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径流与潮差对钦江河口盐水入侵距离的影响机制
1
作者 郑华 刘洁 +1 位作者 张文武 肖毅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构建三维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不同径流和潮差组合下钦江河口盐水入侵距离。结果表明:盐水入侵距离随径流的增大而减小,随潮差的增大而增大;潮差较小时,盐水入侵距离与径流之间呈线性关系,随着潮差增大,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逐渐增强,满足... 构建三维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不同径流和潮差组合下钦江河口盐水入侵距离。结果表明:盐水入侵距离随径流的增大而减小,随潮差的增大而增大;潮差较小时,盐水入侵距离与径流之间呈线性关系,随着潮差增大,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逐渐增强,满足幂函数y=axn关系。基于非线性多元回归,构建钦江河口盐水入侵距离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江河口 径流潮差 数值模拟 盐水入侵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海洋钢结构潮差区的生物基防腐涂料
2
作者 李星纬 齐文 +3 位作者 杨林 胡元贺 刘联 于淼 《当代化工》 2025年第2期311-315,共5页
为探究一种适用于海洋钢结构潮差区使用的生物基防腐涂料,以氢化松香为原料,经过化学修饰,将其衍生物引入到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支链结构中,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基海洋防腐涂料。通过对生物基海洋防腐涂料耐冲击性、铅笔硬度、接触角测... 为探究一种适用于海洋钢结构潮差区使用的生物基防腐涂料,以氢化松香为原料,经过化学修饰,将其衍生物引入到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支链结构中,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基海洋防腐涂料。通过对生物基海洋防腐涂料耐冲击性、铅笔硬度、接触角测试,得出氢化松香衍生物的最佳添加比例,并对该配比下组成的防腐层体系的耐高温海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提高氢化松香衍生物的添加比例,可以明显提升漆膜柔韧性、铅笔硬度和疏水性能,但添加比例不宜过大;新型防腐层体系在耐高温海水、耐人工气候老化性测试中表现出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钢结构 海洋防腐涂料 海洋潮差 生物基防腐涂料 生物质 聚合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部沿海平均潮差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冲 杨同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5,共6页
我国沿海地区面积广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平均潮差的分布及变化特征相当复杂。由此,利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1个验潮站连续1 a的逐时实测潮位资料,统计其年平均潮差及月平均潮差,并由此分析了年平均潮差在我国东部沿海的分布特征及月平均... 我国沿海地区面积广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平均潮差的分布及变化特征相当复杂。由此,利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1个验潮站连续1 a的逐时实测潮位资料,统计其年平均潮差及月平均潮差,并由此分析了年平均潮差在我国东部沿海的分布特征及月平均潮差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我国东部沿海平均潮差的分布及变化除受天文因素的影响,径流以及海湾形态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沿海地区,在天文因子作用下,月平均潮差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但在河口内及受非周期性因素影响严重海域,月平均潮差变化规律则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潮差 月平均潮差 分布特征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年际潮差长期变化趋势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蔚 严以新 +1 位作者 郑金海 吴宏旭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3,共7页
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网河内17个主要控制水文站的年际潮差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和突变点分析。通过Trend Free Pre-Whitening方法削除了水文时间序列中的自相关成分,利用非参数的Mann-Kendall检验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年均潮... 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网河内17个主要控制水文站的年际潮差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和突变点分析。通过Trend Free Pre-Whitening方法削除了水文时间序列中的自相关成分,利用非参数的Mann-Kendall检验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年均潮差的变化趋势,指出潮差在珠江三角洲的变化趋势存在着空间变异性。在网河内的中、上游河段,潮差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且越往上游,潮差的增大趋势越为显著;而在下游的口门区,由于受到围垦等人类活动影响,大部分站点的潮差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Pettitt检验的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潮差发生突变的时间段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这基本与河网内大规模的无序采沙开始的时间是同步的,表明挖沙是引起珠江三角洲内潮差变异的主导因素。潮差显著增大的趋势表明航道网内潮流动力明显增强,这亦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咸潮频发的机理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潮差 趋势检验 挖沙 围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河口北支潮位与潮差的时空变化和机理 被引量:24
5
作者 宋永港 朱建荣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9,共10页
考虑长江河口径流、潮汐和风场共同作用,数值模拟和定量分析北支潮位和潮差时空变化和动力机制.北支月平均潮位呈现出从1月到7月逐渐增大,从8月到12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主要决定于径流量产生的余水位.潮差具有季节变化,一年中出现两... 考虑长江河口径流、潮汐和风场共同作用,数值模拟和定量分析北支潮位和潮差时空变化和动力机制.北支月平均潮位呈现出从1月到7月逐渐增大,从8月到12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主要决定于径流量产生的余水位.潮差具有季节变化,一年中出现两次极大值和两次极小值.两次极大值出现在3月(农历二月)和9月(农历八月),两次极小值出现在6月(农历五月)和12月(农历十一月).青龙港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主要由潮汐强度决定,也与潮汐季节性变化和径流量有关.北支平均潮位、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纵向上基本呈现从下游往上游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北支的潮差变化呈现出从口门向中段逐渐增大,再从中段向上段逐渐减小的规律.冬季偏北风使青龙港潮位增大,夏季偏南风使青龙港潮位和潮差略微减小,风对北支潮差几乎没有影响.径流产生的余水位增加潮位,径流对潮汐具有抑制作用,使潮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北支 潮位 潮差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河口段潮差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新成 沈焕庭 杨清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9-94,共6页
该文利用长江口吴淞等三个验潮站连续二十五年来的月均验潮资料,通过低通数字滤波、谱分析和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对长江口的月均潮差的趋势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进行了计算,并对长江口月均潮差与径流及海平面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长江口 潮差 径流 海平面 谱分析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茅海河口沿程异常潮差:Ⅰ-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创收 刘欢 +2 位作者 武亚菊 任杰 吴超羽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6-444,共9页
依据水文年鉴资料,研究分析发现,黄茅海河口沿程潮差有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这与珠江口其他喇叭型口门有很大差别。调和分析表明,该区域主要受M2分潮的影响,M2分潮振幅的变化规律与潮差变化一致。因此,分别利用3个解析模型,讨论了河... 依据水文年鉴资料,研究分析发现,黄茅海河口沿程潮差有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这与珠江口其他喇叭型口门有很大差别。调和分析表明,该区域主要受M2分潮的影响,M2分潮振幅的变化规律与潮差变化一致。因此,分别利用3个解析模型,讨论了河宽、摩擦和水深对沿程潮差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茅海沿程异常潮差的变化主要是由其截面面积和摩擦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茅海 沿程潮差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345D低合金钢在海洋潮差区的腐蚀规律及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俊升 林超 +1 位作者 彭冬冬 李晓刚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0-37,共8页
通过在青岛海域2年实海挂片暴露试验研究Q345D低合金钢和对比材料Q235B普碳钢在潮差区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Q345D钢在实海潮差区1年和2年周期的平均腐蚀速率都小于Q235B钢,且两种钢锈层组成和结构基本类似,但Q345D钢表面锈层较厚,... 通过在青岛海域2年实海挂片暴露试验研究Q345D低合金钢和对比材料Q235B普碳钢在潮差区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Q345D钢在实海潮差区1年和2年周期的平均腐蚀速率都小于Q235B钢,且两种钢锈层组成和结构基本类似,但Q345D钢表面锈层较厚,且更致密均匀。通过室内模拟海水周浸腐蚀试验研究两种钢的初期腐蚀行为,通过腐蚀数据的回归拟合分析得出,在腐蚀起始阶段,Q345D钢与Q235B钢的腐蚀倾向差别不大,但随着周浸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逐渐降低,且Q345D钢表现出比Q235B更好的耐全面腐蚀性能。宏观电化学阻抗谱和微区阻抗谱测试结果也证实,Q345D低合金钢形成的腐蚀产物膜层具有比Q235B钢更高的膜层电阻,且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形成稳定的腐蚀产物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D低合金钢 腐蚀 潮差 周浸腐蚀试验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潮差环境弯曲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氯离子峰值浓度的分布 被引量:5
9
作者 高延红 张杉 +2 位作者 周巧萍 金汉阳 刘如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峰值浓度是基于钢筋锈蚀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的主要参数之一,其时变性和随机性取决于侵蚀环境、材料性能和作用荷载等因素。通过自然海洋潮差环境弯曲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构件暴露试验,在测得纯弯段混凝土的自由... 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峰值浓度是基于钢筋锈蚀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的主要参数之一,其时变性和随机性取决于侵蚀环境、材料性能和作用荷载等因素。通过自然海洋潮差环境弯曲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构件暴露试验,在测得纯弯段混凝土的自由氯离子浓度的基础上,研究了弯曲荷载对混凝土中氯离子峰值浓度随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氯离子峰值浓度的均值受弯曲荷载水平、水灰比及暴露时间的影响很大;而无论是在受压区还是受拉区,弯曲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氯离子侵蚀峰值浓度绝大多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弯曲荷载水平、混凝土水灰比和暴露时间对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峰值浓度的分布类型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差 混凝土 弯曲荷载 氯离子 峰值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差环境下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时变性与孔隙分形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俊芝 李登辉 +2 位作者 陈伟 王建东 高延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7,共7页
通过人工气候模拟潮差区氯离子环境下混凝土的暴露试验,测定了不同暴露时间后的混凝土自由氯离子浓度,分析了其扩散系数及其时变性;以MIP法测定了不同暴露时间下混凝土的总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等孔隙特征参数,分析了其时变性;研究了... 通过人工气候模拟潮差区氯离子环境下混凝土的暴露试验,测定了不同暴露时间后的混凝土自由氯离子浓度,分析了其扩散系数及其时变性;以MIP法测定了不同暴露时间下混凝土的总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等孔隙特征参数,分析了其时变性;研究了潮差环境下混凝土扩散系数与孔隙微观参数的时变性关系,混凝土孔表面分形维数与扩散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模拟潮差环境下,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总孔隙率均逐渐减小,而孔表面分形维数逐渐增大;不同暴露时间后,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与其各级孔隙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混凝土不同孔径范围的孔表面分形维数与其氯离子扩散系数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其中以孔径范围为100~1000nm的大毛细孔的孔表面分形维数相关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差环境 混凝土 氯离子扩散系数 孔隙率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岸海域月平均潮差变化规律 被引量:21
11
作者 胡方西 谷国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01-411,共11页
本文根据中国沿岸月平均潮差(MMTR)分布变化的特点,把它区分为单峰及双峰两种主要的不同类型,并从天文因素及地理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特别对河口水域由于径流、地形作用而产生的潮波变形及由此而引起的潮差变化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得出有... 本文根据中国沿岸月平均潮差(MMTR)分布变化的特点,把它区分为单峰及双峰两种主要的不同类型,并从天文因素及地理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特别对河口水域由于径流、地形作用而产生的潮波变形及由此而引起的潮差变化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得出有实用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差 潮汐 中国 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组织对桥梁钢模拟海洋潮差区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琳 徐小连 +3 位作者 陈义庆 钟彬 艾芳芳 高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7-310,共4页
对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的桥梁钢在3.5%NaCl溶液中和人工海水中分别进行了极化曲线测量和周期浸润加速腐蚀试验,采用失重法和腐蚀产物分析研究了腐蚀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回火处理后,桥梁钢的组织由粒状贝氏体非平衡组织向回火索氏体平... 对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的桥梁钢在3.5%NaCl溶液中和人工海水中分别进行了极化曲线测量和周期浸润加速腐蚀试验,采用失重法和腐蚀产物分析研究了腐蚀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回火处理后,桥梁钢的组织由粒状贝氏体非平衡组织向回火索氏体平衡组织转变,晶粒细化、组织更为均匀,因此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经过640℃回火处理后的钢耐腐蚀性最佳。周期浸润腐蚀试验中的锈层能对钢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轧态粒状贝氏体组织钢外锈层中FeOOH的α/γ比较低、内锈层的α-Fe较高,锈层保护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钢 热处理 显微组织 潮差 锈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浸镀层在青岛站的海水腐蚀行为对比(Ⅱ)——潮差区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焰 邢少华 +1 位作者 李鑫 魏绪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47-1254,共8页
测试了热浸镀锌(GI)、锌-5%铝-稀土(GF)和锌-55%铝-1.6%硅(GL)镀层钢板在青岛站的潮差区海水腐蚀行为,并利用腐蚀质量损失测试和显微结构分析,首次研究了3种镀层钢板的海水潮差区腐蚀行为。结果表明:3种镀层在潮差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 测试了热浸镀锌(GI)、锌-5%铝-稀土(GF)和锌-55%铝-1.6%硅(GL)镀层钢板在青岛站的潮差区海水腐蚀行为,并利用腐蚀质量损失测试和显微结构分析,首次研究了3种镀层钢板的海水潮差区腐蚀行为。结果表明:3种镀层在潮差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物污损,与全浸区相比其腐蚀速度明显降低;GI镀层溶解速度最快,氧化膜保护效果不佳,耐腐蚀性能最差;GF镀层的耐蚀性明显提高,潮差区的充气条件又促进了镀层的钝化,表现出较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由于保护性的锌的腐蚀产物被滞留在富铝的枝晶网络中,比较充分的充气条件又促进了镀层富铝相的钝化,GL镀层在海水潮差区表现出最佳的腐蚀性能。对位于海水潮差区的钢材基体提供1 a保护期所需的镀层最小厚度分别为:GI镀层25μm;GF镀层12μm;GL镀层3μm;GF和GL镀层在潮差区的耐蚀性分别是厚度相当的GI的3倍和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 热浸镀层 海水腐蚀 耐蚀性 潮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黄海沿岸潮差的显著增大趋势 被引量:28
14
作者 张锦文 杜碧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共9页
消除交点和半交点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年来中国黄海沿岸的潮差随年份显著增大,高潮位随之明显地上升,低潮位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属于大陆边缘海域的中国黄海,海平面上升影响的显著性,通过驻波作用明显地表现... 消除交点和半交点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年来中国黄海沿岸的潮差随年份显著增大,高潮位随之明显地上升,低潮位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属于大陆边缘海域的中国黄海,海平面上升影响的显著性,通过驻波作用明显地表现出来。全球海平面上升引起的陆架浅水区域海底和侧向摩擦作用改变和减小,从而导致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传播发生变化,该变化造成潮汐驻波位置(潮无潮点)的移动,由此造成潮差显著变化,涨、落潮时出现提前或滞后的变化。 本文通过对中国黄海近岸长期验潮站年平均潮差、年平均高潮位、年平均低潮位、年平均海平面和主要半日潮潮汐调和常数的分析,得出全球海平面上升已引起中国黄海近岸的潮差明显增大和高潮位显著上升的结论。30年来,黄海近海的潮差增速7.1mm/a,年平均高潮位升速6.6mm/a,海平面年上升速率为2.1mm/a.海平面上升和浅海潮汐驻波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中国黄海沿岸的海洋灾害。一些沿海岸段的侵蚀和盐渍加重也是潮差增大和海平面上升共同影响的结果。 为了提高天文潮推算的精度,必须采用最接近推算年份的调和常数进行潮汐推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沿岸 海平面 潮差 潮汐驻波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控中等潮差海滩剖面时空变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吉涛 丁圆婷 +1 位作者 程璜鑫 陈子燊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0-546,共7页
通过对一波控中等潮差海湾切线段16个月海滩剖面数据,采用EOF分析提取了占数据总方差91.32%的前3个空间特征函数研究海滩剖面空间变化。结果发现第一空间特征函数指示了滩肩顶至碎波带海滩剖面变动逐渐增强的特征,是海滩剖面变化的主要... 通过对一波控中等潮差海湾切线段16个月海滩剖面数据,采用EOF分析提取了占数据总方差91.32%的前3个空间特征函数研究海滩剖面空间变化。结果发现第一空间特征函数指示了滩肩顶至碎波带海滩剖面变动逐渐增强的特征,是海滩剖面变化的主要模式;第二空间特征函数指示了滩肩形成与消亡;第三空间特征函数指示了大潮高潮位的巨型滩角的存在。通过对EOF分析得到的时间特征函数作连续功率谱分析,反映该海滩剖面波能在大小潮汐约半月潮周期、近塑望月潮频率周期和大小潮汐约2个月潮周期内对这些空间过程的控制,体现了这一波控中等潮差海岸近岸区,叠加在周期性潮汐之上的波浪是海滩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所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剖面 时空变化 经验正交函数 波控中等潮差海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潮差环境下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衰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俊芝 庄华夏 +2 位作者 黄俊 石佳乐 刘如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3-271,共9页
以海洋潮差区环境暴露时间为60 d,120 d,240 d和360 d的现场试验为基础,研究了水灰比及掺加硅粉、粉煤灰、火成岩纤维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衰减的影响,推导了混凝土扩散系数的时间衰减系数的计算公式,引入氯离子扩散系数衰减速率后进... 以海洋潮差区环境暴露时间为60 d,120 d,240 d和360 d的现场试验为基础,研究了水灰比及掺加硅粉、粉煤灰、火成岩纤维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衰减的影响,推导了混凝土扩散系数的时间衰减系数的计算公式,引入氯离子扩散系数衰减速率后进一步分析了长期暴露后混凝土扩散性能的衰减规律,并以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不同氯盐环境下掺合料对该扩散性能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大,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间衰减系数越小;单掺粉煤灰、火成岩纤维时扩散系数的时间衰减系数均增大,对氯离子扩散性能的衰减影响明显;掺入硅粉,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性,但对其时间衰减系数的影响较小;复掺硅粉和粉煤灰对扩散性能的早期衰减影响最为显著,其改善效果可达普通混凝土46.5%;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的衰减系数的影响随时间逐渐减小,氯离子扩散系数的衰减速率最终趋于稳定;混凝土暴露的时间越长,掺合料对扩散性能的衰减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差 掺合料 混凝土 氯离子扩散系数 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理论最低潮面与平均潮差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同军 王义刚 +1 位作者 黄惠明 袁春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7-562,共6页
基于理论最低潮面与平均潮差的内在联系,利用我国东部沿海17个验潮站连续369天的逐时潮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得到相应的调和常数,并计算理论最低潮面。藉此,就理论最低潮面与年平均潮差及月平均潮差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理... 基于理论最低潮面与平均潮差的内在联系,利用我国东部沿海17个验潮站连续369天的逐时潮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得到相应的调和常数,并计算理论最低潮面。藉此,就理论最低潮面与年平均潮差及月平均潮差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最低潮面与年平均潮差及月平均潮差之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实际工程中可以利用此关系近似地确定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最低潮面 平均潮差 平均海平面 调和分析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茅海河口沿程异常潮差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武亚菊 刘欢 +2 位作者 吴创收 包芸 吴超羽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7,共12页
通过一维及ECOMSED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分别计算了黄茅海河口潮波传播中的非线性效应和径流对潮波的影响,以及潮能通量和潮能耗散。计算结果表明:1)在潮汐的高潮和低潮时,非线性效应对潮水位的影响较为明显,且越向上游影响越显著;2)当... 通过一维及ECOMSED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分别计算了黄茅海河口潮波传播中的非线性效应和径流对潮波的影响,以及潮能通量和潮能耗散。计算结果表明:1)在潮汐的高潮和低潮时,非线性效应对潮水位的影响较为明显,且越向上游影响越显著;2)当径流量加大到一定程度时,沿程潮差逐渐向上游减小,而当径流较小时,潮差则沿程增大;3)崖门射流口潮能辐聚,同时单位面积能耗率也最高,沿河道向上游,能通量与能耗率均有所下降,能耗与能通量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沿程潮差的变化;4)在一定的潮汐和流量边界条件下,具体的整体和局部河道形态决定了河口能量分布和耗散性质,从而决定了不同河口的动力场的具体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茅海 沿程潮差 一维模型 Ecomse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自然潮差环境混凝土氯离子侵蚀对流区深度的相似性与随机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延红 赵静 +2 位作者 郑盈盈 张俊芝 章玉容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9,共7页
对流区深度是氯盐侵蚀环境下水泥基材料及其构件耐久性寿命评价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受环境及材料等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对流区深度为随机变量。通过在人工气候模拟环境下的暴露试验,测得不同暴露时间后不同水灰比混凝土中的自由氯离子浓... 对流区深度是氯盐侵蚀环境下水泥基材料及其构件耐久性寿命评价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受环境及材料等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对流区深度为随机变量。通过在人工气候模拟环境下的暴露试验,测得不同暴露时间后不同水灰比混凝土中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及其对流区深度;对比自然潮差环境下的试验结果,研究了人工气候模拟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氯离子对流区深度的相似性与随机性。结果表明,在两种试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混凝土试件均在暴露一段时间后形成了明显的对流区,且对流区深度都在4 mm左右;人工气候模拟环境下,水灰比对混凝土氯离子对流区的深度及其分布类型无明显影响,而暴露时间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在人工气候模拟环境下,混凝土氯离子对流区深度总体上服从均值为3.76 mm标准差为0.92 mm的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对流区深度 模拟潮差环境 相似性 随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差环境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时变性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俊芝 石佳乐 +2 位作者 庄华夏 黄俊 高延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7-471,共5页
以自然海洋潮差区环境条件下暴露时间分别为60,120,240,360,480,600d的混凝土现场试验结果为基础,计算了5种水灰比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以60,120,240,360,480d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测量结果,推导了潮差环境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 以自然海洋潮差区环境条件下暴露时间分别为60,120,240,360,480,600d的混凝土现场试验结果为基础,计算了5种水灰比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以60,120,240,360,480d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测量结果,推导了潮差环境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变模型,并以该时变模型计算了暴露600d后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及自由氯离子含量,验证了该时变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大,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在前期衰减的经验系数m越小,即对降低混凝土氯离子长期扩散性能的效果越差,因此减小水灰比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长期氯离子扩散性能;暴露600d后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幅度已经很小,基本趋于稳定;得到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时变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潮差环境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差 混凝土 氯离子 扩散系数 时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