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靖马龙一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点记述
1
作者 马昕莹 王珈琪 倪玲梅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9-41,共13页
在曲靖马龙一个新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点中鉴定出5种节肢动物和1种软舌螺,分别为光滑马龙虫(Malungia laevigata)、马龙武定虫(Wutingaspis malungensis)、长尾纳罗虫(Naraoia longicaudata)、小昆明虫未定种(Kunmingella sp.)、云南... 在曲靖马龙一个新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点中鉴定出5种节肢动物和1种软舌螺,分别为光滑马龙虫(Malungia laevigata)、马龙武定虫(Wutingaspis malungensis)、长尾纳罗虫(Naraoia longicaudata)、小昆明虫未定种(Kunmingella sp.)、云南鳃虾虫?(Branchiocaris?yunnanensis)和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光滑马龙虫数目最多,保存了成虫早期至晚期的背壳,马龙武定虫只保存了头盖.通过与马龙矿山剖面产出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对比,发现新化石点的层位时代要略早于马龙矿山,武定马龙虫的最早出现层位延伸至玉案山段下部.新化石点的化石分异度与马龙矿山略有差异,为研究滇东地区澄江生物群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龙 早寒武世 澄江动物群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中翻吻动物的埋葬学与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健 张志飞 刘建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7-211,U002,共6页
目的 探讨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翻吻动物的运动和生态习性。方法 依据大量蠕虫标本的观察,认为的确有一部分翻吻动物化石为异地埋葬,并列举了一些原地埋葬的证据。结果 部分翻吻动物如Tylotitespetiolaris,Paraselkirkia可能为... 目的 探讨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翻吻动物的运动和生态习性。方法 依据大量蠕虫标本的观察,认为的确有一部分翻吻动物化石为异地埋葬,并列举了一些原地埋葬的证据。结果 部分翻吻动物如Tylotitespetiolaris,Paraselkirkia可能为营底上生活而并非全部为底内钻孔生活;报道了部分翻吻动物的密集埋葬现象;发现一些Cricocosmia虫体表面具有一种未知生物属性的附生物,可能代表了一种外寄生关系;翻吻动物在滇东地区的分布可能受水深控制。结论 早寒武世翻吻动物的运动,以及生态习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翻吻动物 早寒武世 埋葬 古生态学 生态环境 组合面貌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澄江动物群地层的Pb-Pb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4
3
作者 常向阳 陈良忠 +2 位作者 胡世学 王江海 朱炳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对含澄江动物群的地层样品进行了Pb同位素定年研究。经测定未受风化作用影响的 2 0个黑色页岩样品给出了5 34± 6 0Ma左右的Pb Pb等时线年龄 ,应代表了澄江动物群的下限年龄。该年龄较以往采用Rb Sr和40 Ar 3 9Ar等定年方法所获得... 对含澄江动物群的地层样品进行了Pb同位素定年研究。经测定未受风化作用影响的 2 0个黑色页岩样品给出了5 34± 6 0Ma左右的Pb Pb等时线年龄 ,应代表了澄江动物群的下限年龄。该年龄较以往采用Rb Sr和40 Ar 3 9Ar等定年方法所获得的年龄更为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铅同位素 定年 Pb-Pb等时线年龄 黑色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 被引量:15
4
作者 舒德干 韩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共27页
澄江动物群以富含多门类精美软躯体构造化石享誉学界,是寒武纪大爆发主幕的见证者;它亲眼目睹了地球动物树上几乎所有主要门类祖先的首次大聚会。对该动物群30多年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始自1984年的第一个10年(198... 澄江动物群以富含多门类精美软躯体构造化石享誉学界,是寒武纪大爆发主幕的见证者;它亲眼目睹了地球动物树上几乎所有主要门类祖先的首次大聚会。对该动物群30多年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始自1984年的第一个10年(1984—1994年),早期动物树上的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的大量门类被发现,然而对后口动物亚界全然无知。第二个10年研究(1995—2005年),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中的更多门类被发现;而最重要的进展,是西北大学团队主导的早期后口动物大发现使后口动物亚界的基本框架被构建,由此地球三分动物树首次成型。第三个10年及其以后时期(2005年之后),3个动物亚界中进一步添加了一些新的门类认知;综合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埃迪卡拉生物群、寒武纪第一世和第二世的珍稀动物群研究成果,学界开始思考三分动物树分步成型与多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内在关联,提出了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新假说。澄江动物群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价值,包括动物群结构研究,生态环境研究等,然其核心学术价值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1)作为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见证者,澄江动物群首次创建了地球上三分动物树的完整谱系框架。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揭示了地球上动物门类由低等到高等、分阶段爆发创造的本质内涵,即历时约0.4亿年的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阶段性快速成型的内在耦合性。第一幕发生于埃迪卡拉纪晚期,它诞生了众多基础动物亚界门类(包括大量绝灭门类),也可能出现了少量原口动物的先驱分子;第二幕发生于寒武纪的第一世,除了延续基础动物门类的繁盛外,更创生了原口动物亚界里的主要门类(包括蜕皮类和触手担轮类);第三幕发生于寒武纪第二世(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不仅延续了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门类的兴盛,更重要的是诞生了后口动物亚界里的所有门类。至此,整个三分动物树的框架成型,寒武纪大爆发创新事件宣告基本结束。文章还对几个重要动物类群的生物学属性进行了评述。第一鱼昆明鱼目是已知唯一的最古老脊椎动物,而云南虫、海口虫既不是脊椎动物(即高等脊索动物),也不属于低等脊索动物,而是一类特殊的低等后口动物;长江海鞘是可信的始祖尾索动物,它支持了经典的尾索动物起源假说;古虫动物门首创鳃裂构造,对后口动物亚界的起源探索提供了关键信息。(2)澄江动物群具有深刻的人文哲学意义,所发现的古虫动物门创造的“第一鳃裂”,昆明鱼目创造的“第一头脑”“第一脊椎”“第一心脏”,为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关于人类的主要基础器官起源悬案的破解提供了关键证据。澄江动物群承上启下,其各种形态解剖学信息对解读埃迪卡拉生物群以及寒武纪相关化石库中绝大多数生物类型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的核心贡献 寒武纪大爆发的本质属性 动物树三分结构及其三幕式演化成型 最古老脊椎动物昆明鱼目 低等脊索动物 古虫动物 蜕皮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科学价值及旅游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扬 《河南科学》 2012年第11期1680-1684,共5页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保护具有全球意义的、实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地球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澄江动物群及其赋存载体地层的非常珍稀的以古生物化石群为主题的国家级地质公园.主要以科考科普性旅游为主,具有不可...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保护具有全球意义的、实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地球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澄江动物群及其赋存载体地层的非常珍稀的以古生物化石群为主题的国家级地质公园.主要以科考科普性旅游为主,具有不可替代、无与伦比的科学价值.针对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特点,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对如何公园如何开展旅游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 科考科普性旅游 澄江动物群科学价值 旅游开发 旅游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产出层位^(40)Ar^(-39)Ar年龄谱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良忠 蒋志文 +2 位作者 罗惠麟 尹济云 胡世学 《云南地质》 2001年第3期289-296,共8页
澄江动物群 ,产于云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黄绿色粉砂质页岩中 ,大部分风化较强 ,给同位素年龄测定带来困难。笔者应用4 0 Ar/ 39Ar快中子活化法 ,测得澄江地区大坡头剖面玉案山段下部伊利石4 0 Ar 39Ar年龄为 5 5 9 2 2± 0 ... 澄江动物群 ,产于云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黄绿色粉砂质页岩中 ,大部分风化较强 ,给同位素年龄测定带来困难。笔者应用4 0 Ar/ 39Ar快中子活化法 ,测得澄江地区大坡头剖面玉案山段下部伊利石4 0 Ar 39Ar年龄为 5 5 9 2 2± 0 77Ma ;晋宁地区昆阳磷矿剖面玉案山段下部伊利石4 0 Ar 39Ar年龄为 5 5 9 63± 0 98Ma。该年龄代表澄江动物群的下限同位素年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产出层位 快中子活化法 年龄谱 氩同位素 下寒武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的稀有节肢动物 被引量:4
7
作者 侯先光 Jan Bergstrm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5-401,共7页
记述澄江动物群的3个新的节肢动物:Dongshaniafoliformsgen.etsp.nov.,Pisinnocarissubconigeragen.etsp.nov.和Pseudoiuliacambriens... 记述澄江动物群的3个新的节肢动物:Dongshaniafoliformsgen.etsp.nov.,Pisinnocarissubconigeragen.etsp.nov.和Pseudoiuliacambriensisgen.etsp.nov.。标本采自云南澄江帽天山和小滥田剖面下寒武统筇竹寺组Eoredlichia带下部,3个新属种分别有1枚或2枚标本为代表。新属种拓宽了我们有关始裂支节肢动物超纲的认识。Dongshaniafoliformis与其它节肢动物的区别在于它没有肋区,但有一个类似于Fuxianhuia的附肢。Pisinnocarissubconigera锥状的体型,较少的体节和头甲前部喙板的存在,是该动物独特的特征。Pseudoiuliacambriensis多节的体型颇像现代多足类的倍足类,但附肢却是双分支的,外肢呈简单的卵形板状,边缘具刚毛。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认为,裂支类(schizoramians)和单支类(uniramians,包括myriapods)具有密切关系(AverofandAkan,1995),单支类是从原始的裂支类演化而来似更有其道理(HouandBergstrm,1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澄江动物群 节肢动物 始裂支超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稀有节肢动物新材料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光辉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5-331,共7页
描述 3块新的标本 ,分别是节肢动物Pisinnocarissp .,TanglangialongicaudataLuoetHu ,1999和PygmaclypeatusdaziensisZhang ,HanetShu ,2 0 0 0。新的标本进一步增进我们对其形态结构特征的了解。通过与相关属种的比较 ,简要讨论其系... 描述 3块新的标本 ,分别是节肢动物Pisinnocarissp .,TanglangialongicaudataLuoetHu ,1999和PygmaclypeatusdaziensisZhang ,HanetShu ,2 0 0 0。新的标本进一步增进我们对其形态结构特征的了解。通过与相关属种的比较 ,简要讨论其系统位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早寒武世 澄江动物群 节肢动物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与达尔文的进化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毅霖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70,共4页
澄江动物群化石所揭示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对达尔文渐进连续的进化论提出了质疑。文章试图依据古生物学的发现以及世纪之交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解释寒武纪澄江动物群大爆发的成因和机制。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寒武纪大爆发 达尔文进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中具板状骨片的蠕虫新属种
10
作者 韩健 张兴亮 +1 位作者 张志飞 舒德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4,共1页
下寒武统澄江化石库提供了探索早期两侧对称动物起源及辐射的绝好窗口。本文描述了可能为鳃曳动物古蠕虫纲具网状骨板的蠕虫新属种——Tabelliscolex hexagonus。新属种体表覆有按六角形排列的小瘤组成的两种类型的骨板,相似的骨板可见... 下寒武统澄江化石库提供了探索早期两侧对称动物起源及辐射的绝好窗口。本文描述了可能为鳃曳动物古蠕虫纲具网状骨板的蠕虫新属种——Tabelliscolex hexagonus。新属种体表覆有按六角形排列的小瘤组成的两种类型的骨板,相似的骨板可见于寒武纪古蠕虫类以及叶足动物表面,故新属种对于了解叶足动物和古蠕虫纲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蠕虫 骨板 叶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
11
作者 赵生才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8年第5期378-380,共3页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寒武纪大爆发 生物进化 化石 古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洪家冲剖面沉积环境分析
12
作者 罗茂斌 杨杰 仝艳锋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年第6期11-16,63,共7页
下寒武统黑林铺组玉案山段洪家冲剖面的岩层主要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且有粉砂质泥岩与薄层砂岩互层,岩石颜色偏深,胶结物多含铁泥质。岩石种类和岩石成分特征反映出这一地点的古沉积环境应为具有还原环境、低能水动力条件的外滨海... 下寒武统黑林铺组玉案山段洪家冲剖面的岩层主要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且有粉砂质泥岩与薄层砂岩互层,岩石颜色偏深,胶结物多含铁泥质。岩石种类和岩石成分特征反映出这一地点的古沉积环境应为具有还原环境、低能水动力条件的外滨海地带。由铁泥质重结晶而形成的绢云母大量存在,说明这一地区在玉案山段沉积时期属于长期稳定的低级变质条件,而且海水温度较高。化石组合特征表明曾发生过频繁的风暴沉积,即显示平静的浅海环境曾经不断遭受强动力风暴破坏的近积风暴流沉积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沉积环境 洪家冲剖面 岩石 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澄江动物群
13
作者 罗惠麟 《云南地质科技情报》 1997年第2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寒武纪 动物 澄江动物群 地层 生命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及人祖寻根
14
作者 舒德干 《国土资源导刊》 2013年第6期78-80,共3页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大概有两个最主要的核心论题,一个是自然选择,第二个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祖先,长期的演化结果就形成了“生命之树”,所以生命之树思想应该是达尔文的核心思想。后来的生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化石研究专家...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大概有两个最主要的核心论题,一个是自然选择,第二个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祖先,长期的演化结果就形成了“生命之树”,所以生命之树思想应该是达尔文的核心思想。后来的生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化石研究专家勾勒出了“生命之树”的初步轮廓。在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创新事件,其中最重要的、和人类演化相关的有三个:一是原核生命的出现,指无细胞核膜的细菌之类变成有细胞核膜的生物;二是动物界形成寒武大爆发时期;三是一支脊椎动物最早的祖先,有头有脊椎,经过5亿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古生物学家 达尔文进化论 人类演化 共同祖先 脊椎动物 自然选择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与动物多样性的起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爱林 李红梅 章新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3-16,共4页
澄江动物群是目前所知早寒武纪海洋生物分异度最大的化石组合.澄江动物群不但保存了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还保存了精美的动物软体组织.澄江动物群产生了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现今主要动物门和亚门的远古代表,以及为研究动物自上而下演化提... 澄江动物群是目前所知早寒武纪海洋生物分异度最大的化石组合.澄江动物群不但保存了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还保存了精美的动物软体组织.澄江动物群产生了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现今主要动物门和亚门的远古代表,以及为研究动物自上而下演化提供证据的绝灭门类.澄江动物群为早古生代生命强烈进化提供确实证据,是现今生物多样性的“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早寒武纪 生物多样性 生命进化 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澄江动物群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惠麟 胡世学 +2 位作者 张志军 邓启江 詹冬琴 《云南地质》 2016年第3期293-302,共10页
本文回顾了20多年来昆明地区澄江动物群的发现和研究历史,进一步讨论了澄江动物群的形成条件、演化趋势及组合特征。昆明地区澄江动物群的各类生物化石归并为26个类群179属201种。昆明地区的澄江动物群以节肢动物占统治地位,蠕形动物和... 本文回顾了20多年来昆明地区澄江动物群的发现和研究历史,进一步讨论了澄江动物群的形成条件、演化趋势及组合特征。昆明地区澄江动物群的各类生物化石归并为26个类群179属201种。昆明地区的澄江动物群以节肢动物占统治地位,蠕形动物和触手动物种类繁多。同时毛颚动物和棘皮动物、脊索动物门中的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均有发现,特别是脊椎动物海口鱼(Haikouichthys)和昆明鱼(Myllokunmingia)的发现,使脊椎动物出现的历史向前推移了5000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演化趋势 组合特征 云南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武纪爆发”与澄江动物群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志文 《云南地质》 2000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近年 ,“寒武纪爆发” (CambrianExplosion)常见于论文 ,更现于报端。当务之急应规范其涵义 ,慎用之 ,并予以限定。澄江动物群中有部分 (而不是全部 )标本保存生物活着时软体组织印痕化石 (而不是软体 ) ,无疑给人类窥视浩瀚生命 (生物 ... 近年 ,“寒武纪爆发” (CambrianExplosion)常见于论文 ,更现于报端。当务之急应规范其涵义 ,慎用之 ,并予以限定。澄江动物群中有部分 (而不是全部 )标本保存生物活着时软体组织印痕化石 (而不是软体 ) ,无疑给人类窥视浩瀚生命 (生物 )演化史卷中短暂一幕提供极好“窗口” ,对恢复、评价早寒武世筇竹寺阶生物发育总体水平、生态系统、食物链等主要方面提供依据。对其科学价值应有充分认识 ,但也要恰如其分 ;对其中的诸多发现 ,应深入研究、证据确凿 ;对其科学意义 ,应有正确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爆发 界定 澄江动物群 动物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羽 姚玉鹏 +2 位作者 蒋复初 王广才 张进江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4-654,共1页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寒武纪大爆发 化石 动物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一种新的抚仙湖虫类节肢动物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爱林 《云南地质》 200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描述抚仙湖虫类一新属双叶尾梁王山虫Liangwangshaniabiloba(gen etsp nov)。Li angwangshania与Fuxianhuia具有相同的体躯分化,但二者在头甲和尾甲的形状、躯体的分节数目等方面有明显差异。Liangwangshania对于诠释节肢动物早期体躯... 描述抚仙湖虫类一新属双叶尾梁王山虫Liangwangshaniabiloba(gen etsp nov)。Li angwangshania与Fuxianhuia具有相同的体躯分化,但二者在头甲和尾甲的形状、躯体的分节数目等方面有明显差异。Liangwangshania对于诠释节肢动物早期体躯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虫类节脚动物 澄江动物群 早寒武世 云南澄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双重身份下的现状和开发启示
20
作者 张毕辉 张世涛 刘盛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年第4期126-127,共2页
澄江动物群是世界化石遗产地,同时也是我国首批申报的国家地质公园之一,即澄江动物群拥有双重身份—世界遗产和国家地质公园。充分认识其双重身份对资源保护和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对其资源类型进行介绍,分析了其现状问题,由此为双重... 澄江动物群是世界化石遗产地,同时也是我国首批申报的国家地质公园之一,即澄江动物群拥有双重身份—世界遗产和国家地质公园。充分认识其双重身份对资源保护和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对其资源类型进行介绍,分析了其现状问题,由此为双重身份的开发提供四点启示:发挥双重身份优势;引入游学游;建立特色小镇;完善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双重身份 开发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