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领审美 激发潜能 提升素养——记“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教学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卫兵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17年第6期33-37,共5页
文章通过一节新授课“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感受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整体把握教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要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是一趟有趣的发现之旅”,彰显数学的... 文章通过一节新授课“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感受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整体把握教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要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是一趟有趣的发现之旅”,彰显数学的内在魅力,引领学生的数学审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提升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合作探究 数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问题驱动下学习 在局部探究中感悟——“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赏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华民 朱光伟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2年第3期27-29,34,共4页
某些数学课堂因题量过多,题目过难,节奏过快,学生缺少快乐的体验.通过展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教学片断并赏析,反映出执教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精心设计问题,促成高效学习;运用"局部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 某些数学课堂因题量过多,题目过难,节奏过快,学生缺少快乐的体验.通过展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教学片断并赏析,反映出执教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精心设计问题,促成高效学习;运用"局部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实现知识建构,且教师幽默、激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斜式方程 问题探究 问题驱动 教学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灵松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2年第18期62-64,共3页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素共有6个,而数学建模则是其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要素之一.在进行数学建模时,前提是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同时应将学生当成落脚点,将其态度及动机当成动力,核心则是其认知过程.另外在数学建模时,学生元认知是非常...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素共有6个,而数学建模则是其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要素之一.在进行数学建模时,前提是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同时应将学生当成落脚点,将其态度及动机当成动力,核心则是其认知过程.另外在数学建模时,学生元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自我监控因素.本文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活动为例,分析研究符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例
4
作者 邵慧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第27期14-16,共3页
数学学习是一种对文化历史主动进行“文化继承”的行为,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继承文化”,从而实现知识结构的变革和重组,一直是教师探究的主题.文章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教学设计为例,精心预设,科学串联,通过细节对比,合理... 数学学习是一种对文化历史主动进行“文化继承”的行为,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继承文化”,从而实现知识结构的变革和重组,一直是教师探究的主题.文章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教学设计为例,精心预设,科学串联,通过细节对比,合理辨析,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为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平台,确保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体会数学探索的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点斜式方程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小组合作学习优化中职数学课堂质量——以《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中的“点斜式方程”为例
5
作者 关翠婷 《广东教育(职教)》 2015年第5期52-52,55,共2页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数学课堂 课堂质量 点斜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单元视角下任务驱动的微课教学设计——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例
6
作者 成亮 《高中数理化》 2023年第S01期91-92,共2页
1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直线与方程”,是第二节的起始课,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表示直线,学生将真正迈出探究解析几何的第一步,为后面学习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 点斜式方程 微课教学设计 起始课 任务驱动 直线与方程 解析几何 内容分析 单元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7
作者 刘金琼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21年第2期263-263,共1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2. 过程与方法: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2. 过程与方法: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探讨,得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由特殊的点斜式推导出斜截式;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斜式方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直线方程 过程与方法 联系的观 直角坐标系 几何要素 知识与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驱动”促进深度学习——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例
8
作者 蒋艳燕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1期3-4,共2页
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深度学习的目标,深度学习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问题驱动 直线点斜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追求数学课堂的和谐——人教A版“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课例与说明
9
作者 陈晓明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6年第3期32-33,40,共3页
前不久,笔者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2中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一节概念课,也是单元起始课,课前大家觉得难得出彩,我也感到压力很大,于是精心备课,充分准备.课上的很成功,得到同事的高度评价,这给了我很大激励!也引起笔... 前不久,笔者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2中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一节概念课,也是单元起始课,课前大家觉得难得出彩,我也感到压力很大,于是精心备课,充分准备.课上的很成功,得到同事的高度评价,这给了我很大激励!也引起笔者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再次思考,一心想再次回味课堂,不断反思,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斜式方程 起始课 课堂教学 数形结合 课例 坐标平面 代数表示 讨论交流 内驱力
原文传递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炜斌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10期30-32,共3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知识的本质,感悟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本文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例,借助课堂实录,以问题链的形式阐述了如何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把握教学内...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知识的本质,感悟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本文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例,借助课堂实录,以问题链的形式阐述了如何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逐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思想方法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原文传递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自评材料
11
作者 杨宏亮 《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10X期280-,共1页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对直线方程的入门级课程。直线方程的学习,是为以后各种各样方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的一个过程。所以,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老师应该对这堂课进行认真的讲解,然后在讲解的过程中逐步的融入代数的内容,通过其他方法来解...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对直线方程的入门级课程。直线方程的学习,是为以后各种各样方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的一个过程。所以,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老师应该对这堂课进行认真的讲解,然后在讲解的过程中逐步的融入代数的内容,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线性问题。下面笔者就直线点斜式方程进行简要的评价。一、教学任务的认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学生在了解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概念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斜式方程 教学任务 学习过程 堂课 数形结合 代数的 课型 代数表示 探索能力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个理解”的“点斜式方程”教学设计
12
作者 许庆东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22年第10期29-31,共3页
章建跃老师的“四个理解”为双新背景下数学教师如何对新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本文立足“四个理解”,对新教材“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目的在于探索双新背景下如何开展教学设计.一、理解数学,确定教学重点理... 章建跃老师的“四个理解”为双新背景下数学教师如何对新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本文立足“四个理解”,对新教材“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目的在于探索双新背景下如何开展教学设计.一、理解数学,确定教学重点理解数学,就是要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斜式方程 新教材 理解数学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开展教学 教学重 数学教师
原文传递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数学教学初探——以苏教版必修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例
13
作者 洪樱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6年第11X期18-20,共3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关注个体和个体差异,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大班化教学的束缚下,教师的'教'要适应更多的学生的'学',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并把它有意识地与课堂教学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关注个体和个体差异,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大班化教学的束缚下,教师的'教'要适应更多的学生的'学',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并把它有意识地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感知学习风格主要指个体信息加工的方式,由感官偏爱因素形成的学习风格,是学习风格的一个层面.Joy Reid将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小组型、个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斜式方程 数学教学 感知学习风格 数学对象 解析几何 苏教版 教学初探
原文传递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实录与点评
14
作者 张义 童嘉森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6年第7期48-50,共3页
一线教师要将每堂课都上成近乎完美的公开课、展示课是不太现实的,怎样让日常的随堂课变得简单易行却又不失高效?花点时间精心设问,花点心思创设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后给几句恰到好处的激励评价,随堂课也能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 一线教师要将每堂课都上成近乎完美的公开课、展示课是不太现实的,怎样让日常的随堂课变得简单易行却又不失高效?花点时间精心设问,花点心思创设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后给几句恰到好处的激励评价,随堂课也能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同时提高,下面结合"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一课略谈实施心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斜式方程 课堂实录 教学实录 堂课 展示课 最近发展区 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 几何画板
原文传递
在用直线斜截式方程解题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15
作者 蒋育维 《数学教学通讯》 1983年第5期11-13,共3页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y=kx+6是直线点斜式方程的特例,其中k=tga(a为倾斜角)是直线的斜率。b是纵截距.由于tgπ/2不存在,斜截式方程y=kx+b不能表示平行于y轴的直线。因此。
关键词 点斜式方程 平面直角坐标系 纵截距 切线方程 解题过程 坐标平面 轨迹方程 切线 一个问题 题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方程的点参式及其应用
16
作者 徐云贵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00年第4期3-4,共2页
我们知道,倾斜角为90°的直线无斜率,这样的直线无点斜式方程.因此在解决涉及过定点的直线方程问题时需分斜率是否存在予以讨论.而多数同学往往忽视讨论或总觉讨论麻烦视而不谈,致使解题过程不圆满.
关键词 直线无点斜式方程 高中 数学 解析几何题 例题解析
全文增补中
浅谈“弦的中点坐标与直线参数方程”的关系
17
作者 王祥林 《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38-39,51,共3页
二次曲线和直线相交,利用直线点斜式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不但可以解决距离、弦长、求弦的直线方程等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解决与弦的中点有关的轨迹方程问题。
关键词 参数方程 点斜式方程 代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课本中求切线方程的“判别式”法的意见
18
作者 永磊 《数学教学通讯》 1983年第3期7-8,共2页
在统编高中第二册P150介绍了求抛物线切线方程的初等方法。书上是这样说的:“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x0,y0)是抛物线上一点,我们来确定斜率k,使过点P的直线PQy—y0=k(x—x0)成为抛物线在P点的切线。(注意符号是笔者添的,
关键词 切线方程 抛物线方程 初等方法 判别 点斜式方程 二次项系数 一元二次方程 实数解 实数根 正弦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道高考压轴题引发的圆锥曲线定点问题探究
19
作者 胡贵平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21年第2期18-19,共2页
解析几何中证明直线过定点,一般是选择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式变换,通过推理、计算,找出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消去部分参数,将直线方程化为点斜式方程,从而得到直线所过的定点.当定点具备一定的限制... 解析几何中证明直线过定点,一般是选择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式变换,通过推理、计算,找出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消去部分参数,将直线方程化为点斜式方程,从而得到直线所过的定点.当定点具备一定的限制条件时,可先探索出定点,再证明该定点与变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斜式方程 直线方程 选择参数 圆锥曲线 恒成立 解析几何 数量积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算两条巷道交点坐标的简便方法
20
作者 李永康 张永乐 《科技资讯》 2012年第23期88-88,共1页
介绍了一种解算两条巷道交点坐标的简便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快捷、便于记忆的优点,可推广应用于所有相向贯通的井巷工程。
关键词 点斜式方程 坐标 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