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季节观果植物火棘的栽培养护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昌权 邵阳 王学平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56-60,69,共6页
许多养护者未能充分了解火棘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及需求,导致养护措施缺乏针对性。因此,本文聚焦于不同季节下观果植物火棘的栽培养护技术,通过设置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不同季节的试验对照组,系统地探讨了浇水频率、施肥种类与时间... 许多养护者未能充分了解火棘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及需求,导致养护措施缺乏针对性。因此,本文聚焦于不同季节下观果植物火棘的栽培养护技术,通过设置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不同季节的试验对照组,系统地探讨了浇水频率、施肥种类与时间、遮阴程度、防寒措施、修剪方式等多种养护因素对火棘生长指标、果实产量品质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采取适宜的栽培养护措施能显著优化火棘的生长表现,可以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并有效防控病虫害,为火棘在园林景观及经济种植领域的科学养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季节 观果植物 火棘栽培 养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及功效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一龙 商桑 +4 位作者 曾顺德 曾小峰 刁源 尹旭敏 高伦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91-96,103,共7页
以重庆彭水野生火棘鲜果为试材,研究贮藏温度对火棘功效活性成分原花青素、黄酮、总酚和VC含量的影响,分析相关抗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苯丙氨酸解氨酶(s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 以重庆彭水野生火棘鲜果为试材,研究贮藏温度对火棘功效活性成分原花青素、黄酮、总酚和VC含量的影响,分析相关抗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苯丙氨酸解氨酶(s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腐损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3、-1、1、3、5℃贮藏60 d原花青素保持率分别是初始含量的72.97%、65.43%、48.12%、29.76%、21.33%和19.22%;黄酮保持率分别为77.25%、76.27%、72.01%、60.39%、56.96%和35.19%;总酚保持率分别为83.66%、82.61%、62.80%、55.69%、48.51%和43.11%;VC保持率分别为87.17%、86.43%、75.46%、54.83%、36.06%和24.35%;SOD活性保持率分别为81.56%、79.78%、66.32%、27.86%、15.83%和11.25%;PAL活性保持率分别为57.43%、50.05%、42.00%、19.69%、15.62%和14.12%;MDA累积程度与初始含量相比,分别为2.19、2.59、4.51、6.52、7.52倍和8.54倍;腐损率与5℃贮藏60 d相比,分别低88.10%、87.94%、81.09%、54.25%和12.53%。-5、-3℃贮藏与5、3、1、-1℃贮藏相比均可有效保持原有功效成分、降低腐损率、减少MDA累积程度、保持较高SOD和PAL活性,但-5℃和-3℃贮藏差异不显著,-3℃可作为优选贮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温度 火棘鲜果 采后生理 功效活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火棘属两新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志秀 赵天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1-304,共4页
发表了河南火棘属两新种,即匍匐火棘PyracanthastoloniformisT.B.ChaoetZ.X.Chen,sp.nov.;异型叶火棘PyracanthaheterophyllaT.B.ChaoetZ.X.... 发表了河南火棘属两新种,即匍匐火棘PyracanthastoloniformisT.B.ChaoetZ.X.Chen,sp.nov.;异型叶火棘PyracanthaheterophyllaT.B.ChaoetZ.X.Chen,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 葡匐火棘 异型叶火棘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火棘干果的总黄酮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威良 高秀 +2 位作者 徐晴芳 熊芮 蔡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312,共9页
【目的】为优化火棘干果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掌握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 【目的】为优化火棘干果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掌握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和NO_(2)^(-)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火棘干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乙醇浓度60%、超声功率720 W、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火棘干果总黄酮提取率为2.96%;10 mg/mL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和NO_(2)^(-)清除率分别为85.26%、84%、64.8%、87%,相同浓度下清除效果略低于芦丁、山奈酚和VC标准品。【结论】研究结果为火棘干果总黄酮的提取及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干果 总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野生火棘叶甾醇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威良 蔡建 +2 位作者 高文荣 朱铃 吕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7-194,共8页
为优化野生火棘叶总甾醇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抗氧化、美白活性。该研究以总甾醇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野生火棘叶总甾醇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DPP... 为优化野生火棘叶总甾醇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抗氧化、美白活性。该研究以总甾醇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野生火棘叶总甾醇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DPPH、ABTS和亚硝酸盐法,体外评价野生火棘叶总甾醇的抗氧化活性;通过考察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来评价火棘叶总甾醇的美白活性。结果表明,野生火棘叶总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无水乙醇,超声温度50℃,料液比1:16 g/mL,超声时间25 min,得到的野生火棘叶总甾醇得率为(11.00±0.03)mg/g;在0.5~5 mg/mL范围内,野生火棘叶总甾醇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亚硝酸根离子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对酪氨酸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野生火棘叶总甾醇的提取,野生火棘叶总甾醇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和酪氨酸酶抑制剂,应用于功能食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火棘 总甾醇 提取工艺 抗氧化 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粉病对火棘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芳 邱鸿 +4 位作者 韩俊 董亭含 钱思萦 蔡建 胡海林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7期50-55,共6页
目的:为比较健康和患白粉病火棘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真菌r 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两组样品共获得5门、16纲、3目、61科、83属、100种;健康样品HJF独有OTU为103个... 目的:为比较健康和患白粉病火棘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真菌r 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两组样品共获得5门、16纲、3目、61科、83属、100种;健康样品HJF独有OTU为103个,感染白粉病的火棘叶片HJB独有OTU为19个,两个样品共有OTU为23个,HJF内生真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HJB。物种分类显示,在门分类水平上,两组样品中优势菌群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科分类水平上,HJB中优势菌科为89.22%白粉菌科(Erysiphaceae);HJF中优势菌科为28.25%白粉菌科(Erysiphaceae)、12.30%丝孢酵母科(Trichosporonaceae)和12.31%Phaeosphaeriaceae;在属分类水平上,HJB中优势菌属为88.04%球针壳属(Phyllactinia);HJF中优势菌属为27.45%球针壳属(Phyllactinia)、12.03% Apiotrichum、11.58%unclassified_f_Phaeosphaeriaceae。结论:健康组和罹病组火棘叶片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优势、次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明确了白粉病对火棘内生真菌结构的影响,为该病菌的致病机理和防控策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病 火棘叶片 内生真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棘提取物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梅兴国 万国晖 +2 位作者 周忠强 常俊丽 吴红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74-876,共3页
本实验对火棘浸膏和火棘浸膏的不同极性段进行了小鼠玻片法测凝血时间、体外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火棘浸膏灌胃给药可显著缩短小鼠的玻片凝血时间(P<0.05),体外给药可明显缩短血浆复钙时间(P<0.01)和血浆凝... 本实验对火棘浸膏和火棘浸膏的不同极性段进行了小鼠玻片法测凝血时间、体外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火棘浸膏灌胃给药可显著缩短小鼠的玻片凝血时间(P<0.05),体外给药可明显缩短血浆复钙时间(P<0.01)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0.01,P<0.05);而火棘浸膏的不同极性段中,氯仿相灌胃给药后缩短小鼠的玻片凝血时间(P<O.01)及体外给药缩短血浆复钙时间(P<0.01)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0.01)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乙酸乙酯相(P<0.01,P<0.05),而石油醚相(P>0.05)无此作用,由此可筛选出火棘凝血活性部位在氯仿和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无凝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提取物 凝血时间 复钙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火棘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火棘果中红色素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蒋利华 熊远福 +4 位作者 李霞 文祝友 刘薇 马力 刘浩荣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7年第1期58-61,共4页
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用酸性乙醇为提取剂直接从野生火棘果中提取天然红色素。探讨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火棘果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 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用酸性乙醇为提取剂直接从野生火棘果中提取天然红色素。探讨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火棘果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9,提取时间40min,提取次数4次,提取温度40℃;提取率为93·5%,产率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 火棘 红色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火棘果中黄色素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蒋利华 黄忠良 +3 位作者 熊远福 文祝友 何冰崎 李霞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野生火棘资源丰富,其果实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和果胶资源,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笔者通过研究首次发现红色火棘果中除了含有大量的红色素外,还含有较多的黄色素。本文以... 野生火棘资源丰富,其果实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和果胶资源,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笔者通过研究首次发现红色火棘果中除了含有大量的红色素外,还含有较多的黄色素。本文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用已获到的提取红色素的方法将火棘果中的红色素提尽,然后用乙醇作提取剂从火棘果渣中提取天然黄色素。探讨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火棘果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火棘果黄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9,提取时间75min,提取次数5次,提取温度60℃;黄色素的提取率为92.5%,产率为2.1%,色价为22.2。火棘果黄色素为脂溶性色素,其乙醇溶液在可见光区内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 火棘 黄色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棘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10
作者 鲁天凯 黄鑫 柯杨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4期39-41,共3页
火棘是一种对于医学和食品都十分重要的植物,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以乙醇体积分数、纤维素酶用量、超声波温度、超声波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率为因变量,对火棘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火棘果总黄酮最优提取... 火棘是一种对于医学和食品都十分重要的植物,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以乙醇体积分数、纤维素酶用量、超声波温度、超声波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率为因变量,对火棘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火棘果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0%、纤维素酶用量1%、超声波温度45℃、超声波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火棘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4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 总黄酮 超声波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野生火棘果中红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熊海蓉 文祝友 +3 位作者 蒋利华 熊远福 李霞 黄忠良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火棘是我国丰富的野生资源之一,其果实富含天然色素和果胶。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探讨了超声波提取火棘红色素的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溶剂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工作/间歇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 火棘是我国丰富的野生资源之一,其果实富含天然色素和果胶。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探讨了超声波提取火棘红色素的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溶剂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工作/间歇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火棘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声波提取火棘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9,超声波功率350W,超声工作/间歇比6∶4,提取温度40℃,提取总时间50min,提取3次;火棘红色素的提取率为96.3%,产率为22.7%,色价为9.27。与常规溶剂法相比,超声波法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次数少等优点,总体效果优于常规溶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 火棘 红色素 提取 超声波法 常规溶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火棘籽油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开勋 严安 葛红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44,50,共3页
用超临界 C O2 方法萃取火棘油,研究了压力、温度、流量、装料量对火棘籽油萃取得率的影响,并分析对比了溶剂法与 S F E- C O2 法所得产品的理化性质,并提出最佳 S F E- C O2 萃取火棘油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 萃取 火棘 火棘籽油 超临界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产火棘果实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军宪 牛娟芳 尤晓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4年第5期204-206,共3页
对秦岭地区所产的两种火棘属植物──火棘和甘肃火棘果实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含量分析,为火棘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火棘 火棘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棘如何移植效果好
14
作者 刘镕荣 黄子路 李雨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火棘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如何使野外的火棘移植种植效果最佳?我们决定通过对比实验进行探究,了解移栽、扦插、种子直播这三种移植方式对火棘生长的影响。一、人员分工刘镕荣负责探究方案的设计与报告的撰写,黄子路负责实践操... 火棘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如何使野外的火棘移植种植效果最佳?我们决定通过对比实验进行探究,了解移栽、扦插、种子直播这三种移植方式对火棘生长的影响。一、人员分工刘镕荣负责探究方案的设计与报告的撰写,黄子路负责实践操作,李雨橦负责查阅文献和整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分工 火棘 种子直播 实践操作 移植效果 探究方案 移植方式 整理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糙米、火棘果复合营养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中泽 袁志超 高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63,共3页
分别就火棘果-生料-黑曲(Ⅰ)、火棘果-熟料-黑曲(Ⅱ)、火棘果-黑曲(Ⅲ)3种原料搭配方式在3个阶段——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进行复合营养饮料小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酶解4h后Ⅱ的还原糖最高,达到6.0g/100mL;经酒精发酵34h后,Ⅰ的酒... 分别就火棘果-生料-黑曲(Ⅰ)、火棘果-熟料-黑曲(Ⅱ)、火棘果-黑曲(Ⅲ)3种原料搭配方式在3个阶段——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进行复合营养饮料小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酶解4h后Ⅱ的还原糖最高,达到6.0g/100mL;经酒精发酵34h后,Ⅰ的酒精度最高,达到3.9%(v/v);再经醋酸发酵108h,Ⅱ的酸度最高,达到4.20g/100mL。产品澄清透明,有火棘果特有的果香,酸味浓郁,醇香可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 发芽糙米 醋酸发酵 火棘果醋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棘果、发芽糙米复合果醋的研制
16
作者 袁志超 胡中泽 +2 位作者 高冰 陈平 汪芳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0-161,共2页
文中分别就火棘果-生料-黑曲(Ⅰ)、火棘果-熟料-黑曲(Ⅱ)、火棘果-黑曲(Ⅲ)3种原料搭配方式在3个阶段——糖化、乙醇发酵、醋酸发酵进行火棘果醋小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酶解4h后Ⅱ的还原糖最高,达到60.0g/L;经乙醇发酵34h后,Ⅰ的乙醇... 文中分别就火棘果-生料-黑曲(Ⅰ)、火棘果-熟料-黑曲(Ⅱ)、火棘果-黑曲(Ⅲ)3种原料搭配方式在3个阶段——糖化、乙醇发酵、醋酸发酵进行火棘果醋小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酶解4h后Ⅱ的还原糖最高,达到60.0g/L;经乙醇发酵34h后,Ⅰ的乙醇体积百分含量最高,达到3.9%;再经醋酸发酵108h,Ⅱ的酸度最高,达到42.0g/L。产品澄清透明,有火棘果特有的果香,酸味浓郁,醇香可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 发芽糙米 醋酸发酵 火棘果醋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棘盆景的制作及养护
17
作者 田雪慧 《科学种养》 2009年第3期21-21,共1页
火棘属蔷薇科火棘属常绿小灌木,叶片四季保持墨绿色,5、6月开白花,8—10月结橙红色或橙黄色果实,常被制作成盆景观赏,非常好看。火棘喜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喜土质疏松的微酸性土壤,稍耐阴,耐寒、耐旱性强。
关键词 火棘盆景 制作 养护 微酸性土壤 土质疏松 火棘 橙黄色 小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火棘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加兴 梁先长 +3 位作者 黄诚 霍永鹏 胡平平 黄寿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18-123,共6页
以火棘果为原料,采用碱水解法提取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探讨碱液质量分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液料比对火棘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并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水解法提取火棘膳食纤维的最... 以火棘果为原料,采用碱水解法提取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探讨碱液质量分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液料比对火棘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并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水解法提取火棘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液质量分数1.00%、浸提时间3.00h、浸提温度77.8℃、液料比17: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56.89%、纯度达到92.74%,表明该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 碱水解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棘果红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鹏霄 茆广华 +5 位作者 赵婷 邹烨 任月娜 白石琦 吴向阳 仰榴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16-119,共4页
对火棘果红色素进行提取和纯化,并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采用70%乙醇(pH3,HCl)提取火棘果红色素,用pH示差法、福林-肖卡尔法及蒽酮比色法分别测定火棘果红色素粗提物(PFE)及经C18Sep-Pak柱纯化后的产物(PPFE)中花色苷、总酚和总糖含量;... 对火棘果红色素进行提取和纯化,并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采用70%乙醇(pH3,HCl)提取火棘果红色素,用pH示差法、福林-肖卡尔法及蒽酮比色法分别测定火棘果红色素粗提物(PFE)及经C18Sep-Pak柱纯化后的产物(PPFE)中花色苷、总酚和总糖含量;同时测定PPFE对·OH、O2-·、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PFE中花色苷含量1.16mg/100g、总酚含量2.18mg/100g、总糖含量1095.34mg/100g;PPFE中花色苷含量20.61mg/100g、总酚含量48.62mg/100g,未检测出总糖含量。PPFE清除·OH、O2-·、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43mg/mL、3.13mg/mL、3.43 g/mL。提示:C18Sep-Pak柱具有除糖及富集花色苷和总酚的作用,PPFE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 红色素 纯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火棘果实功效成分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伟 程超 +2 位作者 张应团 严玲 莫开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7-210,共4页
以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火棘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对其黄酮、多酚和原花色素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以三种物质的含量为分类性状,采用STAT软件对不同原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和原花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90%乙醇,料液比1:35,80... 以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火棘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对其黄酮、多酚和原花色素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以三种物质的含量为分类性状,采用STAT软件对不同原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和原花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90%乙醇,料液比1:35,80℃浸提3h,黄酮和原花色素最高得率为3.47%和4.63%;多酚类物质最佳浸提工艺为:100%乙醇,料液比1:25,70℃浸提3h,得率为3.86%。聚类结果可以说明,除了果实的成熟度影响多酚、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外,地理位置的不同对其中成分的影响也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果实 多酚 黄酮 原花色素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