性及厚度是煤层气生成与储集的物质基础,各种地质条件是运移储存的外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赋存 煤储层 构造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峰峰矿区地质特征及煤层气赋存 被引量:7
2
作者 许建平 袁莉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84-86,共3页
鼓山背斜是峰峰矿区的主控构造。鼓山背斜以西,断层发育,煤层埋藏较浅,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良好,造成煤层气的逸散,煤层含气量低;鼓山背斜以东,地形相对较低,煤层呈单斜构造向深部倾伏,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较差,煤层气得以... 鼓山背斜是峰峰矿区的主控构造。鼓山背斜以西,断层发育,煤层埋藏较浅,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良好,造成煤层气的逸散,煤层含气量低;鼓山背斜以东,地形相对较低,煤层呈单斜构造向深部倾伏,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较差,煤层气得以保存和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煤层气赋存 鼓山背斜 峰峰矿区 水文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科 曹望坤 周少伟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146-146,共1页
煤层气是一种清洁的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其有效开发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主要从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埋深、岩浆活动等方面对煤层气赋存规律进行了研究,对指导煤层气的开发具有重要指... 煤层气是一种清洁的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其有效开发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主要从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埋深、岩浆活动等方面对煤层气赋存规律进行了研究,对指导煤层气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赋存 影响因素 埋深 水文条件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雄县熊洞煤矿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柯军 吴永贵 尹中山 《中国煤炭地质》 2019年第8期31-34,59,共5页
镇雄县煤炭、煤层气资源丰富,充分利用熊洞煤矿煤矿瓦斯、煤层气实测资料,通过对研究区地质构造、煤层埋深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初步得出以古向斜轴部及压扭性断层周边煤层气含量高,运动的地下水溶解、运移甲烷,煤层气含量低,滞流的地... 镇雄县煤炭、煤层气资源丰富,充分利用熊洞煤矿煤矿瓦斯、煤层气实测资料,通过对研究区地质构造、煤层埋深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初步得出以古向斜轴部及压扭性断层周边煤层气含量高,运动的地下水溶解、运移甲烷,煤层气含量低,滞流的地下水封堵煤层气,含气量高的结论。建议熊洞煤矿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获取评价参数并进一步深化煤储层煤体结构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赋存特征 影响因素 地质构造 水文条件 熊洞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鹏 《低碳世界》 2014年第12期193-194,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煤矿生产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针对其开发利用进行的研究更是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煤层气顾名思义是指赋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是伴生于煤资源的一种优质矿生资源。煤层气的赋存和水文地质之...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煤矿生产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针对其开发利用进行的研究更是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煤层气顾名思义是指赋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是伴生于煤资源的一种优质矿生资源。煤层气的赋存和水文地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煤层气在煤中所具有的几种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所具有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层气赋存 水文地质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城矿区北区块煤层气赋存特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涂志民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18,共3页
综合分析韩城北区块地震、地质、钻井及煤心分析资料,对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以及煤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区构造特征、煤系地层封盖特征以及水文地质特征均有利于煤层气赋存。3~#煤层较11~#煤层更有利于煤层富集与开发,对3~#煤层... 综合分析韩城北区块地震、地质、钻井及煤心分析资料,对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以及煤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区构造特征、煤系地层封盖特征以及水文地质特征均有利于煤层气赋存。3~#煤层较11~#煤层更有利于煤层富集与开发,对3~#煤层确定有利标准,划分出有利区分布范围,对该区煤层气储量申报及勘探开发进程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赋存 地质特征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煤田孙庄勘探区煤层气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樊爱英 《中国煤田地质》 2006年第5期25-27,共3页
通过对淮北煤田孙庄勘探区地质构造、沉积特征、煤层煤质及煤层气赋存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有利于本区煤层气赋存的主要因素是较大的埋藏深度、较高的壳质组+镜质组、较高的变质程度、较大的煤层厚度、低透气性的盖层、较缓的地层倾角和... 通过对淮北煤田孙庄勘探区地质构造、沉积特征、煤层煤质及煤层气赋存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有利于本区煤层气赋存的主要因素是较大的埋藏深度、较高的壳质组+镜质组、较高的变质程度、较大的煤层厚度、低透气性的盖层、较缓的地层倾角和封闭性较好的构造条件,推测煤田深部可能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煤层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赋存规律 影响因素 孙庄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鱼田堡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其煤层气赋存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兴玲 王长秀 +1 位作者 黄丹 李勋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0-33,76,共5页
通过含水层地质特征、构造控水作用及水平水化学特征等因素分析,进行鱼田堡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探讨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鱼田堡矿区构造复杂,深部煤层采动裂隙发育程度渐高,长兴组灰岩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水力联系增... 通过含水层地质特征、构造控水作用及水平水化学特征等因素分析,进行鱼田堡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探讨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鱼田堡矿区构造复杂,深部煤层采动裂隙发育程度渐高,长兴组灰岩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水力联系增强,不利于煤层气的富集成藏,浅部煤系含水层出露带煤层气含量低于矿井北部深水平未出露地区。随着开采水平的深入,水化学环境的脱碳酸作用和矿化度程度渐高,煤层气的赋存条件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水 水文地质特征 水化学环境 煤层气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远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13期111-111,共1页
煤层气顾名思义是指赋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是伴生于煤资源的一种优质矿生资源。它不仅是一种洁净优质的能源,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来使用。因此,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中,更应该注重对煤层气发展前景进行掌握。而煤层气的赋... 煤层气顾名思义是指赋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是伴生于煤资源的一种优质矿生资源。它不仅是一种洁净优质的能源,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来使用。因此,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中,更应该注重对煤层气发展前景进行掌握。而煤层气的赋存和水文地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些原因,文章首先对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所具有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煤层气在煤中所具有的几种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所具有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层气赋存 水文地质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安口-新窑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承文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第8期103-105,共3页
安口-新窑矿区整体均为低瓦斯矿井,该区煤1层和煤3层具有较高的煤层气采收率和良好的开采条件,但煤层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差,煤层气含气量低。在控气地质因素中,煤层厚度不利于煤层气的生成及富集,水文地质控气作用为水力运移逸散控气作用... 安口-新窑矿区整体均为低瓦斯矿井,该区煤1层和煤3层具有较高的煤层气采收率和良好的开采条件,但煤层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差,煤层气含气量低。在控气地质因素中,煤层厚度不利于煤层气的生成及富集,水文地质控气作用为水力运移逸散控气作用,煤层顶底板岩性以泥岩、砂岩为主,裂隙较发育,个别破碎,构造作用及断层的发育破坏了煤体结构及盖层的完整性,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受多种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矿区内煤层气表现出含量低的赋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口-新窑矿区 煤层气赋存 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庄井田影响煤层气赋存的地质因素浅析
11
作者 付守军 《知识经济》 2013年第21期103-103,共1页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属于政府鼓励利用的清洁能源。沁水盆地是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煤层气开发基地,郑庄井田就在该区域内。本文以郑庄井田为研究对象,针对影响该井田内煤层气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郑庄井田 煤层气赋存 地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分析——以黄河北煤田某煤矿为例
12
作者 安鹏瑞 《科技视界》 2016年第23期99-99,15,共2页
为评价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引入主成分分析法。以黄河北煤田某煤矿为例,在系统收集和分析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影响煤层气的赋存影响因素,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做出定量资源评价,并确定其影响程度。评价结... 为评价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引入主成分分析法。以黄河北煤田某煤矿为例,在系统收集和分析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影响煤层气的赋存影响因素,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做出定量资源评价,并确定其影响程度。评价结果对赵官煤矿煤层气开发利用和防治瓦斯突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 煤层气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煤结构与煤层气赋存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3
作者 侯泉林 李会军 +4 位作者 范俊佳 琚宜文 汪天凯 李小诗 武昱东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87-1495,共9页
构造煤的结构是煤矿瓦斯突出防治和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构造煤的结构成因分类,构造煤显微结构、孔隙结构和化学结构及其与超量煤层气的赋存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和总结,表明构造变形对... 构造煤的结构是煤矿瓦斯突出防治和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构造煤的结构成因分类,构造煤显微结构、孔隙结构和化学结构及其与超量煤层气的赋存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和总结,表明构造变形对煤的显微结构、超显微结构乃至化学大分子结构都有深刻的影响,应力缩聚和应力降解作用是煤变形变质作用(即动力变质作用)的主要方式.在不同的变形机制条件下,构造煤的孔隙系统和结构成分演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不同变形机制下构造煤的可能演化路径,而且认为构造煤尤其是糜棱煤的瓦斯易突性,不仅受地质构造的控制,还可能跟韧性变形条件下的应力降解作用有关.最后指出,从煤的变形机制角度出发探讨变形作用对煤的结构及成分的制约机理,以及探索超量煤层气生成条件和赋存状态是构造煤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变形机制 煤层气(CH4)赋存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岩浆热变质作用对临兴区块煤层气含量赋存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学立 李久庆 +2 位作者 张海锋 刘世界 宣涛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第5期27-33,共7页
基于鄂尔多斯临兴区块的地质背景,分析了紫金山岩体的岩浆热变质作用及其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燕山期是本区岩浆岩活动最强烈的地质时期,形成了紫金山岩体。靠近紫金山岩体,煤的变质程度快速升高,煤样镜质组最大反射率高达4.9%;围绕紫... 基于鄂尔多斯临兴区块的地质背景,分析了紫金山岩体的岩浆热变质作用及其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燕山期是本区岩浆岩活动最强烈的地质时期,形成了紫金山岩体。靠近紫金山岩体,煤的变质程度快速升高,煤样镜质组最大反射率高达4.9%;围绕紫金山岩体,煤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煤层气含量呈现环带状展布特征,煤层气含量快速升高。研究认为:由叠加在深成变质作用基础上的岩浆热变质作用形成的高温烘烤作用下,岩浆热变质引起煤的二次生烃导致煤生气量增大和吸附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变质 煤层 临兴区块 煤层气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88
15
作者 徐凤银 肖芝华 +4 位作者 陈东 闫霞 武男 李相方 苗亚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5-215,共11页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无论从产业规模,还是勘探开发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进一步提高煤层气开发技术的适应性和煤层气资源的有效性,推进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为...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无论从产业规模,还是勘探开发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进一步提高煤层气开发技术的适应性和煤层气资源的有效性,推进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为出发点,系统梳理了目前我国煤层气开发的理论进展和技术现状。首先,归纳并提出了煤层气赋存和排采理论方面的新认识,煤储层微观气水赋存与产出存在2种不同的模式,“固气系统”与“固液系统”协同吸附,储层基质孔隙水对气体解吸-传输具有重要影响。其次,梳理小曲率半径定向井、水平井分段压裂、定量化排采多目标优化控制等煤层气开发新技术,并深入分析了煤层气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持续加强以排采为核心的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单井产量,实现煤层气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排采 勘探开发技术 煤层气赋存 煤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层气开发基础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鲜学福 杨明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87-398,共12页
重点介绍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在煤结构、煤层气赋存状态、解吸、渗流、涌出、压力、含量和煤层渗透系数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并且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 煤层气 煤结构 煤层气赋存状态 解吸 渗流 涌出 压力 含量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荆志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第7期51-53,共3页
煤层气作为优质的无污染能源,被广泛应用到发电、汽车燃料等领域。在煤矿区,煤层气资源的生成、富集和运移等环节都与地层含水量、地层水离子成分等存在紧密联系,由于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产生的作用不同,煤层气在生成、富集以及运移等方面... 煤层气作为优质的无污染能源,被广泛应用到发电、汽车燃料等领域。在煤矿区,煤层气资源的生成、富集和运移等环节都与地层含水量、地层水离子成分等存在紧密联系,由于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产生的作用不同,煤层气在生成、富集以及运移等方面存在本质的区别。开采企业必须基于水文地质条件,优化煤层气开采的各个环节,实现煤层气的科学开采,切实提高其利用价值。当前,开采企业频繁遭遇水文地质问题。针对此情况,相关企业必须客观分析水文地质条件,明确两者的关联,对煤层气进行科学开采,切实提高煤层气的开采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煤层气开采 影响 煤层气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煤层气CDM项目开发现状及对策
18
作者 张树辉 《矿业装备》 2014年第9期96-97,共2页
煤层气CDM项目的开发是降低瓦斯事故、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企业效益和控制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开发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受到资金投入、扶持力度、煤层气赋存特点等方面影响,煤层气CDM开发进展情况并不容乐观... 煤层气CDM项目的开发是降低瓦斯事故、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企业效益和控制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开发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受到资金投入、扶持力度、煤层气赋存特点等方面影响,煤层气CDM开发进展情况并不容乐观,本文根据国内煤层气实际开发情况给出了促使煤层气CDM项目发展的相关建议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促进国内煤层气建设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项目开发 煤层气产业 瓦斯事故 煤层气赋存 大气环境污染 开发情况 发展潜力 资金投入 煤层气储量 执行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百里煤田勘探区煤储层含气性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马伟亮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13期166-168,共3页
甘肃省灵台县百里煤田勘探区整体煤储层含气量较高,赋存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具有良好的勘查与开发前景。在煤层气赋存的控气地质因素中,煤层厚度、煤层埋深、构造发育特征、围岩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均有利于煤层气的产出和保存,煤的变质... 甘肃省灵台县百里煤田勘探区整体煤储层含气量较高,赋存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具有良好的勘查与开发前景。在煤层气赋存的控气地质因素中,煤层厚度、煤层埋深、构造发育特征、围岩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均有利于煤层气的产出和保存,煤的变质程度为储层含气量的次要不利因素,影响较小。受多种地质因素的综合影响,勘探区内含气量赋存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煤田 煤层气赋存 影响因素 变质程度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层产气机理及规律
20
作者 赵龙 降文萍 《中国煤炭地质》 2020年第1期73-78,共6页
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了采动区煤层裂隙特征、煤层气赋存特征和煤层气运移特征,揭示了煤矿采动影响下上覆被保护煤层产气机理。分析认为采动区煤层产气机理与常规煤层气产气机理不同,一是采动区煤层基质孔隙大、内部裂隙多、离层裂隙发育。... 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了采动区煤层裂隙特征、煤层气赋存特征和煤层气运移特征,揭示了煤矿采动影响下上覆被保护煤层产气机理。分析认为采动区煤层产气机理与常规煤层气产气机理不同,一是采动区煤层基质孔隙大、内部裂隙多、离层裂隙发育。二是采动区煤层气解吸快、解吸量大、水中溶解气少。三是采动区煤层气运移以气体单向流为主,评价渗透性指标为透气性系数。在收集大量采动区煤层气井产气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产气机理对产气规律的影响。采动区煤层气井产气规律与常规煤层气井相比,具有产量提升快、产气峰值高的特点,整体呈现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趋于平稳的规律。结合采动区煤层产气机理研究,分析认为气产量提升速度快是由于煤层裂隙迅速增多且气体在裂隙中以气相单相流运移为主,产气峰值高是由于储层压力快速下降使煤层气加速解吸,短时间内在井筒附近聚集大量游离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动区煤层气抽采 理论研究 产气机理 产气规律 煤层裂隙特征 煤层气赋存特征 煤层气运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