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哉,太子豆腐
1
作者 洪波 程应来(指导) 《作文(初中年级)》 2019年第11期13-13,共1页
家乡的特产太子豆腐,远近闻名,有荆楚一绝之美誉。太子豆腐以其洁白鲜嫩、细腻爽口、酥软不散、口味纯正而声名远扬。用太子豆腐做菜,能弄出100多种花样:脆皮豆腐、豆腐蒸蛋清、炒豆腐、煎豆腐、肉末焖豆腐、白菜炖豆腐、红烧嫩豆腐、... 家乡的特产太子豆腐,远近闻名,有荆楚一绝之美誉。太子豆腐以其洁白鲜嫩、细腻爽口、酥软不散、口味纯正而声名远扬。用太子豆腐做菜,能弄出100多种花样:脆皮豆腐、豆腐蒸蛋清、炒豆腐、煎豆腐、肉末焖豆腐、白菜炖豆腐、红烧嫩豆腐、小葱拌豆腐、清蒸枸杞豆腐……光听这些诱人的名字,就能让你垂涎欲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声名远扬 炒豆腐 清蒸 肉末 红烧 花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尝尝谁家豆腐香
2
作者 刘国庆 朱向东 郭义 《中国食品》 1999年第8期22-23,共2页
豆腐是中国人最喜吃最常见的菜肴原料.就此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却能在中国厨师手中花样翻新做出道道美馔佳肴,更甚者能成席成宴.
关键词 豆腐 烹饪 花生炒豆腐 西坝豆腐 莲花豆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三疣梭子蟹大棚越冬暂养技术要点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恭文 张斌 王秀娣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4期66-67,共2页
三疣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回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800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两半炖豆板酱,或用蟹炒年糕、炒豆腐,是沿... 三疣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回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800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两半炖豆板酱,或用蟹炒年糕、炒豆腐,是沿海-带居民餐桌上的常菜。近几年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捞,三疣梭子蟹的数量急剧下降,价格也很高。在北方每年春节要吃上鲜活美味的三疣梭子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大棚越冬 过度捕捞 炒豆腐 红膏 运输法 充氧 气石 深水井 在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营养食谱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文静 《山东教育》 2004年第27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幼儿健康 营养食谱 原料 制作方法 果酱薄饼 薯条卷 炒豆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则徐在苏州
5
作者 王晓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39-40,共2页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出生于清贫的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刻苦,以“童年擅文”知名乡里。由于其家境贫寒,传说林家每到除夕才吃得到一餐炒豆腐,林则徐自小就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有了切身体会...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出生于清贫的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刻苦,以“童年擅文”知名乡里。由于其家境贫寒,传说林家每到除夕才吃得到一餐炒豆腐,林则徐自小就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有了切身体会,故出仕后,他常存一颗报国忧民之心。 在中国近代史上,提起林则徐,自然会联想到他是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林 中国近代史 炒豆腐 侯官 平民百姓 字元 削职为民 江苏按察使 登门拜访 苏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尖上的作家
6
作者 喻宬玮 《初中生辅导》 2016年第11期18-19,共2页
有一些作家,除了写作,还在美食圈子游刃有余,用自己一只妙笔,把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故事写得让人垂涎。本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些懂得美食和鉴赏美食,把味道写到极致的作家吧。首先,不能不提大文豪苏东坡,很多人都知道有东坡肉这一道名... 有一些作家,除了写作,还在美食圈子游刃有余,用自己一只妙笔,把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故事写得让人垂涎。本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些懂得美食和鉴赏美食,把味道写到极致的作家吧。首先,不能不提大文豪苏东坡,很多人都知道有东坡肉这一道名菜,苏东坡在《食猪肉诗》写下:"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豆腐 东坡肘子 东坡羹 有人爱 汪曾祺 热爱生活 炒豆腐 蔡澜 雅舍谈吃 一道菜
原文传递
吃货眼里的香港 港大吃范儿,城大最颓饭——港校餐厅红黑榜
7
作者 叶诗安 《留学》 2014年第Z2期104-106,108,共4页
香港的美食天堂属于土豪,但只要深谙学校各大食堂的生态,依然能做一枚满足到哭的吃货。打边炉、夜半糖水会、高桌晚宴更是不能错过的校园饮食文化,暖胃抚心。传说香港是美食天堂,但只有港漂知道,这个天堂其实只属于土豪。日常饮食还是... 香港的美食天堂属于土豪,但只要深谙学校各大食堂的生态,依然能做一枚满足到哭的吃货。打边炉、夜半糖水会、高桌晚宴更是不能错过的校园饮食文化,暖胃抚心。传说香港是美食天堂,但只有港漂知道,这个天堂其实只属于土豪。日常饮食还是艰难模式,一般茶餐厅不但菜式简单粗暴,有时还会碰到诸如腐乳炒豆腐之类的黑暗料理。所以,对于广大学生党们来说,饮食基本上还是靠各大canteen(食堂)解决。至于特殊节日、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天堂 饮食文化 炒豆腐 黑榜 日常饮食 暖胃 简单粗暴 食材 煮汤 城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凤山写食主义小品文之——蒜薹在拔高
8
作者 孙凤山 《农村农业农民》 2015年第4期61-61,共1页
"花茎抬起头来/在嫩绿与阵痛之间/向上拔高/俯瞰蒜地//超越的总苞/在阳光与沉郁之间/一点点张扬阳光的色彩/倾听地气/升腾美妙的胃口"。笔者种植过大蒜,见证过蒜薹的成长,曾在写过的《大蒜》诗里,抒怀着蒜薹的成功,看蒜薹的兄长——... "花茎抬起头来/在嫩绿与阵痛之间/向上拔高/俯瞰蒜地//超越的总苞/在阳光与沉郁之间/一点点张扬阳光的色彩/倾听地气/升腾美妙的胃口"。笔者种植过大蒜,见证过蒜薹的成长,曾在写过的《大蒜》诗里,抒怀着蒜薹的成功,看蒜薹的兄长——蒜苗绿油油地举着香辣,为小弟弟蒜薹拔高奠基,赴春天和蔬菜大棚的约会。蒜薹,即大蒜的花薹,包括花茎和总苞两部分,是从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无论是星级酒店,还是街头巷尾的小饭店,都能在菜谱中见到它的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苞 孙凤 超越的 花薹 蒜苔 单子叶植物纲 上拔 营养成分 类维生素 炒豆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阳菜谱
9
作者 刘良璞 《农业知识》 2004年第32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豆腐 香酥羊肉 麻辣豆腐 豆腐 韭菜 土豆丝 炒豆腐 性功能减退 包饺子 良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饮食中引入更多纤维素的简单方法
10
作者 刘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第2期55-56,共2页
纤维素在我们日常饮食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受到重视。纤维有助于便秘、肥胖和疾病的治疗,并且能减轻饥饿感。但要把足量的纤维素加入到日常饮食中以达到明显的效果现实吗?这样做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复杂,只需要稍微做些准备。 纤维素的量... 纤维素在我们日常饮食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受到重视。纤维有助于便秘、肥胖和疾病的治疗,并且能减轻饥饿感。但要把足量的纤维素加入到日常饮食中以达到明显的效果现实吗?这样做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复杂,只需要稍微做些准备。 纤维素的量和来源 医学研究院建议,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每天需要21克纤维素,年龄在50岁以上的男性应该每天摄入30克纤维素。有些人可能需要更多一点,高达35天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饮食 医学研究院 饥饿感 麦克马纳斯 炒豆腐 结肠癌 凝胶状 可溶性纤维 南瓜籽 鹰嘴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儿童、青少年正餐与间餐的熟食品氨基酸含量分析测定
11
作者 朱万玲 袁宗芬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2期50-51,共2页
儿童、青少年营养是国内外医学界及全社会均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试图对重庆地区儿童、青少年间餐与正餐的熟食进行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探讨改善本市儿童、青少年间餐、正餐的配餐工作、以增加学生营养。
关键词 熟食品 国内外医学界 营养成分 磨芋 生熟 炒豆腐 烹调方法 饮食习惯 文表 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饮食营养与健康学习的关系
12
作者 李水量 《晋中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142-145,85,共5页
饮食营养学虽然在今天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科学,但它却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国外不少学者吁呼:在中学教学大纲中就应列入食品与营养学.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指出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要象乳母一样受到重... 饮食营养学虽然在今天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科学,但它却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国外不少学者吁呼:在中学教学大纲中就应列入食品与营养学.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指出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要象乳母一样受到重视.饮食营养与健康、学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营养良好,大脑功能健全,记忆力强.大脑储存的信息越多.人就会变得越聪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因此同学们要把合理的饮食营养看成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营养 营养成分 脑功能 身体需要 食物营养 饮食习惯 致癌物质 日常食物 豆腐 每公斤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血压吃下来 菌类美食谱
13
《糖尿病新世界》 2004年第5期32-32,共1页
丝瓜烩草菇原料:草菇200克,丝瓜400克,鸡汤、精盐、湿淀粉各适量。制法:将草菇去根蒂,洗净,入沸水锅内氽一下捞出, 用冷水冲凉,切成块;丝瓜去皮、瓤,洗净,切成片。炒锅上中火,加入鸡汤、草菇块、丝瓜片、精盐、味精,烧至汤将要干时,用... 丝瓜烩草菇原料:草菇200克,丝瓜400克,鸡汤、精盐、湿淀粉各适量。制法:将草菇去根蒂,洗净,入沸水锅内氽一下捞出, 用冷水冲凉,切成块;丝瓜去皮、瓤,洗净,切成片。炒锅上中火,加入鸡汤、草菇块、丝瓜片、精盐、味精,烧至汤将要干时,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香油, 取出装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谱 血压 食用菌 丝瓜烩草菇 荸荠香菇 青鱼平菇 豆腐金针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暖腰韭菜肴
14
作者 于克义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4年第11期51-51,共1页
韭菜具有温补肝肾、助阳固精的作用。《本草拾遗》中记载:“韭菜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益阳”。韭菜质嫩味鲜,营养丰富,所含的纤维素较多,有增强胃肠蠕动而产生通利大便的作用,有利于减肥和清洁肠腔,还可促进食欲,降低血脂。
关键词 补肾暖腰 韭菜肴 豆腐韭菜 制作方法 核桃仁韭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腐王
15
作者 宋炳成 《岁月(原创)》 2021年第5期57-58,共2页
豆腐王不姓王,姓钱,叫钱尚友,因为做得一手豆腐在沂蒙镇无人能及,人送外号豆腐王。豆腐王从十五岁起,跟随父母做豆腐,历经几十年,练就了一手做豆腐的绝活儿,他做的豆腐:结实,无论炖豆腐,还是炒豆腐,入锅不碎;色艳,外表金黄,黄白相间,看... 豆腐王不姓王,姓钱,叫钱尚友,因为做得一手豆腐在沂蒙镇无人能及,人送外号豆腐王。豆腐王从十五岁起,跟随父母做豆腐,历经几十年,练就了一手做豆腐的绝活儿,他做的豆腐:结实,无论炖豆腐,还是炒豆腐,入锅不碎;色艳,外表金黄,黄白相间,看上去赏心悦目;厚实,比一般人家做的豆腐要厚上一倍;清香,是沂蒙山区那种特有的浆豆腐,入口清香,余味甘甜,嚼上一口,上了年纪的人一准想起童年。豆腐王卖豆腐也特别,现在别人都用电子秤,豆腐王几十年了,一直用杆秤,而且只有秤钩,没有秤盘,你要多少钱的豆腐,只要报出数来,豆腐王一刀下去,切出一块,用秤钩勾起豆腐一称,一钱不多,一文不少,准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沂蒙山区 炒豆腐 电子秤 清香 赏心悦目
原文传递
豆腐颂
16
作者 老波头 《北方人》 2013年第11期50-50,共1页
中国人创造的食材之中,豆腐是最伟大的那一种,而且衍生出博大精深的豆腐文化,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例。相传由汉时的刘安发明,此人炼丹不成,反而点出豆腐来,结果想不通后去造反,又不成功,只好自杀了事。不然的话,豆腐是名副其实的长寿食... 中国人创造的食材之中,豆腐是最伟大的那一种,而且衍生出博大精深的豆腐文化,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例。相传由汉时的刘安发明,此人炼丹不成,反而点出豆腐来,结果想不通后去造反,又不成功,只好自杀了事。不然的话,豆腐是名副其实的长寿食物,老先生多活几年不成问题。那时的豆腐不太可口大概也是事实。据考证,豆腐大规模流行始于唐宋,先传入日本,后传入朝鲜和东南亚,也变成他们的常用食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食材 豆腐丸子 食经 本味 日本豆腐 炒豆腐 家常炖鱼 莲蓬豆腐 豆腐
原文传递
北方豆腐文化趣谈
17
作者 穆德伦 《侨园》 2017年第8期38-39,共2页
豆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能品尝到不同口味的豆腐菜。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辽海地域的豆腐成为地标性食品,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北豆腐。时至今日,豆腐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根据考古发现,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豆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能品尝到不同口味的豆腐菜。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辽海地域的豆腐成为地标性食品,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北豆腐。时至今日,豆腐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根据考古发现,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在汉代已经出现了豆腐。至于它的发明人往往归结到淮南王刘安身上。刘安是—个博学多闻、喜好炼丹修仙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淮南王刘安 《淮南子》 气候条件 关东风情 不饱和脂肪酸 地标性 炒豆腐 农家菜 女真人
原文传递
药用食疗话豆腐
18
作者 欧阳军 《家庭用药》 2003年第3期25-25,共1页
豆腐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优良食物。
关键词 食疗 豆腐 药用价值 豆腐香椿 豆腐煮鲫鱼
原文传递
我一个人生活
19
作者 路也 《诗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5-5,共1页
关键词 炒豆腐 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让孩子当一个月的家知道柴米油盐有多贵
20
作者 赵忠心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5年第5期33-33,共1页
不但可以养成节俭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孩子持家理财的能力,学会计划用钱,量入为出。在商场经常碰到这种事,家长带着孩子,孩子见什么要什么,不给买就撒泼打滚。忍忍吧,孩子大点儿就好了。可是,上小学了,更麻烦了,自己懂得用钱买东西了,给... 不但可以养成节俭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孩子持家理财的能力,学会计划用钱,量入为出。在商场经常碰到这种事,家长带着孩子,孩子见什么要什么,不给买就撒泼打滚。忍忍吧,孩子大点儿就好了。可是,上小学了,更麻烦了,自己懂得用钱买东西了,给多少零花钱都不够花。家长就担心上了,这样下去不行啊,养成奢侈的习惯,胃口会越来越大,那时候怎么办?我也碰到过这种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东西 家庭教育 怕麻烦 就这样 炒豆腐 太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