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炉中煤》
1
作者 何睿 《郭沫若学刊》 2014年第4期38-40,共3页
《炉中煤》是郭沫若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本文从接受美学出发,辨析《炉中煤》一诗中具有的召唤结构、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其视域融合,品味本诗的丰富的美学意味与其在特定时代中的生动内涵,以及《炉中煤》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郭沫若 炉中煤 接受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敢苟同的名家高论——评一种对郭沫若《炉中煤》的“新看法”
2
作者 雷业洪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曾以《艾青论》等驰名的骆寒超先生,近期对郭沫若的《炉中煤》提出了一“种新”看法。骆先生认为:《炉中煤》是“青年男女爱恋之情”的抒发;作者为之写副标题,是“简单的‘外贴’”,也是“画蛇添足”;将爱祖国“和对一个女郎的性恋之情... 曾以《艾青论》等驰名的骆寒超先生,近期对郭沫若的《炉中煤》提出了一“种新”看法。骆先生认为:《炉中煤》是“青年男女爱恋之情”的抒发;作者为之写副标题,是“简单的‘外贴’”,也是“画蛇添足”;将爱祖国“和对一个女郎的性恋之情扯在一起”"不伦不类”,是“矫情”。其观点似乎过于武断、太近保守,有耸人听闻之嫌,笔者不敢苟同,拟作一些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炉中煤 “新看法” 质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爱国诗歌的“双璧”——《炉中煤》、《太阳吟》之比较
3
作者 毛黎 周丹萍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8-50,共3页
通过对郭沫若之《炉中煤》、闻一多之《太阳吟》的分析比较,论证了两位爱国诗人“五四”以后的创作思想、艺术风格、诗歌主张诸方面之异同及产生原因。
关键词 炉中煤 太阳吟 诗歌艺术 比较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特浓炽的爱国情怀——读《炉中煤》
4
作者 刘金珠 《阅读与鉴赏(下旬)》 2011年第1期45-45,共1页
《炉中煤》是郭沫若《女神》中的重要作品,是五四时期很有代表性的诗篇。该诗抒写了对祖国的炽烈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拟人化自白形式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诗的表现形式的探求精神,其艺术成就在《女神》中首屈一指。
关键词 炉中煤 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精神 《女神》 五四时期 探求精神 艺术成就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中煤》几点感想
5
作者 岩佐昌暲 《郭沫若学刊》 2007年第4期61-62,共2页
文章提出郭沫若《炉中煤》一诗在中国现当代诗歌中,是"沉埋物被发现"咏物诗系谱的源头。《炉中煤》和郭沫若的其它浪漫主义诗歌一样,往往都有一种对现实事物"取正舍负"的特点。
关键词 炉中煤 咏物诗 系谱 浪漫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
6
作者 郭沫若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0年第10期27-27,共1页
<正>
关键词 郭沫若 炉中煤 高中 语文 阅读欣赏 新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炉中煤》的艺术特色
7
作者 路宏建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5期121-122,共2页
《炉中煤》是郭沫若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比较突出地体现了郭沫若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本文从强烈的感情色彩、新颖的构思、奇特的艺术形象、富于象征性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节奏等方面,分析了《炉中煤》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炉中煤 艺术特点 感情色彩 构思 形象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曲时代的恋歌——赏读《炉中煤》
8
作者 钱秋荣 《现代语文(高中版)》 2002年第11期6-7,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语文 诗歌 炉中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是炉中煤──记古交市马兰镇副镇长、镇办煤矿矿长武福海
9
作者 柴文龙 董慧龙 《正气》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了这般模样!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摘郭沫若《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
关键词 古交市 炉中煤 乡镇煤矿 矿工 福海 副乡长 资源回收率 “三个代表” 采煤方法 长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读郭沫若《炉中煤》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10
作者 简彩霞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年第1期0072-0072,共1页
《炉中煤》写于五四运动前夕,是诗人郭沫若有感于五四运动给祖国带来的新气象,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人以“炉中煤”自喻,借煤在火炉中熊熊燃烧、发光发热、燃成灰烬这一形象,暗喻自己对祖国无私奉献、殒身不恤的炽热情感,其次把五四运动... 《炉中煤》写于五四运动前夕,是诗人郭沫若有感于五四运动给祖国带来的新气象,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人以“炉中煤”自喻,借煤在火炉中熊熊燃烧、发光发热、燃成灰烬这一形象,暗喻自己对祖国无私奉献、殒身不恤的炽热情感,其次把五四运动以后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表达诗人对五四运动应运而生的祖国的赞美与讴歌,全诗充满了诗人独特浓炽的爱国主义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中煤 年青女郎 爱国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曲献给祖国的恋歌——郭沫若新诗《炉中煤》赏析
11
作者 朱永芳 邵建新 《七彩语文(初中)》 2016年第10期62-64,共3页
1919年,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在日本留学的青年郭沫若同样感受到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他为“五四”后新生的祖国欣喜若狂。郁积多时、无法得到宣泄的爱国激情因此而燃烧得更为炽热,更加猛烈。他的“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 1919年,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在日本留学的青年郭沫若同样感受到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他为“五四”后新生的祖国欣喜若狂。郁积多时、无法得到宣泄的爱国激情因此而燃烧得更为炽热,更加猛烈。他的“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从美国浪漫诗人惠特曼的宏朗豪放的诗歌中“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正处在“创作爆发期”的郭沫若因而写下了大量激情洋溢的爱国诗篇,体现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炉中煤》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中煤 郭沫若 祖国 赏析 新诗 恋歌 爱国激情 反帝反封建
原文传递
使用上点火蜂窝煤炉不用点火煤的经验
12
作者 黄振民 《煤炭工程》 1983年第10期30-31,共2页
一根火柴就能点燃的上点火蜂窝煤的使用,给煤矿职工和城镇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它具有较高的热效率,煤体及其挥发份能得到充分燃烧,不冒黑烟;可调节一、二次进风口来控制炉温,关闭一、二次风门,可以长时间封火;使用干净、方便,具有很... 一根火柴就能点燃的上点火蜂窝煤的使用,给煤矿职工和城镇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它具有较高的热效率,煤体及其挥发份能得到充分燃烧,不冒黑烟;可调节一、二次进风口来控制炉温,关闭一、二次风门,可以长时间封火;使用干净、方便,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风 煤矿职工 城镇居民 进风口 挥发份 开一 风门关 推广价值 火圈 炉中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烈火,燃烧于时代的炉膛里——郭沫若朱自清艾青咏煤诗赏析
13
作者 杨荣星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0年第8期45-47,共3页
在现代文学群星闪烁的作家诗人银河系中,郭沫若、朱自清、艾青算得上最为耀眼的三颗;在卷帙繁浩、琳琅满目的现代诗作的艺术宝库里,郭沫若的《炉中煤》、朱自清的《煤》和艾青的《煤的对话》,又是三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们既是爱国主义... 在现代文学群星闪烁的作家诗人银河系中,郭沫若、朱自清、艾青算得上最为耀眼的三颗;在卷帙繁浩、琳琅满目的现代诗作的艺术宝库里,郭沫若的《炉中煤》、朱自清的《煤》和艾青的《煤的对话》,又是三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们既是爱国主义牺牲精神的绝唱,又是对光明的追求和礼赞。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诗人们报效祖国、热爱中华的感情升华的艺术结晶。这些杰出的咏煤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青 炉中煤 现代诗 现代文学 艺术结晶 牺牲精神 白话新诗 咏物 一唱三叹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诗解放”的冲击波与“当代诗词”大潮
14
作者 王同书 《学海》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一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当时在文学方面响亮的口号和热情的实践是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作为堪称文言中的文言的“旧体诗词”更是首当其冲。胡适、郭沫若等高举“诗的解放”大旗之后,神州诗坛插遍了新... 一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当时在文学方面响亮的口号和热情的实践是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作为堪称文言中的文言的“旧体诗词”更是首当其冲。胡适、郭沫若等高举“诗的解放”大旗之后,神州诗坛插遍了新诗旌旗,积习难改者的旧体诗词多成了“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词 五·四 冲击波 新诗 旧体诗词 格律诗词 郭沫若《女神》 闻一多 唐宋诗词 炉中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问题解答
15
作者 王继增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89年第9期20-23,共4页
一、《女神》的思想成就1.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女神》最为突出的思想特征.①《女神》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表现为对新生祖国的憧憬与追求。《凤凰涅(般木)》是最有代表性的诗篇,是一首庄严的时代颂歌,是充满彻底反叛精神和向往光明的... 一、《女神》的思想成就1.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女神》最为突出的思想特征.①《女神》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表现为对新生祖国的憧憬与追求。《凤凰涅(般木)》是最有代表性的诗篇,是一首庄严的时代颂歌,是充满彻底反叛精神和向往光明的爱国主义诗篇.诗人借用凤凰象征中国,凤凰自焚,象征着对旧中国的否定,凤凰更生,象征着五四以后中国的新生.同时也象征着诗人自我的更生。眷念祖国情绪的《炉中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女神》 炉中煤 大堰河 爱国主义精神 反叛精神 意象美 太阳吟 诗歌形式 雪花的快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神》: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新诗集——中国现代文学重点内容辅导之一
16
作者 王继增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2年第4期66-67,共2页
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1921年8月,《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它以崭新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震惊了文坛,开一代诗风,其影响和意义,都远远超过了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 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1921年8月,《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它以崭新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震惊了文坛,开一代诗风,其影响和意义,都远远超过了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如果说,《尝试集》是现代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那么《女神》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新诗集;如果说,《尝试集》是现代新诗的开端,那么《女神则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神》 新诗集 《尝试集》 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新诗 现代中国 创造社丛书 郭沫若诗歌 炉中煤 自由体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重点内容辅导(2)
17
作者 王继增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1年第3期45-46,8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女神》 重点内容 时代精神 《凤凰涅般木》 炉中煤 《尝试集》 《棠棣之花》 《天狗》 五四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女神》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2年第4期1-19,共19页
一在“五四”时期,郭沫若不是最早的新诗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周作人、康白情等人发表白话诗都早于郭沫若。《女神》不是最早的新诗集,从出版的时间说,它名列第四。然而,郭沫若的《女神》使当时所有新诗的尝试都黯然失色... 一在“五四”时期,郭沫若不是最早的新诗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周作人、康白情等人发表白话诗都早于郭沫若。《女神》不是最早的新诗集,从出版的时间说,它名列第四。然而,郭沫若的《女神》使当时所有新诗的尝试都黯然失色了. “五四”最早的一批新诗人以自己或质朴或清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神》 新诗人 艺术风格 新诗集 康白 俞平伯 刘半农 我自己 炉中煤 中国新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神再生:郭沫若的生命之歌——重读《女神》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继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0-94,共15页
从“时代性”着眼,人们给《女神》这部诗集以极高的赞誉,并且也由此对其“局限”加以开脱,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评论模式。也许这样“历史”地研究能够还《女神》以本来面目。但笔者觉得,这种以“时代”为本位的研究视野还不够深邃与细... 从“时代性”着眼,人们给《女神》这部诗集以极高的赞誉,并且也由此对其“局限”加以开脱,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评论模式。也许这样“历史”地研究能够还《女神》以本来面目。但笔者觉得,这种以“时代”为本位的研究视野还不够深邃与细密,譬如对郭沫若艺术世界中的“女神”情意综或意象丛的忽视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例,而忽视了始于《女神》、续存于其后一系列创作中的这种“女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神》 生命之歌 喷火口 我的母亲 身边小说 炉中煤 人生悲剧 包办婚姻 渲泄 压抑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时间的隧道──解读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刘半农 教我如何不想他 赵元任 炉中煤 沈从文 显著特点 中国古典文学 法国象征派诗 中西文化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