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工业污泥对高硅铝煤的灰熔融特性影响
1
作者 唐金秀 李寒旭 +1 位作者 夏宝亮 毛立睿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109,共8页
选取了两种典型高AFT煤即高硅煤C1、高铝煤C2,利用灰熔融测定仪、热力学计算、XRD和FTIR研究了LIS在弱还原气氛下对高AFT的C1、C2煤的AFT、矿物组成以及熔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IS的添加量为0%~15%(质量比),C1、C2煤的AFT降低效果明... 选取了两种典型高AFT煤即高硅煤C1、高铝煤C2,利用灰熔融测定仪、热力学计算、XRD和FTIR研究了LIS在弱还原气氛下对高AFT的C1、C2煤的AFT、矿物组成以及熔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IS的添加量为0%~15%(质量比),C1、C2煤的AFT降低效果明显,添加量为10%时,仅C1煤的AFT满足气流床气化炉液态排渣的要求。莫来石和六铝酸钙(CA6)分别是导致C1、C2煤的AFT高的原因,随着LIS的加入,莫来石和CA6的含量逐渐减少并消失,分别形成大量低熔点矿物钙长石和铁尖晶石。即低熔点矿物钙长石比铁尖晶石更有效于降低熔融温度。C1和C2煤渣的硅酸盐网络结构分布从层状分别转化为链状、环状和链状为主的简单结构。故LIS更适用于降低高硅煤的灰熔融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工业污泥 灰熔融温度煤 灰熔融特性 矿物组成 熔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渣对水煤浆气化细渣中炭组分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凯强 韩瑞 +4 位作者 杨伏生 赵伟 张宁宁 陈恒 周安宁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5,共11页
煤气化灰渣的规模化处置与利用对于煤化工高质量发展和煤炭行业的低碳转型至关重要。制备煤气化灰渣基多孔陶瓷材料是实现煤气化灰渣绿色化、高端化、规模化消纳的重要途径。然而,烧结温度过高仍然制约着煤气化灰渣基多孔陶瓷的规模化开... 煤气化灰渣的规模化处置与利用对于煤化工高质量发展和煤炭行业的低碳转型至关重要。制备煤气化灰渣基多孔陶瓷材料是实现煤气化灰渣绿色化、高端化、规模化消纳的重要途径。然而,烧结温度过高仍然制约着煤气化灰渣基多孔陶瓷的规模化开发,通过调变煤气化灰渣灰熔融特性来降低烧结温度是多孔陶瓷制备的关键。为此,选取某水煤浆气化细渣的中炭组分(medium-carbon components,MCC)为研究对象,以镁渣为添加剂,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和FactSage热力学模拟计算等手段,研究了高温时MCC矿物组成演变规律,以及镁渣对MCC灰熔融温度和灰黏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MCC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方解石和白榴石等,高温下MCC矿物组成会向低熔点钙长石和透辉石转化;镁渣主要成分为CaO和SiO2,以方解石、石英和菱镁矿等矿物形态存在;随着镁渣质量分数增加,MCC灰熔融温度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向MCC中添加5%(质量分数,下同)和10%镁渣可促进混合样品中高熔点矿物质向低熔点钙长石-辉石体系转化,长石和辉石生成低温共熔体使体系灰熔融温度降低;此外,CaO和MgO等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硅铝酸盐网状结构的解聚作用,使MCC临界黏度温度降低,黏度对温度的响应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细渣 镁渣 灰熔融特性 矿物转化 热力学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煤与内蒙古煤配煤煤灰熔融特性及气化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国斌 张湘 +4 位作者 陆启均 桂国阳 黄杰 李寒旭 焦发存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8,共11页
淮南煤煤灰熔融温度高导致其无法直接在气流床气化炉上使用,将淮南煤ZA煤分别与低灰熔融温度内蒙古煤ZB煤和ZC煤按照1∶9,2∶8,3∶7,4∶6,5∶5,6∶4,7∶3,8∶2,9∶1的质量比进行配煤,利用智能灰熔点测定仪(封碳法)对单煤及其配煤煤灰熔... 淮南煤煤灰熔融温度高导致其无法直接在气流床气化炉上使用,将淮南煤ZA煤分别与低灰熔融温度内蒙古煤ZB煤和ZC煤按照1∶9,2∶8,3∶7,4∶6,5∶5,6∶4,7∶3,8∶2,9∶1的质量比进行配煤,利用智能灰熔点测定仪(封碳法)对单煤及其配煤煤灰熔融温度进行测定,探究配煤比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基于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利用FactSage 8.1软件计算)探讨了配煤煤灰熔融温度变化机理;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对单煤煤焦和配煤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性进行测定,并对反应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A煤灰在高温下生成莫来石是其熔融温度高的主要原因。ZA煤分别与ZB煤和ZC煤相配后,煤灰中莫来石含量降低,低熔点的钙长石、镁堇青石含量增加,使得配煤煤灰熔融温度降低。ZA煤焦、ZB煤焦和ZC煤焦三种煤焦的平均CO_(2)气化反应速率分别为2.54%/min,3.49%/min和4.19%/min,ZA煤焦与CO_(2)的气化反应最难发生,平均气化反应速率最小,ZC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最容易,平均反应速率最大。与单煤煤焦相比,配煤煤焦气化反应过程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三种单煤煤焦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位于336.8 kJ/mol~405.0 kJ/mol之间,AB2(ZA煤与ZB煤的质量比为2∶8)煤焦和AC3(ZA煤与ZC煤的质量比为3∶7)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与ZB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和ZC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基本一致,表明配煤降低了配煤煤焦中ZA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煤 配煤 热力学平衡计算 灰熔融温度 气化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底泥掺混对褐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欣昱 陈嘉霖 +4 位作者 刘磊 张飞 苑鹏 王随林 黄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4-403,共10页
湖泊底泥作为固体废弃物可通过燃烧进行无害化处置,灰熔融温度是影响锅炉结焦、制约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确定湖泊底泥与煤掺混后的灰熔融温度对于实现湖泊底泥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小龙潭褐煤和滇池底泥为研究对象,滇... 湖泊底泥作为固体废弃物可通过燃烧进行无害化处置,灰熔融温度是影响锅炉结焦、制约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确定湖泊底泥与煤掺混后的灰熔融温度对于实现湖泊底泥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小龙潭褐煤和滇池底泥为研究对象,滇池底泥是一种含氮高且重金属元素富集的高水分固体废弃物,云南滇池底泥留存量大,主要是由大量泥沙随着河水、雨水进入滇池所产生的,是滇池的主要污染来源;而小龙潭褐煤存在产量大、煤质差、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它的使用率。若能因地制宜,通过掺混燃烧解决当地底泥产量大、处理困难且不够高效等问题,则除了可以实现褐煤的高效利用外,还可以缓解当地的处置压力,但目前基本没有对褐煤与底泥掺烧的相关研究,因此,研究意义显著。通过灰熔融特性实验,确定了5%~15%掺混比例下灰的变形、软化、半球和流动温度,确定了灰熔点变化规律。通过XRD、XRF和SEMEDS检测分析获得了矿物质成分、氧化物以及元素组成,确认了灰中晶体结构及矿物组成并进行热化学计算构建三元相图。结果表明,当掺混5%底泥时,灰熔融特性温度出现陡降,而后下降趋势趋于平缓,酸碱比和硅铝比与下降趋势呈正相关,Fe^(+2)、Fe^(+3)和Ca^(+2)的氧化物对于灰熔点降低起到主要作用,这些氧化物易与难熔矿物反应形成钙长石、钙铁辉石等助熔矿物质。在低温阶段主要起到促进熔融作用的是Ca氧化物,到高温阶段Fe氧化物发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熔融 湖泊底泥 循环流化床锅炉 结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生物质与煤掺烧污染排放特性研究及灰熔融温度预测
5
作者 马辉 汪潮洋 +7 位作者 王天龙 闫慧博 韩辉 秦志明 杨先亮 雷鸣 张倩 张磊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94-301,共8页
首先针对秸秆、污泥和中药渣与贫煤掺烧时的NO和SO_(2)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掺混样品灰的熔融特性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完成了灰软化温度预测。结果表明:单独燃烧时,贫煤的NO和SO_(2)的排放曲线呈双峰结构,完全排放时... 首先针对秸秆、污泥和中药渣与贫煤掺烧时的NO和SO_(2)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掺混样品灰的熔融特性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完成了灰软化温度预测。结果表明:单独燃烧时,贫煤的NO和SO_(2)的排放曲线呈双峰结构,完全排放时间较长;生物质燃烧时NO和SO_(2)的排放曲线呈单峰结构,排放时间短;而生物质的掺混使得混合物NO和SO_(2)的转化率较贫煤单独燃烧时有所降低。贫煤和中药渣的结渣风险较低,秸秆和污泥的结渣风险较高。秸秆对混合物软化温度的影响较小,结渣风险小;中药渣的掺混会使混合物的软化温度显著下降,结渣风险增大。在所选算法中,决策树回归模型对灰的软化温度预测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掺混燃烧 污染物排放特性 灰熔融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度煤掺配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刘国斌 夏宝亮 +5 位作者 陆启均 郭林芳 李寒旭 李丽莉 武成利 焦发存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52-2357,共6页
通过对高灰熔融温度的两淮矿区煤(HN)和内蒙古低灰熔融温度煤(ER)分别筛分至>150μm,75~150μm,48~75μm和<48μm四个粒径区间,对不同粒径区间煤样的质量占比、灰分产率进行分析,利用XRF、XRD和热力学平衡计算研究不同粒径区间煤... 通过对高灰熔融温度的两淮矿区煤(HN)和内蒙古低灰熔融温度煤(ER)分别筛分至>150μm,75~150μm,48~75μm和<48μm四个粒径区间,对不同粒径区间煤样的质量占比、灰分产率进行分析,利用XRF、XRD和热力学平衡计算研究不同粒径区间煤样的灰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煤灰熔融过程中液相量随煤样粒径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粒度煤掺配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HN煤的煤灰平均粒径随着煤的粒径增加而增大,粒径>48μm ER煤的煤灰平均粒径约为3μm;HN煤的灰分产量随着煤的粒径增加而增大,而ER煤则相反。不同粒径区间的HN和ER煤的灰化学组成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随煤粒径增大,HN和ER煤灰熔融特征温度(AFTs)分别呈现逐渐增加和减小趋势。不同粒径HN与ER煤相配后,配煤灰熔融温度介于两者之间,而当HN煤(<48μm)与ER煤(>150μm)相配后(质量比1∶1),煤灰中高熔点莫来石转化为低熔点钙长石,使得煤灰流动温度降低最低(1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煤 粒径分布 灰熔融特性 化学组成 矿物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壳与煤掺混燃烧提升灰样的灰熔融温度
7
作者 陈康道 石炎军 +2 位作者 汪红梅 张爱华 刘杨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是减轻碳排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节约使用煤炭资源,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以油茶壳(CS)和神木煤(SM)为研究对象,借助X射线荧光仪、X射线衍射仪、灰熔点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不同掺混比的油茶壳与神...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是减轻碳排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节约使用煤炭资源,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以油茶壳(CS)和神木煤(SM)为研究对象,借助X射线荧光仪、X射线衍射仪、灰熔点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不同掺混比的油茶壳与神木煤混合物(CS-SM)燃烧后的灰熔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S能够明显改变CS-SM灰的灰熔融温度;CS-SM灰的灰熔融温度随着CS-SM中C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软化温度增加的幅度最大,变形温度增加的幅度最小;当CS-SM中油茶壳掺混比不低于70%时,CS-SM灰的流动温度大于1 350℃,符合固态排渣要求;油茶壳与神木煤混合,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相互作用,生成了方解石、钙黄长石、六方钾霞石、方镁石等高熔点矿物质,从而导致了CS-SM灰的灰熔融温度升高;由扫描电镜图可知,CS-SM燃烧比较充分,灰渣颗粒随着CS-SM中C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壳 灰熔融特性 掺混比 高熔点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掺烧对于褐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李云妹 尚曼霞 +3 位作者 郑欣昱 张飞 苑鹏 黄中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278-281,共4页
褐煤掺烧污泥能够缓解煤炭资源紧缺、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尤其在云南红河当地电厂实现褐煤与污泥的掺烧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快速消纳本地污泥。为了研究红河褐煤直接掺烧湿污泥的最佳比例,试验通过灰熔融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X射线... 褐煤掺烧污泥能够缓解煤炭资源紧缺、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尤其在云南红河当地电厂实现褐煤与污泥的掺烧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快速消纳本地污泥。为了研究红河褐煤直接掺烧湿污泥的最佳比例,试验通过灰熔融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及灰成分计算,对红河褐煤与红河污泥按不同比例掺混后混合燃料的灰熔融特性和结渣特性进行研究。对比酸碱比、碱酸比、硅比、硅铝比和综合指数等判别指数,用酸碱比判断褐煤灰熔点的变化趋势和结渣程度效果最好。综合灰熔点下降趋势和结渣特性建议红河褐煤直接掺烧污泥的比例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污泥 掺烧 灰熔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熔融对煤焦介电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刘元春 严鹏航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06-110,共5页
本文以新疆烟煤为研究对象,制取不同工况下所对应的脱灰前后的煤焦,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得煤焦的介电性能,并通过XRD、FT-IR、热重分析对煤焦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得出以下结论:当制焦温度在灰熔点以下时,灰分的存在阻碍了煤... 本文以新疆烟煤为研究对象,制取不同工况下所对应的脱灰前后的煤焦,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得煤焦的介电性能,并通过XRD、FT-IR、热重分析对煤焦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得出以下结论:当制焦温度在灰熔点以下时,灰分的存在阻碍了煤焦介电性能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灰分可以促进煤焦热解过程中碳的溶损反应,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碳层结构,进而使得原煤煤焦的结构有序性较差、热稳定性较弱、石墨化程度较低、介电性能较弱;当制焦温度在灰熔点以上时,灰熔融可以使得煤焦拥有较高的介电性能,这是因为熔融的灰分附着在煤焦表面,能够阻碍煤焦的传质能力,使得煤焦难以形成发达的孔结构,因此原煤煤焦结构有序性较好、热稳定性较强、石墨化程度较高、介电性能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熔融 煤焦 介电性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熔融性测试仪弱还原性气氛控制研究
10
作者 王胜发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5期66-69,共4页
灰熔融性测试仪是煤炭检测中常用的实验设备,实验气氛是影响测量煤灰熔融温度准确与否的主要因素。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通过对碳物质用量、种类、配比等控制弱还原性气氛的因素进行探讨,根据不同因素的对比实验结果总结规律,旨在... 灰熔融性测试仪是煤炭检测中常用的实验设备,实验气氛是影响测量煤灰熔融温度准确与否的主要因素。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通过对碳物质用量、种类、配比等控制弱还原性气氛的因素进行探讨,根据不同因素的对比实验结果总结规律,旨在确定SDAF4000型灰熔融性测试仪弱还原性气氛控制用碳物质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熔融 碳物质 弱还原性气氛 气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对新疆皮里青次烟煤灰熔融特性的调控
11
作者 郭宪厚 郑成功 +3 位作者 徐美玲 李风海 樊红莉 左康会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6-19,共4页
生活中会产生许多生物质废弃物,为了使这些废弃生物质得到充分利用,该研究将生物质灰与新疆皮里青次烟煤(PSBC)灰混合后研究煤气化特性。加入玉米芯灰后测定PSBC的灰熔融温度,用不同比例的煤制备混合灰分样品,借助HR-4A型微机灰熔点测定... 生活中会产生许多生物质废弃物,为了使这些废弃生物质得到充分利用,该研究将生物质灰与新疆皮里青次烟煤(PSBC)灰混合后研究煤气化特性。加入玉米芯灰后测定PSBC的灰熔融温度,用不同比例的煤制备混合灰分样品,借助HR-4A型微机灰熔点测定仪,测定生物质灰对PSBC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芯,都可以降低PSBC的灰熔融温度,但结果呈现出不同的趋势。由Factsage7.2软件分析生物质与煤混合后生成了低熔点的镁硅钙石、碳酸钾和高熔点的氧化钙等各种矿物质,根据混合后矿物质变化分析出PSBC的灰熔融温度变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皮里青次烟煤 灰熔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对高灰熔融温度煤灰熔融特性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萌 陈雪莉 +2 位作者 李风海 许建良 刘霞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8-208,共11页
我国高灰熔融温度煤储量巨大,灰中硅铝含量高,而部分污泥中碱性氧化物含量高,将其与高灰熔融温度煤共气化为高灰熔融温度煤灰熔融特性的调控提供了可能。研究了城市污泥(CS)和制药污泥(ZY)对高灰熔融温度焦作煤(JZ)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我国高灰熔融温度煤储量巨大,灰中硅铝含量高,而部分污泥中碱性氧化物含量高,将其与高灰熔融温度煤共气化为高灰熔融温度煤灰熔融特性的调控提供了可能。研究了城市污泥(CS)和制药污泥(ZY)对高灰熔融温度焦作煤(JZ)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向JZ灰中添加CS灰和ZY灰均可降低其灰熔融温度,添加ZY灰对JZ灰熔融温度降低效果更明显;CS灰和ZY灰的添加比例分别为15%和10%时,2种混合灰的流动温度降至1380℃以下,满足气流床气化液态排渣要求。CS灰CaO含量高,ZY灰Fe_(2)O_(3)含量高,随污泥灰添加,CS灰中CaO与Al_(2)O_(3)和SiO_(2)反应生成的钙长石增多,其与石英发生共熔导致液相含量增加降低了灰熔融温度;弱还原气氛下JZ-ZY灰中Fe 3+被还原为Fe 2+,并使生成的铁尖晶石等铁系矿物质增多,低熔点铁尖晶石在低温下熔融及铁系矿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的低温共熔降低了JZ灰熔融温度。污泥灰添加比例相同时,与JZ-CS灰相比,JZ-ZY灰中理论固相含量更低;晶相衍射峰强度和数量更低;1500℃时,ZY灰占比25%的混合灰达到全液相状态,而CS灰占比25%的混合灰中仍有部分莫来石。摩尔离子势α与2种混合灰的特征温度均呈线性正相关。JZ-ZY灰的α降幅更大,因此JZ-ZY灰熔融温度降低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熔融温度煤 污泥 灰熔融特性 流动温度 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对低灰熔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徐美玲 钟梦洁 +1 位作者 李风海 樊红莉 《菏泽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煤的灰熔融特性是评价用煤洁净有效转化的重要指数,直接影响煤的气化.主要通过添加煤矸石(CG)的方式,改变两种低灰熔点煤润北煤(RBC)和俄矿煤(EKC)的硅铝比(SiO_(2)/Al_(2)O_(3)),进而探索影响低灰熔点煤灰熔融特性的原理.通过灰熔点测... 煤的灰熔融特性是评价用煤洁净有效转化的重要指数,直接影响煤的气化.主要通过添加煤矸石(CG)的方式,改变两种低灰熔点煤润北煤(RBC)和俄矿煤(EKC)的硅铝比(SiO_(2)/Al_(2)O_(3)),进而探索影响低灰熔点煤灰熔融特性的原理.通过灰熔点测定仪的测试结果和FactSage热力学软件的计算结果分析发现,随着CG灰(CGA)含量的增多,低灰熔点煤RBC和EKC的灰熔点逐渐升高.由于CGA与RBC灰混合后,在高温条件下会产生较多含量的SiO_(2)和Al_(2)O_(3),因此,RBC的灰熔融温度随硅铝比S/A的降低而增加,S/A值达到1.83时RBC的灰熔点升为1381℃.而EKC灰中添加CGA后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高熔点的白榴石和钾霞石,故EKC的灰熔点也随着S/A的降低而增加,当S/A为1.80时,EKC的灰熔点达到1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润北煤 俄矿煤 灰熔融特性 Facts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质发热量测定精度提升策略及灰熔融特性研究
14
作者 赵璐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本文在分析影响煤质发热量测定精度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煤质发热量测定精度的策略,并从灰熔点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粒度范围煤样在灰熔点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测热值时,炉温控制、氧枪的安装位置和加热速度等因素对测... 本文在分析影响煤质发热量测定精度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煤质发热量测定精度的策略,并从灰熔点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粒度范围煤样在灰熔点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测热值时,炉温控制、氧枪的安装位置和加热速度等因素对测煤热值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需要结合具体条件加以综合分析。开展不同温度条件下灰的熔化性能实验,研究不同灰熔化温度下灰的熔点变化,并与相应煤的发热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而为煤热测量中温度控制、氧枪安装位置和加热速度等参数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发热 测定精度 提升策略 灰熔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飞灰熔融装置的研究和设计
15
作者 王华 张林进 黄新景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4期239-241,共3页
随着等离子熔融技术在垃圾焚烧飞灰处理领域的推广,等离子飞灰熔融装置的工业化应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通过构建试验平台,采用处理量150kg/h的等离子飞灰熔融设备,在满负荷连续运行的工况下,验证装置性能,飞灰熔融效果,分析运行过... 随着等离子熔融技术在垃圾焚烧飞灰处理领域的推广,等离子飞灰熔融装置的工业化应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通过构建试验平台,采用处理量150kg/h的等离子飞灰熔融设备,在满负荷连续运行的工况下,验证装置性能,飞灰熔融效果,分析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飞灰熔融装置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加快等离子飞灰熔融装置的工业化应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飞灰熔融装置 焚烧飞 熔融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热机械分析仪测定煤灰熔融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孔令学 白进 +3 位作者 李怀柱 郭振兴 白宗庆 李文 《煤质技术》 2015年第3期23-27,35,共6页
结合国标灰熔融性测定方法,利用热机械分析仪(TMA)对煤灰进行灰熔融性的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标灰熔融性测定方法得到的煤灰熔融特征温度无法定量描述煤灰在高温下的熔融行为,而TMA不仅能够获得煤灰的熔融性以及煤灰在整个加热过... 结合国标灰熔融性测定方法,利用热机械分析仪(TMA)对煤灰进行灰熔融性的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标灰熔融性测定方法得到的煤灰熔融特征温度无法定量描述煤灰在高温下的熔融行为,而TMA不仅能够获得煤灰的熔融性以及煤灰在整个加热过程中的熔融动态变化,同时可获得煤灰在高温下熔融的速率,因而可利用TMA定量测定灰熔融性,以指导液态排渣锅炉和气化炉的设计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熔融 灰熔融特征温度 热机械分析仪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灰中矿物质组成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41
17
作者 芦涛 张雷 +2 位作者 张晔 丰芸 李寒旭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选取九种不同灰熔融温度的煤样,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煤灰的矿物质组成及含量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以及弱还原性气氛下不同温度煤灰熔融过程中的矿物演变过程及其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15℃煤灰的主要晶体矿物质组成为... 选取九种不同灰熔融温度的煤样,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煤灰的矿物质组成及含量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以及弱还原性气氛下不同温度煤灰熔融过程中的矿物演变过程及其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15℃煤灰的主要晶体矿物质组成为石英、硬石膏、赤铁矿、氢氧钙石和石灰等。一般情况下,煤灰中氢氧钙石含量低,硬石膏和赤铁矿含量高的煤,灰熔融温度较低。在还原性气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煤灰中的石英、硬石膏、氢氧钙石等结晶矿物含量逐渐减少,生成新的矿物质。莫来石的生成是导致煤灰熔融温度高的主要原因。低灰熔融温度煤灰在加热过程中,在1 100℃时,钙长石和铁钙辉石的生成起到了降低煤灰熔融温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矿物组成 灰熔融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煤对煤灰熔融特性影响的实验与量化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陈玉爽 张忠孝 +3 位作者 乌晓江 李洁 管嵘清 闫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1-526,共6页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实验研究,从微观分子结构和宏观煤灰熔融特性两个层面上,研究了高温下高、低灰熔点煤配煤降低高灰熔点煤煤灰熔融温度的熔融特性和熔融机理。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配煤时,Ca2+作为电子受体进入煤灰中莫来石的晶格...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实验研究,从微观分子结构和宏观煤灰熔融特性两个层面上,研究了高温下高、低灰熔点煤配煤降低高灰熔点煤煤灰熔融温度的熔融特性和熔融机理。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配煤时,Ca2+作为电子受体进入煤灰中莫来石的晶格,使晶格发生重组,易生成熔点较低的钙长石。莫来石的分子结构较钙长石的要稳定得多,Ca2+进入莫来石晶格后位于由[SiO4]4-和[AlO4]5-两种四面体形成的网络之间,与O配位的Ca原子削弱了莫来石中的Si—O键,使得配煤后的混煤灰熔融温度降低。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灰中矿物质分子结构及相应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化学状态、表面化学活性及成键特性等,能够很好的从灰中矿物质分子微观结构特性解释高温下煤灰熔融过程中耐熔矿物与助熔矿物间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煤 灰熔融性温度 分子微观结构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及其与煤混合物的热解特性和灰熔融特性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晓平 顾利锋 +2 位作者 韩晓强 赵长遂 刘道银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8-1043,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造纸污泥、市政污泥及其与煤的混合物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污泥、煤及其两者混合物热解特性的异同,研究了升温速率、掺混比等因素对混合试样热解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挥发分综合释放特性指数.研究表明:造纸污...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造纸污泥、市政污泥及其与煤的混合物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污泥、煤及其两者混合物热解特性的异同,研究了升温速率、掺混比等因素对混合试样热解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挥发分综合释放特性指数.研究表明:造纸污泥的挥发分析出特性与烟煤相当,而市政污泥的挥发分析出特性远优于造纸污泥和烟煤;在污泥与煤混合物的热解过程中,2种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污泥与煤混合物的挥发分初析温度提高,挥发分最高析出速率和平均析出速率升高.但升温速率对挥发分析出总量没有明显影响.测定了煤灰和污泥灰在不同混合比例下的熔融特征温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污泥灰比例的增大,混合试样的灰熔点逐渐下降,但由于存在低温共熔现象,不按线性规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热解 热重分析法 灰熔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灰成分的低熔点煤灰熔融性调控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黄镇宇 李燕 +3 位作者 赵京 周志军 周俊虎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8-1043,共6页
通过灰熔点较低且接近的两种煤与灰熔点较高的天池煤混配,结果表明,在含铁类矿物质较低的小屯煤与天池煤的混煤中,混煤灰熔点随天池煤混入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含铁类矿物质较高的宁鲁原煤与天池煤的混煤灰熔点随天池煤混入比例的增加没有... 通过灰熔点较低且接近的两种煤与灰熔点较高的天池煤混配,结果表明,在含铁类矿物质较低的小屯煤与天池煤的混煤中,混煤灰熔点随天池煤混入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含铁类矿物质较高的宁鲁原煤与天池煤的混煤灰熔点随天池煤混入比例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通过XRD分析配煤中矿物质的转变过程,结果表明,宁鲁原煤灰中含有的钙铁类矿物质(如赤铁矿、硬石膏)抑制了莫来石的生成,缺少作为骨架支撑作用的高熔点莫来石,煤灰的熔点得不到显著提高。最后将配煤在沉降炉中进行实验模拟电站锅炉的结渣过程,并使用SEM分析灰渣的微观形貌,发现与宁鲁原煤相比,小屯与天池煤的混煤更能显著改善结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煤 成分 灰熔融性调控 莫来石 沉降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