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肠温中方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丽娟 王允亮 +3 位作者 史瑞 魏仕兵 杨美娟 李军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的作用。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急性结肠炎,造模成功后连续以清肠温中方高、中、低剂量混悬液及柳氮磺吡啶(salazosulfapyridine,SASP)混悬液灌胃治疗10天,取...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的作用。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急性结肠炎,造模成功后连续以清肠温中方高、中、低剂量混悬液及柳氮磺吡啶(salazosulfapyridine,SASP)混悬液灌胃治疗10天,取结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ic mucosa damage index,CMDI)和结肠组织病理学(histological score,HS)评价。结果药物干预10天后,模型组DAI、CMDI、HS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SASP组DAI及CMDI均较模型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DAI、CMDI、HS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清肠温中方高、中剂量组炎细胞侵润的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清肠温中方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肠黏膜有保护作用,且能有效改善结肠组织炎细胞侵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温中方 疾病活动指数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病理学评价 炎性侵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防哮饮对幼龄小鼠哮喘缓解期模型IKK/IκB/NF-κB信号途径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袁雪晶 曹建梅 许慧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9-414,共6页
目的观察固本防哮饮对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IKK/IκB/NF-κB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采用幼龄BALB/c小鼠,鸡卵蛋白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致敏,并多次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4周,测小鼠气道阻力、HE染色... 目的观察固本防哮饮对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IKK/IκB/NF-κB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采用幼龄BALB/c小鼠,鸡卵蛋白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致敏,并多次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4周,测小鼠气道阻力、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κB激酶β(IKKβ)、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固本防哮饮可以降低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气道阻力、降低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降低BALF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P<0.05,P<0.01),改善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重塑,并能增加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κBα表达量(P<0.01,P<0.05),降低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KKβ(P<0.05,P<0.01)、NF-κB p65(P<0.01,P<0.05)的高表达。结论固本防哮饮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调节机体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的功能失调可能是其防止哮喘复发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防哮饮 哮喘缓解期 气道高反应性 炎性细胞 IKK/IκB/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对Wistar大鼠生理病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诗颖 陈杰 +4 位作者 李赓觅 黄伍蓉 简燚 呼永河 吴丽娟 《西南军医》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高温高湿极端环境对Wista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和各脏器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2只/组的Wistar大鼠分别暴露于30℃、32℃、34℃和36℃的极端高湿环境[RH=(95±2)%]中72 h,观察生存情况以筛选适宜的研究温度。将26只Wistar大... 目的探究高温高湿极端环境对Wista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和各脏器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2只/组的Wistar大鼠分别暴露于30℃、32℃、34℃和36℃的极端高湿环境[RH=(95±2)%]中72 h,观察生存情况以筛选适宜的研究温度。将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温高湿组和常温常湿对照组,每组13只,分别暴露于[RH=(95±2)%/T=(34±0.5)℃]和[RH=(50±2)%/T=(25±0.5)℃]环境中,46 h后采集存活大鼠血液标本测定生化指标,收集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Wistar大鼠在极端高湿[RH=(95±2)%]条件下暴露72 h后,36℃和34℃组的死亡率分别达到100%和83%,均显著高于30℃和32℃组(P<0.05);高温高湿组大鼠血钾(K+)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分别为(4.56±0.75)mmol/L、(74.43±7.33)U/mL]均显著低于常温常湿对照组[分别为(6.14±1.05)mmol/L、(83.70±0.22)U/mL](P<0.05);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A)水平[分别为(0.63±0.11)、(23.50±1.73)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8±0.26)、(33.00±8.39)μmol/L](P<0.05);其它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心脏、肺、肾和肠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主要表现为间质水肿和炎性细胞侵润。结论高温高湿极端环境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肺、肾、肠等主要脏器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导致相应血生化和病理指标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死亡率 生化指标 炎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注射液的溶血性及血管刺激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猛 梁小明 +2 位作者 何淑琴 黄璠 罗二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57-159,164,共4页
目的评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PCC)注射液的溶血性及血管刺激性。方法以家兔红细胞作为体外受试对象检测PCC的溶血性,分别加入0. 1、0. 2、0. 3、0. 4、0. 5 m L的供试品(8 IU/m L),观察3 h内的细胞溶血... 目的评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PCC)注射液的溶血性及血管刺激性。方法以家兔红细胞作为体外受试对象检测PCC的溶血性,分别加入0. 1、0. 2、0. 3、0. 4、0. 5 m L的供试品(8 IU/m L),观察3 h内的细胞溶血和红细胞凝聚情况,同时设阴性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和阳性对照组(纯化水)。采用家兔同体左右侧自身对照法检测PCC的血管刺激性,右侧耳缘静脉给予浓度为8 IU/m L的供试品溶液,左侧耳缘静脉给予0. 9%氯化钠注射液(阴性对照),采用注射泵给药,每次10 mL/kg,1次/d,连续给药3 d,观察注射部位血管刺激性症状,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阴性对照管未见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现象,阳性对照管始终呈溶血状态,各剂量供试品管3 h内均未出现溶血及红细胞凝聚。各组动物两侧耳缘部真皮内均见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反应相似,为非特异性病理改变,与供试品刺激无关。结论 8 IU/mL的PCC注射液对家兔未产生溶血性和血管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溶血性 血管刺激性 炎性侵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