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锑酸盐电镜组化显示细胞内钙离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大冲 唐外星 +6 位作者 张淑安 杨于嘉 周永刚 虞佩兰 郭殿林 罗涵 罗正耀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300-304,共5页
本文介绍焦锑酸盐法在研究细胞内Ca^(2+)的应用。采用Wistar鼠离体心脏钙矛盾模型、Wistar鼠脑缺血与再灌流模型和内毒素诱发兔脑水肿模型,在电镜下对细胞内Ca^(2+)进行定位显示,并运用x线显微分析对Ca^(2+)进行了验证。此外,本文还对... 本文介绍焦锑酸盐法在研究细胞内Ca^(2+)的应用。采用Wistar鼠离体心脏钙矛盾模型、Wistar鼠脑缺血与再灌流模型和内毒素诱发兔脑水肿模型,在电镜下对细胞内Ca^(2+)进行定位显示,并运用x线显微分析对Ca^(2+)进行了验证。此外,本文还对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的改进和Ca^(2+)的鉴定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揭示Ca^(2+)与细胞中毒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锑酸盐 超微结构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莴苣授粉前后柱头与花柱中钙的分布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邱义兰 刘如石 +3 位作者 谢潮添 杨延红 谷力 田惠桥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7-286,共10页
莴苣柱头呈两裂片状,有接受花粉的接受面和非接受面之分。授粉前后,柱头接受面乳突细胞的细胞壁中贮存丰富的细小钙颗粒,而非接受面的表皮细胞壁中的钙颗粒很少。在花柱组织中钙的分布具有明显特征,在同一水平上,钙主要分布在引导组织... 莴苣柱头呈两裂片状,有接受花粉的接受面和非接受面之分。授粉前后,柱头接受面乳突细胞的细胞壁中贮存丰富的细小钙颗粒,而非接受面的表皮细胞壁中的钙颗粒很少。在花柱组织中钙的分布具有明显特征,在同一水平上,钙主要分布在引导组织的质外体中,如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而在引导组织外的薄壁组织中钙主要分布在的细胞内液炮和细胞壁中以及维管束导管内。在花柱不同水平上,花柱中的钙呈现出梯度分布,顶端各组织中的钙颗粒较少,基部各组织中的钙颗粒较多。授粉后1h花柱基部组织的钙颗粒增多,钙梯度分布现象增强。花柱引导组织中的钙梯度分布很可能是吸引花粉管向下生长的原因。讨论了莴苣花柱引导组织中钙梯度分布特征和花粉管在其体内生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苣 授粉前 授粉后 柱头 花柱 分布 焦锑酸盐沉淀法 花粉管 雌蕊组织 定向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顶兰胚囊发育过程中Ca^(2+)分布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冬妹 王亚琴 +1 位作者 叶秀粦 梁承邺 《云南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502,共8页
用焦锑酸盐沉淀法对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胚囊发育过程中的Ca2+状态进行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观察结果发现:功能大孢子时期,珠孔端的胚囊壁上开始出现小颗粒的Ca2+沉淀,但功能大孢子细胞内未见明显的Ca2+标记;四核胚囊时期胚囊壁... 用焦锑酸盐沉淀法对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胚囊发育过程中的Ca2+状态进行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观察结果发现:功能大孢子时期,珠孔端的胚囊壁上开始出现小颗粒的Ca2+沉淀,但功能大孢子细胞内未见明显的Ca2+标记;四核胚囊时期胚囊壁上的Ca2+沉淀明显增多,液泡膜上有Ca2+沉淀出现,珠孔处的Ca2+沉淀颗粒较大;成熟胚囊时期,胚囊壁上的Ca2+沉淀进一步增多,且胚囊内Ca2+分布明显增多,且极性明显,珠孔端助细胞、卵细胞比合点端反足细胞有更多的Ca2+沉淀。鹤顶兰成熟胚囊内Ca2+积累的来源有:(1)在胚囊成熟前主要由珠被细胞、珠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向胚囊运输;(2)以沉淀有大量Ca2+的小泡形式跨过胚囊壁进入胚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兰 胚囊 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焦锑酸盐沉淀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