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风止痒颗粒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和苍术素的HPLC法测定及其化学计量学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志强 冯艳广 +1 位作者 冯创 田广林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消风止痒颗粒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和苍术素,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消风止痒颗粒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和苍术素,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0~14 min检测毛蕊花糖苷和焦地黄苯乙醇苷B1)、254 nm(14~31 min检测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270 nm(31~55 min检测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和苍术素);体积流量0.9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消风止痒颗粒中9种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和苍术素分别在2.53~63.25、1.09~27.25、8.17~204.25、2.38~59.50、4.07~101.75、1.74~43.50、0.66~16.50、1.47~36.75、2.86~71.50μg/m 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1%、98.17%、100.13%、97.63%、98.72%、97.22%、96.93%、99.24%、100.01%,RSD值分别为1.42%、1.26%、0.72%、1.55%、0.84%、1.06%、1.18%、0.67%、0.95%;11批样品聚类分析为3类,主成分1~3是影响消风止痒颗粒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消风止痒颗粒中多指标成分质量评价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止痒颗粒 毛蕊花糖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升麻素 升麻素 5-O-甲基维斯阿米醇 亥茅酚 苍术素醇 白术内酯Ⅱ 苍术素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计量学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舒筋跌打膏中哈巴苷、哈巴俄苷、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和藁本内酯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春兰 朱新华 +1 位作者 叶慧文 李雄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1960-1963,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舒筋跌打膏中哈巴苷、哈巴俄苷、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藁本内酯的方法。方法 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舒筋跌打膏中哈巴苷、哈巴俄苷、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藁本内酯的方法。方法 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31.0 min在210 nm波长下检测哈巴苷、哈巴俄苷和梓醇,31.0~55.0 min在330 nm波长下检测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和藁本内酯;体积流量0.9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哈巴苷、哈巴俄苷、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藁本内酯分别在2.06~51.50、0.78~19.50、4.07~101.75、2.66~66.50、1.09~27.25、1.71~42.75、13.58~399.50μg/mL线性关系良好;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1%、97.38%、99.18%、98.53%、97.98%、98.98%、99.96%,RSD值分别为0.86%、1.41%、1.11%、1.23%、0.92%、0.95%、0.76%。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重复性好,可用于舒筋跌打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筋跌打膏 哈巴 哈巴俄 梓醇 毛蕊花糖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马替诺皂 藁本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软脉灵口服液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虎杖苷 被引量:4
3
作者 马伟国 马灵珍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2期2321-2325,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软脉灵口服液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虎杖苷。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µm);以乙腈–0.1%甲酸...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软脉灵口服液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虎杖苷。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µ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330 nm(0~17 min检测毛蕊花糖苷和焦地黄苯乙醇苷B1)、280 nm(17~50 min检测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虎杖苷);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µL。结果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虎杖苷分别在1.23~30.75、0.59~14.75、0.71~17.75、1.47~36.75、9.78~244.50、6.57~164.25、1.19~29.75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4%、97.62%、96.84%、98.96%、100.11%、99.46%、98.92%,RSD值分别为1.15%、1.27%、1.02%、0.96%、0.65%、1.41%、0.8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为软脉灵口服液中多指标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脉灵口服液 毛蕊花糖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迷迭香酸 紫草酸 丹酚酸b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 虎杖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熟地黄中4种苯乙醇苷 被引量:18
4
作者 邹献亮 陈颋 +2 位作者 华腊 王永丽 侴桂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5-1090,共6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洋地黄叶苷C、焦地黄苯乙醇苷A1、焦地黄苯乙醇苷B1的含有量。方法熟地黄6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MGⅡ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洋地黄叶苷C、焦地黄苯乙醇苷A1、焦地黄苯乙醇苷B1的含有量。方法熟地黄6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MGⅡ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34 nm;柱温30℃。以毛蕊花糖苷为内标,建立毛蕊花糖苷与洋地黄叶苷C、焦地黄苯乙醇苷A1、焦地黄苯乙醇苷B1的相对校正因子,再测定另3种成分的含有量;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17批熟地黄和18批生地黄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毛蕊花糖苷、洋地黄叶苷C、焦地黄苯乙醇苷A1、焦地黄苯乙醇苷B1分别在9.496~118.70μg/mL(r=1.000 0)、8.192~102.40μg/mL(r=1.000 0)、11.000~137.50μg/mL(r=1.000 0)、3.019 2~37.74μg/mL(r=1.000 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1%、98.30%、99.15%、101.88%,RSD分别为1.12%、1.35%、1.33%、1.19%。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接近于外标法。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熟地黄和生地黄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毛蕊花糖 地黄C 地黄苯乙醇A1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一测多评 相对校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清凉膏药中7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丽莎 朱新华 +2 位作者 黄春兰 赵英 李雄杰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12期2135-2139,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测定清凉膏药中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柱温25℃;采用甲醇-乙腈(3∶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测定清凉膏药中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柱温25℃;采用甲醇-乙腈(3∶1)与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1;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检测波长为310 nm,梓醇的检测波长为210 nm,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的检测波长为330 nm。结果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17~43.40 mg·L^-1(r=0.9991),1.76~35.20 mg·L^-1(r=0.9998),0.88~17.60 mg·L^-1(r=0.9993),3.26~65.20mg·L^-1(r=0.9996),2.37~47.40 mg·L^-1(r=0.9999),1.19~23.80 mg·L^-1(r=0.9995),1.46~29.20 mg·L^-1(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RSD=1.4%)、97.6%(RSD=1.1%)、97.0%(RSD=1.5%)、100.0%(RSD=0.69%)、99.2%(RSD=0.99%)、97.4%(RSD=1.0%)、98.4%(RSD=0.89%)。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重复性好,可用于清凉膏药的的定量分析和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凉膏药 波长切换法 高效液相色谱 氧化前胡素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梓醇 毛蕊花糖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马替诺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春血安胶囊中8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
6
作者 翟英英 位恒超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春血安胶囊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 1、肉桂酸、桂皮醛、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1 m...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春血安胶囊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 1、肉桂酸、桂皮醛、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1 mL·L^-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30(检测毛蕊花糖苷和焦地黄苯乙醇苷B 1),280(检测肉桂酸和桂皮醛)和208 nm(检测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结果8种成分分别在12.68~253.60,4.96~99.20,0.89~17.80,14.07~281.40,0.66~13.20,1.38~27.60,1.14~22.80,4.46~89.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9%,98.55%,97.14%,100.01%,96.94%,98.78%,97.43%,99.20%;RSD值分别为0.91%,1.43%,1.21%,0.84%,1.18%,1.33%,1.05%,0.7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春血安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血安胶囊 毛蕊花糖 地黄苯乙醇b 1 肉桂酸 桂皮醛 泽泻醇F 泽泻醇A 24-乙酰泽泻醇A 23-乙酰泽泻醇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抗饥消渴片中7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亚东 刘力亨 宋波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12期2130-2134,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抗饥消渴片中原儿茶醛、儿茶素、表儿茶素、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的含量,为抗饥消渴片质量标准提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 目的建立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抗饥消渴片中原儿茶醛、儿茶素、表儿茶素、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的含量,为抗饥消渴片质量标准提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80 nm(0~24.0 min检测原儿茶醛、儿茶素和表儿茶素)、330 nm(24.0~36.0 min检测毛蕊花糖苷和焦地黄苯乙醇苷B1)和296 nm(36.0~50.0 min检测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结果原儿茶醛、儿茶素、表儿茶素、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分别在5.96~119.20、1.18~23.60、8.76~175.20、2.87~57.40、1.59~31.80、1.26~25.20、0.88~17.60μ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1);7种测定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96.0%,RSD均≤2.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抗饥消渴片中多种指标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饥消渴片 原儿茶醛 儿茶素 表儿茶素 毛蕊花糖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麦冬甲基黄烷酮A 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明颗粒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琴 马灵珍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12期2489-2492,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芪明颗粒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决明子苷B2、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C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目的:建立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芪明颗粒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决明子苷B2、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C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检测毛蕊花糖苷和焦地黄苯乙醇苷B1)、250 nm(检测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和3’-甲氧基葛根素)和284 nm(检测决明子苷B2、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C)。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决明子苷B2、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C分别在1.76~35.20μg·ml-1,0.64~12.80μg·ml-1,4.48~89.60μg·ml-1,13.59~271.80μg·ml-1,3.52~70.40μg·ml-1,2.18~43.60μg·ml-1,4.66~93.20μg·ml-1和1.29~25.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4%,96.85%,99.69%,100.02%,98.89%,99.22%,98.11%和97.64%,RSD分别为0.95%,1.06%,0.81%,0.74%,1.45%,1.34%,1.17%和1.25%(n=9)。10批样品聚类分析为2类。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通过聚类分析提出了含量差异的影响因素,可用于芪明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明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毛蕊花糖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3’-羟基葛根素 葛根素 3’-甲氧基葛根素 决明子b2 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 决明子C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乌发丸中7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静 任坤瑾 何胜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400-408,共9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乌发丸中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取Agilent SB-C18色...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乌发丸中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取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他6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其含量。结果:梓醇、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马替诺皂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分别在4.67~116.75、2.74~68.50、1.06~26.50、1.68~42.00、6.44~161.00、0.86~21.50、1.29~32.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98.79%(1.38%)、97.85%(1.05%)、97.29%(1.40%)、99.05%(0.83%)、100.19%(0.71%)、98.22%(0.96%)和96.98%(1.20%),QAMS法所测乌发丸中7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QAMS法简单、准确,可同时测定乌发丸中7种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乌发丸 相对校正因子 梓醇 毛蕊花糖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马替诺皂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 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 蟛蜞菊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汤剂的鲜地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志鹏 徐杰 +3 位作者 刘佩仪 黄梦婷 钟志奎 程学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7-1137,共11页
目的 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鲜地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为鲜地黄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制备25批鲜地黄标准汤剂,测定各批次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指标成分梓醇和地黄苷D的含量,构建... 目的 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鲜地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为鲜地黄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制备25批鲜地黄标准汤剂,测定各批次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指标成分梓醇和地黄苷D的含量,构建能全面表征鲜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和苯乙醇苷类成分的UPLC特征图谱;基于标准汤剂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特征图谱的一致性,制备3批鲜地黄配方颗粒,验证制定标准的合理性。结果 鲜地黄标准汤剂出膏率实测范围为13.93%~20.09%;梓醇和地黄苷D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6.14~73.37、2.96~5.33 mg/g;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特征图谱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指认峰3、4、6分别为梓醇、地黄苷D、益母草苷;苯乙醇苷类成分特征图谱共标定了8个共有峰,指认峰1、4、5、6分别为洋地黄叶苷C、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异毛蕊花糖苷;3批鲜地黄配方颗粒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特征图谱均与同批次药材制备的标准汤剂接近,且均在质量标准规定范围内。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基于标准汤剂的鲜地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科学合理、稳定可行,可为鲜地黄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质量标准 梓醇 地黄D 益母草 地黄C 毛蕊花糖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异毛蕊花糖
原文传递
HPLC同时测定补益地黄丸中的7种成分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兴奎 王静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补益地黄丸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β-蜕皮甾酮、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补益地黄丸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β-蜕皮甾酮、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分别为330 nm(0~24.0 min,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250 nm(24.0~33.0 min,β-蜕皮甾酮)、283 nm(33.0~70.0 min,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结果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β-蜕皮甾酮、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67~53.40、1.09~21.80、0.86~17.20、2.97~59.40、16.59~331.80、1.48~29.60、7.56~151.20μg·mL^-1(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0%、97.76%、96.97%、99.35%、100.02%、98.10%、99.85%,RSD分别为1.11%、1.38%、0.98%、0.79%、1.05%、1.28%、0.59%。结论所用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补益地黄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益地黄 含量测定 梯度洗脱法 毛蕊花糖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β-蜕皮甾酮 芸香柚皮 柚皮 橙皮 新橙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