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敏性废碱液蒸发过程的强化传热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星星 朱泽华 +3 位作者 黄敬 傅送保 肖俊钦 王韩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3年第2期123-124,F003,共3页
热敏性物料在蒸发过程中容易变质。比较了两种常用热敏性物料蒸发方法及其存在问题。分析了某厂热敏性废碱液蒸发操作运行困难的原因。介绍了蒸发促进强化热敏性物料蒸发传热的原理和评价试验,以及YH-1蒸发促进剂在强化某厂废碱液蒸发... 热敏性物料在蒸发过程中容易变质。比较了两种常用热敏性物料蒸发方法及其存在问题。分析了某厂热敏性废碱液蒸发操作运行困难的原因。介绍了蒸发促进强化热敏性物料蒸发传热的原理和评价试验,以及YH-1蒸发促进剂在强化某厂废碱液蒸发过程中的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性物料 蒸发过程 强化传热 热敏性废碱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性高分子包裹的磁性微球的合成 被引量:31
2
作者 丁小斌 孙宗华 +1 位作者 万国祥 江英彦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28-631,共4页
磁性高分子微球由于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简单、快速易行的磁分离特性,其在细胞分离、固定化酶、靶向药物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活跃,并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1].有关文献报道了制备磁性微球的不同方法[2].N异丙基丙烯酰胺(... 磁性高分子微球由于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简单、快速易行的磁分离特性,其在细胞分离、固定化酶、靶向药物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活跃,并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1].有关文献报道了制备磁性微球的不同方法[2].N异丙基丙烯酰胺(Nisopropylacry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热敏性 磁性微球 SR NIPAM 磁分离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性磁性高分子微球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1
3
作者 丁小斌 孙宗华 +1 位作者 万国祥 江英彦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3,共5页
热敏性磁性微球被用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 的吸附/ 解吸研究,考察了温度、pH 值、蛋白质浓度以及保温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质吸附/ 解吸的影响,结果显示微球对蛋白质的吸附/ 解吸具有明... 热敏性磁性微球被用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 的吸附/ 解吸研究,考察了温度、pH 值、蛋白质浓度以及保温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质吸附/ 解吸的影响,结果显示微球对蛋白质的吸附/ 解吸具有明显的温度依赖性;pH 值增大使蛋白质的吸附量减小;延长保温时间和增大蛋白质的初始浓度均有利于增加蛋白质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性 磁性 高分子微球 蛋白质 聚酰胺 PNIP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场在热敏性物料干燥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白亚乡 梁运章 +1 位作者 丁昌江 李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5-1229,共5页
高压电场干燥技术以其低投入、低能耗、不升温等优点为热敏性物料干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其干燥机理、干燥模型和各种因素对干燥效果影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完善。为了提高高压电场干燥效率,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利用综合法、分... 高压电场干燥技术以其低投入、低能耗、不升温等优点为热敏性物料干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其干燥机理、干燥模型和各种因素对干燥效果影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完善。为了提高高压电场干燥效率,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利用综合法、分析法归纳和总结了高压电场干燥技术的机理;介绍了高压电场干燥的两种装置及其特点;总结了高压电场干燥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蔬菜、中药材、生物制品等热敏性物料干燥方面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电场干燥技术在热敏性物料干燥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并指出了如何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和将其与其它干燥技术相结合是今后研究工作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场 干燥 干燥装置 热敏性物料 干燥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性高分子包裹的磁性微球的性质及表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丁小斌 孙宗华 +1 位作者 万国祥 江英彦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74-679,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热分析及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等手段对合成得到的Fe3O4/P(StNIPAM)(PSN) 和PSNN 微球的形貌、结构、磁响应性和热敏特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的粒径分布呈正态分... 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热分析及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等手段对合成得到的Fe3O4/P(StNIPAM)(PSN) 和PSNN 微球的形貌、结构、磁响应性和热敏特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的粒径分布呈正态分布,共聚物微球的Tg 随NIPAM 组分的增加而升高,PSN 和PSNN 微球均具有较强的磁响应性,其流体动力学粒径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微球 热敏性 磁性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原油热敏性降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谭非 尉小明 +2 位作者 李文静 梅江华 俞庆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6-429,433,共5页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后,不但可以改变乳状液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的相转变温度,测定了原油的HLB及PIT等参数,确定了适宜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研制出易乳化、脱水的新型乳化降粘剂,很...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后,不但可以改变乳状液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的相转变温度,测定了原油的HLB及PIT等参数,确定了适宜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研制出易乳化、脱水的新型乳化降粘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目前稠油降粘中普遍存在的脱水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性降粘剂 稠油开采 化学降粘剂 乳化降粘 相转变温度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共聚体系热敏性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祝黔江 陶朱 +1 位作者 马培华 刘敏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85-588,共4页
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共聚体系热敏性质研究祝黔江(贵州农学院基础部贵阳550025)陶朱马培华刘敏(贵州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25)关键词共聚N烷基取代聚丙烯酰胺,浊化温度,浓度,共聚比具有透明白浊... 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共聚体系热敏性质研究祝黔江(贵州农学院基础部贵阳550025)陶朱马培华刘敏(贵州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25)关键词共聚N烷基取代聚丙烯酰胺,浊化温度,浓度,共聚比具有透明白浊热可逆性质的高聚物在三十年前就已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浊化 DEAM HEAM HMAM 热敏性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性果蔬香气特征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庞雪莉 胡小松 +2 位作者 廖小军 张名位 吴继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1,138,共6页
传统热加工过程中热敏性果蔬特征香气成分极易发生劣变,文中以此现象为分析切入点,在综合比较非热敏性及热敏性代表果蔬香气组分构成的基础上,总结了热敏性果蔬的香气构成特点、分析了热加工过程中香气劣变的原因;进一步以哈密瓜为热敏... 传统热加工过程中热敏性果蔬特征香气成分极易发生劣变,文中以此现象为分析切入点,在综合比较非热敏性及热敏性代表果蔬香气组分构成的基础上,总结了热敏性果蔬的香气构成特点、分析了热加工过程中香气劣变的原因;进一步以哈密瓜为热敏性果蔬代表,综述了适用于热敏性果蔬香气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分析了不同非热加工技术对其香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性果蔬 特征香气 劣变 提取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脂质体的热敏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振华 陈懋 +2 位作者 张杰 范昌烈 卓仁禧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93-595,共3页
目的:研究获得稳定性好、靶向性强的脂质体。方法:以合成的磷脂酰乙醇胺型聚磷酸酯为膜材,采用REV法制备脂质体。结果:偏光显微镜结果表明,制得的脂质体M1~M3为大单层脂质体(largeunilamelarvesicl... 目的:研究获得稳定性好、靶向性强的脂质体。方法:以合成的磷脂酰乙醇胺型聚磷酸酯为膜材,采用REV法制备脂质体。结果:偏光显微镜结果表明,制得的脂质体M1~M3为大单层脂质体(largeunilamelarvesicles,LUV)。对5氟尿嘧啶的包封率约为43%~45%。热敏试验表明M1在39℃~41℃,M2在37℃~39℃,M3在37℃~39℃,对包封药物有最大泄露率。DSC曲线表明,M2的相变温度tm为385℃,与热敏试验相吻合。结论:合成的聚磷酯酯膜材均能形成良好脂质体,热敏试验和DSC曲线证实通过混配可获得较好的热敏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酯 脂质体 热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聚氨酯-聚乙二醇复合物的热敏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惟德 陈洁 +3 位作者 华家栋 龚振邦 汪勤悫 郭锡章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81-384,共4页
本文报道了聚甲基丙烯酸-聚氨酯-聚乙二醇复合物的热敏性研究.分别采用水和N,N-二甲基乙酰胺作溶剂,通过溶液聚合制得部分皂化聚甲基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再分别用水性和溶剂型聚氨酯交联制成交联型薄膜.然后在不同温度条件... 本文报道了聚甲基丙烯酸-聚氨酯-聚乙二醇复合物的热敏性研究.分别采用水和N,N-二甲基乙酰胺作溶剂,通过溶液聚合制得部分皂化聚甲基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再分别用水性和溶剂型聚氨酯交联制成交联型薄膜.然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测定其平衡溶胀度的变化,并且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酸交联薄膜在温度为30 ℃左右时其平衡溶胀度出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性 复合物 聚甲基丙烯酸 聚氨酯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聚(苯乙烯-N-异丙基丙烯酰胺)热敏性微球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字巍 胡晓熙 +2 位作者 李磊 易昌凤 徐祖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296,共4页
The emulsifier 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and N isopropylacrylamide(NIPAM)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with microwave irradiation,and the thermosensitive 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in the range 130~150?nm... The emulsifier 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and N isopropylacrylamide(NIPAM)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with microwave irradiation,and the thermosensitive 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in the range 130~150?nm were prepared.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hydrodynamic diameter of particles was characterized by PCS,the diameter of particles was decreased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from 25℃ to 40℃,and the particles showed thermo reversible phase transition phenomenon at 32℃.The morphology,size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M and PCS.The ordered two dimensional film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the capillary force method on the clean glassware wafers,and the morphology of two dimensional films was studied by AF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异丙基丙烯酰胺 制备 热敏性 苯乙烯 微波法 PNIPAM 低临界溶液温度 智能高分子材料 微球 生物医学 免疫分析 疏水性 酰氨基 亲水性 分子链 水溶液 相转变 共聚物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入式杀菌对牛乳中热敏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伟 史玉东 +3 位作者 陈云 季国志 闫宁环 母智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8-50,共3页
浸入式杀菌方式属于超高温灭菌技术的一种,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但高温处理往往会造成营养和功能性成分的损失等后果。本文将浸入式杀菌方式与传统的巴氏杀菌方式为对照,对牛乳中常见热敏性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采用浸入式杀菌处理温度... 浸入式杀菌方式属于超高温灭菌技术的一种,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但高温处理往往会造成营养和功能性成分的损失等后果。本文将浸入式杀菌方式与传统的巴氏杀菌方式为对照,对牛乳中常见热敏性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采用浸入式杀菌处理温度分别为(142±2)℃,(130±2)℃,(121±2)℃,处理时间为4 s。测定结果表明:在保证杀菌率的前提下,牛乳中几种热敏性成分相比,浸入式杀菌方式对脂肪酸的损失率大于对乳清蛋白及维生素的损失率。较低温度处理的浸入式杀菌,对水溶性维生素的影响不大,较高温度对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率较大。对于脂溶性维生素来说,不同温度条件的浸入式处理方式对维生素E的损失率影响高于对维生素A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浸入式杀菌 巴氏杀菌 热敏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方式对牛乳中热敏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宁环 陈伟 +3 位作者 吴秋波 史玉东 陈云 季国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140,共4页
分别采用管式杀菌、微滤膜杀菌及微滤膜杀菌与巴氏杀菌相结合3种杀菌方式处理牛乳,对其热敏性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测定结果表明:从杀菌效果考虑,向牛乳中加入乳清蛋白和维生素(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3种杀菌方式均能达到较... 分别采用管式杀菌、微滤膜杀菌及微滤膜杀菌与巴氏杀菌相结合3种杀菌方式处理牛乳,对其热敏性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测定结果表明:从杀菌效果考虑,向牛乳中加入乳清蛋白和维生素(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3种杀菌方式均能达到较高的杀菌率微滤膜+巴氏杀菌结合的处理方式的杀菌率低于微滤膜除菌及管式杀菌。从营养物质的损失率考虑,管式杀菌处理对乳清蛋白的损失率与其它两种方式相比,影响显著,且营养物质的损失率随着管式杀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对于乳清蛋白中的乳铁蛋白和IgG成分,3种杀菌方式对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的损失率影响较小。向牛乳添加的4种类型的水溶性维生素相比,3种杀菌方式对维生素B1的损失率影响最小。但高温(142℃)处理的管式杀菌方式对4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率影响均显著。3种杀菌方式对脂溶性维生素的损失率的影响高于对水溶性维生素的影响,尤其对维生素E的损失率的影响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微滤膜杀菌 巴氏杀菌 管式杀菌 热敏性成分 乳清蛋白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喷射式杀菌对牛乳中热敏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闫宁环 陈伟 +3 位作者 钱文涛 季国志 李洪亮 母智深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6-131,共6页
采用蒸汽喷射式杀菌方式处理牛乳,对牛乳中常见热敏性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采用蒸汽喷射方式对牛乳直接加热杀菌,处理温度分别为142±2℃、130±2℃、121±2℃,处理时间分别为1s、4s、6s。测定结果表明:在保证杀菌率的前提... 采用蒸汽喷射式杀菌方式处理牛乳,对牛乳中常见热敏性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采用蒸汽喷射方式对牛乳直接加热杀菌,处理温度分别为142±2℃、130±2℃、121±2℃,处理时间分别为1s、4s、6s。测定结果表明:在保证杀菌率的前提下,本试验考量不同灭菌条件对原始牛乳及调配牛乳的褐变程度无影响。与原始牛乳中的维生素成分相比,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的蒸汽喷射式杀菌方式对蛋白质及脂肪酸的损失率相对较大。对调配牛乳的热敏性成分研究表明:与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相比,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的蒸汽喷射式杀菌方式对乳铁蛋白的损失率均较大。142℃喷射1s的条件,蛋白损失率相对较小,高温瞬时杀菌方式有利于降低热敏性蛋白的损失率。与花生四烯酸相比,不同温度和时间的蒸汽喷射条件对DHA的损失率影响较小。121℃喷射4s的蒸汽喷射条件对两种脂肪酸的损失率均较小。142℃喷射6s的条件对四种维生素的影响相对较大,其他处理条件对水溶性维生素的影响不显著。高温长时杀菌条件(142℃喷射6s)对两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损失率影响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蒸汽喷射式杀菌 热敏性成分 乳清蛋白 脂肪酸 维生素 细菌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性果汁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令波 葛英亮 +1 位作者 王继伟 赵全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13-16,共4页
采用新的杀菌工艺(减压低温杀菌65℃,0 095MPa,沸腾状态7min,氮气回充)进行西瓜汁灭菌,在杀灭部分微生物的同时,抑制剩余微生物的生长,很好地防止了热敏性饮料由于热反应和氧化反应产生特殊气味、发生色泽改变和营养成分损失。本工艺在... 采用新的杀菌工艺(减压低温杀菌65℃,0 095MPa,沸腾状态7min,氮气回充)进行西瓜汁灭菌,在杀灭部分微生物的同时,抑制剩余微生物的生长,很好地防止了热敏性饮料由于热反应和氧化反应产生特殊气味、发生色泽改变和营养成分损失。本工艺在少氧的状态下进行杀菌,极大地保存了果汁中维生素和其他有益成分,保证了饮料的色泽,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回充氮气防止果汁中易氧化成分的损失,抑制残留微生物的继续生长繁殖。在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下,热敏性果汁的贮存期可以达到12个月,达到了商品货架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性 果汁 杀菌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对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活性及热敏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磊 刘伟 +2 位作者 刘军平 邹立强 方志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8-182,共5页
以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为原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酒石酸处理对PPO相对酶活力、热稳定性及热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酒石酸浓度的增加,多酚氧化酶的相对酶活力逐渐降低,当酒石酸浓度达到40 mmol/L时,PPO的相对酶... 以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为原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酒石酸处理对PPO相对酶活力、热稳定性及热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酒石酸浓度的增加,多酚氧化酶的相对酶活力逐渐降低,当酒石酸浓度达到40 mmol/L时,PPO的相对酶活力仅为1.41%;随着酒石酸浓度的增加,PPO热稳定性变差,酒石酸结合热处理对PPO起到更好的失活效果;失活速率常数(k)值随酒石酸浓度升高而变大,在50℃下,酒石酸浓度为0、10、15、20 mmol/L时k值分别为1.43×10-2、2.43×10-2、6.78×10-2、57.61×10-2 min-1;酶失活活化能(Ea)随酒石酸浓度升高而变小,当酒石酸浓度为0、10、15、20 mmol/L时Ea分别为191.57、180.05、140.64、67.93 kJ/mol,表明PPO经酒石酸处理后热敏性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酒石酸 相对酶活力 热稳定性 热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性珠芽魔芋葡甘聚糖可食膜配方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利玲 吴雨 +2 位作者 秦清娟 王俏 钟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13-119,共7页
采用珠芽魔芋精粉为原料,经羧甲基化改性得到羧甲基珠芽魔芋葡甘聚糖(CMK)。利用CMK为成膜基料,制备热敏性可食膜。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CMK用量、CMK与魔芋葡甘聚糖(KGM)的配比、增强剂海藻酸钠最适用量、增塑剂甘油最适用量、干燥温度... 采用珠芽魔芋精粉为原料,经羧甲基化改性得到羧甲基珠芽魔芋葡甘聚糖(CMK)。利用CMK为成膜基料,制备热敏性可食膜。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CMK用量、CMK与魔芋葡甘聚糖(KGM)的配比、增强剂海藻酸钠最适用量、增塑剂甘油最适用量、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可食膜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水蒸气透过系数(WVP)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确定最佳成膜条件,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CMK用量1.60%~1.62%、KGM用量0.08%~0.09%、海藻酸钠用量0.31%~0.33%、甘油用量0.46%~0.47%、最适干燥温度70℃、时间5.0h的条件下,热敏性可食膜的TS在53.78MPa以上有95%的可能,且所得的数学模型对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魔芋 魔芋葡甘聚糖 热敏性可食膜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沸点差热敏性物系精馏塔再沸器流程布置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敏华 钱胜华 +1 位作者 董秀芹 谈遒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4-18,共5页
研究双酚A生产工艺中母液浓缩塔塔釜再沸器的流程布置,建立了母液浓缩塔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高沸点差热敏性物系的精馏,在设计塔釜再沸器流程时,要注意循环液量对再沸器出口物料温度的影响。
关键词 双酚A 再沸器 精馏塔 沸点差 热敏性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距及热敏性能对喷头控火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倪照鹏 彭磊 +4 位作者 黄益良 杨丙杰 王美南 文一明 彭玲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8-53,共6页
为研究受限房间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布置间距及热敏性能对喷头的动作性能和控火效能的影响,采用公称动作温度均为68℃的快速响应喷头和特殊响应喷头,共开展11次实体火灾试验。试验房间的内部尺寸为7.8 m×7.8 m×2.73 m,喷... 为研究受限房间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布置间距及热敏性能对喷头的动作性能和控火效能的影响,采用公称动作温度均为68℃的快速响应喷头和特殊响应喷头,共开展11次实体火灾试验。试验房间的内部尺寸为7.8 m×7.8 m×2.73 m,喷头布置间距分别为3.6和3.9 m。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头的布置间距相同时,快速响应喷头的动作时间比特殊响应喷头提前约15 s,且火场环境温度和燃料的烧损量均较特殊响应喷头低。快速响应喷头按间距3.9 m布置与特殊响应喷头按3.6 m布置相比,前者的喷头动作时间提早约5%,燃料箱的烧损率下降1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响应喷头 特殊响应喷头 热敏性 喷头动作温度 时间响应指数(R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高临界相转变温度的热敏性高分子材料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卫海 窦红静 孙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1-735,共5页
介绍了一类具有高临界相转变温度(UCST)的热敏性高分子材料,并对其相转变机理、热敏性影响因素及表征方法做了讨论。UCST类高分子材料的热敏性受到相对分子质量、疏水基团、溶液中的质子受体/给体、电解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UCST类高... 介绍了一类具有高临界相转变温度(UCST)的热敏性高分子材料,并对其相转变机理、热敏性影响因素及表征方法做了讨论。UCST类高分子材料的热敏性受到相对分子质量、疏水基团、溶液中的质子受体/给体、电解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UCST类高分子材料与具有最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的高分子材料共聚后,可得兼具UCST和LCST特点的新型功能材料,拓展了热敏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性高分子 UCST 改性 应用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