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一株灭活气单胞菌苗对刺参部分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晓苏 王印庚 +3 位作者 荣小军 廖梅杰 李娟 陈霞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8,共7页
从患有"腐皮综合征"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Liao)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1个种;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株对刺参有一定毒力。将... 从患有"腐皮综合征"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Liao)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1个种;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株对刺参有一定毒力。将其制备成甲醛灭活菌苗后对健康刺参进行体腔注射,测定灭活气单胞菌苗对刺参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同时将生理盐水注射组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注射菌苗浓度3.9×108CFU/mL组刺参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在注射后6h达到峰值,而4.7×107CFU/mL注射组的活力在注射后24h达到最高值;实验组的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3.9×108CFU/mL组中,碱性磷酸酶活力于48h达到最高值;而4.7×107CFU/mL组在96h达到最高值,实验组的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之下,注射菌苗对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影响却不显著。总体上,该菌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刺参机体产生强的免疫应激反应。注射高浓度菌苗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力达峰所用时间较短而且显著,但其酶活力升高持续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单胞菌 菌苗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联合脉冲电晕放电灭活水中维氏气单胞菌的效果与机制
2
作者 祝振飞 燕鹏程 +2 位作者 张荣 张敏 屈广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68-4977,共10页
将介质阻挡放电(DBD)与脉冲电晕放电(PCD)联合用于水中维氏气单胞菌的灭活,分析了DBD与PCD的协同效应,考察了电压、pH值、载气种类和流量等对DBD联合PCD(DBD/PCD)灭活维氏气单胞菌的影响,探讨了维氏气单胞菌的失活机制,分析了活性物质... 将介质阻挡放电(DBD)与脉冲电晕放电(PCD)联合用于水中维氏气单胞菌的灭活,分析了DBD与PCD的协同效应,考察了电压、pH值、载气种类和流量等对DBD联合PCD(DBD/PCD)灭活维氏气单胞菌的影响,探讨了维氏气单胞菌的失活机制,分析了活性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并通过斑马鱼攻毒实验验证了DBD/PCD的安全性.结果表明:DBD/PCD对维氏气单胞菌的灭活效果明显高于DBD和PCD单独灭活效果,且二者的协同系数均大于1;经过420s的处理,DBD/PCD可将维氏气单胞菌的浓度降低7个数量级;增加放电电压可显著提高维氏气单胞菌的灭活效率;碱性条件下,氧气作为载气有利于维氏气单胞菌的灭活;在0.5~1.5L/min的范围内,空气流量对灭活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DBD/PCD系统中产生的活性物质首先作用于维氏气单胞菌外膜,使其破裂,然后进入细胞内造成胞内蛋白和毒力基因的损伤,最终导致维氏气单胞菌失活.DBD/PCD系统产生的活性物质·OH、^(1)O_(2)和O_(2)·^(-)在维氏气单胞菌灭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斑马鱼攻毒实验表明:DBD/PCD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水体病原微生物灭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脉冲电晕放电 维氏单胞菌 机制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秋胜 陈昌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采用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菌苗免疫接种异育银鲫 ,通过测定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 ,溶菌酶活性 ,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杀菌活性并通过鱼体攻毒试验 ,探讨了异育银鲫对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 采用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菌苗免疫接种异育银鲫 ,通过测定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 ,溶菌酶活性 ,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杀菌活性并通过鱼体攻毒试验 ,探讨了异育银鲫对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菌苗的免疫应答状况。结果表明 ,接种 2 8d后 ,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和溶菌酶活性均值分别为 1∶18.89和 15 6 .36U/ml,相应的对照组则为 1∶0 .83和 138.6 8U/ml;受免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分别为 6 3.38%和 6 .0 2 ,而对照组的分别为 47.95 %和 5 .0 8;免疫组和对照组白细胞的杀菌指数分别为 1.5 9和 1.15 ;受免鱼的免疫保护力达到 7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嗜水单胞菌 免疫应答 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灭活菌苗免疫保护及药物治疗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邓显文 谢芝勋 +3 位作者 刘加波 谢志勤 谢丽基 庞耀珊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3期266-269,共4页
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培养物经甲醛灭活后,制成灭活油乳剂苗、灭活菌苗、饵料吸附型疫苗,免疫罗非鱼2周后,分别以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活菌液攻毒,结果显示,注射型疫苗均优于口服型,其中嗜水气单胞菌以腹腔注射0.1mL嗜水气单胞... 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培养物经甲醛灭活后,制成灭活油乳剂苗、灭活菌苗、饵料吸附型疫苗,免疫罗非鱼2周后,分别以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活菌液攻毒,结果显示,注射型疫苗均优于口服型,其中嗜水气单胞菌以腹腔注射0.1mL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0.3mL生理盐水的效果最佳,免疫保护率为85.0%;而爱德华氏菌以腹腔注射0.4mL灭活油乳剂苗效果最佳,免疫保护率为90.0%。两者的药物治疗试验结果显示,以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治疗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爱德华氏菌病均有一定效果,对减少发病率及死亡率、控制病情具有较好作用,其中以氟苯尼考的疗效最佳,其用量为20mg/kg 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嗜水单胞菌 爱德华氏菌 菌苗 免疫保护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口服缓释微球疫苗的研究:疫苗生产菌株灭活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孙红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59,共3页
以灭活后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 (Aeromonas sobria,As)残存数、胞外产物溶血性及菌体抗原性为指标 ,考察不同的甲醛浓度、不同温度、不同灭活时间对中华鳖 As Z- 1株灭活的影响。结果表明 :As Z- 1株菌体和胞外产物的灭活时间与所采用的... 以灭活后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 (Aeromonas sobria,As)残存数、胞外产物溶血性及菌体抗原性为指标 ,考察不同的甲醛浓度、不同温度、不同灭活时间对中华鳖 As Z- 1株灭活的影响。结果表明 :As Z- 1株菌体和胞外产物的灭活时间与所采用的温度和甲醛浓度成反比 ;在相同的甲醛浓度和灭活温度下 ,菌体和胞外产物所需的灭活时间有很大差异 ;在使菌体灭活的各种灭活方法中 ,以 2 8℃、0 .2 %甲醛作用 2 d的菌体抗原性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缓释微球疫苗 生产菌株 中华鳖 温和单胞菌 方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奥利亚、尼奥三种罗非鱼对温和气单胞菌菌苗的抗体效价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江耀 蔡完其 孙佩芳 《水产科技情报》 2000年第2期59-62,共4页
将致病性温和气单胞菌 (99- 5- A)制成菌苗 ,按 0 .2 5ml/尾的剂量给健康无病的“尼罗”、“奥利亚”、“尼奥”三种罗非鱼作腹腔注射。结果为 :(1)免疫后第 10天 ,三种罗非鱼血清的抗体效价分别为 1∶ 8、1∶ 16和 1∶ 16。(2 )抗体含... 将致病性温和气单胞菌 (99- 5- A)制成菌苗 ,按 0 .2 5ml/尾的剂量给健康无病的“尼罗”、“奥利亚”、“尼奥”三种罗非鱼作腹腔注射。结果为 :(1)免疫后第 10天 ,三种罗非鱼血清的抗体效价分别为 1∶ 8、1∶ 16和 1∶ 16。(2 )抗体含量的高峰期分别出现在第 2 2天 ,1∶ 6 4维持 6天 ;第 2 2天 ,1∶ 32维持 3天 ;第 16天 ,1∶ 6 4维持 9天。 (3) 3个月后免疫鱼血清抗体效价分别为 1∶ 8、1∶ 4和 1∶ 16。而对照组 3个月内均没有检测到抗体。 (4 ) 3个月后免疫保持率分别为10 0 %、75%和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温和单胞菌 菌苗 抗体效价 免疫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制备及其血清凝集抗体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昌福 曹丽敏 +1 位作者 陈辉 方苹 《当代水产》 2018年第10期77-78,共2页
从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及其周边患细菌性败血症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体内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的大量致病菌株中,选取毒力较强的菌株,制备成福尔马林灭活菌苗后,接种健康草鱼并收集其免疫血清.用血凝... 从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及其周边患细菌性败血症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体内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的大量致病菌株中,选取毒力较强的菌株,制备成福尔马林灭活菌苗后,接种健康草鱼并收集其免疫血清.用血凝板法测定了免疫血清中对各分离菌株的凝集抗体效价,比较分析了分离菌株之间的抗原性(antigenicity)差异.结果表明,用6个菌株制备的灭活菌苗接种草鱼后,均可以诱导受免草鱼的血清中产生较高的凝集抗体效价,说明制备的灭活菌苗具有比较高的抗原性;免疫血清与各个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菌苗反应,出现的凝集效价高达512~2,048之间,说明用不同菌株制备的灭活菌苗上,存在能诱导草鱼产生凝集抗体的大量共同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单胞菌 疫苗制备 菌苗 免疫血清 凝集效价 抗体检测 致病菌株 分离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活菌苗免疫的中华倒刺鲃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6
8
作者 罗芬 张其中 +3 位作者 冯汉茹 朱成科 袁娟 组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634,共9页
以温和气单胞菌灭活菌苗为免疫原,平均体重(100±25)g的健康中华倒刺鲃为实验对象,免疫组腹腔注射0.2mL浓度为1.0×108CFU/mL的免疫原,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单次注射0、1、2、4、7、14、21、28、35d后随机从两组各... 以温和气单胞菌灭活菌苗为免疫原,平均体重(100±25)g的健康中华倒刺鲃为实验对象,免疫组腹腔注射0.2mL浓度为1.0×108CFU/mL的免疫原,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单次注射0、1、2、4、7、14、21、28、35d后随机从两组各取6尾实验鱼,尾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的血细胞数量、白细胞分类计数、吞噬活性、抗体效价和蛋白质含量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第35天活菌攻毒。结果表明:温和气单胞菌灭活菌苗(F-AS)可诱导中华倒刺鲃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增加,并引起各种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变化,提高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血清中总蛋白及球蛋白含量增加,红细胞也具有免疫功能,灭活茵苗的相对免疫保护力达65.21%。免疫早期(第1周)主要是红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迅速提高,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第4天达峰值;随后则是淋巴细胞大量增殖,第21天淋巴细胞、抗体效价及球蛋白达峰值。可见灭活菌苗通过促进中华倒刺鲃血细胞增殖、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产生特异性抗体等方式提高免疫保护力;免疫早期非特异性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之后特异性免疫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灭活温和气单胞菌菌苗 血细胞数量 白细胞分类计数 吞噬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气单胞菌超声灭活PEG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宋颖 关万春 +3 位作者 易鹏 邓婕 潘长旺 常彦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2,共6页
以超声波瞬间高温、高压及剪切力作为灭活方式,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超声介质及疫苗载体,将豚鼠气单胞菌制成PEG结合疫苗。该疫苗与传统疫苗分别经腹腔注射免疫接种锦鲤成鱼,经检测血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抗菌活力、抗体效价及免... 以超声波瞬间高温、高压及剪切力作为灭活方式,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超声介质及疫苗载体,将豚鼠气单胞菌制成PEG结合疫苗。该疫苗与传统疫苗分别经腹腔注射免疫接种锦鲤成鱼,经检测血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抗菌活力、抗体效价及免疫保护力等指标,评价疫苗效果。结果表明PEG6000作为结合剂制备的疫苗其各指标和绝对值全部高于其他试验组。PEG6000疫苗免疫保护力相比也最高,达到80%,高于传统灭活疫苗26.7个百分点,说明PEG6000作为结合剂制备的疫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单胞菌 超声 PEG结合疫苗 免疫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锌对杀鲑气单胞菌的灭活效果及其细胞毒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刁菁 李乐 +7 位作者 王晓璐 许拉 于晓清 盖春蕾 樊英 叶海斌 刘洪军 王勇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6-154,共9页
为探究纳米锌在制备水产动物致病菌灭活疫苗应用中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纳米锌水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进行不同时长的孵育处理。研究显示,纳米锌对杀鲑气单胞菌的灭活效果与浓度、温度... 为探究纳米锌在制备水产动物致病菌灭活疫苗应用中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纳米锌水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进行不同时长的孵育处理。研究显示,纳米锌对杀鲑气单胞菌的灭活效果与浓度、温度及孵育时间均呈现正相关性,在高浓度与高温条件下灭活菌体所需的时间短。检测了不同灭活条件下纳米锌对杀鲑气单胞菌菌体蛋白及免疫原性的影响,SDS-PAGE结果显示不同条件下纳米锌灭活的杀鲑气单胞菌菌体蛋白组成及丰度与正常菌体没有明显差异;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在37℃条件下纳米锌会造成菌体结构破损并出现细菌碎片;ELISA检测结果4℃条件下各纳米锌浓度灭活组菌体抗原性均未受到显著性影响,然而在28℃条件下,200和400mg/L纳米锌灭活组菌体抗原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37℃条件下除50mg/L浓度组外,其它3个浓度灭活组抗原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研究了100mg/L-28℃灭活组与甲醛灭活的全菌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纳米锌与甲醛灭活菌体免疫组鱼体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6.2%与79.3%。利用鲤上皮瘤细胞对纳米锌的细胞毒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400mg/L浓度以下纳米锌对细胞的贴壁、生长及代谢均无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纳米锌对杀鲑气单胞菌具有明显的灭活效果,且灭活的全菌疫苗表现出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而其对菌体的抑杀能力及损伤程度与温度和时间密切相关,本研究为纳米锌在水产全菌灭活疫苗的制备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锌 浓度 温度 杀鲑单胞菌 效果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对温和气单胞菌体液免疫应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沈锦玉 张志育 +2 位作者 钱冬 刘问 尹文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从健康中华鳖血清中提取抗体并用Sephadex及DEAE 5 2进行了纯化 ,再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鳖抗体的抗血清 ,纯化后以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酶标复合物 ,方阵滴定法确定酶标复合物的最适稀释度为 1/ 32 0 0。用温和气单胞菌TL970 42 ... 从健康中华鳖血清中提取抗体并用Sephadex及DEAE 5 2进行了纯化 ,再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鳖抗体的抗血清 ,纯化后以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酶标复合物 ,方阵滴定法确定酶标复合物的最适稀释度为 1/ 32 0 0。用温和气单胞菌TL970 42 4株制成铝胶佐剂灭活苗免疫健康中华鳖 ,经一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后 ,分别在不同时间采集血清 ,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中华鳖对该菌苗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 ,免疫后 2 0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在测定期间内二次免疫组的抗体水平高于一次免疫组 ,表明中华鳖存在着二次免疫应答 ,但与哺乳类相比 ,中华鳖的二次应答则相对较弱。免疫后 90d对一次免疫组的鳖进行了攻毒试验 ,10d后免疫鳖 10 0 %存活 ,而非免疫对照组鳖则 10 0 %死亡 ,表明温和气单胞菌TL970 42 4株灭活苗免疫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温和单胞菌 体液免疫应答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发性鱼病菌苗的灭活条件及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伏初 黄向荣 +1 位作者 汤江山 杨向江 《内陆水产》 1996年第6期4-6,共3页
0.05%-1.0%的福尔马林、0.01%-0.1%的新洁尔灭、3.0%-4.0%的氯仿以及63℃高温均对嗜水气单胞菌有灭活作用。温度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灭活无明显影响,但低温天活有利于菌苗抗原性的保持,受试鱼产生的保护... 0.05%-1.0%的福尔马林、0.01%-0.1%的新洁尔灭、3.0%-4.0%的氯仿以及63℃高温均对嗜水气单胞菌有灭活作用。温度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灭活无明显影响,但低温天活有利于菌苗抗原性的保持,受试鱼产生的保护作用更强,故以低14℃时用3.0%-4.0%的氯仿、0.1%-0.2%的福尔马林、0.03%-0.05%的新洁尔灭制备的菌苗免疫效果最好.灭活菌苗应低温存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单胞菌 条件 免疫效果 鱼病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温和气单胞菌AHLs乳酸菌的筛选及在三文鱼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永悦 吕欣然 +7 位作者 杜宏 崔晓玲 俞美辰 白凤翎 励建荣 王明丽 周小敏 郭晓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36-142,共7页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对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信号分子具有降解活性的乳酸菌,对其进行菌种鉴定,探究乳酸菌产生的群体感应淬灭作用酶存在位置与类型。以三文鱼为载体,通...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对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信号分子具有降解活性的乳酸菌,对其进行菌种鉴定,探究乳酸菌产生的群体感应淬灭作用酶存在位置与类型。以三文鱼为载体,通过测定细菌菌落总数、持水力、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以及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等指标评价乳酸菌抑制温和气单胞菌致腐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96孔板法结合牛津杯法筛选获得1株对温和气单胞菌AHLs降解活性接近100%的菌株YF-8,经鉴定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菌株YF-8淬灭酶存在于胞外上清液中,且在酸性、中性条件下均具有降解活性,初步判定为AHLs酰基转移酶。通过生长曲线确定YF-8淬灭酶粗提物在亚抑菌质量浓度2.0、4.0 mg/mL和6.0 mg/mL时不影响温和气单胞菌生长。此外,感染温和气单胞菌的三文鱼经YF-8淬灭酶粗提物处理过后,细菌菌落总数、持水力、TBA值和TVB-N值均得到良好抑制。研究为微生物源群体感应淬灭剂的筛选及水产品保鲜生物制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糖片球菌 温和单胞菌 群体淬 腐败特性 三文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糖片球菌YF-8对温和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生物膜的影响
14
作者 吕欣然 崔晓玲 +4 位作者 杜宏 夏文敬 白凤翎 励建荣 王明丽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31,共10页
温和气单胞菌是水产品中常见的腐败菌,其致腐机制与群体感应密切相关,寻找淬灭群体感应的活性物质可以有效控制其致腐能力。本文选择对温和气单胞菌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具有降解活性的戊糖片球菌YF-8,研究其对温和气单胞菌毒... 温和气单胞菌是水产品中常见的腐败菌,其致腐机制与群体感应密切相关,寻找淬灭群体感应的活性物质可以有效控制其致腐能力。本文选择对温和气单胞菌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具有降解活性的戊糖片球菌YF-8,研究其对温和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生物膜及群体感应调控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最小抑菌浓度的YF-8乙酸乙酯粗提物(2.0,4.0 mg/mL和6.0 mg/mL)对温和气单胞菌蛋白酶、胞外多糖、嗜铁素、溶血性、泳动能力的抑制率分别为9.6%~32.72%,17.91%~58.09%,19.04%~44.35%,19.21%~51.49%,51.61%~93.55%,且呈质量浓度依赖性。此外,3个亚最小抑菌浓度的YF-8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抑制率和清除率分别为31.28%~66.64%和6.7%~29.88%,结构上可使其厚度变薄,菌体稀疏、松散。6.0 mg/mL的YF-8粗提物可使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调控基因LuxI和LuxR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下调69.48%和80.76%。本研究为控制由温和气单胞菌导致的水产品腐败及病害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单胞菌 戊糖片球菌 群体感应淬 毒力因子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气单胞菌高免血清制备初探
15
作者 成建 江淑容 +3 位作者 程勇 覃嘉豪 廖长水 李堂武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7期39-40,共2页
试验将培养的温和气单胞菌,加入甲醛灭活,再按一定比例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备成氢氧化铝灭活苗,免疫家兔后采集血清并检测血清抗体效价。试验结果,用两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家兔后采集血清检测效价分别为1:1024和1:512。表明温和气单胞... 试验将培养的温和气单胞菌,加入甲醛灭活,再按一定比例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备成氢氧化铝灭活苗,免疫家兔后采集血清并检测血清抗体效价。试验结果,用两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家兔后采集血清检测效价分别为1:1024和1:512。表明温和气单胞菌氢氧化铝灭活苗能刺激家兔产生高滴度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单胞菌 氢氧化铝 高免血清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稚鳖白点病致病菌灭活疫苗的研制(一)——灭活疫苗在实验动物上的运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杰 金岭梅 郭树林 《四川畜牧兽医》 1999年第5期19-19,共1页
用致病性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可使其获得对该致病菌的免疫保护。免疫后二周抗体凝集效价可达160;二次免疫比一次免疫的效果更好,其抗体凝集效价,在52d仍维持在160,而一次免疫的已降低到10。
关键词 致病性单胞菌 菌苗 免疫 稚鳖 白点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菌苗的生殖期黄颡鱼亲鱼的外周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汉茹 张其中 +2 位作者 罗芬 朱成科 鉏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3-1010,共8页
阐明生殖期亲鱼在注射灭活菌苗后的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变化规律,是预防亲鱼产后虚弱患病和仔鱼染病死亡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黄颡鱼胸鳍基部分别注射0.2mL浓度为1.0×108CFU/mL福尔马林灭活温和气单胞菌苗(F-AS)和0.65... 阐明生殖期亲鱼在注射灭活菌苗后的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变化规律,是预防亲鱼产后虚弱患病和仔鱼染病死亡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黄颡鱼胸鳍基部分别注射0.2mL浓度为1.0×108CFU/mL福尔马林灭活温和气单胞菌苗(F-AS)和0.65%灭菌生理盐水,在免疫后第1、2、4、7、14、21、28、35天,从尾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液血细胞数量及组成比例,血细胞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注射菌苗后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的白细胞分类计数逐渐增加,显著高于对照;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吞噬百分比(PP)、吞噬指数(PI)在4~7d显著高于对照;抗体效价逐渐升高且在第14天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而红细胞数和血栓细胞的白细胞分类计数逐渐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单次注射菌苗后亲鱼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1~7d以增强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非特异细胞免疫为主;7~35d淋巴细胞增值,并大量释放抗体且在第21天淋巴细胞出现极显著升高,此后虽逐渐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上的时间为1周左右,建议在黄颡鱼催产前10~14d进行单次菌苗注射以增强亲鱼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温和单胞菌菌苗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单胞菌二联灭活疫苗生产工艺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家发 任燕 +5 位作者 罗霞 赖迎迢 康光辉 张悠 石存斌 吴淑勤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二联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方法用50 L发酵罐培养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确定发酵培养时间、甲醛灭活浓度及与佐剂乳化比例,对制备的疫苗进行质量... 目的初步建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二联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方法用50 L发酵罐培养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确定发酵培养时间、甲醛灭活浓度及与佐剂乳化比例,对制备的疫苗进行质量检测,并分析佐剂与无佐剂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 50 L发酵罐培养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菌株10~12 h时,A650值达峰值;0.3%的甲醛于37℃灭活24 h,可完全灭活菌液;以灭活菌液与佐剂1∶1.5比例混合较合适;制备的佐剂二联灭活疫苗各项质量指标均合格,免疫保护效果优于无佐剂二联灭活疫苗。结论已初步建立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二联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单胞菌 温和单胞菌 疫苗
原文传递
牛蛙红腿病菌苗免疫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成钰 洪一江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39,共2页
针对引起牛蛙产生红腿病的 2种致病菌 (嗜水气单胞菌和乙酸钙不动杆菌 )制备灭活菌苗 ,同时对菌苗的安全性、免疫效果、菌苗保存期、牛蛙免疫应答的产生期和免疫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牛蛙 红腿病 菌苗 免疫试验 免疫期 致病菌 嗜水单胞菌 不动杆菌 免疫应答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发性鱼病的研究及防制
20
作者 李润清 王静华 《内蒙古兽医》 2002年第4期12-15,共4页
暴发性鱼病是我区鱼类的常发病,主要引起白鳞、白鲢、镛、鲫、团头鲂等淡鱼类的暴发流行,通过对我区部分盟市暴发性鱼病的流行调查,分离出两株嗜水气单胞菌,经鉴定与无锡嗜水气单胞菌菌株有相同特点,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试验和毒... 暴发性鱼病是我区鱼类的常发病,主要引起白鳞、白鲢、镛、鲫、团头鲂等淡鱼类的暴发流行,通过对我区部分盟市暴发性鱼病的流行调查,分离出两株嗜水气单胞菌,经鉴定与无锡嗜水气单胞菌菌株有相同特点,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试验和毒素的毒性试验,分离菌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和毒素毒性,并产生明显的体表出血充血以及败血症变化。对分离菌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得知该菌可在PH6-9生长,最适温度为10-30℃,低盐或无盐状态下易于生长。将分离菌株和无锡菌株制成多价灭活全菌苗,用注射法和浸泡法对鲫鱼进行免疫,20天后攻毒,观察60天,保护率注射组为20/20,浸泡组为19/20,起到了免疫保护作用。将自制的多价灭活全菌苗应用推广于我区部分盟市,有效地防止了暴发性鱼病的发生,达到新增鲜鱼总产量129.8万公斤,新增总产值1038.4万元。提高了我区养鱼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鱼病 防制 嗜水单胞菌 分离 鉴定 免疫接种 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