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8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T增厚、左心室点状强回声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及评估价值
1
作者 廖宏伟 唐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18-221,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及左心室点状强回声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及其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确诊的胎儿染色体异常孕妇102例临床资料为观察组,产前检查胎儿染色体正常孕...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及左心室点状强回声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及其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确诊的胎儿染色体异常孕妇102例临床资料为观察组,产前检查胎儿染色体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均在孕11~13+6周时行超声NT增厚检查,20周后行胎儿心脏检查,对比两组NT增厚情况及胎儿左心室强回声等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NT增厚、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T增厚与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102例中胎儿染色体异常21-三体80例,18-三体9例,13-三体4例,45X5例,三倍体4例,观察组NT增厚率及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NT增厚、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呈正相关(r=0.402,0.384,P<0.05)。ROC曲线分析,NT增厚、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联合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灵敏度为82.4%,特异性为80.0%,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结论:NT增厚及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通过超声检查NT增厚及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情况可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且联合评估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染色体异常 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 左心室点状强回声 相关性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状供地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探析——基于“人-地-产-权-钱”五位一体视角
2
作者 臧俊梅 刘圣祥 +1 位作者 付晓 田光明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点状供地作为一种新的土地供应模式,在保障乡村产业用地供应、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人-地-产-权-钱”五位一体视角,结合广州市从化区西和小镇点状供地案例,分析点状供地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点... 点状供地作为一种新的土地供应模式,在保障乡村产业用地供应、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人-地-产-权-钱”五位一体视角,结合广州市从化区西和小镇点状供地案例,分析点状供地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点状供地通过凝聚治理主体形成联动聚力,以点带面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延伸链条推进乡村产业融合,优化程序规范产权流转,开源节流拓展收益空间,破解“人-地-产-权-钱”困境,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未来可完善点状供地政策配套体系、科学实施点状规划、制定并规范项目验收、加强点状供地供后常态化监管,更好地为乡村全面振兴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状供地 乡村振兴 土地利用效率 西和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点状钙化软骨发育异常1例
3
作者 田建国 刘峰 田昭俭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8-8,共1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30d。发现特殊面容20d于2017年3月3日就诊我院。体格检查:患儿面部扁平,双侧上臂、双侧大腿短粗畸形,双上肢较显著(图1),双侧肩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中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无异常。家族史... 1病例资料患儿,男,30d。发现特殊面容20d于2017年3月3日就诊我院。体格检查:患儿面部扁平,双侧上臂、双侧大腿短粗畸形,双上肢较显著(图1),双侧肩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中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无异常。家族史及母孕期特殊用药史不明。入院后行胸部及四肢骨平片评估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点状钙化软骨发育异常 软骨发育异常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状掌跖角化病1家系AAGAB基因突变及表型分析
4
作者 韩宏敏 韩建文 《皮肤病与性病》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先证者(Ⅰ-1),男,59岁,双手足丘疹、斑块30余年;先证者儿子(Ⅱ-1),35岁,双手足丘疹、斑块14年;先证者儿子(Ⅱ-2)表现正常。皮肤科检查:Ⅰ-1双侧掌跖及手背部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角化过度性丘疹、斑块,不规则增生,部分皮损中心凹陷呈火山... 先证者(Ⅰ-1),男,59岁,双手足丘疹、斑块30余年;先证者儿子(Ⅱ-1),35岁,双手足丘疹、斑块14年;先证者儿子(Ⅱ-2)表现正常。皮肤科检查:Ⅰ-1双侧掌跖及手背部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角化过度性丘疹、斑块,不规则增生,部分皮损中心凹陷呈火山口样,表面污秽、干燥、皲裂;Ⅱ-1类似表型,但受累程度较轻;Ⅱ-2无皮损。组织病理学:Ⅰ-1左手掌高度角化过度,颗粒层、棘层不规则肥厚,乳头瘤样增生。基因检测:Ⅰ-1、Ⅱ-1的AAGAB基因5号外显子处均检测到c.473delC(p.G158fs)杂合突变;Ⅱ-2未检测到AAGAB基因突变。诊断:Ⅰ-1、Ⅱ-1被诊断为I型点状掌跖角化病。AAGAB基因c.473delC(p.G158fs)杂合突变可能是该家系中2例点状掌跖角化病患者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状掌跖角化病 AAGAB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r11Ni2W2MoV不锈钢渗氮表面磨削后点状剥落问题研究
5
作者 江珍艳 谢善 +2 位作者 张诗佳 黄文东 张克疆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1Cr11Ni2W2MoV不锈钢的零件渗氮处理后,零件渗氮表面磨削后发现渗氮面存在点状剥落现象。通过研究氮化物剥落形貌及分布、渗氮层金相组织及硬度,探讨了渗氮层磨削后出现点状剥落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工艺解决措施。
关键词 渗氮 点状剥落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制冷管道表面点状腐蚀无损检测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6
作者 汪磊 王万树 +3 位作者 樊继磊 阮星翔 钱盛杰 王锋淮 《化工装备技术》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采用相控阵技术和射线检测技术对氨制冷管道表面点状缺陷开展工程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冷库氨制冷的基本原理及氨制冷管道面临的安全问题。接着,利用仿真软件对管道内外表面点状腐蚀缺陷进行仿真研究,确定了检测工艺。最后,在压力管道... 采用相控阵技术和射线检测技术对氨制冷管道表面点状缺陷开展工程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冷库氨制冷的基本原理及氨制冷管道面临的安全问题。接着,利用仿真软件对管道内外表面点状腐蚀缺陷进行仿真研究,确定了检测工艺。最后,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过程中,对某家食品冷冻厂的氨制冷管道进行无损检测抽检,发现保冷层冷量散失,成功检测出多处表面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制冷管道 点状腐蚀 全聚焦超声相控阵 CIVA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综合管廊工作井中基于空间效应的“点状”深井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
7
作者 周榕辉 《人民公交》 2025年第4期60-63,共4页
鉴于宁波市盾构法施工的综合管廊工作井均采用复合墙形式,深井支护和内衬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由于受到空间效应影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弯矩实测值与规范法计算值差异较大。小尺寸工作井即“点状”深井的基坑具有更小的宽深比,其内衬结构... 鉴于宁波市盾构法施工的综合管廊工作井均采用复合墙形式,深井支护和内衬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由于受到空间效应影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弯矩实测值与规范法计算值差异较大。小尺寸工作井即“点状”深井的基坑具有更小的宽深比,其内衬结构受力形式也与常规的大尺寸、超大尺寸基坑内衬结构有显著差异。根据“点状”深井的特点,本文基于“点状”深井空间效应,提出内衬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及通过该方法设计的经济效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状”深井 综合管廊 复合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表面点状爆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阎培渝 《混凝土世界》 2024年第12期19-20,共2页
本文针对《混凝土世界》2024年11期刊登的题为《某工程剪力墙混凝土点状爆裂问题研究分析》一文中关于混凝土点状爆裂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商榷,通过文献分析和工程案例研究,笔者认为混凝土产生点状爆裂的原因是骨料中含有钢渣,而不是该文... 本文针对《混凝土世界》2024年11期刊登的题为《某工程剪力墙混凝土点状爆裂问题研究分析》一文中关于混凝土点状爆裂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商榷,通过文献分析和工程案例研究,笔者认为混凝土产生点状爆裂的原因是骨料中含有钢渣,而不是该文所论述的γ型硅酸二钙吸水膨胀崩裂,产生由内向外的推力导致混凝土拉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点状爆裂 钢渣 硅酸二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管表面点状缺陷原因分析
9
作者 寇沙沙 白雅琼 靳燕 《包钢科技》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某用户将IF钢板焊接成钢管用于制作家电冷凝管,在对焊管进行常规水压试验时,钢管表面局部出现点状缺陷的情况。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点状缺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缺陷处微观组织、非金属夹杂物等检测,并对母材钢板进行力学... 某用户将IF钢板焊接成钢管用于制作家电冷凝管,在对焊管进行常规水压试验时,钢管表面局部出现点状缺陷的情况。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点状缺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缺陷处微观组织、非金属夹杂物等检测,并对母材钢板进行力学性能及金相微观结构检测。结果表明,点状缺陷处有异常组织,异常组织含有Cr、Ni等合金元素,与基体化学成分不同。外来异物压入使焊管局部应力集中,水压试验时,从与基体结合薄弱的异物处产生打压漏点。为了避免此类表面缺陷的产生,应加强焊管整个生产过程、加工过程的质量监控,防止异物压入破坏基体的连续性,造成钢材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管 点状缺陷 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石漠化地区散点状块石变形机理与InSAR早期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先乐 刘东烈 +3 位作者 张明 郭金城 杨龙 刘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62,共10页
在黔西南石漠化地区,普遍存在一种表层发育区域性散点状块石变形但山体整体稳定的现象,造成在利用InSAR技术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识别时这些变形区往往被误判为滑坡,导致该地区地质灾害InSAR早期识别的准确率很低。以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2... 在黔西南石漠化地区,普遍存在一种表层发育区域性散点状块石变形但山体整体稳定的现象,造成在利用InSAR技术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识别时这些变形区往往被误判为滑坡,导致该地区地质灾害InSAR早期识别的准确率很低。以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2个典型石漠化地区为例,首先简要概述了石漠化地区的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其次介绍了石漠化地区散点状块石变形识别方法、分布现状及其野外验证方法;然后揭示了石漠化地区散点状块石变形的机理,分析了散点状块石变形容易在InSAR识别中被误判为滑坡隐患的原因;最后根据石漠化地区散点状块石变形的规律,提出了利用InSAR技术特别是PS-InSAR技术在石漠化地区早期识别散点状块石变形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石漠化地区InSAR识别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效率和准确率。研究结果对我国其他岩溶地区的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 点状块石变形 滑坡地质灾害 INSAR 误判 早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胎儿X连锁隐性遗传点状软骨发育不良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寅兰 安莉娜 +2 位作者 潘丽华 李桢 马辉芳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60-64,共5页
目的对1例3级产前超声筛查发现面部及脊柱发育异常的胎儿行全基因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及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通过羊膜腔穿刺术获取胎儿羊水... 目的对1例3级产前超声筛查发现面部及脊柱发育异常的胎儿行全基因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及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通过羊膜腔穿刺术获取胎儿羊水样本后行CNV-seq及WES检测,并对WES阳性结果行一代测序验证其变异来源。结果胎儿CNVs未检出明确致病性变异,WES结果显示ARSL基因(NM_000047)c.1336 C>T(p.Q446X)的半合子变异,Sanger测序验证显示胎儿母亲该位点杂合变异,父亲为野生型。结合胎儿表型与基因型分析,该变异相关疾病为X连锁隐性点状软骨发育不良1型(CDPX1)。结论对产前超声发现胎儿结构异常,CNVs未检出的进一步行WES,有可能发现胎儿发育异常的致病位点,明确其产前诊断;结合一代父母验证,发现致病位点来源,可避免再发风险,协助该夫妇做出最佳的妊娠决策并提供再生育及优生优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L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X连锁隐性点状软骨发育不良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工程剪力墙混凝土点状爆裂问题研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鹏 杨超 +2 位作者 郭丽娟 豆桐 崔庆怡 《混凝土世界》 2024年第11期53-56,共4页
某在建高层剪力墙住宅工程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完成6个月后,发生由内向外的点状爆裂,爆裂表现为外大内小的圆锥形缺陷,圆锥形缺陷顶部为黄褐色颗粒。本文通过对爆裂区与非爆裂区凝胶体进行X衍射物相半定量与显微偏光分析,判断该黄褐色颗... 某在建高层剪力墙住宅工程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完成6个月后,发生由内向外的点状爆裂,爆裂表现为外大内小的圆锥形缺陷,圆锥形缺陷顶部为黄褐色颗粒。本文通过对爆裂区与非爆裂区凝胶体进行X衍射物相半定量与显微偏光分析,判断该黄褐色颗粒为硅酸二钙,混凝土爆裂的原因为硅酸二钙吸水膨胀崩裂,产生由内向外的推力将混凝土拉裂,并同时对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爆裂点分布状态等进行检测,评估该爆裂对结构安全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法,为其他混凝土工程提供可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混凝土 点状爆裂 硅酸二钙 结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点状激发射频消融技术在猪声带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刘婕妤 肖旭平 +2 位作者 周恩 李京鲲 肖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建立猪声带损伤模型,分析比较CO_(2)激光手术及低温等离子点状激发射频消融术对猪声带的损伤范围及声带损伤后修复模式。方法15头猪(30侧声带),同一头猪的双侧声带分别为激光组和等离子组,分别用CO_(2)激光和低温等离子点状激发射... 目的建立猪声带损伤模型,分析比较CO_(2)激光手术及低温等离子点状激发射频消融术对猪声带的损伤范围及声带损伤后修复模式。方法15头猪(30侧声带),同一头猪的双侧声带分别为激光组和等离子组,分别用CO_(2)激光和低温等离子点状激发射频消融技术行声韧带下切除术,于术后第1天、术后第3、6、9、15周麻醉后各处死3头猪,取声带行HE染色,垂直测量两组声带水肿变性区深度和纤维组织厚度,比较两组术后声带损伤范围及声带修复过程。结果术后第1天激光组水肿变性区深度较等离子组更深(P<0.01),术后第3、6、9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术后第3周水肿变性区深度均小于术后第1天,术后第6周小于术后第3周(P<0.05);而术后第9周与术后第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周等离子组声带固有层纤维组织厚度较激光组更薄(P<0.01)。结论等离子点状激发射频消融技术对猪声带的损伤范围相对CO_(2)激光较小,术后修复情况两种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而形成声带瘢痕时声带固有层的纤维组织厚度等离子组更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点状激发 动物模型 喉部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状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多模式影像学分析
14
作者 边悦 覃亚周 +6 位作者 屈雨瑶 胡霄霏 李鑫蕊 邸瑢 樊小娟 雷剑琴 李晶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27-636,650,共11页
目的分析斑点状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的多模式影像学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22年1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经多模式影像诊断为斑点状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患者5例(9只眼),分别为多灶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点状... 目的分析斑点状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的多模式影像学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22年1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经多模式影像诊断为斑点状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患者5例(9只眼),分别为多灶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PMPPE)、顽固性进行性鳞状脉络膜视网膜炎(RPC)、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MCP)各1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彩照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MEWDS患者行眼底自发荧光检查,PIC、APMPPE、RPC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APMPPE、RPC患者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MCP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结果斑点状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各类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既类似又有区别。(1)PIC:活动性病灶呈高自发荧光,在FFA早期呈强荧光,晚期荧光素渗漏,病变晚期可出现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的荧光缺损。ICGA表现为后极部多发弱荧光斑。OCT见病灶部位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向上隆起呈局灶性高反射,对应处光感受器内外节破坏,病变晚期开始出现萎缩,在RPE表现为不规则的高反射信号。(2)MCP:萎缩性病灶为低自发荧光,活动性病灶为轻度高自发荧光。FFA表现为进行性斑点状强荧光,病灶萎缩亦呈窗样荧光缺损,ICGA亦体现弱荧光斑点。(3)MEWDS:病灶表现为高自发荧光。FFA表现为“花环状”排列的强荧光点,ICGA表现为弱荧光斑点。OCT表现为椭圆体带紊乱,少数病人RPE上圆顶状高反射或椭圆体带和外核层垂直线性高反射。(4)APMPPE:病变急性期表现为低自发荧光,后期伴高自发荧光。FFA早期低荧光,晚期高荧光,ICGA提示比FFA范围更大的脉络膜低灌注改变的低荧光。OCT表现为椭圆体带破坏伴有局部高反射点。(5)RPC:位于后极部低自发荧光的斑点状改变,FFA早期病灶低荧光,晚期高荧光,ICGA全期呈低荧光样改变。当病变累及黄斑中心凹,OCT示视网膜下液及伴有视网膜内外层高反射性物质的RPE层分离。结论多模式影像学检查技术有助于深入认识疾病的本质,明确疾病的诊断及制定合理治疗随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状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视网膜 脉络膜 多模式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钢锻件斑点状偏析形成原因分析
15
作者 徐全 陈民涛 +3 位作者 党淑娥 张英凡 焦永星 白宏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8-315,共8页
利用OM、SEM、EDS等技术,对风电齿轮箱用42CrMo钢锻件表面的亮白色斑点状偏析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锻件表面的亮白色斑点偏析为回火贝氏体。这是由于42CrMo钢钢锭存在成分偏析,锻造后呈条状和斑点状贝氏体偏析;经常规锻后热处理(正火... 利用OM、SEM、EDS等技术,对风电齿轮箱用42CrMo钢锻件表面的亮白色斑点状偏析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锻件表面的亮白色斑点偏析为回火贝氏体。这是由于42CrMo钢钢锭存在成分偏析,锻造后呈条状和斑点状贝氏体偏析;经常规锻后热处理(正火+高温回火)后,成分未均匀化,贝氏体偏析演变为聚集的颗粒状Cr、Mo碳化物偏析;再经调质处理后,组织转变为回火索氏体基体上存在着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回火贝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锻件 点状偏析 贝氏体
原文传递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点状供地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佳丹 王凯 +1 位作者 徐志豪 詹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86-189,共4页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传承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长...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传承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长期面临建设用地尤其是新增建设用地保障难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在分析宁波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用地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归纳“点状供地”发展模式,探讨发展策略,并以宁波市象山县为例开展“点状供地”类型引导分区,形成农村闲置房屋利用、乡村度假整体开发和点状布局单体开发三大类型分区,以期为乡村产业点状供地推广应用提供空间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点状供地 类型引导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点状供地建设养老设施的方法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帅 张迪 +1 位作者 程喆 郭倩倩 《中国名城》 2024年第7期17-22,共6页
当前我国老龄人口对养老设施的需求不断提升,超大城市老龄人口基数大使得供需矛盾更加突出[1],且在存量更新时代背景下面临养老设施建设缺乏空间载体的问题,而点状供地政策的出台使得产业更易进入乡村,为近郊乡村建设养老设施以服务超... 当前我国老龄人口对养老设施的需求不断提升,超大城市老龄人口基数大使得供需矛盾更加突出[1],且在存量更新时代背景下面临养老设施建设缺乏空间载体的问题,而点状供地政策的出台使得产业更易进入乡村,为近郊乡村建设养老设施以服务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养老需求提供契机。对乡村点状供地建设养老设施服务城市老龄人口开展研究,围绕服务对象、承载空间和政策组合3个方面提出了工作方法,从养老机构性质、用地性质和建设模式3个方面对实践模式进行了综合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状供地 乡村振兴 养老设施配置 超大城市 养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在下肢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及点状剥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孙静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5-008,共4页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及点状剥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2月~2023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下肢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及点状剥脱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及点状剥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2月~2023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下肢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及点状剥脱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出血量,疼痛程度,疼痛程度,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后的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 VAPS得分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 探讨在静脉激光手术中应用快速的康复护理方法,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快速康复护理 点状剥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弯复杂椎弓根情况下5点定位法点状接触式椎弓根导航模板的应用
19
作者 王力航 陆廷盛 +8 位作者 陈啟鸰 姚书眈 蒲兴魏 姬林松 赵国权 欧阳北平 张斌 杨再松 罗春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59-2864,共6页
背景:椎弓根导板具有多种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软组织剥离不干净导致导板贴合不严密的钉道偏差;为了贴合导板仔细剥离软组织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导板的设计无法预知椎体旋转及体位变化影响导致贴合不严密等。目的:探... 背景:椎弓根导板具有多种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软组织剥离不干净导致导板贴合不严密的钉道偏差;为了贴合导板仔细剥离软组织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导板的设计无法预知椎体旋转及体位变化影响导致贴合不严密等。目的:探讨新型5点定位法点状接触式椎弓根导航模板在脊柱侧弯复杂椎弓根情况下的效用。方法:筛选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存在椎弓根复杂情况的脊柱侧弯患者20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使用5点定位法点状接触式椎弓根导航模板引导置钉;按纳入排除标准匹配34例既往病例资料作为经验置钉组,常规徒手置钉。对比两组患者的置钉时间、置钉出血量、置钉透视次数、手动改道次数、置钉等级及准确率、置钉并发症和主弯矫形率等指标。结果与结论:①导航模板组与经验置钉组在性别、年龄、主弯冠状面Cobb’s角、主弯bending位Cobb’s角、椎弓根变异、顶椎旋转、融合节段、置钉数、置钉等级、置钉准确率、主弯矫形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经验置钉组相比,导航模板组在置钉时间(P=0.034)、置钉出血量(P=0.036)、置钉透视次数(P=0.000)、手动改道次数(P=0.021)方面更具优势;③两组患者的置钉相关并发症均为0例;④提示5点定位法点状接触式3D打印椎弓根导航模板具有爪状结构,牢固适配各种畸形椎板关节突,可避免漂移现象,准确置钉;具有尖端点状接触椎板结构,避免广泛彻底剥离后方结构,可减少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提前设计了进钉点进钉方向,可减少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分节段设计,避免因麻醉体位改变等不适配;操作简便,置钉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复杂椎弓根 3D打印 椎弓根导航模板 5点定位法点状接触式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