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度硬度滚刀刀圈的感应回火数值模拟
1
作者 孙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4-261,共8页
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滚刀刀圈的电-磁-热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对梯度硬度滚刀进行感应回火模拟。结果表明,滚刀刀圈感应回火过程中,感应电流密度和磁感应强度沿刀圈径向整体呈逐渐降低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距离线圈最近的刀圈心部,自心部向... 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滚刀刀圈的电-磁-热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对梯度硬度滚刀进行感应回火模拟。结果表明,滚刀刀圈感应回火过程中,感应电流密度和磁感应强度沿刀圈径向整体呈逐渐降低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距离线圈最近的刀圈心部,自心部向刃部方向,刀圈温度呈逐渐递减的趋势。随线圈电流增大,刀圈的感应电流密度、磁感应强度、心部温度和刃部温度随之增大。随线圈电流频率增加,刀圈的感应电流密度、心部温度和刃部温度随之增大,但刀圈的磁感应强度下降。试验和仿真计算所得刀圈径向温度最大相对误差为8.1%,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刀圈 感应回火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原文传递
TBM滚刀刀圈再制造热处理工艺仿真优化与试验研究
2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24年第1期63-63,共1页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降低隧道掘进机失效滚刀刀圈(以下简称刀圈)更换带来的金属资源消耗。为此,首次提出了一种考虑金属活性气体保护焊预热和焊后回火关键热处理工艺的刀圈再制造方法。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该再制造工...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降低隧道掘进机失效滚刀刀圈(以下简称刀圈)更换带来的金属资源消耗。为此,首次提出了一种考虑金属活性气体保护焊预热和焊后回火关键热处理工艺的刀圈再制造方法。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该再制造工艺路线进行模拟,确立了预热和回火温度的最佳参数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工艺 回火温度 再制造工艺 隧道掘进机 仿真优化 最佳参数 滚刀刀圈 活性气体保护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5MoSiV模具钢滚刀刀圈试制工艺研究
3
作者 何政律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24年第4期45-48,共4页
为完成5Cr5MoSiV模具钢滚刀刀圈的试制,开展了滚刀刀圈材料研究,对一种国外刀圈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调整,开展了试制刀圈冶炼、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研究,进行了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制定了试制刀圈的工艺路线,确定了锻后切削加工方... 为完成5Cr5MoSiV模具钢滚刀刀圈的试制,开展了滚刀刀圈材料研究,对一种国外刀圈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调整,开展了试制刀圈冶炼、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研究,进行了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制定了试制刀圈的工艺路线,确定了锻后切削加工方案和热处理后切削加工方案,完成了刀圈试制工装。结果表明:试制刀圈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针对试制刀圈弧形外形,可以采用特殊样板和刀具进行仿形加工,然后用整体样板检查;针对试制刀圈热处理后的高硬度(54.7HRC),可以采用具有高硬度、红硬性及高温硬度的钨系高合金钢刀具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刀圈 机械加工 样板 成形样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滚刀刀圈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王旭 赵羽 +2 位作者 张宝刚 马汉春 陈雷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9,共5页
滚刀刀圈的磨损影响施工成本、设备利用率和掘进效率,刀圈的快速磨损与工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基于摩擦磨损学的原理,结合滚刀破岩机理,分析了在滚刀破岩过程中刀圈的磨损机理。应用滚刀的磨损机理,解释了滚... 滚刀刀圈的磨损影响施工成本、设备利用率和掘进效率,刀圈的快速磨损与工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基于摩擦磨损学的原理,结合滚刀破岩机理,分析了在滚刀破岩过程中刀圈的磨损机理。应用滚刀的磨损机理,解释了滚刀刀圈的三种磨损形式,分析得出影响刀圈磨损的两大因素,即机械因素和地质因素,并提出建立刀圈消耗量预测模型应该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刀圈 磨损机理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石特性下TBM滚刀刀圈磨损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夏毅敏 周明 +2 位作者 毛晴松 朱宗铭 张旭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56-1460,共5页
为了研究岩石特性对TBM滚刀刀圈磨损的影响,本文基于TBM滚刀性能测试试验台,利用与实际TBM滚刀刀圈性能相同的滚刀刀圈试样,开展了滚刀刀圈试样与5种TBM工程典型岩石的对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对摩岩石抗压强度的升高,刀圈试样的磨损量... 为了研究岩石特性对TBM滚刀刀圈磨损的影响,本文基于TBM滚刀性能测试试验台,利用与实际TBM滚刀刀圈性能相同的滚刀刀圈试样,开展了滚刀刀圈试样与5种TBM工程典型岩石的对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对摩岩石抗压强度的升高,刀圈试样的磨损量呈递增趋势,与红砂岩对摩时刀圈试样的磨损量最小,为0.2 g;与片麻岩对摩时刀圈试样的磨损量最大,为35.18 g;与红砂岩、锈石、花岗岩、汨罗麻岩四种岩石对摩时,刀圈试样的磨损去除机制均以微观切削去除为主,只是微观切削去除的程度不同;与片麻岩对摩时,刀圈试样所受载荷和振动较大,刀磨损机制转变为以微观切削和脆性断裂去除机制为主,导致刀圈试样磨损量剧增。本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岩石特性下TBM滚刀刀圈性能选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特性 滚刀刀圈 磨损量 磨损去除机制 对摩实验 磨损性能 微观切削 脆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滚刀刀圈磨损量在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9
6
作者 郑伟 赵海鸣 +3 位作者 兰浩 谭青 舒标 夏毅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0,共5页
为了在TBM(Tunnel Boring Machine)破岩过程中实时监测盘形滚刀的磨损量,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TBM滚刀刀圈磨损量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电涡流传感器将磨损前后滚刀刀圈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转换为电压信号,经调理后送入K60MCU经A/D... 为了在TBM(Tunnel Boring Machine)破岩过程中实时监测盘形滚刀的磨损量,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TBM滚刀刀圈磨损量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电涡流传感器将磨损前后滚刀刀圈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转换为电压信号,经调理后送入K60MCU经A/D转换与计算处理后得到刀圈的磨损量数据;在信号传输中使用能够依据链路质量与节点电量选择链路的ZigBee双链路无线通信系统,将测试数据从密闭的刀盘掘进面中传输到后方,避免数据通信的中断。通过对不同磨损量的17英寸1∶2相似滚刀在刀具性能检测试验台的在线监测试验,证明该监测系统能准确检测出滚刀刀圈的磨损量,可实现滚刀刀圈磨损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刀圈 磨损量在线监测 电涡流传感器 K60MCU ZIGB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滚刀刀圈轧制成形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5
7
作者 夏毅敏 张小云 +2 位作者 曾桂英 傅杰 周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4-379,共6页
为了研究盘形滚刀刀圈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特点,提高盘形滚刀刀圈的综合性能,本文通过建立刀圈轧制成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刀圈在轧制成形过程中等效应力场、等效应变场的演变规律和流线分布特点,并研究刀圈初始轧制温度、主辊摩擦因... 为了研究盘形滚刀刀圈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特点,提高盘形滚刀刀圈的综合性能,本文通过建立刀圈轧制成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刀圈在轧制成形过程中等效应力场、等效应变场的演变规律和流线分布特点,并研究刀圈初始轧制温度、主辊摩擦因子和主辊转速对刀圈成形件质量的影响规律。利用D53K-800立式轧环机对刀圈进行轧制试验研究,并对轧制后的刀圈进行金属流线分析。刀圈轧制后金属流线沿其截面几何形状分布,流线光滑且封闭。结果表明:刀圈等效应变随温度变化不大,其值在1. 93左右;主辊摩擦因子过大或过小,刀圈等效应变和应力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均会增加;主辊转速为2. 632 rad/s时等效应力的标准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 滚刀刀圈 轧制成形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金属流线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形滚刀刀圈热处理工艺及其性能预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夏毅敏 张睿 +2 位作者 丛国强 毛晴松 曾桂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60-162,共3页
为了研究热处理工艺参数中温度和冷却速率对盘形滚刀刀圈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材料性能模拟软件进行了热力学和相转变计算,研究了其平衡相组成、等温转变曲线(TTT)和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等的变化特征,并利用回火参数和微分法预测了回... 为了研究热处理工艺参数中温度和冷却速率对盘形滚刀刀圈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材料性能模拟软件进行了热力学和相转变计算,研究了其平衡相组成、等温转变曲线(TTT)和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等的变化特征,并利用回火参数和微分法预测了回火后刀圈的硬度。针对抗压强度105 MPa的花岗斑岩地层对刀圈力学性能的要求,确定了相应的热处理工艺。计算实例表明:1080℃油淬使刀圈硬度达到57.1 HRC,屈服强度达到1725.0 MPa,抗拉强度达到2030.4 MPa;540℃×2 h两次回火使刀圈硬度达到56.2 HRC。对热处理后刀圈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刀圈 力学性能 CCT曲线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形滚刀刀圈轧制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 被引量:4
9
作者 谭青 黎子兵 +1 位作者 夏毅敏 丛国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29-133,136,共6页
为了研究盘形滚刀刀圈轧制成形规律,利用塑性成形软件建立了盘形滚刀刀圈轧制成形有限元模型。利用仿真模型对滚刀刀圈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刀圈轧制过程中几何形状、温度、等效应力参数,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对比。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盘形滚刀刀圈轧制成形规律,利用塑性成形软件建立了盘形滚刀刀圈轧制成形有限元模型。利用仿真模型对滚刀刀圈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刀圈轧制过程中几何形状、温度、等效应力参数,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盘形滚刀刀圈轧制模型是可行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刀圈 轧制成形 DEFORM软件 温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滚刀刀圈材料H13E钢高温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燕云 李铮 +2 位作者 岳彩超 蔡清 马野 《模具制造》 2018年第9期86-90,共5页
介绍了盾构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抚顺特钢通过电炉+电渣重熔、精快锻联合成材生产出高质量的盾构机滚刀刀圈材料H13E钢,研究了盾构机滚刀刀圈材料H13E钢的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13E钢经热处理后硬度可以达到56~58HRC,在室温下抗拉强度... 介绍了盾构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抚顺特钢通过电炉+电渣重熔、精快锻联合成材生产出高质量的盾构机滚刀刀圈材料H13E钢,研究了盾构机滚刀刀圈材料H13E钢的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13E钢经热处理后硬度可以达到56~58HRC,在室温下抗拉强度达到1,886N/mm^2。随环境温度的升高,H13E钢的抗拉强度随之降低,在环境温度升高至700℃时,H13E钢抗拉强度降低至310N/mm^2。通过断口SEM分析,H13E钢拉伸试样断口为韧性断裂,从微观形貌属于微孔聚集型断裂,说明H13E钢基体塑性变形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滚刀刀圈 高温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扫描电镜 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滚刀刀圈材料合金成分对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贾连辉 尚勇 +2 位作者 龙伟民 夏毅敏 薛广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30-2738,共9页
为提高TBM滚刀刀圈在高磨蚀地层的使用寿命,研究刀圈合金成分和组织中耐磨相种类及状态对耐磨性的影响规律,调配新型TBM刀圈材料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并通过磨粒磨损试验、缩尺滚刀破岩试验及掘进破岩试验进行磨损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 为提高TBM滚刀刀圈在高磨蚀地层的使用寿命,研究刀圈合金成分和组织中耐磨相种类及状态对耐磨性的影响规律,调配新型TBM刀圈材料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并通过磨粒磨损试验、缩尺滚刀破岩试验及掘进破岩试验进行磨损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Cr和Mo等合金元素的增多有助于共晶碳化物耐磨相的形成,对材料的耐磨性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而对材料的抗冲击性却是不利的;耐磨相的尺寸和形貌对材料耐磨性能及硬度的影响各不相同,大块的共晶碳化物对耐磨性的贡献比粒状的共晶碳化物的高,大块的共晶碳化物对硬度的贡献比粒状的共晶碳化物的略小。在掘进高磨蚀、完整性较好的弱冲击岩层时,相比于常规的高韧性C-1材料,C-2新材料的刀圈寿命可提升30%以上,C-3新材料的刀圈寿命可提升70%以上。3种材料的综合性能能够满足不同岩层的掘进要求,可为刀圈地质适应性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刀圈 合金成分 共晶碳化物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TBM滚刀刀圈性能强化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好平 张蒙祺 莫继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3-51,共9页
盘形滚刀是盾构/TBM执行破岩掘进的主要部件,被视为TBM的“牙齿”。滚刀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在服役过程中极易发生刀圈磨损,甚至崩刃等异常失效,致使刀圈成为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易耗零件,进而缩短盾构/TBM的运行寿命,并大幅提高了隧道施... 盘形滚刀是盾构/TBM执行破岩掘进的主要部件,被视为TBM的“牙齿”。滚刀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在服役过程中极易发生刀圈磨损,甚至崩刃等异常失效,致使刀圈成为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易耗零件,进而缩短盾构/TBM的运行寿命,并大幅提高了隧道施工成本。因此,如何减少表面损伤,延长滚刀的服役寿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工程问题。本文基于刀圈的成形、加工、服役、损伤、失效等全寿命周期阶段,分别概述了刀圈在服役损伤分析、材料成分改良、成形工艺改善、热处理工艺改进及涂层强化工艺优化中性能强化机理,分析了各方法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最后对滚刀刀圈性能强化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滚刀强化技术路径及产业化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刀圈 磨损失效 性能强化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颗粒增强盾构机滚刀刀圈的组织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兴明 刘学红 +3 位作者 闫光立 赵连志 班朝磊 王政钦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128,共8页
为了提高盾构机滚刀刀圈的耐磨寿命,将WC颗粒通过铸造方法加入到H13钢中,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冲击试验和磨损试验等研究了不同WC颗粒加入量对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C颗粒加入量的增多,H13钢中碳化物... 为了提高盾构机滚刀刀圈的耐磨寿命,将WC颗粒通过铸造方法加入到H13钢中,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冲击试验和磨损试验等研究了不同WC颗粒加入量对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C颗粒加入量的增多,H13钢中碳化物的数量和硬度均逐渐升高。在加入量为1 mass%时,H13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WC颗粒加入H13钢后发生了重熔,并在基体中形成了含W的M_(6)C型碳化物。装机试验证明,WC颗粒增强盾构机滚刀刀圈使用寿命明显高于普通H13钢滚刀刀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颗粒增强 滚刀刀圈 组织 性能
原文传递
滚刀刀圈轧制工艺参数的家族遗传算法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奕晓 杨善国 王旭荣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87,共6页
为了提高滚刀刀圈的轧制产品质量,提出了基于家族遗传算法的轧制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介绍了滚刀刀圈的轧制成形方法和原理,减小滚刀刀圈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使用随机抽样法和Deform-3D有限元仿真得到了样本数据,... 为了提高滚刀刀圈的轧制产品质量,提出了基于家族遗传算法的轧制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介绍了滚刀刀圈的轧制成形方法和原理,减小滚刀刀圈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使用随机抽样法和Deform-3D有限元仿真得到了样本数据,使用自适应学习神经网络对工艺参数和质量参数进行了模型回归。经验证,自适应学习神经网络的拟合效率与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神经网络。在遗传算法中引入家族并行进化和族间交叉策略,提高算法优化能力。经验证,家族遗传算法优化的适应度函数值小于传统神经网络,且获得最优值的迭代次数更少。经仿真和实验验证可知,优化后的轧制件外观合格,且硬度整体高于优化前,验证了刀圈轧制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刀圈 轧制优化 家族遗传算法 自适应学习神经网络 族间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掘进机滚刀刀圈模锻成形工艺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锴 王琴 +3 位作者 温璐 尚勇 王明佳 孙朝阳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目的提出锤上模锻的成形工艺,进行滚刀刀圈的制造,以改善和提高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滚刀刀圈的模锻成形质量。方法基于TMB滚刀刀圈的结构及特征,制定滚刀刀圈的模锻成形工艺,建立锤上模锻和液压机模锻成形的数值模拟... 目的提出锤上模锻的成形工艺,进行滚刀刀圈的制造,以改善和提高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滚刀刀圈的模锻成形质量。方法基于TMB滚刀刀圈的结构及特征,制定滚刀刀圈的模锻成形工艺,建立锤上模锻和液压机模锻成形的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比2种工艺下滚刀刀圈的成形质量和温度场、模具应力等各场变量。基于数值模拟结果,采用锤上模锻的工艺进行刀圈成形实验研究,对比分析实验和数值模拟过程中的打击次数、锻件外观及尺寸、截面流线、飞边长度等特征。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液压机模锻成形的刀圈内部及刃部流线易出现折叠缺陷,模锻结束后锻件温降严重且模具应力较大;而采用锤上模锻成形的刀圈刃部流线分布合理,内部成形均匀性较好,模锻结束后锻件温度为992~1170℃,成形模具应力为1348 MPa,小于液压机模锻的模具应力,满足模具强度要求。锤上模锻成形实验结果表明,成形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打击次数较为吻合,成形外观一致,刀圈截面流线分布相似,没有明显的尺寸误差和飞边长度误差。结论采用锤上模锻成形工艺成形滚刀刀圈具有较高的工艺可行性和较好的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刀圈 锤上模锻 液压机模锻 数值模拟 模锻成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用滚刀刀圈材料的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仕宏 吕志峰 +1 位作者 刘富来 陆金仁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3年第4期34-41,共8页
介绍了盾构机用滚刀的工作原理和刀圈的主要失形式,分析了刀圈常用材料的成分和在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所选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特点,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刀圈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滚刀刀圈 洛氏硬度 冲击吸收功 热处理 回火脆性 热作模具钢 冷作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滚刀刀圈模锻成形仿真参数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麻成标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4,共8页
为了研究盘形滚刀刀圈模锻成形特点,提高其成形质量,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基于Deform建立了刀圈模锻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始锻温度、锻造速度和摩擦因子对刀圈成形质量的影响;基于田口方法,对上述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 为了研究盘形滚刀刀圈模锻成形特点,提高其成形质量,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基于Deform建立了刀圈模锻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始锻温度、锻造速度和摩擦因子对刀圈成形质量的影响;基于田口方法,对上述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始锻温度对成形性能影响最大,且始锻温度和锻造速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刀圈模锻成形的最佳参数组合为:始锻温度1150℃、锻造速度25 mm·s^-1、摩擦因子0. 15。优化后工艺条件下的刀圈模锻成形质量检测结果表明,刀圈成形尺寸与模拟结果一致,截面硬度分布均匀,其值为54~56 HRC,刃部和芯部的冲击韧性平均值分别为3. 58和15. 75 J·cm^-2,满足刀圈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刀刀圈 模锻成形 田口方法 多目标优化 正交实验
原文传递
TBM新型耐磨滚刀刀圈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林 于榕 +1 位作者 宋山 陈林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23期50-56,共7页
延长滚刀的使用寿命和提升其可靠性对提高隧道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故首先对滚刀在不同地质条件中的失效形式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正常磨损是滚刀最主要失效形式的结论,延长滚刀寿命关键在于增加刀圈耐磨性。其次结合刀圈... 延长滚刀的使用寿命和提升其可靠性对提高隧道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故首先对滚刀在不同地质条件中的失效形式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正常磨损是滚刀最主要失效形式的结论,延长滚刀寿命关键在于增加刀圈耐磨性。其次结合刀圈磨损机理,从刀圈新材料开发及梯度性能热处理、离心铸造和激光熔覆等刀圈制造、强化工艺方面,阐述新型耐磨滚刀刀圈技术研究及应用。最后对耐磨滚刀刀圈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多技术复合是耐磨滚刀刀圈发展方向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机 滚刀刀圈 磨损机制 涂层 激光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滚刀刀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罘鑫 郭京波 +2 位作者 赵海板 智小慧 秦茶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673-676,共4页
对比研究了引水工程现场滚刀刀圈材料和不同热处理条件下42Cr Mo材料的成分、冲击韧度、硬度、耐磨性等材料性能。结果表明,实际刀圈材料冲击功为4.3 J、硬度为56.50 HRC、磨损量为0.084 g;42Cr Mo材料在850℃淬火+230℃回火后,其冲击功... 对比研究了引水工程现场滚刀刀圈材料和不同热处理条件下42Cr Mo材料的成分、冲击韧度、硬度、耐磨性等材料性能。结果表明,实际刀圈材料冲击功为4.3 J、硬度为56.50 HRC、磨损量为0.084 g;42Cr Mo材料在850℃淬火+230℃回火后,其冲击功为10.8 J、硬度为54.44 HRC、磨损量为0.087 g。42Cr Mo材料与实际刀圈相比,其耐磨性相近,冲击韧度提高,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刀圈冲击韧度问题。通过42Cr Mo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优化,该材料可用于制备滚刀刀圈,可提高刀圈的冲击与耐磨损性能,降低滚刀成本,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 滚刀刀圈 热处理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滚刀刀圈材料5Cr5MoWVSi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剑平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为降低盾构施工的换刀频率,提高施工效率,研究了一款新型刀圈材料5Cr5MoWVSi钢及其热处理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16组不同工艺试块的金相组织、洛氏硬度、冲击韧性及耐磨性能,得出5Cr5MoWVSi钢经1030℃淬火、540℃3次回火后,综合性能... 为降低盾构施工的换刀频率,提高施工效率,研究了一款新型刀圈材料5Cr5MoWVSi钢及其热处理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16组不同工艺试块的金相组织、洛氏硬度、冲击韧性及耐磨性能,得出5Cr5MoWVSi钢经1030℃淬火、540℃3次回火后,综合性能良好,硬度可达58.9 HRC,韧性可达32.4 J/cm 2,该热处理工艺生产的5Cr5MoWVSi钢刀圈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硬岩或上软下硬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滚刀刀圈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