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合成反应机理及动力学 被引量:16
1
作者 章亚东 蒋登高 +2 位作者 刘志伟 王自健 黄恩才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30,共4页
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 ,采用直接法由葡萄糖与正十二醇反应合成正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提出了该合成过程扩散———反应动力学模型 ,并求取了模型的相关参数 ,经检验证实了该模型可靠。此外 ,亦求取了该反应的表现... 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 ,采用直接法由葡萄糖与正十二醇反应合成正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提出了该合成过程扩散———反应动力学模型 ,并求取了模型的相关参数 ,经检验证实了该模型可靠。此外 ,亦求取了该反应的表现活化能Ea =2 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烷基 合成 反应机理 动力学 正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多峰拟合用于烷基葡萄糖苷临界胶束浓度测量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建华 孔凯清 +1 位作者 何争玲 刘自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12-1415,共4页
报道了可见吸收光谱线型的高斯多峰拟合用于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葡萄糖苷(APG),如辛基--βD-葡萄糖单苷(C8G1)和癸基--βD-葡萄糖单苷(C10G1)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具体作法是以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为探针,... 报道了可见吸收光谱线型的高斯多峰拟合用于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葡萄糖苷(APG),如辛基--βD-葡萄糖单苷(C8G1)和癸基--βD-葡萄糖单苷(C10G1)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具体作法是以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为探针,测量一系列不同浓度的APG-CV水溶液体系的可见吸收光谱。其光谱特征是CV单体吸收峰598~609 nm和二聚体吸收峰538~569 nm叠合在一起。用高斯多峰拟合法实现了体系可见光谱吸收叠合峰的分峰、峰面积(积分吸光度)、频移及半高宽等光谱线型参数计算。单体和二聚体峰面积比(相对积分吸光度A2/A1)、频移(Δλ)及半高宽(w1,w2)对APG浓度图形在CMC处发生突变。首次发现可见吸收光谱线型参数半高宽对APG聚集行为敏感,并成功用于APG的CMC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葡萄糖苷 临界胶束浓度 分光光度法 高斯多峰拟合 半高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6
3
作者 吕树祥 邓宇 +1 位作者 武文洁 姚培正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7,共4页
采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以D 葡萄糖和正十二醇为原料直接合成十二烷基糖苷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反应速率、产物收率与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色泽无影响 ,适宜的工艺条件为 :正十二醇 /D 葡萄糖 (摩尔比 ) =4∶1,反应温... 采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以D 葡萄糖和正十二醇为原料直接合成十二烷基糖苷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反应速率、产物收率与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色泽无影响 ,适宜的工艺条件为 :正十二醇 /D 葡萄糖 (摩尔比 ) =4∶1,反应温度 110~ 12 0℃ ,反应时间 4h ,反应压力 4kPa ,搅拌速率大于 840r/min ,对甲苯磺酸 /D 葡萄糖 (摩尔比 ) =1.5 %,MgO为较好的中和剂。产物为乳白色 ,十二烷基糖苷总收率大于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工艺条件 D-葡萄糖 正十二醇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烷基葡萄糖苷钻井液的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蔡利山 赵素丽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6,共4页
硅酸盐体系是一种抑制能力比较强的钻井液体系 ,现代固控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化学助剂的不断推出为硅酸盐体系的重新使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烷基葡萄糖苷(APG)近年来被发现具有降低水活度、改变页岩孔隙流体流动状态的作用 ,因此最初... 硅酸盐体系是一种抑制能力比较强的钻井液体系 ,现代固控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化学助剂的不断推出为硅酸盐体系的重新使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烷基葡萄糖苷(APG)近年来被发现具有降低水活度、改变页岩孔隙流体流动状态的作用 ,因此最初被作为抑制剂使用 ,但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材料加入到钻井液以后 ,体系具备了部分油基钻井液的特点 ,如润滑性好、可提高抑制能力等。通过实验证实了APG与硅酸盐体系复配以后 ,能够较好地改善硅酸盐体系的综合性能 ,包括流变性能、抑制性能、润滑性能等 ,并对体系的抗污染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由于硅酸盐与APG均属无毒物质 ,有利于环境保护 ,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钻井液 烷基葡萄糖苷 环境保护 水活度 页岩孔隙 抑制剂 抑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合成与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章亚东 王自健 +1 位作者 高晓蕾 蒋登高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8-211,共4页
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 ,采用直接法由葡萄糖和正十二醇反应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并用快原子轰击质谱 ( FAB)、气相色谱 ( GC)、红外光谱 ( IR)、核磁共振谱 ( NMR)等方法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根据分析结果分别计算出了产品... 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 ,采用直接法由葡萄糖和正十二醇反应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并用快原子轰击质谱 ( FAB)、气相色谱 ( GC)、红外光谱 ( IR)、核磁共振谱 ( NMR)等方法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根据分析结果分别计算出了产品的平均聚合度 ( n)和亲水亲油平衡值( H LB)。此外 ,对产品表面性能 (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能力、增溶能力、泡沫性能及稳定性等 )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n- C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合成 结构表征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永昭 计建炳 艾宁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5-1090,共6页
以正十二醇和葡萄糖为原料一步法制备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催化体系、催化剂用量、温度、醇糖比等)对反应过程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提出了此反应过程的物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反应主要由生成... 以正十二醇和葡萄糖为原料一步法制备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催化体系、催化剂用量、温度、醇糖比等)对反应过程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提出了此反应过程的物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反应主要由生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主反应和生成多糖的副反应组成。十二醇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烷基葡萄糖苷的主反应属于液相反应机理,首先葡萄糖溶解于十二醇中,然后与十二醇发生均相反应,碳正离子与十二醇的反应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中部分固相葡萄糖处于熔融状态,能捕捉液相中的催化剂,生成多糖副产物。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此反应机理能很好地描述反应过程,为此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烷基葡萄糖苷 表面活性剂 反应机理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葡萄糖苷作为降滤失助剂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长虹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2,共2页
首次报道了烷基葡萄糖苷(APG)作为降滤失助剂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烷基葡萄糖苷在聚合物钻井液中具有较好的降滤失性能,对聚合物钻井液的耐温性也有好的影响。而且烷基葡萄糖苷与甲基糖苷复配后既可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抑制性又好,从... 首次报道了烷基葡萄糖苷(APG)作为降滤失助剂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烷基葡萄糖苷在聚合物钻井液中具有较好的降滤失性能,对聚合物钻井液的耐温性也有好的影响。而且烷基葡萄糖苷与甲基糖苷复配后既可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抑制性又好,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钻井液体系——糖基聚合物钻井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钻井液 降滤失剂 烷基葡萄糖苷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苷化一步法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诗飞 黄恩才 +2 位作者 吕书祥 章亚东 雷国建 《河南化工》 CAS 2002年第3期16-18,共3页
报道了以葡萄糖和十二醇为原料直接苷化一步法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生产工艺,对其影响因素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醇糖物质的量比为3-5,反应温度为110-130℃,反应压力4kPa,反应时间3-5h。
关键词 直接化一步法 合成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动力学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S比色法在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毛宇辉 张永昭 +1 位作者 陈丽娜 温瑶瑶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17期55-57,共3页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十二烷基葡糖苷反应体系中,因含有较多的正十二醇,正十二醇在糖苷作用下,在水中形成乳液,对葡萄糖含量测定形成了很大干扰。本文采用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考察了波长、DNS试剂用量、显色时间对结果...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十二烷基葡糖苷反应体系中,因含有较多的正十二醇,正十二醇在糖苷作用下,在水中形成乳液,对葡萄糖含量测定形成了很大干扰。本文采用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考察了波长、DNS试剂用量、显色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此方法的线性度、精密度、回收率均具有较高水平,具有快速、便捷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DNS 显色法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抑制性三甲基硅烷基葡萄糖苷的合成及其防膨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慧君 蔡丹 +3 位作者 张洁 陈刚 唐德尧 赵景瑞 《复杂油气藏》 2014年第2期61-64,共4页
以葡萄糖与三甲基氯硅烷为原料合成三甲基硅烷基葡萄糖苷(TSG),考察了TSG对膨润土线性膨胀率的影响,并通过泥球实验和防膨实验进一步考察了TSG对粘土水化膨胀、分散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SG具有较好的抑制粘土水化膨胀、分散的作... 以葡萄糖与三甲基氯硅烷为原料合成三甲基硅烷基葡萄糖苷(TSG),考察了TSG对膨润土线性膨胀率的影响,并通过泥球实验和防膨实验进一步考察了TSG对粘土水化膨胀、分散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SG具有较好的抑制粘土水化膨胀、分散的作用。在质量分数为10%的TSG水溶液中,膨润土的线性膨胀率仅为54.62%,防膨率为79.07%。在TSG水溶液中浸泡的泥球水化膨胀程度明显降低。室温下,TSG对水基钻井液有增粘作用,滤失量较基浆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且摩阻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硅烷基葡萄糖苷 抑制剂 粘土膨胀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二步法合成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洪特 于兵川 朱俊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44-347,共4页
探讨了用二步法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工艺过程及条件,当用混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硫酸)做催化剂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m(催化剂)∶m(葡萄糖)=0.011∶1,反应温度105~110℃,n(葡萄糖)∶n(丁醇)=1∶5,n(葡萄糖)∶n(十二醇)=1∶2。
关键词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二步法 工艺合成 工艺条件 工艺过程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葡萄糖苷直接合成法研究
12
作者 高天荣 赵元藩 +2 位作者 熊部周 张绍民 景凤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3-44,共2页
烷基葡萄糖苷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本文介绍在常压下,用直接合成法,制备正丁基葡萄糖苷,正辛基葡萄糖苷。
关键词 烷基葡萄糖苷 直接合成 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土相硅酸盐-烷基葡萄糖苷钻井液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宁 张麒麟 +1 位作者 甄剑武 宋士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6,96,共4页
针对硅酸盐钻井液的流变性和高温高压滤失量不易控制的问题,在钻井液中引入了烷基葡萄糖苷APG,并对配伍的处理剂进行了优选。通过处理剂优选得到,在硅酸盐溶液中,XC和HV-PAC具有较好的提黏切能力,LV-CMC、CPS2000是较为理想的低分子量... 针对硅酸盐钻井液的流变性和高温高压滤失量不易控制的问题,在钻井液中引入了烷基葡萄糖苷APG,并对配伍的处理剂进行了优选。通过处理剂优选得到,在硅酸盐溶液中,XC和HV-PAC具有较好的提黏切能力,LV-CMC、CPS2000是较为理想的低分子量和中分子量降滤失剂,可用FD-1、乳化沥青和聚合物凝胶作封堵剂,多羟基天然酚K-1是合适的分散剂,APG胶束吸附在处理剂和固相颗粒表面形成的憎水屏障,可阻止或降低硅酸盐与重晶石表面作用及硅酸盐自身的聚集作用,从而改善硅酸盐钻井液的流变性,降低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硅酸盐-烷基葡萄糖苷钻井液对不同区块岩屑的滚动回收率较高,具有良好的抑制性,且该钻井液在低孔低渗岩心中的封堵率接近100%,具有较强的物理、化学封固性能。该钻井液在内蒙意7和意11井进行了应用,解决了火山岩和泥岩的井壁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塌钻井液 硅酸盐 烷基葡萄糖苷 井壁稳定 抑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膜式分子蒸馏法分离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14
作者 吴莉莉 魏秀慧 陈学梅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88-91,共4页
采用刮膜式二级分子蒸馏分离十二烷基葡萄糖苷(APG)中正十二醇,高效气相测定其组成,并用色差计测定糖苷的颜色。当进料速率为60~70rnL/h,刮膜器转速为90~100r/Min,预热温度60℃,通过控制蒸馏温度和压力来优化分离流程,分离... 采用刮膜式二级分子蒸馏分离十二烷基葡萄糖苷(APG)中正十二醇,高效气相测定其组成,并用色差计测定糖苷的颜色。当进料速率为60~70rnL/h,刮膜器转速为90~100r/Min,预热温度60℃,通过控制蒸馏温度和压力来优化分离流程,分离效果满意;一级分离条件:蒸馏温度90~100℃,工作压力10Pa,粗制后的APG含醇量控制在20%~30%;二级分离条件:蒸馏温度120~150℃,工作压力4—20Pa都可以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但一定的蒸馏温度必定有一定的工作压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5Pa、130℃和4Pa、150℃时,脱醇效果较好,建议分离温度不超过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灯峰 陈朗秋 +3 位作者 李宏伟 曾森 旷娜 田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20-1126,共7页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乙酰化、选择性脱C1位乙酰基、转化成三氯乙酰亚胺酯、与受体醇偶联和脱保护5步反应合成了11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利用核磁共振、偏光显微镜和热失重分析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乙酰化、选择性脱C1位乙酰基、转化成三氯乙酰亚胺酯、与受体醇偶联和脱保护5步反应合成了11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利用核磁共振、偏光显微镜和热失重分析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疏水烷基链长n为6—10时,均具有发泡和乳化性能,特别是正壬基β-D-吡喃葡萄糖苷(rt=9)具有更加优异的发泡和乳化性能;当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疏水链的长度n/〉7时,均具有热致液晶行为,特别是正十二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n=12)和十四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n=14)能够形成更加稳定的液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烷基-β-D-吡喃葡萄糖 发泡 乳化 热致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吡喃葡萄糖苷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16
作者 陈得军 王公轲 +1 位作者 郑云 卢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87,共1页
烷基糖苷是一类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自然界中能被生物完全降解,因此有绿色表面活性剂之称,主要被用于食品、化妆品及洗涤剂等产品中.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有很多,以前主要集中在蛋白质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体系... 烷基糖苷是一类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自然界中能被生物完全降解,因此有绿色表面活性剂之称,主要被用于食品、化妆品及洗涤剂等产品中.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有很多,以前主要集中在蛋白质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体系.随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的发展,它们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利用表面张力法、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十二烷基吡喃葡萄糖苷(C12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吡喃葡萄糖 表面张力 荧光 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溶剂法合成烷基聚葡萄糖苷
17
作者 宋波 吴耘红 +1 位作者 翟丽萍 蕉云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玉米淀粉酶解所得低聚糖为原料,用双组分醇作溶剂,在酸性条件下通过两步醇交换法合成出了APG,对产品物性进行了测试。同时又以结晶葡萄糖、麦芽糖为原料合成了相应产品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证明:上述合成方法是可行的,产品的表面... 以玉米淀粉酶解所得低聚糖为原料,用双组分醇作溶剂,在酸性条件下通过两步醇交换法合成出了APG,对产品物性进行了测试。同时又以结晶葡萄糖、麦芽糖为原料合成了相应产品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证明:上述合成方法是可行的,产品的表面物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G 表面活性剂 合成 非离子 烷基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贞操 陈国勇 +2 位作者 陈朗秋 申望珍 季善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5-1273,共9页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全乙酰化、在SnCl4催化下与脂肪醇糖苷化、脱保护3步反应合成了7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利用核磁共振、表面张力仪和偏光显微镜等对其进行结构、表面张力和热致液晶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烷基-α...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全乙酰化、在SnCl4催化下与脂肪醇糖苷化、脱保护3步反应合成了7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利用核磁共振、表面张力仪和偏光显微镜等对其进行结构、表面张力和热致液晶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烷基链长(n)为69时,均有发泡和乳化性能,其中正壬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最佳的发泡和乳化性能;烷基糖苷(n=69)的表面张力(γCMC)及临界胶束浓度(CMC)均比较低;饱和吸附量(Γmax)随烷基链的增长而减小,饱和吸附面积(Amin)随烷基链增长而增大;形成胶束时的标准自由能(ΔGmic)和吸附自由能(ΔGads)均为负值,其绝对值随烷基链增长而越来越大,其中正辛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的表面活性最好;烷基糖苷(n=49)对皮肤均无急性刺激作用;所合成的烷基糖苷均具有热致液晶行为,随烷基链长的增加,液晶相的温度范围变宽,液晶相的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葡萄糖 烷基-α-D-吡喃葡萄糖 SNCL4 表面性能 热致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聚葡萄糖苷(APG)的专利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骥 《表面活性剂工业》 1996年第1期37-41,共5页
关键词 烷基葡萄糖 专利 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表面活性剂和润肤品底层的具有良好贮存稳定性的烷基葡萄糖酸苷及其制备(日本)
20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2年第8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润肤品 底层 烷基葡萄糖 制备 贮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