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历史人物潘美到戏剧形象潘仁美——兼说口述历史的特征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康保成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0年第2期47-54,共8页
潘美是北宋开国功臣之一,但在陈家谷一役致杨业于死地,这一事实在史书中表达暧昧,而在民间口述历史中长期流传,并由此走样、变形,艺术形象潘仁美得以登上戏剧舞台。从历史人物潘美向戏剧形象潘仁美的嬗变过程,反映出口述历史的双重特性... 潘美是北宋开国功臣之一,但在陈家谷一役致杨业于死地,这一事实在史书中表达暧昧,而在民间口述历史中长期流传,并由此走样、变形,艺术形象潘仁美得以登上戏剧舞台。从历史人物潘美向戏剧形象潘仁美的嬗变过程,反映出口述历史的双重特性:口述历史往往是对官修史书的反驳、修正与补充,更能接近历史真相;同时,史书有意无意地遮蔽真相,恰恰给文学想象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在口述的场合,有时文学与历史共存于同一个母体,难解难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美 潘仁美 历史 口述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全本《杨家将》中的杨延嗣与潘仁美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亮亮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0-62,共3页
京剧《杨家将》是京剧舞台上常见的一出传统剧目,以老生应工为主,一般由《金沙滩》《碰碑》《清官册》三个剧目连缀而成,早年李盛藻先生还曾将《黑松林》纳入其列,排在《清官册》之后,表现杨延昭在黑松林截杀潘仁美一段的情节,但今天《... 京剧《杨家将》是京剧舞台上常见的一出传统剧目,以老生应工为主,一般由《金沙滩》《碰碑》《清官册》三个剧目连缀而成,早年李盛藻先生还曾将《黑松林》纳入其列,排在《清官册》之后,表现杨延昭在黑松林截杀潘仁美一段的情节,但今天《杨家将》一般已不带这一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延昭 黑松林 潘仁美 传统剧目 京剧舞台 老生 《杨家将》 《清官册》
原文传递
“潘仁美”招远开金矿
3
作者 李栋 张丕基 《走向世界》 2015年第22期62-65,共4页
他是民间评书《杨家将》里陷害忠良的大奸臣,他又是中国第一个"官办金矿"的创始人,千载功能,孰是孰非——评书《杨家将》中遭人唾骂的反派角色潘仁美,其真实的历史人物原型名叫潘美,字仲询,汉人,北宋初名将。潘美与招远渊源深厚,宋真... 他是民间评书《杨家将》里陷害忠良的大奸臣,他又是中国第一个"官办金矿"的创始人,千载功能,孰是孰非——评书《杨家将》中遭人唾骂的反派角色潘仁美,其真实的历史人物原型名叫潘美,字仲询,汉人,北宋初名将。潘美与招远渊源深厚,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被遣往招远督办中国第一个"国有金矿"——罗山玲珑金矿,并被写入《宋史》。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潘美在黄金开采中,首次使用了火药,竭力推广"先碎后淘"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开采岩金的能力,留下"金穴数百处,岁溢数干两"的辉煌。三位皇帝亲自垂询招远黄金《招远黄金志》的主编张丕基先生,从事黄金历史研究工作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远 潘仁美 潘美 仲询 张丕基 人物原型 《宋史》 王侁 宋王朝 北宋初
原文传递
清仁宗舆戏曲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汝芹 《紫禁城》 1993年第2期18-19,15,共3页
清仁宗爱新觉罗·顒琰(嘉庆皇帝)在戏曲史中以曾经明令禁饬乱弹、梆子等声腔而留名。是不是清仁宗对戏曲(包括乱弹戏)真正是无动于衷,铁面无情呢? 一日前,笔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清宫戏曲史料时,发现一本注明为“无朝年”的... 清仁宗爱新觉罗·顒琰(嘉庆皇帝)在戏曲史中以曾经明令禁饬乱弹、梆子等声腔而留名。是不是清仁宗对戏曲(包括乱弹戏)真正是无动于衷,铁面无情呢? 一日前,笔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清宫戏曲史料时,发现一本注明为“无朝年”的旨意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仁宗 嘉庆皇帝 道光皇帝 乱弹戏 清高宗 潘仁美 王公大臣 平署 混元盒 清宣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会兄
5
作者 刘茂森 王学秀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0-62,共3页
人物杨延昭 二花脸杨延景 须生老僧 末角幕启,荒野暮景,一声马嘶过后,杨延景内唱.杨延景(内唱尖板)彩凤出笼飞满天,(背骨匣催马上)(转唱塌板)蛟龙入海谁敢拦.天波府我奉了大娘差遣,(转二六板)寻找父骨去北番.吴天塔s四处都寻遍,幸喜寻... 人物杨延昭 二花脸杨延景 须生老僧 末角幕启,荒野暮景,一声马嘶过后,杨延景内唱.杨延景(内唱尖板)彩凤出笼飞满天,(背骨匣催马上)(转唱塌板)蛟龙入海谁敢拦.天波府我奉了大娘差遣,(转二六板)寻找父骨去北番.吴天塔s四处都寻遍,幸喜寻得父骨还.行走只觉天色晚,(抬头望)红日已经落西山.(向四外看)前无村庄后无店,该在何处把身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僧 杨延昭 五台会兄 马嘶 二六板 尖板 北番 你我 潘仁美 那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听评书的孩子
6
作者 赵锋 《军工文化》 2015年第4期94-95,共2页
张飞,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眼前娇小可爱,粉嫩的小脸,水汪汪大眼的女儿怎么和胡子拉茬、五大三粗的张飞联系在一起。每个父母都有被孩子缠着讲故事的经历。自从我女儿懂事起,我家也概莫能外。家里备的不止是一两本童话书,还有画报,杂志... 张飞,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眼前娇小可爱,粉嫩的小脸,水汪汪大眼的女儿怎么和胡子拉茬、五大三粗的张飞联系在一起。每个父母都有被孩子缠着讲故事的经历。自从我女儿懂事起,我家也概莫能外。家里备的不止是一两本童话书,还有画报,杂志之类,可孩子还是最愿听父母讲故事。早饭和中饭时间紧,没时间给孩子讲。每次到了晚饭桌上和上床睡觉的时间,总会听到孩子要求讲故事的请求,其实哪是请求,简直就是"命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海力布 袁阔成 原来如此 真假美猴王 薛刚反唐 败走麦城 东汉演义 潘仁美 七十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杨和在晏头村
7
作者 郝丽云 《科学之友》 2007年第09A期44-45,共2页
无论史实和传说,都围绕正义与邪恶展开,而这里的代表人物则是“潘仁美“和“杨继业”。在晏头,我仰望着已经为风雨蚕蚀得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古堡(此堡据考为潘氏所筑),真是莫名其妙,感觉到了历史总是在这可以避免却又无可回避的境... 无论史实和传说,都围绕正义与邪恶展开,而这里的代表人物则是“潘仁美“和“杨继业”。在晏头,我仰望着已经为风雨蚕蚀得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古堡(此堡据考为潘氏所筑),真是莫名其妙,感觉到了历史总是在这可以避免却又无可回避的境遇下发生的,如同怀仁的金沙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仁美 杨继业 晏头村 潘杨和晏 潘姓村民 杨姓村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美与杨业
8
作者 孙静袆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8X期57-60,共4页
一、引子中国历史上演绎民族英雄的文学艺术作品很多,若论影响力,'杨家将'名列前茅。'杨家将'系列故事最初出现于南宋。明代中期,又有文人将民间传说、话本、戏文中的杨家将故事集中起来,写成长篇小说,现存作品有两种:... 一、引子中国历史上演绎民族英雄的文学艺术作品很多,若论影响力,'杨家将'名列前茅。'杨家将'系列故事最初出现于南宋。明代中期,又有文人将民间传说、话本、戏文中的杨家将故事集中起来,写成长篇小说,现存作品有两种:一种是《北宋志传》,后易名《杨家将演义》;另一种是《杨家将世代忠烈通俗演义》。在这些演义中,潘仁美与杨继业被描述为对立的两面,潘为奸臣,杨为忠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美 潘仁美 杨家将演义 文学艺术作品 王侁 明代中期 刘文裕 系列故事 巡检使 杨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杨家将戏中的“忠君”问题
9
作者 范民声 盛钟健 《上海戏剧》 1963年第11期23-25,共3页
在关于戏曲艺术如何进一步貫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針的討論中,应該怎样区分传統剧目中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粕問题,是必須正确解决的重要課題。我們想通过对京剧有关杨家将故事的一些传統剧目的初步分析,談談我們对这問题的... 在关于戏曲艺术如何进一步貫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針的討論中,应該怎样区分传統剧目中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粕問题,是必須正确解决的重要課題。我們想通过对京剧有关杨家将故事的一些传統剧目的初步分析,談談我們对这問题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京剧中描写杨家将故事的传統剧目数量相当可观,情况也十分复杂,其中有的戏以英雄人物作为題材,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人民对爱国英雄的崇敬,如描写穆桂英、杨排风等一类的戏;特別是解放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将戏 穆桂英 杨排风 英雄人物 忠君 昭代箫韶 洪羊洞 杨延昭 潘仁美 《四郎探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要把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簡单化——关于《借黄糠》主人翁李俊明性格的探討
10
作者 周良材 《上海戏剧》 1961年第11期26-28,共3页
小孩子看戏总喜欢发問: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好人的軍队还是坏人的軍队?当然,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問題很容易回答,譬如說舞台上出現的是岳飞、穆桂英等正面形象,你就說“这是好人”;反之,出現的是秦檜、潘仁美等反面人物,你就告訴他们“... 小孩子看戏总喜欢发問: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好人的軍队还是坏人的軍队?当然,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問題很容易回答,譬如說舞台上出現的是岳飞、穆桂英等正面形象,你就說“这是好人”;反之,出現的是秦檜、潘仁美等反面人物,你就告訴他们“这是坏人”。但,事实却未必都是如此簡单。正如王子野最近与姚文元商榷美学問題时所說的:“美学上的現象非常复杂,不可能对于什么現象、什么事物都簡单地回答一个‘美的’或‘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俊明 潘仁美 艺术形象 穆桂英 姚文元 正面形象 生活画卷 整理本 戏剧冲突 思想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的杨家将:一个受到嘉奖的“贰臣”
11
作者 吴钩 《学习之友》 2024年第7期11-12,共2页
“杨家将”故事里,有一位杨四郎,是杨令公第四子。在宋辽“金沙滩之战”中,因奸臣潘仁美不加救援,杨门八子战死的战死,失踪的失踪,只有杨六郎一人全身而归,杨四郎则被辽人俘获,萧太后爱才心切,便将公主许配给他,招为驸马。
关键词 杨家将 潘仁美 萧太后 杨六郎 金沙滩 失踪 杨令公
原文传递
戊戌变法与皮黄本《昭代箫韶》的改编演出
12
作者 胡光明 《戏曲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181-199,共19页
清官演剧在乾隆和光绪时期形成两个高潮。如果说前一个高潮的出现缘于国力鼎盛时乾隆皇帝以戏剧粉饰太平,那么后一个高潮的出现则要归因于王朝衰败之际慈禧太后以戏剧纾忧解虑。不过,在供帝后娱乐之外,清宫戏剧还承担着相应的内廷仪典... 清官演剧在乾隆和光绪时期形成两个高潮。如果说前一个高潮的出现缘于国力鼎盛时乾隆皇帝以戏剧粉饰太平,那么后一个高潮的出现则要归因于王朝衰败之际慈禧太后以戏剧纾忧解虑。不过,在供帝后娱乐之外,清宫戏剧还承担着相应的内廷仪典与政治教化之责。创编于乾嘉之际的《昭代箫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代箫韶 乾隆皇帝 潘仁美 昇平 乾嘉 清代起居注册 田重进 政治教化 储副 伦理色彩
原文传递
某科长受罚之鉴
13
作者 袁丁 《交通财会》 1993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财务科长 潘仁美 贪污行为 财务管理 违心之言 个人恩怨 提拔重用 潘府 国家利益
原文传递
《杨家将》导演阐述
14
作者 张绍林 高建国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2-54,共3页
我国人民群众津津乐道的杨家将故事就发生在山西晋阳大地。把一千年前杨家将的英雄业绩搬上荧屏,无疑是我们山西电视艺术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从北宋初至今千百年来,人民群众以自己特有的是非观念、好恶标准、爱憎感情去判断历史人物,去... 我国人民群众津津乐道的杨家将故事就发生在山西晋阳大地。把一千年前杨家将的英雄业绩搬上荧屏,无疑是我们山西电视艺术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从北宋初至今千百年来,人民群众以自己特有的是非观念、好恶标准、爱憎感情去判断历史人物,去传诵杨家将的故事。诚然,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杨家将故事的传诵也就溶进了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不同讲解。这是因为人们在讲述杨家将故事的时候,总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发展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初 导演阐述 艺术工作者 是非观念 英雄业绩 王钦若 晋阳 契丹人 宋王朝 潘仁美
原文传递
寇老西升堂
15
作者 张晓亚 杨焕育 《剧本》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1-65,共5页
寇老西升堂张晓亚,杨焕育人物:寇准老家院赵德芳王公公内侍[幕启。西台御史大堂。[老家院上。老家院哈哈……(唱)我家老爷好威风,二十三岁调京城。玉茭面吃成白米饭,小衙门换成大官厅。我家老爷寇准,当了四年七品县,一下升为... 寇老西升堂张晓亚,杨焕育人物:寇准老家院赵德芳王公公内侍[幕启。西台御史大堂。[老家院上。老家院哈哈……(唱)我家老爷好威风,二十三岁调京城。玉茭面吃成白米饭,小衙门换成大官厅。我家老爷寇准,当了四年七品县,一下升为三品官。真是鞋帮子做了帽沿──高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德芳 内侍 品官 七品 潘仁美 俸米 四年 张晓 西台 我一
原文传递
福建高甲戏“净(北)”的价值钩沉
16
作者 白勇华 《戏曲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59-71,共13页
自五四以降,在激进主义挟裹下的中国戏曲改革总是在"突破"与"返回"之间承受着多种危机的挤压与煎熬。尤其是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在对传统戏曲多次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破除&qu... 自五四以降,在激进主义挟裹下的中国戏曲改革总是在"突破"与"返回"之间承受着多种危机的挤压与煎熬。尤其是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在对传统戏曲多次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破除"与"改造"过程中,传统戏曲艺术精华之所系的行当、脸谱、程式首当其冲。新时期以来,戏曲在各种"现代化"名义之下呈现的"话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改革 传统戏曲艺术 戏曲创作 幕表戏 潘仁美 万花楼 历史演义 公案小说 激进主义 三国戏
原文传递
小说戏曲就是小说戏曲
17
作者 宋洪 《瞭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36-37,共2页
在读了有关杨家将的小说和看了大量关于杨家将的戏曲之后,不禁想从所谓“正史”了解一下它们对杨家将的记载。首先找的,当然是记录当时敌对双方的史书《宋史》
关键词 小说戏曲 《宋史》 潘仁美 穆桂英 《四郎探母》 薛仁贵 潘美 以身殉国 杨文广 杨延昭
原文传递
遗其不视
18
作者 戈宝栋 《中国京剧》 1992年第4期53-53,共1页
《列子》中九方皋相马的故事, 已为人们所熟知,其中“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的道理,令人信服。“文革”中我曾看到一张大字报,揭发一位有博士头衔的医学教授,连针都打不好。... 《列子》中九方皋相马的故事, 已为人们所熟知,其中“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的道理,令人信服。“文革”中我曾看到一张大字报,揭发一位有博士头衔的医学教授,连针都打不好。我相信这是事实,但医学博士终究不能同一名护士相提并论,看问题绝对不可舍本求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方皋 相马 舍本求末 医学教授 《列子》 见其 令人 《空城计》 一名 潘仁美
原文传递
元代“李家将”传奇:李伯温一家的抗金史
19
作者 张勉柏 《文史天地》 2022年第11期63-65,共3页
潘仁美设计陷害杨业和杨五郎为僧、穆桂英挂帅……,这一系列关于“杨家将”保家卫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然而,大部分人可能不了解的是,实际上,真实历史中的杨家将和我们头脑记忆中的“杨家将”形象是大相径庭的。在历史上,真实的... 潘仁美设计陷害杨业和杨五郎为僧、穆桂英挂帅……,这一系列关于“杨家将”保家卫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然而,大部分人可能不了解的是,实际上,真实历史中的杨家将和我们头脑记忆中的“杨家将”形象是大相径庭的。在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主要指的是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他们三代抗击辽军的英勇事迹,在《宋史》中有详实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桂英 杨延昭 《宋史》 杨家将 潘仁美 杨文广 保家卫国
原文传递
杨六郎避难南山寺的传说
20
作者 岩峻 《五台山》 2019年第3期89-96,共8页
话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就是公元九百八十六年,因辽兵屡屡进犯,宋太宗便下令北伐。战争开始,宋军连战连捷。但到了五月,由于宋军主帅潘仁美指挥失误,形势急转直下,以致金沙滩一战,宋军大败,杨家"七郎八虎"死伤大半,老令公杨... 话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就是公元九百八十六年,因辽兵屡屡进犯,宋太宗便下令北伐。战争开始,宋军连战连捷。但到了五月,由于宋军主帅潘仁美指挥失误,形势急转直下,以致金沙滩一战,宋军大败,杨家"七郎八虎"死伤大半,老令公杨继业被困陈家峪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六郎 金沙滩 潘仁美 弘法大师 南山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