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灵菌红素沙雷氏菌R18的鉴定及基因组特性
1
作者 陈明霞 邢元军 +1 位作者 李和阳 施俊豪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26-634,共9页
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R18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比较,进一步分析其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并在基因组水平上探讨该菌株红色素的合成基因簇和代谢路径。结果表明:菌株R18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3... 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R18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比较,进一步分析其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并在基因组水平上探讨该菌株红色素的合成基因簇和代谢路径。结果表明:菌株R18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37℃,pH值6~8,NaCl质量浓度0~10 g·L^(-1);菌株R18与粘质沙雷氏菌模式菌株ATCC 13880的16S rDNA相似度为99.86%,基因组平均核苷酸均一性和数字DNA-DNA杂交值分别为98.73%,89.5%,均高于物种界定阈值,属于同一个物种;菌株R18灵菌红素合成基因簇全长35021 bp,包含29个基因,其中,4个核心合成基因、10个补充的合成基因、1个调控基因、1个转运基因及13个其他基因,具有完整的灵菌红素合成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灵菌红素 菌种鉴定 基因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雷伯菌P3生产灵菌红素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王坤阳 李梦 +1 位作者 温少红 焦绪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为了提高灵菌红素产率,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一株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P3产灵菌红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提取物成分和相对分子质量,通过摇瓶培养对克雷伯菌P3的发酵条件(... [目的]为了提高灵菌红素产率,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一株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P3产灵菌红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提取物成分和相对分子质量,通过摇瓶培养对克雷伯菌P3的发酵条件(温度、pH、NaCl浓度、诱导糖)进行研究。[结果]发酵培养产生的红色素经过LC-MS分析证明为灵菌红素,相对分子质量为324.27。确定克雷伯菌P3产灵菌红素的最佳发酵条件为24℃、pH 7.2~8.0、NaCl浓度0.05%~0.10%,2%果糖诱导。[结论]克雷伯菌P3的发酵产物为灵菌红素,优化后灵菌红素的产量为90~13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克雷伯菌 灵菌红素 工艺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菌红素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林俊标 赵嘉怡 +1 位作者 高焯巧 马艳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4-90,共7页
目的探讨灵菌红素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作用。方法采用平板发酵粘质沙雷氏菌WA12-1-18生产灵菌红素,CCK-8测定灵菌红素的体外活性及MCF-7/ADR的耐药指数。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灵菌红素高、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5.0、2.... 目的探讨灵菌红素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作用。方法采用平板发酵粘质沙雷氏菌WA12-1-18生产灵菌红素,CCK-8测定灵菌红素的体外活性及MCF-7/ADR的耐药指数。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灵菌红素高、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5.0、2.5 mg/kg灵菌红素,生理盐水对照位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4天1次,连续用药24 d,观察移植瘤的体积、质量及裸鼠体质量,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及裸鼠主要脏器的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Ki-67的表达。结果获得的灵菌红素质量分数为95.18%,对MCF-7和MCF-7/ADR的IC50分别为0.484μg/mL和0.264μg/mL。MCF-7/ADR耐药指数13,符合细胞耐药株的要求。灵菌红素处理组裸鼠移植瘤增长速度较生理盐水组慢,肿瘤细胞排列稀疏,核小且着色较浅,Ki-67染色后棕色明显减少。灵菌红素2.5 mg/kg组和灵菌红素5 mg/kg组,在荷MCF-7/ADR裸鼠中抑瘤率分别为37.23%和53.72%。另外,各组裸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脏器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灵菌红素可抑制裸鼠体内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生长,对心、肝、脾、肺和肾等主要脏器无明显毒副作用,为灵菌红素在耐阿霉素乳腺癌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 灵菌红素 裸鼠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合成灵菌红素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章文明 羊家辉 +1 位作者 姜岷 信丰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灵菌红素是一种天然的红色三吡咯色素,主要源自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过程,其具有抗菌、抗肿瘤等功能,在医药、环境、染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合成灵菌红素是实现灵菌红素工业化生产... 灵菌红素是一种天然的红色三吡咯色素,主要源自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过程,其具有抗菌、抗肿瘤等功能,在医药、环境、染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合成灵菌红素是实现灵菌红素工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生产灵菌红素的微生物主要以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为主。本文系统介绍了灵菌红素的结构性质和应用潜力,重点阐述了粘质沙雷氏菌中灵菌红素的合成路径,总结了通过高产菌株选育与改造、发酵工艺优化和转录因子调控等策略提高灵菌红素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提取纯化工艺的效率,并对未来灵菌红素的高效合成进行了展望,以进一步提高灵菌红素的工业化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粘质沙雷氏菌 生物合成 发酵工艺 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菌红素对创面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及作用机制
5
作者 王蔚 邵平扬 +3 位作者 郁勤龙 侯柏龙 沈伟锋 薛军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1531-1534,1539,共5页
目的探讨灵菌红素对创面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至2022年嘉兴市第一医院分离培养的64株创面组织感染MRSA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单用灵菌红素及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作用时的最低抑... 目的探讨灵菌红素对创面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至2022年嘉兴市第一医院分离培养的64株创面组织感染MRSA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单用灵菌红素及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作用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指数评价联合抑菌效果;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灵菌红素对MRSA菌株的抑菌作用。结果灵菌红素对MRSA菌株的50%MIC为0.5 mg/L,90%MIC为1.0 mg/L;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时1株(1.54%)结果为协同作用,30株(46.15%)结果为相加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到灵菌红素对MRSA菌株细胞膜结构完整性破坏作用明显。结论灵菌红素通过破坏细菌胞膜达到对MRSA菌株的抑菌作用,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协同或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联合药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菌红素对有害藻类的除藻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伯雅 魏东芝 +4 位作者 鲁思然 周文瑜 沈亚领 徐韧 王金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7-482,共6页
研究了沙雷氏菌的天然产物灵菌红素对引起海洋赤潮和淡水水华的有害藻类的除藻活性和光解性质.结果表明,5.0μg/mL灵菌红素能够在24h内将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水华鱼腥藻和微小平列藻培养液中的藻类全部杀死,除藻活性高达100%.5.0μ... 研究了沙雷氏菌的天然产物灵菌红素对引起海洋赤潮和淡水水华的有害藻类的除藻活性和光解性质.结果表明,5.0μg/mL灵菌红素能够在24h内将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水华鱼腥藻和微小平列藻培养液中的藻类全部杀死,除藻活性高达100%.5.0μg/mL灵菌红素在30000lx光强下36h完全分解,不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除藻 赤潮 水华 光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产灵菌红素细菌的基因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月琴 周世宁 +2 位作者 戴欣 沈鹤琴 屈良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5-117,共3页
报道了从大亚湾表面海水中分离到的1株海洋产灵菌红素细菌的分子鉴定结果.通过对该菌株16SrRNA基因的测定与分析,并与Genbank的数据进行比较,认为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而不是色杆菌属.对于该菌株种的确定尚需进一步实... 报道了从大亚湾表面海水中分离到的1株海洋产灵菌红素细菌的分子鉴定结果.通过对该菌株16SrRNA基因的测定与分析,并与Genbank的数据进行比较,认为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而不是色杆菌属.对于该菌株种的确定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细菌 分子鉴定 基因分析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灵菌红素粘质沙雷氏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子武 张显 +2 位作者 徐美娟 夏海锋 饶志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8-1024,共7页
利用贫营养条件,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产红色素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进行菌株初步鉴定,并经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属,将其命名为:Serratiamarcescens JNB5-1。该菌株所产红色素经全波长扫描及LC-MS确定... 利用贫营养条件,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产红色素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进行菌株初步鉴定,并经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属,将其命名为:Serratiamarcescens JNB5-1。该菌株所产红色素经全波长扫描及LC-MS确定为灵菌红素。对Serratiamarcecens JNB5-1产灵菌红素做初步发酵研究,在蔗糖2 g/dL,牛肉膏1.5 g/dL,CaCl21 g/dL,脯氨酸0.75 g/dL,MgSO4.7H2O 0.02 g/dL,FeSO4.7H2O 0.006 g/dL的培养基中发酵72 h后,其发酵产量可达4.13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灵菌红素 筛选鉴定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灵菌红素沙雷氏菌的诱变育种 被引量:18
9
作者 陶金莉 沈亚领 +2 位作者 魏东芝 周劲松 王梁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8,共4页
通过紫外线—氯化锂复合处理灵菌红素生产菌沙雷氏菌 (Serratiasp )W 0 2 0 6,用高浓度葡萄糖为碳源的选择性平板定向筛选抗葡萄糖分解代谢物阻遏的高产株 ,筛得高产突变株B 2 0 ,相对于原始菌株 ,B 2 0摇瓶发酵灵菌红素产量提高了 3倍 ... 通过紫外线—氯化锂复合处理灵菌红素生产菌沙雷氏菌 (Serratiasp )W 0 2 0 6,用高浓度葡萄糖为碳源的选择性平板定向筛选抗葡萄糖分解代谢物阻遏的高产株 ,筛得高产突变株B 2 0 ,相对于原始菌株 ,B 2 0摇瓶发酵灵菌红素产量提高了 3倍 ,5L反应器上的产量提高了 6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沙雷氏菌 诱变 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摇瓶发酵产灵菌红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丹峰 杨培周 +1 位作者 操丽丽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19-124,共6页
为提高灵菌红素产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粘质沙雷氏菌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一级大豆油、蛋白胨、Na Cl和K2HPO4的添加量分别为4 m L/100 g、1.5%、0.15%和0.15%;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 为提高灵菌红素产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粘质沙雷氏菌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一级大豆油、蛋白胨、Na Cl和K2HPO4的添加量分别为4 m L/100 g、1.5%、0.15%和0.15%;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接种量1%、装液量70 m L/250 m L三角瓶、振荡培养转速200 r/min,发酵36 h后,灵菌红素的产量最大,为2.98 g/L。粘质沙雷氏菌的胞外脂肪酶活力为15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灵菌红素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产灵菌红素家族红色色素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色素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春燕 牟希 +7 位作者 张媛 陈瑶 杨大成 郑鹄志 郑波 周佳海 蒋勇军 谢建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对分离自重庆酉阳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地区土壤的1株产红色色素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鉴定,进一步对该色素的溶解性、抑菌性和稳定性行进了研究,测定了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同时,采用硅胶色谱柱对色素进行了纯化,... 对分离自重庆酉阳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地区土壤的1株产红色色素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鉴定,进一步对该色素的溶解性、抑菌性和稳定性行进了研究,测定了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同时,采用硅胶色谱柱对色素进行了纯化,通过薄层层析、质谱和光谱扫描对色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在30℃培养时,色素产量较高。该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性优于其他有机溶剂,在530 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峰;该红色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无抑菌作用;对极端pH值较敏感,尤其是强碱性pH值。且其光和热稳定性良好,耐氧化能力较强,耐还原能力较弱;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有不同程度的消色作用,Cu^(2+)的消色作用最明显。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与多株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16S rRNA序列一致。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该色素的分子质量为324.2,与灵菌红素的分子质量非常接近,但光谱扫描结果与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粘质沙雷氏菌 色素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菌红素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沈亚领 刘建文 +3 位作者 魏东芝 陶金莉 李柯 张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04-509,共6页
目的 :观察从生物工程技术得到的灵菌红素对人胰腺癌 8898细胞增殖抑制的药效学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的部分机理。方法 :用MTT法测定 8898细胞的存活率和抑制率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细胞的百分比 ,用HPLC检测人胰腺癌 8... 目的 :观察从生物工程技术得到的灵菌红素对人胰腺癌 8898细胞增殖抑制的药效学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的部分机理。方法 :用MTT法测定 8898细胞的存活率和抑制率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细胞的百分比 ,用HPLC检测人胰腺癌 8898细胞内灵菌红素的浓度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段片化进行分析。结果 :灵菌红素5mg·L-1的培养液中 8898细胞出现凋亡早期的形态学特征 ,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为 30mg·L-1。而3T3细胞却未显示出该作用。研究表明灵菌红素抑制细胞的增殖 ,与抑制S期细胞的DNA复制及调控细胞的增殖周期相关。同时 ,细胞凋亡的产生与实验药物呈正相关。HPLC结果显示 ,灵菌红素的药理学作用与细胞内药物浓度相关。结论 :灵菌红素能有效的进入细胞内 ,抑制细胞的增殖 ,其机理与诱导细胞凋亡和调控细胞的增殖周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人胰腺癌 细胞凋亡 增殖周期 流式细胞分析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菌红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同军 杨海龙 唐华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8A期47-51,共5页
灵菌红素是一类含甲氧基吡咯骨架结构的天然色素,是一些放线菌、沙雷菌及其他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免疫抑制、抗细菌、抗真菌和抗疟疾等多种生物活性。最近研究表明灵菌红素有很强的抗肿瘤及免疫抑制活性,因而成为研究热点。现对灵... 灵菌红素是一类含甲氧基吡咯骨架结构的天然色素,是一些放线菌、沙雷菌及其他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免疫抑制、抗细菌、抗真菌和抗疟疾等多种生物活性。最近研究表明灵菌红素有很强的抗肿瘤及免疫抑制活性,因而成为研究热点。现对灵菌红素的结构、生物活性、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抗癌作用 免疫抑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红色素灵菌红素的抗菌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玉洁 孙诗清 +1 位作者 朱长俊 刘晓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6-1629,1654,共5页
天然红色素灵菌红素为来源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考察了其抗菌性能,并将天然红色素作为纺织染料,考察其染色性能及染色后的抗菌性能,以期为进一步的应用推广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天然红色素 灵菌红素 纺织染料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产灵菌红素培养基的筛选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小龙 黄东益 +2 位作者 周双清 吴繁花 陶思宇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确定菌株S418产生灵菌红素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其的分类地位。方法:以花生粉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了菌株S418产灵菌红素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根据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确定... 目的:确定菌株S418产生灵菌红素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其的分类地位。方法:以花生粉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了菌株S418产灵菌红素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根据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确定了菌株S418的分类地位。结果:培养基最优配方为:花生粉2%,花生油0.5%,L-脯氨酸1%,硫酸镁0.025%。在28℃、pH7.5、250r/min振荡培养24h,灵菌红素产量达67.92mg/L。菌株S418初步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S418)。结论:花生粉培养基是一种适合粘质沙雷氏菌产灵菌红素的优良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灵菌红素 菌株鉴定 发酵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产灵菌红素粘质沙雷氏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韦凤 蒋冬花 +1 位作者 蔡琪敏 宋迤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39-344,共6页
通过筛选自然生境中的产色素菌株,从淡水鱼体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红色色素的Sm-128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Sm-128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结合紫外吸收光谱及薄层色谱分析,证实Sm-12... 通过筛选自然生境中的产色素菌株,从淡水鱼体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红色色素的Sm-128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Sm-128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结合紫外吸收光谱及薄层色谱分析,证实Sm-128菌株所产色素为灵菌红素,粗品产量达47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灵菌红素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菌红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洪波 杜巍 +1 位作者 赵凯 周东坡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灵菌红素是一类天然红色素的总称,是一些放线菌、沙雷菌及其他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疟疾、免疫抑制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对灵菌红素的性质、生物活性及其生产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预测了... 灵菌红素是一类天然红色素的总称,是一些放线菌、沙雷菌及其他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疟疾、免疫抑制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对灵菌红素的性质、生物活性及其生产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性质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菌红素抗癌细胞浸润转移作用及对MMPs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靖 沈亚领 刘建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研究灵菌红素在体外对癌细胞浸润、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理。方法用创伤试验测定高转移性人肺腺癌细胞95D的运动能力,用浸润杯试验法研究细胞的浸润能力,用明胶酶谱分析法观察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9)的能力,通... 目的研究灵菌红素在体外对癌细胞浸润、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理。方法用创伤试验测定高转移性人肺腺癌细胞95D的运动能力,用浸润杯试验法研究细胞的浸润能力,用明胶酶谱分析法观察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9)的能力,通过Westernblot印迹法,定量分析细胞质内NFκB的蛋白量,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结果在非细胞毒作用的浓度范围,2.5μmol·L-1灵菌红素作用于肿瘤细胞12h后,抑制癌细胞的运动能力达42%,同时,显著抑制癌细胞的浸润转移(EC50=5μmol·L-1)。灵菌红素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MMP2,9的分泌,增加肿瘤细胞质内NFκB蛋白量,抑制胞内NFκB蛋白的活化。灵菌红素能有效通过细胞膜,其药效学作用与细胞内药物浓度相关。结论灵菌红素能有效地进入细胞内,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内NFκB蛋白活性来抑制MMP2,9的表达,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浸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转移 浸润 MMP-2 -9 NF-ΚB 灵菌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灵菌红素产生菌的分离及其色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段学辉 傅奇 +2 位作者 魏斌 郭炳其 贾奎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62-5064,共3页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出灵菌红素产生菌,并对其色素组成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平板筛选土壤中产红色素细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初步鉴定,摇瓶发酵后提取色素,色素组分经柱色谱与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后以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与液质联...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出灵菌红素产生菌,并对其色素组成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平板筛选土壤中产红色素细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初步鉴定,摇瓶发酵后提取色素,色素组分经柱色谱与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后以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与液质联用(LC/MS)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从南昌地区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产红色素的细菌NS-17,生理生化特征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吻合,从发酵后的菌体中分离得到2个具有相似UV-Vis与LC/MS特征的色素组分,组分1分析结果与已报道的灵菌红素一致,组分2具有未见报道的碱性条件下特异性UV-Vis图谱。[结论]分离得到1株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NS-17,并从该菌中分离得到2个色素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灵菌红素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黏质沙雷氏菌利用菜籽饼粕产灵菌红素工艺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新颜 操丽丽 +5 位作者 杨培周 王康林 章华 操新民 郑志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1-236,共6页
为筛选得到一株产灵菌红素的黏质沙雷氏菌为发酵菌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提高黏质沙雷氏菌生产灵菌红素的效率,结果表明,黏质沙雷氏菌最优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为玉米粉用量10 g/L、菜籽饼粕用量21.7 g/L、硫酸锌质... 为筛选得到一株产灵菌红素的黏质沙雷氏菌为发酵菌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提高黏质沙雷氏菌生产灵菌红素的效率,结果表明,黏质沙雷氏菌最优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为玉米粉用量10 g/L、菜籽饼粕用量21.7 g/L、硫酸锌质量浓度0.05 g/L、发酵液初始pH 5.8、接种量5.5%、装液量80 m L/250 m L三角瓶、温度27℃、摇床转速200 r/min,培养24 h后,发酵液中灵菌红素产量达到11.56 g/L。本研究为高温菜籽饼粕原料发酵生产灵菌红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质沙雷氏菌 灵菌红素 菜籽饼粕 响应面优化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