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冷处理时间对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霍鹏丞 柳佶涛 +3 位作者 白培康 赵占勇 王利卿 梅晓天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35,共13页
目的探明不同深冷处理时间对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深冷环境下的使用性能。方法利用低能球磨法得到石墨烯(GNPs)/TC4复合粉末,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法制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 目的探明不同深冷处理时间对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深冷环境下的使用性能。方法利用低能球磨法得到石墨烯(GNPs)/TC4复合粉末,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法制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通过液氮浸泡法进行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然后恢复至室温进行拉伸试验。结果深冷处理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高于深冷处理过TC4合金的拉伸强度,断裂韧性却得到不同程度削弱。结论原位自生TiC的载荷传递作用可以增强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能力,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提高;随深冷时间的持续延长,冷应力不仅会导致TC4合金原始细长针状马氏体断裂,还会驱使TiC/TC4钛基复合材料陶瓷增强相TiC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聚。此外,深冷处理后TiC/TC4钛基复合材料产生的晶格畸变现象会降低α-Ti基体一侧的应变值,使复合材料晶格畸变区域应变不均匀分布,弱化TiC/TC4钛基复合材料晶格畸变区域原子的变形协调能力,导致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值相对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C4钛基复合材料 激光粉末熔化沉积(lpbf) 深冷处理(DCT)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粉末床熔化成型B/GZ151K镁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2
作者 丁艺闻 杜磊 +7 位作者 武练梅 柯林达 胡雯霞 廖海光 付彭怀 李霏 戴铮 彭立明 《有色金属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3-89,共7页
利用粉末三维混合和激光粉末床熔化(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技术制备了B/GZ151K镁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MMCs),其中,GZ151K(Mg-15Gd-1Zn-0.4Zr,%)是目前强度最高的镁铸造合金之一。所制备的B/GZ151K镁基复合材料微... 利用粉末三维混合和激光粉末床熔化(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技术制备了B/GZ151K镁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MMCs),其中,GZ151K(Mg-15Gd-1Zn-0.4Zr,%)是目前强度最高的镁铸造合金之一。所制备的B/GZ151K镁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由B颗粒和GZ151K镁基体组成,其中GZ151K镁基体由平均晶粒尺寸小于5μm的细小α-Mg晶粒、点状和条状的Mg 3 Gd相构成。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LPBF制备的B/GZ151K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25 MPa、抗拉强度为348 MPa和伸长率为1.7%,其弹性模量为52.5 GPa。与铸造态GZ151K镁合金相比,LPBF制备的B/GZ151K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显著提高,伸长率则显著降低,弹性模量提升了16.7%。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混料机机械混合不同种粉末获得复合粉末再通过LPBF成型能够制备镁基复合材料,但仍无法有效实现纳米级增强颗粒在基体中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粉末混合 增材制造 激光粉末熔化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激光粉末床熔化GH3536合金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瑞 刘林川 +3 位作者 王亚军 白洁 檀财旺 宋晓国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3-79,I0008,共8页
利用激光粉末床熔化(laser powder bed melting, LPBF)制造GH3536镍基高温合金,通过研究不同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缺陷数量的影响,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为了缓解沉积态组织的各向异性,消除残余应力,对LPBF制造合金进行固溶处理,探究不同固... 利用激光粉末床熔化(laser powder bed melting, LPBF)制造GH3536镍基高温合金,通过研究不同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缺陷数量的影响,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为了缓解沉积态组织的各向异性,消除残余应力,对LPBF制造合金进行固溶处理,探究不同固溶温度对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配套的电子背散射仪(EBSD)对试样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沉积态熔池轮廓消失,碳化物溶解,小角度晶界数量减少. 1 100℃固溶试样常温拉伸的屈服强度为450 MPa,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小角度晶界对位错运动的阻碍减弱,屈服强度降低,经过1 220℃固溶,试样屈服强度为315 MPa.1 100℃固溶试样的高温抗拉强度为220 MPa,高温拉伸时碳化物沿晶界析出导致晶界脆化,随着固溶温度的增加,沿晶界分布的碳化物数量减少,抗拉强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熔化 镍基合金 热处理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粉末床熔融铺粉缺陷检测算法及其轻量化部署研究
4
作者 赵英健 姜子萌 +1 位作者 张英杰 龙雨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5-73,80,共10页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在航空航天工业制造中的可重复性受到缺陷的严重影响,其中铺粉过程中的缺陷对零件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语义分割算法的BiseNetV2(Bilateral segmentation network...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在航空航天工业制造中的可重复性受到缺陷的严重影响,其中铺粉过程中的缺陷对零件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语义分割算法的BiseNetV2(Bilateral segmentation network)模型和加权损失的检测方法,用于实现对铺粉缺陷的类别识别和位置分割。此外,利用模型剪枝技术来优化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模型的尺寸和性能,并通过TensorRT技术将轻量化模型部署在监测系统中的计算机上。结果表明,结合加权损失的BiseNetV2模型能以81.23%的平均准确率检出5种铺粉缺陷。通过剪枝技术得到的轻量化模型在牺牲0.44%精度的同时模型大小显著减小了13.39%。利用TensorRT技术能加速深度学习模型推理过程,在半精度浮点(Floating-point 16,FP16)数据下将检测时间缩短至5.94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熔融(lpbf) 铺粉缺陷 深度学习 模型剪枝 模型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激光粉末床熔化增材制造研究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昌隆 王洪泽 +6 位作者 郭利萍 唐梓珏 母杰瑞 吴一 黄洁 胡凯明 王浩伟 《铸造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583-598,共16页
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技术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军工、交通运输等领域显示出了深远的研究前景,向铝合金引入纳米增强体的种类、引入方式以及含量对铝合金可打印性、组织、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是学者们的关注热点。本文主要总结分析... 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技术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军工、交通运输等领域显示出了深远的研究前景,向铝合金引入纳米增强体的种类、引入方式以及含量对铝合金可打印性、组织、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是学者们的关注热点。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TiB2、石墨烯、TiC纳米增强体对激光粉末床熔化技术制备铝合金的晶粒形态、晶粒尺寸、相对密度、可打印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纳米增强体对打印态铝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得出以TiB2为代表的纳米增强体能够提升打印态铝合金的强度、塑性,使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后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粉末熔化 铝基复合材料 纳米增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床激光熔化成形H13钢工艺优化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舒雷 张正文 +1 位作者 刘丽君 毛胜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14-1920,共7页
通过实验方法优化得到了粉末床激光熔化成形H13钢的工艺参数,并研究了成形样件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通过实验得到了H13钢单道成形的优化工艺区间:激光功率225~325 W,扫描速度600~1 200 mm/s,通过块体实验得到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激光功... 通过实验方法优化得到了粉末床激光熔化成形H13钢的工艺参数,并研究了成形样件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通过实验得到了H13钢单道成形的优化工艺区间:激光功率225~325 W,扫描速度600~1 200 mm/s,通过块体实验得到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275 W,扫描速度900 mm/s,扫描间距0.08 mm。微观组织显示为柱状晶粒,晶粒的宽度约为3~5μm,长度约为10~40μm。在优化工艺参数下成形试样的室温抗拉强度高达1 761 MPa,延伸率为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激光熔化 H13钢 工艺优化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粉末床熔化W-21Re-C合金的成形与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金瀚 赵聪聪 刘伟 《中国钨业》 CAS 2022年第3期14-23,共10页
为了实现激光粉末床熔化技术(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成形钨的裂纹抑制,本研究通过添加铼元素和碳元素,成功制备了W-21Re-C合金,并对其成形性、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LPBF制备W-21Re-C合金的成形窗口较窄,并... 为了实现激光粉末床熔化技术(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成形钨的裂纹抑制,本研究通过添加铼元素和碳元素,成功制备了W-21Re-C合金,并对其成形性、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LPBF制备W-21Re-C合金的成形窗口较窄,并存在一定数量的孔洞和裂纹缺陷,但相较于纯钨裂纹有所减少。LPBF成形W-21Re-C合金中形成了大量六方W_(2)C亚结构,在快速凝固的作用下,体系中微纳尺度亚结构呈现为枝晶结构和胞状结构。合金中铼元素主要以固溶形式存在于钨基体中,W_(2)C亚结构的枝晶臂间隙和胞壁处也存在一定的铼元素偏聚。在铼对钨基体固溶强化和W_(2)C胞状结构的共同作用下,LPBF成形W-21Re-C合金的显微硬度显著高于良好LPBF成形的纯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熔化 钨-铼-碳 亚结构 碳化二钨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床熔融钛合金的表面抛光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迪 吴松全 +4 位作者 李紫杨 刘磊 杨义 王皞 黄爱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47-154,205,共9页
粉末床熔融钛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以及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特殊的材料性质和加工方法,其表面质量与性能仍然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对粉末床熔融钛合金的表面抛光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 粉末床熔融钛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以及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特殊的材料性质和加工方法,其表面质量与性能仍然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对粉末床熔融钛合金的表面抛光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离子电解抛光、激光抛光和机械抛光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这些技术为粉末床熔融钛合金的表面质量和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需求提供了选择,同时还对复合抛光技术及相关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粉末熔融 选区激光熔化 选区电子束熔化 抛光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工艺对Nb-16Si二元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伟 熊华平 +1 位作者 李能 陈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3,共7页
以纯Nb粉末、纯Si粉末或Nb_5Si_3粉末为原料,采用预置粉末法和双通道同轴送粉法,通过激光熔化沉积(LMD)技术制备3种Nb-16Si二元合金。使用SEM,EDS和XRD等手段分析合金的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LMD制备的Nb-16Si合金均由NbSS和Nb_3Si两... 以纯Nb粉末、纯Si粉末或Nb_5Si_3粉末为原料,采用预置粉末法和双通道同轴送粉法,通过激光熔化沉积(LMD)技术制备3种Nb-16Si二元合金。使用SEM,EDS和XRD等手段分析合金的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LMD制备的Nb-16Si合金均由NbSS和Nb_3Si两相组成。原料粉末的堆叠方式和化学状态强烈影响合金的显微组织。以纯元素粉末为原料,预置粉末法制备的Nb-16Si合金,由尺寸约1~5μm的枝晶状初生NbSS和NbSS/Nb_3Si共晶组织组成,合金显微硬度约773HV;双通道同轴送粉法促使显微组织细小均匀化,合金中初生NbSS相呈近等轴状均匀分布,平均尺寸仅约2μm,合金硬度提高至817HV;以Nb+Nb_5Si_3粉末为原料,双通道同轴送粉法制备的Nb-16Si合金呈伪共晶组织,其显微硬度高达907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Nb-16si合金 预置粉末 同轴送粉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718合金激光粉末床熔融悬垂结构成形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材桦 来旭辉 +1 位作者 杨欢庆 魏正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5-1185,共11页
针对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成形中点阵倾斜支杆的悬垂打印质量问题,以In718悬垂熔道为研究单元,建立三维介观数值模型.基于离散单元法在建模软件EDEM中建立粉末床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在Flow-3D中实现LPBF熔道成形过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激... 针对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成形中点阵倾斜支杆的悬垂打印质量问题,以In718悬垂熔道为研究单元,建立三维介观数值模型.基于离散单元法在建模软件EDEM中建立粉末床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在Flow-3D中实现LPBF熔道成形过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激光-粉末颗粒相互作用的流动、传热、熔化、凝固过程.结果表明,实体-粉末交界区域容易出现不连续的熔道,改善工艺参数可以提高该区域熔道成形的连续性.在低能量密度(44.19 J/mm^(3))下,施加高激光功率(300 W)不会产生匙孔缺陷,能够以比低激光功率(87.5 W)更强的马兰戈尼流动、更快的熔池流动速度填充不连续点,提高实体-粉末交界区域的熔道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熔融(lpbf) 悬垂结构 不连续性 传热传质 IN7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腔内非稳态流场特性研究
11
作者 姚杨 孙占朋 +1 位作者 张茹 杨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6-203,共8页
目的研究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中成形腔内保护气的流动规律,获得气流速度脉动和旋涡等流场非稳态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热线测速计测量腔内的瞬时速度,研究保护气的速度分布及其脉动特性;基于数值模拟方法探究腔内气流形成的旋涡情... 目的研究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中成形腔内保护气的流动规律,获得气流速度脉动和旋涡等流场非稳态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热线测速计测量腔内的瞬时速度,研究保护气的速度分布及其脉动特性;基于数值模拟方法探究腔内气流形成的旋涡情况,分析涡的分布及其旋转速度;利用烟雾示踪方法对保护气流场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气流的运动过程。结果腔内气流经历了射流扩散、上下波动、大涡流、汇流等复杂运动过程,气流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明显脉动特征,且气流脉动幅度受位置影响较大,进出风口的平面流速最大可达2.4m/s,最小为0.25m/s。同时,气速随平面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腔内存在以纵向大尺度旋涡为主、若干小尺度旋涡共同作用的涡流,由腔内边壁至中心,涡流切向速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随入口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在切向速度急剧降低的腔体角落、透镜等区域,易形成流动“死区”,导致烟尘颗粒聚集且难以排出,影响构件的高质量成形制造。结论保护气在LPBF成形腔内形成了复杂的非稳态流动,并以剧烈的速度脉动和多尺度的涡流为典型特征,而针对非恒定的层流、成形腔结构的优化设计仍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熔融(lpbf) 流场 非稳态 数值模拟 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熔池视频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浩 高椿明 +3 位作者 张萍 张凯 张长东 刘婷婷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3期63-67,73,共6页
为对激光选区熔化的加工过程进行监测和反馈调节,建立一套同轴高速相机熔池图像采集系统,研究10 kHz高速熔池图像在线实时监测与评价方法。完成有限元的建模,通过仿真分析熔池的正常形貌;基于FPGA开发高速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实现10 kH... 为对激光选区熔化的加工过程进行监测和反馈调节,建立一套同轴高速相机熔池图像采集系统,研究10 kHz高速熔池图像在线实时监测与评价方法。完成有限元的建模,通过仿真分析熔池的正常形貌;基于FPGA开发高速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实现10 kHz图像的实时分析、处理和输出。把高速视频系统在粉末床激光选区熔化(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技术上集成,并开展实验测试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时监测和输出熔池的评价参数,为激光选区熔化闭环控制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激光选区熔化 图像采集与处理 FPGA熔池监测 熔池仿真分析 熔池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床熔融成形铜及铜铬系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欧阳子缙 吕子善 周洪雷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52-57,共6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粉末床熔融成形技术。这一技术通过热源扫描熔化粉末,逐层堆积直接成形复杂三维金属零件结构,能够极大地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在选区激光熔化(SLM)以及选区电子束熔化(SEBM)制备铜及铜铬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粉末床熔融成形技术。这一技术通过热源扫描熔化粉末,逐层堆积直接成形复杂三维金属零件结构,能够极大地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在选区激光熔化(SLM)以及选区电子束熔化(SEBM)制备铜及铜铬系合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本文综述了粉末床熔融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以及在增材制造(AM)技术中,铜系材料打印存在的主要困难。介绍了不同制备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对比了SLM工艺在铜系金属上的高反射率问题,进而阐明提高铜对激光的吸收率是该成形技术的研究重点,以及SEBM工艺在铜系金属中存在的表面粗糙度问题的重要性。探讨了更为前沿的一种电子束-激光符合选区融化(EB-LHM)技术,虽然其工艺更复杂但能结合不同打印方法提升性能。探讨了不同成形工艺对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材料的打印方式进行了评价。最后对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熔融 选区激光熔化 选区电子束熔化 纯铜 铜铬系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熔池光信号的激光粉末床熔融沉积缺陷在线监测与诊断(特邀)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香媛 韦辉亮 +4 位作者 刘婷婷 张凯 李建森 邹志永 廖文和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51,共14页
在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成形过程中,铺粉异常导致的沉积缺陷会严重影响成形零件的表面及内部质量,但目前缺乏针对性的在线监测与诊断方案。采用光电探测器和高速相机在线监测成形过程中的光强和熔池面积信号,探究不同粉末厚度条件下熔... 在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成形过程中,铺粉异常导致的沉积缺陷会严重影响成形零件的表面及内部质量,但目前缺乏针对性的在线监测与诊断方案。采用光电探测器和高速相机在线监测成形过程中的光强和熔池面积信号,探究不同粉末厚度条件下熔池尺度光信号的变化规律,实现对零件质量的初步诊断。研究结果表明,粉末厚度的异常增加会导致零件熔化状态出现波动,并最终导致严重的球化。表面粗糙度从正常打印状态的5μm显著增加至100μm以上,同时在零件内部形成了未熔合孔隙缺陷。阐述了粉末厚度对沉积缺陷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了光强与熔池面积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百分比诊断沉积缺陷的信号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粉末熔融 在线监测 熔池光信号 沉积缺陷
原文传递
激光粉末床熔化制备TiB_(2)颗粒增强7050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研究(特邀)
15
作者 王安 唐梓珏 +2 位作者 吴一 王浩伟 王洪泽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81,共9页
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LPBF)工艺制备TiB_(2)质量分数为7%的原位自生7050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沉积态及热处理(在475℃的条件下固溶处理1 h后,再在120℃的条件下时效处理12 h)后TiB_(2)/7050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室温拉伸性能的变化。结果... 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LPBF)工艺制备TiB_(2)质量分数为7%的原位自生7050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沉积态及热处理(在475℃的条件下固溶处理1 h后,再在120℃的条件下时效处理12 h)后TiB_(2)/7050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室温拉伸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量级尺寸TiB_(2)颗粒的加入能显著抑制LPBF成形7050铝合金裂纹的产生,且采用LPBF工艺制备的TiB_(2)/7050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成形性。在激光功率为240 W、扫描速度为450 mm/s及扫描间距为75μm的工艺参数组合下,沉积态TiB_(2)/7050复合材料的最大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282±4) MPa、(246±4) MPa和(2.5±0.2)%;热处理后,TiB_(2)/7050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346±5) MPa、(289±5) MPa和(4±0.2)%。此结果接近现有文献报道的第二相颗粒增强7050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并进一步降低了粉末制备成本。采用LPBF工艺制备的TiB_(2)/7050复合材料的主要强化机制是析出相强化、位错强化、晶界强化及TiB_(2)和第二相颗粒带来的Orowan强化,热处理后获得较好的综合室温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粉末熔化 TiB_(2)/7050复合材料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路径质量评估算法的LPBF分区扫描策略
16
作者 王楚 李佳奇 +2 位作者 刘洋 汤辉亮 龙雨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3-2251,共9页
针对激光粉末床熔融的路径难以适应复杂零件特征,且无法有效识别路径的填充质量,造成打印质量差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零件薄弱区域为特征的分区扫描算法及路径填充质量评估算法。首先,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根据构成切片轮廓的三维点数据... 针对激光粉末床熔融的路径难以适应复杂零件特征,且无法有效识别路径的填充质量,造成打印质量差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零件薄弱区域为特征的分区扫描算法及路径填充质量评估算法。首先,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根据构成切片轮廓的三维点数据,使用间距均匀的平行线对轮廓进行了扫描,计算了交点间的距离,并对零件中的薄弱区域进行了特征识别与提取;然后,使用提取出的薄弱区域作为零件分区依据,对切片轮廓进行了求交运算,得到了新的切片轮廓并划分了区域,对每个子区域进行了路径填充,并使用路径生成时的点数据进行了路径尖角识别及填充质量评估;最后,对常用的平行线路径、轮廓偏置路径、棋盘分区路径等,采用相同参数打印了同一个零件,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对打印的零件进行了三维形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区算法减少了对2个薄弱区域的分割,没有形成新的薄弱区域,说明填充质量识别算法可以有效识别路径的尖角及填充情况,保证零件薄弱区域的打印质量,并有效提高零件整体的打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熔融 选择性激光熔化 路径规划 路径评估 分区路径 增材制造 零件薄弱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粒径分布对SLM-GH3536合金熔池形态的影响
17
作者 吴明春 张锴 郑百林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15-122,共8页
激光粉末床增材制造过程通常采用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相结合的方式对熔融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离散元生成粉末床的质量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试验测量的粒度分布数据,通常采用离散的试验测量结果来建立粉末床,不利于对粉末分布形式进行推广... 激光粉末床增材制造过程通常采用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相结合的方式对熔融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离散元生成粉末床的质量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试验测量的粒度分布数据,通常采用离散的试验测量结果来建立粉末床,不利于对粉末分布形式进行推广。本文针对GH3536合金粉末的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过程进行热流耦合仿真,建立了单层单道扫描的三维热流耦合模型。以均匀分布的粉末床为基准,对比了试验测量的离散分布以及近似的对数正态分布粉末床对应的熔池形态差异以及成形效果。结果表明虽然近似的对数正态分布粉末床整体的熔池形貌不如试验分布,但是从外观上看过渡更加均匀,而且仅需要均值和方差信息就可以确定粉末分布形式,这说明近似的概率分布形式虽然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便于建模和参数分析。此外,本文通过调整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的组合,分析了不同参数组合下熔池轨迹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能量输入接近的条件下,较低的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具有更好的成形效果。本研究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GH3536合金的仿真建模以及制粉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SLM) GH3536合金 粉末 熔池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SVR的LPBFTA15钛合金尺寸精度模型预测研究
18
作者 曾青南 王卓健 柴向东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125,共9页
目的由于激光粉末床熔化(LPBF)成形过程中熔池存在复杂的热膨胀和收缩行为,导致LPBF成形TA15钛合金零件尺寸与工艺参数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了有效预测TA15合金零件的尺寸精度,提出了一种群体智能算法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模... 目的由于激光粉末床熔化(LPBF)成形过程中熔池存在复杂的热膨胀和收缩行为,导致LPBF成形TA15钛合金零件尺寸与工艺参数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了有效预测TA15合金零件的尺寸精度,提出了一种群体智能算法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方法。方法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和层厚为实验变量,以成形零件X、Y、Z3个方向的尺寸精度作为响应。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生成数据集,建立以LPBF工艺参数为输入、TA15合金尺寸精度为输出的SVR模型。利用灰狼算法对SVR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统计评价指标与SVR、PSO-SVR模型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粒子群(PSO)算法和灰狼(GWO)算法优化的SVR模型能够有效预测LPBF成形TA15合金不同方向上的尺寸精度;其中GWO-SVR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效率最高,在X方向尺寸精度预测模型上的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相对误差(AARE)和均方根误差(RMSE)依次为0.917、19.7%、0.027,在Y方向尺寸精度预测模型上的R^(2)、AARE和RMSE依次为0.906、9.7%、0.021,在Z方向尺寸精度预测模型上的R^(2)、AARE和RMSE依次为0.911、10.3%、0.019。结论采用GWO优化的SVR模型,其预测性能和计算效率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增材制造TA15合金的尺寸精度预测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熔化 TA15钛合金 灰狼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尺寸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板温度对激光增材制造熔池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9
作者 钱学海 赵吕 李振环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2-829,共8页
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技术具备成形自由度高和制造周期短等优势,在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领域复杂结构一体化成形中展现出卓越潜力。激光粉末床熔融工艺涉及极高的升温、冷却速率和极强的温度梯度,不可避免地在构件内产生热应力和残余应... 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技术具备成形自由度高和制造周期短等优势,在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领域复杂结构一体化成形中展现出卓越潜力。激光粉末床熔融工艺涉及极高的升温、冷却速率和极强的温度梯度,不可避免地在构件内产生热应力和残余应力,严重损害构件的力学性能。因此,选取合理的工艺参数,降低熔池区域温度梯度幅值,对提高成型件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流体动力学方法,使用多相流方法追踪粉末形状变化,考虑了反冲压力和马兰戈尼效应,计算分析了熔池流动行为和基板温度对温度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池边界的温度梯度显著高于熔池内部,提高基板初始温度可有效降低温度梯度幅值,有望减小热应力和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熔化 流体动力学 熔池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廓扫描策略对镁合金多孔植入物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缪铂尊 付彭怀 +7 位作者 冯泽宇 郑好 丁艺闻 褚文杰 陈娟 黄华 袁广银 丁文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709,共13页
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LPBF)技术制备镁合金植入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升力学和耐腐蚀性能成为镁合金植入物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了LPBF中轮廓扫描次数及后续热处理对多孔植入物室温压缩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轮... 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LPBF)技术制备镁合金植入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升力学和耐腐蚀性能成为镁合金植入物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了LPBF中轮廓扫描次数及后续热处理对多孔植入物室温压缩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轮廓扫描次数能够有效提高多孔植入物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调节耐腐蚀性能。6次轮廓扫描时,6C多孔植入物压缩性能最佳,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67.8MPa和1.09 GPa;2次轮廓扫描时,2C多孔植入物腐蚀速率最低(0.55 mm/a)。短时间时效处理和短时间固溶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植入物腐蚀速率,短时间时效处理对耐腐蚀性能提升最为显著;4 h时效处理后,6C多孔植入物的腐蚀速率由打印态时1.07 mm/a降低至时效处理态0.44 mm/a(浸泡7 d),降幅高达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熔化 镁合金 多孔植入物 轮廓扫描策略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