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脉冲电场与热灭菌技术相结合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珂舟 杨勇 +3 位作者 袁夏冰 韩其国 屠亚威 符米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2,149,共4页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极有潜力的非热灭菌技术,但由于其参数较多,对于最佳的灭菌参数至今未有定论。所以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将高压脉冲电场灭菌与传统的热杀菌技术相结合的灭菌技术,旨在发挥两者的优点,实现一种简单、...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极有潜力的非热灭菌技术,但由于其参数较多,对于最佳的灭菌参数至今未有定论。所以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将高压脉冲电场灭菌与传统的热杀菌技术相结合的灭菌技术,旨在发挥两者的优点,实现一种简单、节能、快速、安全、高效的灭菌技术。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将大肠杆菌在45℃条件下进行预热5min后再进行高压脉冲电场灭菌,大肠杆菌的存活率已降至13.69%。这样既节省了能源,又适用于一些不能够加热至45℃以上的食物灭菌,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灭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大肠杆菌 热灭菌与非热灭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六十六) 黄瓜种传病害的干热灭菌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孟姗姗 石延霞 李宝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22,共3页
黄瓜种子从采收、运输到贮存过程中都可能受到多种病原菌的侵袭,带菌的黄瓜种子成为黄瓜苗期和成株期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给黄瓜生产造成损失。为了克服蔬菜生产中种子传播病菌的问题,种子的物理消毒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中。
关键词 黄瓜种子 种传病害 灭菌技术 博士 蔬菜生产 贮存过程 初侵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油干热灭菌操作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保建芳 何东平 +1 位作者 丁敏 陈国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69-970,共2页
目的探讨石蜡油厚度及装放方式对干热灭菌效果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装放操作方法。方法采用生物载体定性的方法,分别对干热灭菌后不同厚度(装放量35~432ml)的石蜡油进行灭菌效果检测。结果石蜡油中心的枯草芽孢菌片培养及石蜡油直... 目的探讨石蜡油厚度及装放方式对干热灭菌效果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装放操作方法。方法采用生物载体定性的方法,分别对干热灭菌后不同厚度(装放量35~432ml)的石蜡油进行灭菌效果检测。结果石蜡油中心的枯草芽孢菌片培养及石蜡油直接取样培养全部无菌生长。结论瓶装石蜡油在厚度≤10cm(装放量432ml以内)时干热灭菌效果完全可靠,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油 灭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非热灭菌方法应用于食品保鲜产业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良 司文会 +1 位作者 余雁 阙小峰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8-22,共5页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非热灭菌方法在食品杀菌保鲜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该技术在产业化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放电效率低、处理范围小、处理能力低等问题。利用大功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电源技术和等离子体“远区”处理技...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非热灭菌方法在食品杀菌保鲜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该技术在产业化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放电效率低、处理范围小、处理能力低等问题。利用大功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电源技术和等离子体“远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处理电压,扩大处理对象的直径范围。利用自研的GY-LXD-01在线低温等离子体保鲜生产线对草莓、枇杷和荸荠进行保鲜处理,经检测,实验组的菌落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保鲜效果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灭菌 产业化 食品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生药粉湿热灭菌工艺优化及不同灭菌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孙艳 刘源慧 +6 位作者 郭田甜 毕艳艳 金凤 沈庆国 张娜娜 高艳红 关永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8-423,共6页
目的 优化桔梗生药粉湿热灭菌工艺,并考察辐照灭菌、湿热灭菌、乙醇灭菌、干热灭菌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灭菌时间、灭菌温度、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桔梗总皂苷、桔梗皂苷D含量及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 目的 优化桔梗生药粉湿热灭菌工艺,并考察辐照灭菌、湿热灭菌、乙醇灭菌、干热灭菌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灭菌时间、灭菌温度、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桔梗总皂苷、桔梗皂苷D含量及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湿热灭菌工艺。评价不同灭菌方法对微生物限度、鉴别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影响。结果 最佳条件为灭菌时间35 min,灭菌温度103℃,干燥温度76℃,综合评分为95.14分。4种灭菌方法下微生物限度检查全部合格;灭菌后桔梗皂苷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依次为辐照灭菌>湿热灭菌>乙醇灭菌>干热灭菌;指纹图谱相似度依次为辐照灭菌>乙醇灭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结论 该方法便于操作,重复性好,生产成本低,灭菌彻底,可为桔梗生药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生药粉 湿灭菌工艺 响应面法 灭菌方法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确认试验的湿热灭菌工艺开发
6
作者 王赛元 吕生锋 +2 位作者 王燕 何贵山 李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149-0156,共8页
为确保湿热灭菌过程和灭菌效果具可靠性、重现性,湿热灭菌器应当经过性能确认。通过对湿热灭菌器进行空载热分布试验、满载热分布试验、热穿透试验以及微生物挑战性试验来确认湿热灭菌器灭菌性能在该试验条件下能够达到预期结果,并提供... 为确保湿热灭菌过程和灭菌效果具可靠性、重现性,湿热灭菌器应当经过性能确认。通过对湿热灭菌器进行空载热分布试验、满载热分布试验、热穿透试验以及微生物挑战性试验来确认湿热灭菌器灭菌性能在该试验条件下能够达到预期结果,并提供与灭菌过程和灭菌效果息息相关的灭菌器关键性能参数,继而我们可以基于性能确认试验来开发一系列灭菌工艺,并将其应用到产品的实际灭菌过程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灭菌 性能确认 分布试验 穿透试验 灭菌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菌培养基的湿热灭菌技术
7
作者 王涛 闵绍桓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35,共2页
食、药用菌的菌种培养基,熟料栽培的培养料以及固体发酵生产的培养基,在接种前均需预先进行灭菌处理。湿热灭菌具有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和经济等优点,而成为食、药用菌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有些生产者由于对湿热灭菌... 食、药用菌的菌种培养基,熟料栽培的培养料以及固体发酵生产的培养基,在接种前均需预先进行灭菌处理。湿热灭菌具有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和经济等优点,而成为食、药用菌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有些生产者由于对湿热灭菌的原理不甚了解,技术掌握不当,导致灭菌失败,造成损失。本文介绍湿热灭菌的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一、湿热灭菌的原理 灭菌的目的是杀死物体上或介质中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湿热灭菌的饱和蒸汽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当饱和蒸汽遇到待热物体时,释放出潜热,即汽化热。热能通过传导而到达待灭菌物体或介质中,直至内外热平衡为止。加热可破坏蛋白质和核酸中的氢键链,导致核酸破坏,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使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致死。微生物对湿热的抵抗力因种类而异,微生物热死温度与时间的近似值列于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类 药用菌 培养基 湿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灭菌技术在其专用设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郑仲享 《医疗保健器具(医疗器械版)》 2003年第7期76-79,共4页
本文介绍了湿热灭菌技术的原理以及在其专用设备之一——压力蒸汽灭菌器中的应用。
关键词 湿灭菌技术 灭菌设备 压力蒸汽灭菌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湿热、辐照对龙胆和秦艽化学成分和灭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立雯 林玲 +4 位作者 梁伟洪 陈伟盛 简敏骞 林彤 江英桥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2-697,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灭菌方法对龙胆和秦艽化学成分的影响和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钴60辐照灭菌3种方法对3批龙胆和3批秦艽药材粉末进行灭菌处理,采用液相指纹图谱方法分析龙胆、秦艽中的化学成分。按照《中国药典... 目的比较不同灭菌方法对龙胆和秦艽化学成分的影响和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钴60辐照灭菌3种方法对3批龙胆和3批秦艽药材粉末进行灭菌处理,采用液相指纹图谱方法分析龙胆、秦艽中的化学成分。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检测了不同灭菌处理样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计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结果主要成分龙胆苦苷对辐照敏感,3 k Gy的小剂量辐照即可使龙胆苦苷减少15%或18%;干热灭菌或湿热灭菌使龙胆和秦艽在7.8 min处新增1小峰(峰4);龙胆中峰1经辐照后有所增加,但该物质并不是辐照产生的特异成分,干热灭菌后该峰也有所增加。3种灭菌方法均呈现出随着灭菌强度的增大,发生变化的峰的数量和变化率都有所增加的规律。灭菌效果简单排序为辐照>湿热>干热。结论干热、湿热、辐照3种方式灭菌处理对龙胆、秦艽成分除龙胆苦苷外影响不大,部分成分有增加或减少,其中湿热(115℃、15 min)和辐照25 k Gy处理对成分的影响最大。辐照虽然灭菌效果良好,但是对主要成分龙胆苦苷的影响显著,故不适宜用于龙胆和秦艽的灭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 湿灭菌 辐照灭菌 龙胆 秦艽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果蔬汁饮料新型非热灭菌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俊超 张献忠 +2 位作者 沈金金 朱玉燕 张静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22期93-97,102,共6页
果蔬汁饮料灭菌多采用热灭菌技术,由于热灭菌技术发展完善、投资成本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随着消费者对果蔬汁天然、健康、营养的需求迅速增长,新型非热灭菌技术逐渐发展应用,以提供消费者质量更高、风味更新鲜的产品。但是... 果蔬汁饮料灭菌多采用热灭菌技术,由于热灭菌技术发展完善、投资成本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随着消费者对果蔬汁天然、健康、营养的需求迅速增长,新型非热灭菌技术逐渐发展应用,以提供消费者质量更高、风味更新鲜的产品。但是,非热灭菌技术除高压灭菌外,商业化程度很低。介绍了高压、超声波、脉冲电场、紫外照射、高压CO2、冷等离子体等新型非热灭菌技术原理及其在果蔬汁饮料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汁 饮料 灭菌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灭菌效果的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可畏 刘晔 +5 位作者 王鹏 刘志强 商林 张双庆 庄茂欣 郑晓丽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探讨对不同种灭菌设备及灭菌工艺进行验证的方法。方法 采用多种温度检测记录仪进行检测 ,并对记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种灭菌设备及灭菌工艺 ,验证要点不同 ,验证结果差异较大。结论 热力灭菌效果应依据验证要点不同 ... 目的 探讨对不同种灭菌设备及灭菌工艺进行验证的方法。方法 采用多种温度检测记录仪进行检测 ,并对记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种灭菌设备及灭菌工艺 ,验证要点不同 ,验证结果差异较大。结论 热力灭菌效果应依据验证要点不同 ,采取相应的验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 灭菌设备 灭菌工艺 验证方法 分布 穿透 制药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灭菌对热原不合格输液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莉 李建凯 +2 位作者 段淑英 徐大千 赵元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812-813,共2页
目的考察二次灭菌对三种大输液热原等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利用不同条件对三种大输液进行二次灭菌,比较了灭菌前后输液中内毒素的最大稀释倍数、pH、含量和5-HMF的变化。结果9g.L-1氯化钠注射液、100g.L-1葡萄糖注射液和50g.L-1葡萄糖... 目的考察二次灭菌对三种大输液热原等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利用不同条件对三种大输液进行二次灭菌,比较了灭菌前后输液中内毒素的最大稀释倍数、pH、含量和5-HMF的变化。结果9g.L-1氯化钠注射液、100g.L-1葡萄糖注射液和50g.L-1葡萄糖注射液可分别选用四、三和三种二次灭菌条件。结论输液热原不合格时,可根据最大稀释倍数选用适宜的二次灭菌条件,进行第二次灭菌以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 二次灭菌 最大稀释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监管方法之湿热灭菌药品参数放行探索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尚悦 马仕洪 +1 位作者 张启明 杨昭鹏 《中国药事》 CAS 2022年第5期497-502,共6页
通过研究国内外法规文献,结合我国湿热灭菌无菌药品生产实际情况,分析我国目前行业及法规现状,并在生产企业范围进行调研,最后对我国试行参数放行提出建议。使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湿热灭菌产品参数放行的内容能够与国际上其他... 通过研究国内外法规文献,结合我国湿热灭菌无菌药品生产实际情况,分析我国目前行业及法规现状,并在生产企业范围进行调研,最后对我国试行参数放行提出建议。使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湿热灭菌产品参数放行的内容能够与国际上其他通用标准初步接轨,并为国内无菌药品等生产企业的无菌保障工作起到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灭菌 参数放行 药典 无菌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凡士林纱条灭菌容器灭菌效果的监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玉芳 陈桂芝 王淑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湿灭菌 凡士林纱条 灭菌 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热原蒸汽灭菌在疫苗生产中的应用与效果验证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延明 杨勇 +1 位作者 王涛 李国晏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保证生物制剂生产的安全性,采用空载热分布试验,满载热穿透试验和微生物挑战试验对无热原蒸汽灭菌柜进行验证。另取疫苗生产中常用的Earle's液、PBS液及0.2%水解乳蛋白各5批,均采用无热原注射用水配制,无热原蒸汽灭菌。选用"... 为保证生物制剂生产的安全性,采用空载热分布试验,满载热穿透试验和微生物挑战试验对无热原蒸汽灭菌柜进行验证。另取疫苗生产中常用的Earle's液、PBS液及0.2%水解乳蛋白各5批,均采用无热原注射用水配制,无热原蒸汽灭菌。选用"Fluids121℃"15分钟循环程序和"Fluids115℃"20分钟循环程序检测热原质与灭菌效果。灭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无热原蒸汽灭菌符合现行GMP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式真空高压蒸汽灭菌 原蒸汽 灭菌效果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蒸汽灭菌器余热回收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大维 徐彩云 +2 位作者 王德利 王彦 甘振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目的通过换热器降低高压蒸汽灭菌器排放废汽废水的温度,使之能在PVC管道中排放,回收排放的废汽废水中的热能加以利用,降低排放废汽造成的环境污染。方法通过采用热交换器元件,对排放的高温气体和液体进行高效热交换。并通过在关键控制... 目的通过换热器降低高压蒸汽灭菌器排放废汽废水的温度,使之能在PVC管道中排放,回收排放的废汽废水中的热能加以利用,降低排放废汽造成的环境污染。方法通过采用热交换器元件,对排放的高温气体和液体进行高效热交换。并通过在关键控制节点布置温度传感器的方法,对交换过程中的温度进行精密控制。结果灭菌器停止工作后,蒸汽排出温度降低到15℃,换热后水温也随之降低。在有效热回收过程中,热回收效率达到72%。结论解决高温高压灭菌器高温气体排放及所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实现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蒸汽灭菌 回收系统 高温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在干热灭菌效果监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杏花 梁金秀 +2 位作者 陈健玲 郑翠云 蔡晓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307-1307,共1页
关键词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 灭菌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油干热灭菌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东平 保建芳 +1 位作者 陈国华 陈叶香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7-438,共2页
目的探讨医用石蜡油干热灭菌方法。方法采用生物指示剂检测法,对改进石蜡油灭菌包装方法的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共进行176次灭菌效果检测,采用传统式包装石蜡油灭菌成功为171次,有5次出现杂菌生长;灭菌后石蜡油量无明显减少,灭菌后石蜡油... 目的探讨医用石蜡油干热灭菌方法。方法采用生物指示剂检测法,对改进石蜡油灭菌包装方法的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共进行176次灭菌效果检测,采用传统式包装石蜡油灭菌成功为171次,有5次出现杂菌生长;灭菌后石蜡油量无明显减少,灭菌后石蜡油无混浊。改进式包装灭菌效果每次都无菌生长,灭菌后油量明显减少的有2次,有1次出现混浊。结论"906玻璃"瓶盛装石蜡油盖上透气硅胶塞直接进行干热灭菌,一次性完成,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油 灭菌 菌片 灭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干烤灭菌的临床应用与监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冰 初玉云 戚平平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2-473,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效果 干烤灭菌 监测 灭菌 凡士林纱布 湿灭菌 玻璃器皿 诊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蒸汽灭菌效果的验证实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霄龙 周月芳 +3 位作者 朱立宪 李虹影 顾懋瑜 邹永弟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4期339-340,共2页
 目的 验证热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可靠性。方法 重复3次测定上下两层各处共11个位点的温度,计算平均温度和各点温度差,找出最高、最低温度点,同时观察灭菌指示卡,做无菌和内毒素检查,最后进行评估。结果 热分布温差≤3℃,最高、最低温...  目的 验证热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可靠性。方法 重复3次测定上下两层各处共11个位点的温度,计算平均温度和各点温度差,找出最高、最低温度点,同时观察灭菌指示卡,做无菌和内毒素检查,最后进行评估。结果 热分布温差≤3℃,最高、最低温度点分别基本在同一位置,其他检查全部合格。结论 只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完全保证热压蒸汽的灭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蒸汽 灭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