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沙丽清 郑征 +4 位作者 冯志立 刘玉洪 刘文杰 孟盈 李明锐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9-694,共6页
用小流域集水区和物质平衡方法 ,于 1999年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进行了初步研究。西双版纳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氮库总储量为 6 4 81.2kg·hm-2 ,其中活体生物量、凋落物层和土壤 (0~ 30cm)中的氮储量分别为 970... 用小流域集水区和物质平衡方法 ,于 1999年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进行了初步研究。西双版纳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氮库总储量为 6 4 81.2kg·hm-2 ,其中活体生物量、凋落物层和土壤 (0~ 30cm)中的氮储量分别为 970 .9、37.7、5 4 81.2kg·hm-2 。土壤中的氮占生态系统氮总储量的 84 .4 % ,活体生物量占 15 .0 % ,凋落物层仅占 0 .6 %。结果表明季节雨林的氮主要分布在土壤中 ,而在生物量中只占很少部分。大气降水、林内穿透水、树干流及地表径流的氮含量分别为 0 .5 6 5、0 .82 8、0 .983和 1.0 4 2mg·dm-3 ,氮通量则分别为 8.89、10 .97、3.5 7、5 .95kg·hm-2 ·a-1。大气降水输入氮 8.89kg·hm-2 ·a-1,径流输出氮 5 .95kg·hm-2 ·a-1,收支平衡 (输入—输出 )为2 .94kg·hm-2 ·a-1。氮的生物循环 :吸收为 14 9.86kg·hm-2 ·a-1,存留为 6 9.30kg·hm-2 ·a-1,归还为 80 .5 6kg·hm-2 ·a-1,循环系数为 0 .5 4。结果表明未受干扰的季节雨林生态系统处于氮积累的状态 ,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热带森林 养分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韧性视角下热带雨林地区的蓝绿空间评价——以五指山市南圣河为例
2
作者 车乐 李媛钰 +1 位作者 赵渺希 叶鸿任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9-723,共15页
热带雨林地区因特殊的气候特点及空间特征,河流蓝绿空间面临的雨洪压力与人类社会活动压力较大,其韧性建设对于整个生境具有关键性影响。国内外研究聚焦于韧性承洪实践与韧性评估量化,鲜有基于不同生态压力冲击对河流蓝绿空间开展多维... 热带雨林地区因特殊的气候特点及空间特征,河流蓝绿空间面临的雨洪压力与人类社会活动压力较大,其韧性建设对于整个生境具有关键性影响。国内外研究聚焦于韧性承洪实践与韧性评估量化,鲜有基于不同生态压力冲击对河流蓝绿空间开展多维韧性评价。文章以南圣河为对象,基于雨洪等自然灾害的脉冲式压力与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施加的慢性压力两类情境,构建水生态系统的“压力-脉冲-韧性”模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叠合双维承压评价―解析吻合/冲突点―探析韧性策略”的逻辑方法实现特定地域蓝绿空间的评价与优化。研究发现: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越高,调节功能越高,蓝绿空间韧性越强。2)突发性脉冲方面,在极端日降雨量增加情景下,河流水系的缓冲半径与水源类型密切相关,水库受到水安全威胁的风险大于河流,地表的径流曲线数值(简称CN)一般与历史经验相关。3)慢发性压力方面,韧性压力与城市人口密切相关,人口越密集,韧性压力越大;且不同季候的游憩密度与丰枯期存在分异,丰水期雨洪威胁大,游憩密度低,枯水期雨洪威胁小,游憩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压力-脉冲-韧性 热带雨林地区 蓝绿空间评价 供需平衡 五指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净光合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9
3
作者 宋清海 张一平 +4 位作者 谭正洪 张雷明 杨振 赵双菊 孙晓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07-3014,共8页
以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定量分析了2003—2006年该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2003—2006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净光合作用年际变化较小,其最大光合速率(Peco,opt)、昼间... 以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定量分析了2003—2006年该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2003—2006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净光合作用年际变化较小,其最大光合速率(Peco,opt)、昼间呼吸速率(Reco,d)和表观量子效率(α)平均值分别为-0.813mg·m-2·s-1、0.238mg·m-2·s-1和-0.0023mg·μmol-1.受气温(Ta)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等环境因子的交互影响,不同季节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有所差异.雨季的降水量大、气温较高,生态系统的光合能力最强;雾凉季的浓雾为植物提供了部分水分,其光合水平仍较高;干热季气温较高、降水少,Ta和VPD升高,Peco,opt和α下降.净生态系统CO2交换主要受>20℃的Ta和>1kPaVPD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生态系统 热带季节雨林 西双版纳
原文传递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综述
4
作者 陈宇龙 杨青 +1 位作者 刘耕源 杨志峰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54-165,共12页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的“水库”价值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主体复杂、生态效益与核算边界多元,其价值核算方法仍存在诸多挑战,使得建立在其准确计量基础上的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保护与修复...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的“水库”价值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主体复杂、生态效益与核算边界多元,其价值核算方法仍存在诸多挑战,使得建立在其准确计量基础上的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保护与修复难以有效开展,阻碍了国家公园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程。基于此,首先厘清现有研究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元受益主体、多尺度生态效益、多边界评估框架,综述现有研究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并总结其优势与挑战,进一步结合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制指出其对核算研究的启示。可为后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水生态系统管理与保护等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热带雨林 生态系统服务 受益主体 生态效益 价值核算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榕树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魏作东 杨大荣 +1 位作者 彭艳琼 徐磊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7,共5页
榕树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关键植物类群之一 ,能够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从而维持该地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一些种类的榕树有绞杀特性 ,在森林更新演替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还有些种类的榕树是先锋物种 ,在植被... 榕树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关键植物类群之一 ,能够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从而维持该地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一些种类的榕树有绞杀特性 ,在森林更新演替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还有些种类的榕树是先锋物种 ,在植被恢复中起重要作用。但是 ,近些年对西双版纳的过度开发已经使热带雨林片断化 ,榕树种群数量大量减少 ,榕果内的寄生蜂、食榕果动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保护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关键植物类群榕树 ,是保护和恢复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 榕树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对降雨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步峰 林明献 +2 位作者 邱坚锐 吴仲民 周铁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3-338,共6页
3a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区岩石、土壤及水化学质流含量的检测 ,雨林集水区降雨、总径流水体 COD、NH+4 - N、酚、Zn、Cu、Pb、Cd、Ni的加权浓度含量远低于地面水质 类标准 ;岩石组成属钾长石类 ,其 8项测定的重金属中 Zn、Mn... 3a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区岩石、土壤及水化学质流含量的检测 ,雨林集水区降雨、总径流水体 COD、NH+4 - N、酚、Zn、Cu、Pb、Cd、Ni的加权浓度含量远低于地面水质 类标准 ;岩石组成属钾长石类 ,其 8项测定的重金属中 Zn、Mn、Pb含量相对较高 ,水质迁移中以溶解、水解及氧化为特征 ;在降雨—径流水循环中 ,山地雨林冠层减少降雨中 COD、NH+4 - N、酚、Zn、Cd、As、Ni、Fe浓度含量范围在 32 %~ 82 % ;土壤层对进入林内的雨水中的 COD、Cu、Zn、Mn、Fe产生吸附效应 ,雨林系统对降雨中 COD、NH+4 - N、酚、Cu、Zn、Cd、Fe贮滤强度分别达 44.4%、2 3.7%、40 .2 %、8.9%、5 7.0 %、2 7.7%、88.3%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水化学贮滤净化的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水质 水质贮滤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种植对纳板河流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鲍雅静 李政海 +3 位作者 马云花 董玉瑛 宋国宝 王海梅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34-739,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对云南纵向岭谷区纳板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包括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样地),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橡胶林(分别为种植8a、种植20a和种植30a的3个样地)及1个次生林样地,植被和土壤的比较研究,定量分析了橡胶种植对热...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对云南纵向岭谷区纳板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包括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样地),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橡胶林(分别为种植8a、种植20a和种植30a的3个样地)及1个次生林样地,植被和土壤的比较研究,定量分析了橡胶种植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热带雨林随海拔高度的下降,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中海拔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层次丰富。②热带雨林开采为橡胶林之后,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化,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地上生物量下降,土壤养分状况变劣,次生林介于二者之间。研究结果可以为该地区土地的持续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板河 橡胶种植 热带雨林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山地次生雨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学过程及养分动态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步峰 周光益 +2 位作者 曾庆波 李意德 吴仲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25-530,共6页
在小集区技术和定位观测综合实验测定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生态系统3年间的水文学过程、水质的动态变化、营养元素积累。结果表明:水量及营养元素的输入、再分配和输出量主要集中在雨季的5~10月份,两者... 在小集区技术和定位观测综合实验测定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生态系统3年间的水文学过程、水质的动态变化、营养元素积累。结果表明:水量及营养元素的输入、再分配和输出量主要集中在雨季的5~10月份,两者月动态变化特征密切相关,年降水输入营养元素的78%被森林生态系统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更新林 养分动态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雨林退化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消失与修复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许再富 刘宏茂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热带雨林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有:(1)人工生态系统;(2)次生森林生态系统和(3)片断森林生态系统等。在退化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损失与人类干扰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而在片断的热带雨林中则随着环境变化强度... 热带雨林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有:(1)人工生态系统;(2)次生森林生态系统和(3)片断森林生态系统等。在退化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损失与人类干扰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而在片断的热带雨林中则随着环境变化强度的加大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主要在于减少人类的干扰、改善地区性的环境和在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下,采取多种有效的综合措施。尊重当地民族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经验,实行封山育林,发展混农林系统,适当清除生态系统中的入侵物种和对生态系统的某些优势种、关键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 热带雨林 退化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礁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挑战与希望
10
作者 刘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共2页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以造礁石珊瑚等造礁类生物为框架生物,兼具极高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分布面积占全球海域面积不足0.25%,却养育了全球超过1/4的海洋生物,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我国珊瑚礁面积约3.8万km2...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以造礁石珊瑚等造礁类生物为框架生物,兼具极高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分布面积占全球海域面积不足0.25%,却养育了全球超过1/4的海洋生物,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我国珊瑚礁面积约3.8万km2,主要分布于南海,是全球珊瑚礁的重要组成部分。珊瑚礁生态系统在保护海岸线、提供渔业和旅游资源产出、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几乎所有的南海岛礁都为珊瑚礁,因此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更是我国保卫蓝色国土的天然生态防线,具有无法替代的国家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造礁石珊瑚 南海岛礁 生态服务功能 蓝色国土 热带雨林 海洋生态系统 珊瑚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暴雨对热带林生态系统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光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40,共5页
该文分析了9612号台风在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更新林集水区产生的暴雨径流过程及其水化学动态.结果得出:①总径流系数为32.42%,水文响应值为23.16%,瞬时最大洪峰流量为0.1135m3·s-1·h... 该文分析了9612号台风在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更新林集水区产生的暴雨径流过程及其水化学动态.结果得出:①总径流系数为32.42%,水文响应值为23.16%,瞬时最大洪峰流量为0.1135m3·s-1·hm-2;②因受海洋气团的影响,台风过程中该地降水的pH值、K和Ca含量很高;③径流水中的pH及各养分动态变化趋势有两种相反的变化类型,一种是N,P,Ca,Mg,Al元素,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暴雨期间,养分浓度大,且基本上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另一种是pH值、K和Si元素,在暴雨期间,浓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并在最大降雨强度时达到最低值;④台风暴雨能加速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的丧失;⑤暴雨是热带地区普遍缺磷的一个重要原因;⑥在9612号台风暴雨过程中,养分的输入输出变化表现为N,Mg,Ca和K的输入大于输出,P,Al,Si为输出大于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热带山地雨林 森林生态系统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链协同,高标准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虞文平 《今日科技》 2022年第9期25-26,共2页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科技局抢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在全国首创提出打造创新资源高水平集聚、创新成果高质量转化、创新要素高效率协同、创新环境高品质提升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以完善政策为...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科技局抢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在全国首创提出打造创新资源高水平集聚、创新成果高质量转化、创新要素高效率协同、创新环境高品质提升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以完善政策为“阳光雨露”,润泽人才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厚植人才链、企业链、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服务链互促互融互生的高质量发展沃土,创新整体效能持续攀高,形成“千帆竞发”式创新热潮、营造“示范领跑”的创新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链 人才链 创新主体 热带雨林 创新要素 阳光雨露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热带林业》编辑部 《热带林业》 2021年第4期I0005-I0005,共1页
近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林科院),完成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简称GEP)核算任务,这是中国首例针对国家公园开展的生态系统... 近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林科院),完成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简称GEP)核算任务,这是中国首例针对国家公园开展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2021年9月26日,海南省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省林科院院长杨众养介绍三个方面相关情况:一是核算工作的背景,二是核算的内容,三是核算主要成果。他指出,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海南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四大标志性工程之首,也是海南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路径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体制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热带雨林 核算工作 实现路径 试点区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西亚沙巴州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养分的全量分布
14
作者 Nils Nykvist 罗天祥 《人类环境杂志》 1997年第3期148-153,共6页
对马来西亚沙巴州一个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土壤中植物养分的总量进行了估算。在土壤中,一些元素的含量,尤其是钙的含量很低。皆伐后因木材收获造成的钙的损失约占该生态系统钙总量的19%,如果不偿还这部分损失的钙量,这一地区的... 对马来西亚沙巴州一个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土壤中植物养分的总量进行了估算。在土壤中,一些元素的含量,尤其是钙的含量很低。皆伐后因木材收获造成的钙的损失约占该生态系统钙总量的19%,如果不偿还这部分损失的钙量,这一地区的可持续林业是不可能的。而生物量中钙的含量和土壤中交换性钙的数量却不是极低的。因此,在一种或多种植物养分含量低的地区,包括矿物质全消化的土壤全量分析对于合理确定森林土壤的长期生产力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亚西亚 沙巴州 热带雨林 生态系统 植物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启动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建设将构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网络体系
15
作者 《热带林业》编辑部 《热带林业》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海南省林业局日前着手开展海南省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建设,以完善长期定位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布局,构建科学高效、重点突出的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开始生态系统定位站建设,海南省也陆续获批部级以上生... 海南省林业局日前着手开展海南省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建设,以完善长期定位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布局,构建科学高效、重点突出的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开始生态系统定位站建设,海南省也陆续获批部级以上生态定位站7座,分布在尖峰岭、霸王岭热带雨林片区以及东寨港等典型湿地生态区域,有超过60年的连续观测历史,在生态科学研究中发挥了科研监测、人才培养、科普教育等积极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观测 科普教育 热带雨林 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建设 野外科学 生态区域 尖峰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木成林谋合力 奋楫争先再攀高——鄞州区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
16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1年第6期40-41,共2页
2019年1月8日鄞州区开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吴慧明博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鄞州用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通过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共振通道,为企业创新和人才创业提供土壤、空气和阳光... 2019年1月8日鄞州区开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吴慧明博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鄞州用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通过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共振通道,为企业创新和人才创业提供土壤、空气和阳光,走出了一条领跑领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链 工程技术 热带雨林 政府与市场 鄞州 资金链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生态系统的危机和对策——第九届国际热带生态讨论会记要
17
作者 江爱良 《资源科学》 1988年第3期90-96,共7页
以国际热带生态学会为主办单位(共有10个单位参加举办)的第九届国际热带生态学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1—16日,在印度瓦拉那西城的班那拉斯印度大学内召开。我应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邀请参加此会。会后又蒙该联盟邀请,继续就如何恢... 以国际热带生态学会为主办单位(共有10个单位参加举办)的第九届国际热带生态学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1—16日,在印度瓦拉那西城的班那拉斯印度大学内召开。我应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邀请参加此会。会后又蒙该联盟邀请,继续就如何恢复退化了的生态系统进行了两天的讨论。现将会议的概况和主要讨论内容以及有关问题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 热带生态 讨论会 印度 联盟 热带森林 IUCN 稀树草原 热带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马逊动物资源及雨林生态系统概述
18
作者 宛新荣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155,F004,共6页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个蚂蚁王国,在蚁群占主导的丛林中,蠕虫类和其他节肢动物的生存受到明显威胁;营养物质贫乏、水体偏酸的亚马逊河也不利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存和繁衍。由于这些处于食物链基础环节的类群受到抑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个蚂蚁王国,在蚁群占主导的丛林中,蠕虫类和其他节肢动物的生存受到明显威胁;营养物质贫乏、水体偏酸的亚马逊河也不利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存和繁衍。由于这些处于食物链基础环节的类群受到抑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效应,影响到食物链中上层的两栖、爬行、鸟类、兽类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动物资源 亚马逊热带雨林 食物链 节肢动物 营养物质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亚马逊河 蠕虫类 生存 蚂蚁 蚁群 鸟类 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冠上生态边界层大气稳定度时间变化特征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振 张一平 +2 位作者 于贵瑞 赵双菊 宋清海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3-416,共4页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大气稳定状态,为通量计算提供依据,利用2003-2004年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涡度相关法观测资料,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冠上生态边界层内大气的稳定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稳定度参数(z/L),并...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大气稳定状态,为通量计算提供依据,利用2003-2004年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涡度相关法观测资料,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冠上生态边界层内大气的稳定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稳定度参数(z/L),并对大气稳定度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大气稳定状态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昼间不稳定状态占优势,晚上以稳定状态为主;在早晨和下午稳定状态和不稳定状态频率分布易发生变化,导致中性的大气稳定状态更容易出现;而各大气稳定状态的频率分布年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大气不稳定状态出现频率以雾凉季最高、干热季最低;稳定状态出现频率以干热季最高、雨季最低;中性状态出现频率以雨季最高、雾凉季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稳定度 频率分布 时间变化 生态边界层 热带季节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热带雨林』的诞生
20
作者 唐诗影 《中华手工》 2025年第3期14-21,共8页
徒步、露营、夜爬……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中,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愈发强烈,找时间将自己浸入充满野趣的天地之中。而有一群人另辟蹊径,把自然生态搬进家,在玻璃容器的方寸之间造出一片会生长的“热带雨林”。这便是雨林缸。雨林缸是一种以热... 徒步、露营、夜爬……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中,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愈发强烈,找时间将自己浸入充满野趣的天地之中。而有一群人另辟蹊径,把自然生态搬进家,在玻璃容器的方寸之间造出一片会生长的“热带雨林”。这便是雨林缸。雨林缸是一种以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为蓝本,通过人为设计与营造,将枯木、藤蔓等多种植物,蜥蜴、蛙类等动物以及微生物等元素组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玻璃或亚克力缸体内,构建出一个自给自足、具有观赏性和生态功能的小型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容器 热带雨林 生态环境 元素组合 亚克力 方寸之间 生态系统 天地之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