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密闭管道内爆炸烧冲复合伤及重要器官损伤的观察研究
1
作者 翁昌梅 杨光明 +5 位作者 张双博 朱英国 程祥云 段朝霞 康建毅 王建民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3-1335,共13页
目的采用密闭管道内气体爆炸方式,建立热辐射与冲击波复合致伤模型,探讨爆炸烧冲复合因素致大鼠重要器官伤情特点。方法8~10周龄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0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采用爆炸冲击波与热辐射致伤系统... 目的采用密闭管道内气体爆炸方式,建立热辐射与冲击波复合致伤模型,探讨爆炸烧冲复合因素致大鼠重要器官伤情特点。方法8~10周龄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0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采用爆炸冲击波与热辐射致伤系统致大鼠不同程度损伤,并进行物理参数测试,伤后存活大鼠进行呼吸功能检测,24 h后解剖并检测血气、血液生化及血清炎症因子、肺损伤相关蛋白等指标,并观察肺组织及气管病理学形态变化情况。结果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范围为209~493 kPa,温度为152~258℃;轻度组死亡率为8.3%,重度组死亡率为53.1%;与对照组比较,伤后6 h内大鼠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潮气量(Tidal Volume,TV)、松弛时间(relaxation time,Tr)增高(P<0.05),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f)降低(P<0.05);伤后24 h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碱剩余值(BE)、碳酸氢根(HCO_(3)^(-))值显著增高(P<0.05),氧分压(PaO_(2))显著降低(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伤后大鼠气管黏膜层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灶及发炎;肺损伤发生率高且病理表现为点片状出血至整肺叶弥漫性出血,肺泡间隔断裂,间隔增厚,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血清肺损伤相关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建立出高度模拟密闭管道内轻至重度爆炸烧冲复合伤、能够满足研究需要的大鼠模型;爆炸烧冲复合伤以肺损伤、呼吸功能障碍、肝脏损伤及继发性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冲击波 烧冲复合伤 急性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后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屈纪富 郑怀恩 +2 位作者 林远 古德全 闫国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烧冲复合作后肺组织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检测伤后不同时间肺组织ET和NO含量的变化,并对伤后大鼠给以内皮素受体(ETR)拮抗剂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干预治疗,观察肺脏的大体和镜... 目的:探讨烧冲复合作后肺组织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检测伤后不同时间肺组织ET和NO含量的变化,并对伤后大鼠给以内皮素受体(ETR)拮抗剂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干预治疗,观察肺脏的大体和镜下改变,结果:伤后肺组织ET、NO含量及ET/NO比值均出现了明显变化,ET/NO比值变化与伤情呈显著正相关。ETR拮抗剂和NOS抑制剂分别可减轻和加重肺损伤。结论:伤后肺组织ET/NO比值升高,ET和NO之间平衡被破坏,这对烧冲复合伤肺损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肺脏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烧冲复合伤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屈纪富 郑怀恩 +2 位作者 林远 古德全 闫国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大鼠烧冲复合伤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烧冲复合伤后给予ET受体(ETR)拮抗剂和NO合酶(NOS)抑制剂治疗 ,检测与肺损伤密切相关的指标的变化。结果烧冲复合伤大鼠血清和肺组织氧自由基丙二醛(MDA...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大鼠烧冲复合伤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烧冲复合伤后给予ET受体(ETR)拮抗剂和NO合酶(NOS)抑制剂治疗 ,检测与肺损伤密切相关的指标的变化。结果烧冲复合伤大鼠血清和肺组织氧自由基丙二醛(MDA)含量、肺组织弹力纤维(EF)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均出现了显著变化(P<0.05) ,给予ETR拮抗剂和NOS抑制剂治疗分别可减轻和加重这些指标的变化(P<0.05)。结论ET和NO与大鼠烧冲复合伤肺损伤密切相关 ,它们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大鼠烧冲复合伤肺损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烧冲复合伤 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烧冲复合伤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屈纪富 郑怀恩 +2 位作者 林远 闫国和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ndothelin ,ET)和一氧化氮 (NO)在烧冲复合伤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烧冲复合伤模型 ,用 99Tcm 人聚巨蛋白 ( 99Tcm macro aggregatedalbumin ,99Tcm MAA)标记方法观察肺部血液循环状况和肺血管...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ndothelin ,ET)和一氧化氮 (NO)在烧冲复合伤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烧冲复合伤模型 ,用 99Tcm 人聚巨蛋白 ( 99Tcm macro aggregatedalbumin ,99Tcm MAA)标记方法观察肺部血液循环状况和肺血管通透性 ,并检测血液流变学和动脉血气变化 ;分别用ET受体 (ETR)拮抗剂PD 14 2 893和NO合酶 (NOS)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甲酯 (Nitro L argininemethylester ,L NAME)干预 ,观察其对上述与肺损伤密切相关的指标变化。结果 烧冲复合伤大鼠全血粘度、动脉血气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 ,BALF)放射性活性和肺部血液循环状况均出现了显著变化 (P <0 .0 5 ) ,给予PD 14 2 893和L NAME分别可减轻和加重这些指标的变化 (P <0 .0 5 )。结论 烧冲复合伤大鼠可出现明显肺损伤 ,ET和NO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烧冲复合伤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烧冲复合伤 肺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批烧冲复合伤的组织管理和早期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斌 王海林 +1 位作者 孙建忠 张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607,共2页
目的探讨成批烧冲复合伤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早期救治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一批16例特重烧伤复合冲击伤患者早期救治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经验和临床资料。结果应急预案启动及时,伤员救治过程组织严密;全部伤员在早期抢救中顺利度过休克期,有1... 目的探讨成批烧冲复合伤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早期救治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一批16例特重烧伤复合冲击伤患者早期救治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经验和临床资料。结果应急预案启动及时,伤员救治过程组织严密;全部伤员在早期抢救中顺利度过休克期,有10名伤员及时分流和转运,其中1名在救护车转运途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予以成功复苏。结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协调指导有利于迅速有效组织成批伤员救治的工作,专家组指导下各组负责的医疗制度有利于提高成批伤员救治的效率,正确认识烧冲复合伤的临床特点、早期有效的液体复苏、尽早封闭烧伤创面和防治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是治疗成批烧冲复合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多器官功能衰竭 组织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犬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闫红 赖西南 葛衡江 《创伤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 探讨烧冲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原因和机制 ,为海水浸泡伤早期救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烧冲复合伤的犬实验模型 ,致伤后将犬随机分为非浸泡组和浸泡组 ,将浸泡组犬在海水中浸泡 4小时后捞出 ,然后于... 目的 探讨烧冲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原因和机制 ,为海水浸泡伤早期救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烧冲复合伤的犬实验模型 ,致伤后将犬随机分为非浸泡组和浸泡组 ,将浸泡组犬在海水中浸泡 4小时后捞出 ,然后于伤后 4、7、10、2 0小时和 2 8小时分别取血检测循环内皮细胞 (CEC)以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的变化。非浸泡组除不浸泡海水外 ,余检测时相及指标同浸泡组。结果 非浸泡组在致伤后 4小时CEC和vWF明显增高 (P <0 .0 5 ) ,而浸泡组于伤后 4、7、10、2 0小时和2 8小时的CEC和vWF均明显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组间比较发现浸泡组从伤后 4小时至 2 8小时各指标均与非浸泡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烧冲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后可引起全身EC急性损伤 ,并且这种损伤比单纯烧冲复合伤 (不浸泡 )更严重 ,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烧冲复合伤 血管内皮细胞 影响机制 救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中内脏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救治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曙光 王良喜 +4 位作者 孙建忠 王静 曹淑琴 张佳 江学成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烧冲复合伤中内脏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救治。方法收集两起灾难事故烧冲复合伤35例。烧伤面积(TBSA)5%-98%,平均48.9%,三度烧伤面积25%-74%,平均52.7%。除积极处理烧伤创面和植皮,强化以呼吸支持为主的脏器支持和保护,内外... 目的探讨烧冲复合伤中内脏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救治。方法收集两起灾难事故烧冲复合伤35例。烧伤面积(TBSA)5%-98%,平均48.9%,三度烧伤面积25%-74%,平均52.7%。除积极处理烧伤创面和植皮,强化以呼吸支持为主的脏器支持和保护,内外伤兼治,内稳态维持等综合性措施。结果脏器损伤:肺35例、心脏24例、肝脏24例,其他损伤20例,死亡2例。心肌酶谱伤后24小时增加,2周后恢复正常。肝脏酶谱伤后1周增加,2-3周后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认识烧冲复合伤中的脏器损伤,并采取支持,内外伤兼治的综合性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损 烧冲复合伤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早期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与PMN粘附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榕兵 朱佩芳 +1 位作者 王正国 石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5-515,522,共2页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PMN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临床路径测算烧冲复合伤病种医疗费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林 王晓霞 包思明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7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分析成批烧冲复合伤病员救治的经费使用分布情况,为制订平战时同类伤员救治费用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临床路径方法测算烧冲复合伤病种的医疗费用,提出成批伤员救治经费准备标准。结果:成批烧冲复合伤员的伤情复杂、救治难度大... 目的:分析成批烧冲复合伤病员救治的经费使用分布情况,为制订平战时同类伤员救治费用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临床路径方法测算烧冲复合伤病种的医疗费用,提出成批伤员救治经费准备标准。结果:成批烧冲复合伤员的伤情复杂、救治难度大、所需医疗费用高,不同时期医疗费用消耗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种成本 临床路径 烧冲复合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烧冲复合伤后海水浸泡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红 赖西南 葛衡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期258-259,共2页
目的:建立犬烧冲复合伤后海水浸泡的实验模型,探讨烧冲复合伤海水浸泡对犬酸碱平衡的影响,为海水浸泡早期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条健康成年杂种犬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致伤后直接观察(n=10);浸泡组:致伤后置入21℃... 目的:建立犬烧冲复合伤后海水浸泡的实验模型,探讨烧冲复合伤海水浸泡对犬酸碱平衡的影响,为海水浸泡早期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条健康成年杂种犬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致伤后直接观察(n=10);浸泡组:致伤后置入21℃海水中浸泡4h(n=10),于伤前,浸泡后即刻(相当于对照组伤后4h),浸泡后3h(相当于对照组伤后7h),浸泡后6h(相当于对照组伤后10h),浸泡后16h(相当于对照组伤后20h),浸泡后24h(相当于对照组伤后28h)测定血气、酸碱平衡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浸泡组出海后PaO2、BE、HCO3-、pH和PaCO2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且BE、pH、HCO3-和PaCO2呈进行性下降;而PaO2随时间延长呈恢复趋势。对照组致伤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海水浸泡可导致犬严重的低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对体液内环境的失衡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海水浸泡 酸碱平衡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急性肺损伤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旭龙 柴家科 李百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34-37,共4页
烧冲复合伤是由热力和冲击波共同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一种高死亡率创伤。其中,烧冲复合伤后导致的急性肺损伤(ALI)是烧冲复合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烧冲复合伤后免疫调节在烧冲复合伤急性肺损伤的致伤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研究发... 烧冲复合伤是由热力和冲击波共同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一种高死亡率创伤。其中,烧冲复合伤后导致的急性肺损伤(ALI)是烧冲复合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烧冲复合伤后免疫调节在烧冲复合伤急性肺损伤的致伤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及相关分泌因子的共同参与了烧冲复合伤急性肺损伤的免疫调节。现将烧冲复合伤伤后急性肺损伤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急性肺损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冲复合伤42例呼吸道综合管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淑琴 孙曙光 张佳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1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烧冲复合伤患者呼吸道综合管理方法。方法:对42例严重烧冲复合伤患者给予呼吸道综合管理,即准确判断吸入性损伤程度,及时行气管切开;使用正向和反向相结合吸痰法;充分气道湿化;应用小支架营造气管套管口湿润环境;选用碘伏... 目的:探讨严重烧冲复合伤患者呼吸道综合管理方法。方法:对42例严重烧冲复合伤患者给予呼吸道综合管理,即准确判断吸入性损伤程度,及时行气管切开;使用正向和反向相结合吸痰法;充分气道湿化;应用小支架营造气管套管口湿润环境;选用碘伏药物气管垫;有效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定期震荡肺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灌洗吸痰、注药;有效氧疗;科学的呼吸机管理。结果:本组除4例因病情严重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其余38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重视科学合理的呼吸道管理,能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提高烧冲复合伤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呼吸道管理 人工气道 氧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早期复合高渗醋酸盐溶液复苏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13
作者 邱俊 周继红 +4 位作者 朱佩芳 刘大维 翁奇 侯淦泉 翁格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58-1058,共1页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早期 复合高渗醋酸盐溶液 复苏 酸碱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大鼠肺组织vWF和弹力纤维的量化研究
14
作者 闫国和 屈纪富 +2 位作者 郑怀恩 林远 冉新泽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09-1309,共1页
关键词 弹力纤维 肺组织 烧冲复合伤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战时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的血液流变学研究(摘要)
15
作者 尹友国 杨志焕 朱佩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冲击 血液流变学 高渗盐 全血粘度 血浓缩 血球压积 血小板粘附 病情诊断 血浆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烧冲复合伤时血小板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怀恩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6-221,共6页
本文研究了烧冲复合伤犬的血小板数量、功能和形态学变化,以及骨髓巨核细胞的病理变化。血小板数在伤后1~5天显著减少,血小板粘附率在伤后3~7天明显降低。血小板结构出现颗粒减少,胞浆溶解,空泡形成或髓鞘样结构形成,以及膜复合体、... 本文研究了烧冲复合伤犬的血小板数量、功能和形态学变化,以及骨髓巨核细胞的病理变化。血小板数在伤后1~5天显著减少,血小板粘附率在伤后3~7天明显降低。血小板结构出现颗粒减少,胞浆溶解,空泡形成或髓鞘样结构形成,以及膜复合体、开放管道或滑面内质网增生等变化。巨核细胞退变严重,退变率达49~56%,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部分变化与血小板病变形态相同。结果表明,巨核细胞退变和血小板溶解、退变是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原因。血小板的病理变化影响了其正常功能的发挥,其中部分病变源自母体——巨核细胞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烧冲复合伤 血小板
全文增补中
烧冲复合伤现场急救的护理体会
17
作者 方方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12期868-869,共2页
目的总结烧冲复合伤现场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4年3批17例次复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例患者,治愈16例,1例因复合颅脑损伤于伤后2d死亡。结论烧冲复合伤现场急救有其特殊性,重点应放在及时发现、早期处理危及生... 目的总结烧冲复合伤现场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4年3批17例次复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例患者,治愈16例,1例因复合颅脑损伤于伤后2d死亡。结论烧冲复合伤现场急救有其特殊性,重点应放在及时发现、早期处理危及生命的复合伤方面,现场抢救及时、准确、到位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伤员生存率,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的急救
18
作者 岳茂兴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14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急救 突发事故 恐怖事件 意外 局部战争 人类生存 群体 冲击波 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瓦斯爆炸致大鼠烧冲复合伤的特点及建模条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明明 田林强 +4 位作者 董新文 姚三巧 孟伟正 任文杰 王桂芝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414-419,共6页
目的探讨管道瓦斯爆炸致大鼠烧冲复合伤的特点和建模条件。方法取116只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实验组(n=96)和对照组(n=20)。实验组大鼠在φ2000瓦斯爆炸系统进行瓦斯爆炸,对照组大鼠不进行瓦斯爆炸,其他实验条件同实验组。爆炸结束后,... 目的探讨管道瓦斯爆炸致大鼠烧冲复合伤的特点和建模条件。方法取116只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实验组(n=96)和对照组(n=20)。实验组大鼠在φ2000瓦斯爆炸系统进行瓦斯爆炸,对照组大鼠不进行瓦斯爆炸,其他实验条件同实验组。爆炸结束后,观察实验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烧冲复合伤发生情况。爆炸实验结束后24 h,取2组存活大鼠,用体积分数1%戊巴比妥钠(40 mg·kg^(-1))麻醉后处死,取支气管和肺组织;观察支气管和肺大体形态,判断肺损伤程度。取2组大鼠石蜡包埋支气管及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肺和支气管组织病理形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支气管及肺组织中caspase-3及caspase-9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体表烧伤发生率为100.0%,69.7%为体毛烧伤、部分区域结痂,累及皮肤烧伤共7例,均为Ⅱ度烧伤,分布于头及肢体末端、腹部、躯干等部位;30.3%为体毛轻度烧伤。存活大鼠表现为精神差、趴卧不起、拒食、呼吸加速。实验组大鼠烧冲复合伤及肺损伤发生率均为100.0%;大鼠现场共死亡19例,死亡率为19.8%,实验结束即时死亡17例,2 h内死亡2例。对照组大鼠支气管及肺组织结构正常,肺泡结构及支气管黏膜和黏膜肌内组织完整。实验组大鼠支气管及肺组织颜色加深,支气管黏膜可见散在出血灶,肺组织表面呈点状及片状出血灶;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血管充血、灶状出血,肺泡腔内见淡粉色水肿液;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部分脱落,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黏膜肌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黏膜腺体腺腔内分泌物增多。2组大鼠肺泡上皮细胞、肺间质以及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中均有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实验组大鼠支气管组织中caspase-3及caspase-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8.310、62.986,P<0.05);实验组大鼠肺组织中caspase-3及caspase-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5.087、79.354,P<0.05)。结论管道瓦斯爆炸致大鼠烧冲复合伤发生率高,且可导致支气管和肺损伤;本管道系统模拟的瓦斯爆炸烧冲复合伤动物模型与实际瓦斯爆炸现场情况相似,且条件易于控制,重复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烧冲复合伤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内脏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20
作者 曹淑琴 王良喜 +2 位作者 孙媛 周宜芳 曹卓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629-630,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烧冲复合伤伴内脏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烧冲复合伤伴内脏损伤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找出特点,提出护理方法。结果针对患者损伤特点提出护理观察方法为:加强休克复苏的观察护理,积极呼吸道管理,保持... 目的探讨严重烧冲复合伤伴内脏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烧冲复合伤伴内脏损伤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找出特点,提出护理方法。结果针对患者损伤特点提出护理观察方法为:加强休克复苏的观察护理,积极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器官功能的维护,完善预防感染的措施。结论对烧冲复合伤伴严重内脏损伤的患者,护理中重视内脏保护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内脏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