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时期吴魏濡须之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新文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三国时期,吴国的战事主要集中在与魏国对峙的江淮、江汉之间,其中濡须口是吴、魏战争的地理枢纽。论文以濡须口为中心,对濡须流域吴魏之间的战事进行系统研究,将三国古战场的真实面貌还原于世人。
关键词 濡须坞 孙权 裕溪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元晏咏六朝诗史事钩沉
2
作者 张承宗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9-27,共9页
《全唐诗》卷七六七,收录孙元晏撰《咏史诗》75首,均为咏六朝之诗。在唐代咏六朝的史诗中,堪称是篇数最多、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整的。但因缺乏作者生平的记载,故不知其为何许人。兹以诗史互证之法,加以梳理,供研究六朝史的学者与同行... 《全唐诗》卷七六七,收录孙元晏撰《咏史诗》75首,均为咏六朝之诗。在唐代咏六朝的史诗中,堪称是篇数最多、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整的。但因缺乏作者生平的记载,故不知其为何许人。兹以诗史互证之法,加以梳理,供研究六朝史的学者与同行参考,并请批评指正。一、吴(17首)其一《黄金车》,诗云:分擘山河即渐开,许昌基业已倾颓。黄金车与斑斓耳,早个须知入谶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指正 《全唐诗》 诗云 《三国志》 《晋书》 吴书 张纮 苻坚 骆统 濡须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之我见
3
作者 何威震 张保同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24-27,共4页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何在,史学界分歧颇多。但在众多的论著中,均忽略了曹操因建立魏政权对其统一事业的影响这一因素。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作一浅陋分析,以就正于同志们。一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乱不已。通过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曹操,在...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何在,史学界分歧颇多。但在众多的论著中,均忽略了曹操因建立魏政权对其统一事业的影响这一因素。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作一浅陋分析,以就正于同志们。一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乱不已。通过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曹操,在地主阶级各阶层急剧分化组合的过程中,依靠中原豪强和一部分世族地主的支持,以封建政治家、军事家的胆略和气魄,十数年间,破袁术,擒吕布,降张绣,克袁绍,驱乌桓于塞外,迫幺孙康内附,不战而得荊州。在当时的诸股割据势力中,只有曹操具备统一的人力、物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鼎立 分化组合 张绣 濡须坞 魏讽 魏公 五官中郎将 蜀士 韦晃 蜀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失荆州看诸葛亮外交政策的僵化
4
作者 杜建民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41-47,共7页
1 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乘胜进取,占有荆州,夺取益州,为定鼎称尊、建立蜀汉奠定了基础,使天下三分成为定局。这是他戎马生涯的顶峰。而此后旋踵而至的丧关羽、失荆州,则成了他一生中霸业的转折和中衰。荆州之失所造成的后果,对蜀汉的事... 1 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乘胜进取,占有荆州,夺取益州,为定鼎称尊、建立蜀汉奠定了基础,使天下三分成为定局。这是他戎马生涯的顶峰。而此后旋踵而至的丧关羽、失荆州,则成了他一生中霸业的转折和中衰。荆州之失所造成的后果,对蜀汉的事业来说是极为严重的: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食之论 取南郡 濡须坞 取长沙 楚关 吴会 骑将军 后出师表 先主 万人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