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溶液沉淀法制备超细球形α-Al_2O_3 被引量:5
1
作者 巢昺轩 孔见 王腾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6-170,共5页
以硫酸铝、氯化铝和尿素作为原料,在90℃条件下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α-Al2O3粉末,探讨了活性剂PEG和NaCl的含量对颗粒形貌、尺寸和团聚情况的影响。利用XRD、SEM和TG/DSC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可以提高粉体的分散性,... 以硫酸铝、氯化铝和尿素作为原料,在90℃条件下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α-Al2O3粉末,探讨了活性剂PEG和NaCl的含量对颗粒形貌、尺寸和团聚情况的影响。利用XRD、SEM和TG/DSC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可以提高粉体的分散性,由TG曲线可知前躯体为无定形的AlOOH.0.25H2O,PEG的吸附效率为13.2%。前躯体在600℃和800℃煅烧2 h得到无形定的Al2O3和γ-Al2O3,1000℃即转变为α-Al2O3并伴随Na2SO4的特征峰,1200℃完全转变为α-Al2O3。加入一定量的NaCl能防止α-Al2O3粉末在1000℃高温煅烧时的团聚,[NaCl]=0.05 mol/L时能获得0.5μm的分散较好的球形α-Al2O3颗粒;当[NaCl]=0.1 mol/L时能获得大量纳米尺寸的球形α-Al2O3颗粒;当[NaCl]≥0.15 mol/L时,α-Al2O3颗粒团聚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沉淀 球形氧化铝 团聚 前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沉淀法制备高温包覆颜料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淑梅 杨友明 《江苏陶瓷》 CAS 1995年第2期7-11,共5页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溶液沉淀法制备高温包覆颜料。改变了以往因相反应合成颜料的工艺,大胆采用了化学共沉淀的新方法。采用的技术路线合理、工艺先进、稳定可靠。制备的颜料耐温性强、呈色稳定、色泽鲜艳纯正。解决了国内对高温红色预料...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溶液沉淀法制备高温包覆颜料。改变了以往因相反应合成颜料的工艺,大胆采用了化学共沉淀的新方法。采用的技术路线合理、工艺先进、稳定可靠。制备的颜料耐温性强、呈色稳定、色泽鲜艳纯正。解决了国内对高温红色预料的急需,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颜料可广泛用于精陶、炻器、建筑卫生陶瓷和高档艺术陈设陶瓷等的装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沉淀 锆基颜料 硒硫化镉 高温颜料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溶液沉淀法制备氧化镁稳定氧化锆纳米粉体 被引量:2
3
作者 苏存萍 林元华 +3 位作者 邓旭亮 胡晓阳 马琦 王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319-321,共3页
以ZrOCl2.8H2O、MgCl2为原料,NH3.H2O为沉淀剂,采用缓冲溶液沉淀法制备MgO-ZrO2前驱体粉体。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对所得粉体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粒径10~20nm淡黄色氧化镁稳定的氧化锆陶瓷(MgO-ZrO2)粉体。... 以ZrOCl2.8H2O、MgCl2为原料,NH3.H2O为沉淀剂,采用缓冲溶液沉淀法制备MgO-ZrO2前驱体粉体。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对所得粉体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粒径10~20nm淡黄色氧化镁稳定的氧化锆陶瓷(MgO-ZrO2)粉体。在稳定剂浓度为10mol/L时,可获得纯的四方相氧化锆纳米粒子,有望用于口腔齿科材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溶液沉淀 MgO—ZrO2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对溶液沉淀法制备的水化硅酸钙纳米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何永佳 吕林女 +1 位作者 尚占飞 胡曙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23,共6页
通过溶液沉淀法制备了初始钙硅比为1.0~1.7的掺杂PVA的水化硅酸钙(C–S–H-PVA)系列样品,研究了C–S–H-PVA的纳米结构特征。结果表明:PVA的加入增加了C–S–H的层间距,影响了C–S–H的层间结构;C–S–H-PVA样品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 通过溶液沉淀法制备了初始钙硅比为1.0~1.7的掺杂PVA的水化硅酸钙(C–S–H-PVA)系列样品,研究了C–S–H-PVA的纳米结构特征。结果表明:PVA的加入增加了C–S–H的层间距,影响了C–S–H的层间结构;C–S–H-PVA样品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中出现了CH2/CH伸缩振动峰,29Si核磁共振(NMR)谱中出现了1个Q1峰和2个Q2峰,而且PVA的加入使Q1、Q2峰向更负方向偏移,使Q2/Q1的比值以及硅酸盐链的平均链长(MCL)增长,说明PVA能增加C–S–H结构中的硅氧四面体聚合度。随着钙硅比的增加,C–S–H-PVA样品的29Si NMR谱中Q1、Q2峰的化学位移向正方向偏移,Q2/Q1的比值以及MCL减小,这一变化规律与未掺PVA的C–S–H样品的变化规律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 聚乙烯醇 纳米结构 溶液沉淀 硅氧四面体 聚合度
原文传递
醇-水溶液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尖晶石型ZnFe_xCr_(2-x)O_4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秀宇 杨桂琴 +3 位作者 严乐美 孙艺环 崔小亮 孟建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1-95,共5页
在醇 -水体系中采用沉淀法制成复合氢氧化物 ,再经高温煅烧制成纳米尖晶石型Zn FexCr(2 -x) O4粉体材料 ,并用XRD ,TEM和IR等方法对纳米晶进行表征。通过与传统的水溶液共沉淀法相比较 ,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样品粉体粒径尺寸小。
关键词 ZnFe3Cr(2-x)O4 纳米材料 尖晶石 醇-水溶液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溶液共沉淀法制备铬锡红陶瓷色料超细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锦 宋淑娥 《中国陶瓷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采用醇—水溶液共沉淀法制备铬锡红色料。通过选择适当的分散剂,可制得颗粒大小在0.5-1滋m、团聚少的超细铬锡红色料。与通常的水溶剂共沉淀法相比,样品颗粒更细,粒度分布范围更窄,呈色更鲜艳,煅烧温度更低。
关键词 醇—水溶液沉淀 络锡红色料 制备 超细粉 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共沉淀法制备LaBO_3:Eu^(3+)荧光粉
7
作者 何晓燕 张晓蓉 +2 位作者 吕春友 张月梅 欧阳艳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3-66,共4页
利用水溶液共沉淀法合成了形貌统一、高度结晶的La BO_3:Eu^(3+)橙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光谱(PL)、红外图谱分析(I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a BO_3:Eu^(3+)为自发有... 利用水溶液共沉淀法合成了形貌统一、高度结晶的La BO_3:Eu^(3+)橙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光谱(PL)、红外图谱分析(I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a BO_3:Eu^(3+)为自发有序排列的微米级棒状结晶;以309 nm作为激发波长时,La BO_3:Eu^(3+)荧光粉发出橙红色,对应于Eu^(3+)的4f-4f跃迁,其中以591 nm附近的5D0→7F1跃迁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沉淀 LaBO3:Eu3+ 橙红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水复合溶剂中纳米CaF_2的沉淀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吕燕飞 吴希俊 吴大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08-1109,1113,共3页
用纯水溶剂和水/乙醇复合溶剂沉淀制备了不同粒径的CaF2纳米粉体。用FSEM和XRD对沉淀粉体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使用复合溶剂减小了产物纳米CaF2的粒径,从纯水溶液制备的51nm减小到1∶4复合溶剂的20nm,并且沉淀粒径随复合... 用纯水溶剂和水/乙醇复合溶剂沉淀制备了不同粒径的CaF2纳米粉体。用FSEM和XRD对沉淀粉体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使用复合溶剂减小了产物纳米CaF2的粒径,从纯水溶液制备的51nm减小到1∶4复合溶剂的20nm,并且沉淀粒径随复合溶剂中乙醇含量升高而减小。结果表明,复合溶剂是沉淀制备纳米粉体中控制粒径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溶剂 溶液沉淀 CAF2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尼龙12覆膜Cu粉的制备 被引量:11
9
作者 闫春泽 史玉升 +1 位作者 杨劲松 黄树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7-170,共4页
提出了溶剂沉淀法制备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用尼龙12覆膜Cu粉复合粉末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粉末材料的微观形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对复合粉末材料的熔融、结晶行为,烧结温度窗口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溶剂沉淀法制备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用尼龙12覆膜Cu粉复合粉末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粉末材料的微观形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对复合粉末材料的熔融、结晶行为,烧结温度窗口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烧结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粉末材料的熔点、结晶速度及热稳定性较纯尼龙粉末有所提高,烧结温度窗口变宽,因而烧结性能优于纯尼龙粉。复合粉末材料烧结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硬度均高于纯尼龙粉的烧结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尼龙覆膜Cu粉复合材料 溶液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碎屑岩储层超细碳酸钙颗粒分选与封堵实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文明 秦飞 +2 位作者 李亮 欧阳冬 詹兆文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4,102,共3页
塔河油田东部碎屑岩油藏整体已进入中含水开发阶段,其细喉、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的储层特征已经严重制约常规水泥堵水的实施和稳油控水的整体效果,为此开展了新型超细颗粒堵剂的实验研究。结合粒径分析、悬浮性测试结果和“孔喉架桥... 塔河油田东部碎屑岩油藏整体已进入中含水开发阶段,其细喉、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的储层特征已经严重制约常规水泥堵水的实施和稳油控水的整体效果,为此开展了新型超细颗粒堵剂的实验研究。结合粒径分析、悬浮性测试结果和“孔喉架桥”原理,确定粒径为5~90μm的超细碳酸钙作为最优堵剂颗粒;通过重力场分选、离心场分选、溶液沉淀地层造粒的分选效果的比较分析,确定离心场分选法和碳酸钠溶液地层造粒法为最优分选方法;分别考察了超细碳酸钙颗粒在人造岩心和天然岩心中的封堵效果。该技术已投入现场应用,并获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碳酸钙颗粒 重力分选 离心分选 溶液沉淀造粒 岩心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支撑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富 左丹英 +2 位作者 操建华 朱宝库 徐又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109-2115,2120,共8页
从有机膜形成方式、有机膜与无机膜界面相互作用等方面对复合膜的制备技术和应用进行了的综述,并讨论了其潜在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 复合膜 制备技术 界面相互作用 溶液沉淀 接枝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的合成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梦军 陈建定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0,共5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在甲苯介质中引发聚合制备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丙烯酸丁酯(BA)三元聚合物[P(St/MAH/BA)]。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单体配比等对P(St/MAH/BA)产量的影响,并对P(St/MAH/BA)的结构和...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在甲苯介质中引发聚合制备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丙烯酸丁酯(BA)三元聚合物[P(St/MAH/BA)]。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单体配比等对P(St/MAH/BA)产量的影响,并对P(St/MAH/B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单体质量比对三元聚合物的产率有决定性的作用。当m(St)/m(MAH)/m(BA)为1.00:1.00:0.78时,聚合物的产率最高,达到70%,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5,且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聚合物 苯乙烯 马来酸酐 丙烯酸丁酯 溶液沉淀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α-Bi_2O_3纳米线的合成及光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亚军 于海洋 +1 位作者 李泽雪 郭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99-11102,11107,共5页
采用溶液沉淀法,以丙酮-水为复合溶剂、正庚烷为油相,在油酸为封端剂的辅助下,在常温常压下高效便捷地合成出了一维α-Bi_2O_3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合成的纳米线直径为50~100nm... 采用溶液沉淀法,以丙酮-水为复合溶剂、正庚烷为油相,在油酸为封端剂的辅助下,在常温常压下高效便捷地合成出了一维α-Bi_2O_3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合成的纳米线直径为50~100nm,长约10μm,长径比为100~200,表面清晰光滑。机理分析表明,油酸在纳米线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表明其在小于455nm的紫外-可见光波段具有明显的光吸收,荧光(PL)光谱表明其在400~600nm具有宽的发射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O3 纳米线 溶液沉淀 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铋颜料的研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伟洲 李少波 《贵州化工》 2003年第1期21-23,26,共4页
通过两种合成方法即粉末煅烧法、水溶液沉淀法的具体实验过程来制得钒酸铋颜料 ,并结合差热分析曲线、X射线衍射图和扫描电镜 (SEM)照片来分析研究颜料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 ,进行产物的物相鉴别和观察产品的微观形貌及探讨颜料合成的机制。
关键词 钒酸铋颜料 粉末煅烧法 溶液沉淀 BIV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制备纳米氧化镱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玉宝 黄传敬 +2 位作者 陈陆千 翁维正 万惠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845-1848,共4页
采用通常的溶液沉淀、微乳液及均匀沉淀等溶液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镱 .TEM观测显示 ,采用H2 O2 的溶液沉淀法和采用CTAB的均匀沉淀法 ,都可得到有较好分散、尺度约为 10nm的球形粒子 ;XRD分析表明 ,经 65 0℃焙烧后的氧化镱均为立方结构 ,... 采用通常的溶液沉淀、微乳液及均匀沉淀等溶液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镱 .TEM观测显示 ,采用H2 O2 的溶液沉淀法和采用CTAB的均匀沉淀法 ,都可得到有较好分散、尺度约为 10nm的球形粒子 ;XRD分析表明 ,经 65 0℃焙烧后的氧化镱均为立方结构 ,采用H2 O2 的溶液沉淀法所得氧化镱的晶粒尺寸为 9 4nm ,采用CTAB的均匀沉淀法所得氧化镱的晶粒尺寸为6 9nm ;基于低温N2 吸附表征结果发现 ,微乳液法制得的Yb2 O3 的比表面积较低 ,采用H2 O2 的溶液沉淀法可以制得比表面积为 47 7m2 /g、等效粒径为 13 6nm的Yb2 O3 ,采用CTAB的均匀沉淀法所得氧化镱比表面积为 63 2m2 /g ,等效粒径为 10 3nm .表面活性剂与水合氧化镱沉淀物间的相互作用 ,可能对所得氧化镱的热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镱 湿化学法 制备 溶液沉淀 均匀沉淀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MnO_(2)/Ti_(2)CT_(x)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银银 焦秀艳 +2 位作者 章磊 代芳 温祖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以Ti_(2)AlC为前驱体、LiF-HCl的水溶液为刻蚀液、KMnO_(4)为氧化剂和锰源,采用溶液-沉积法制备了δ-MnO_(2)/Ti_(2)CT_(x)复合电极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表征;以镍网为对电极、银/氯... 以Ti_(2)AlC为前驱体、LiF-HCl的水溶液为刻蚀液、KMnO_(4)为氧化剂和锰源,采用溶液-沉积法制备了δ-MnO_(2)/Ti_(2)CT_(x)复合电极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表征;以镍网为对电极、银/氯化银为参比电极、2 mol·L^(-1) 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3电极体系中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当δ-MnO_(2)/Ti_(2)CT_(x)复合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 A·g^(-1)时,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高达227 F·g^(-1).δ-MnO_(2)/Ti_(2)CT_(x)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电化学电极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极材料 MXene δ-MnO_(2)/Ti_(2)CT_(x) 电化学性能 溶液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角状SmF_3:Eu^(3+)纳米晶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荣罗 朱成良 +1 位作者 汪新颜 姚奎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03-206,共4页
采用水溶液沉淀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六角状结构的SmF3:Eu3+纳米晶体。分别采用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光致发光光谱仪(PL)等手段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相六方晶... 采用水溶液沉淀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六角状结构的SmF3:Eu3+纳米晶体。分别采用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光致发光光谱仪(PL)等手段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相六方晶系的SmF3晶体,且具有由规则六方状结构、尺寸分布较均匀等特点。最后对掺杂5mol%Eu3+离子的SmF3晶体的发光光谱作了初步的分析,发现其在波长为325 nm的激发源激发下,发出强烈的红光且单色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F3:Eu^3+晶体 溶液沉淀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SK/PS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曲敏杰 蹇锡高 +1 位作者 李建丰 尹军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36,共3页
以溶液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芳醚砜酮 (PPESK) /聚苯乙烯 (PS)共混物 ,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条件下 ,PPESK/PS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非牛顿流体 ,其熔体粘度随PS含量的增加、温... 以溶液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芳醚砜酮 (PPESK) /聚苯乙烯 (PS)共混物 ,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条件下 ,PPESK/PS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非牛顿流体 ,其熔体粘度随PS含量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ESK/PS共混物 流变性能 研究 聚芳醚砜酮 聚苯乙烯 溶液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SK/ABS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曲敏杰 蹇锡高 +1 位作者 兰建武 何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4,共3页
以溶液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醚砜酮(PPESK)/ABS共混物,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在实验条件下,PPESK/ABS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其熔体粘度随ABS含量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 以溶液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醚砜酮(PPESK)/ABS共混物,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在实验条件下,PPESK/ABS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其熔体粘度随ABS含量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ABS的加入有利于改善PPESK的加工流动性及制品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ESK/ABS共混物 流变性 聚醚砜酮 溶液沉淀 二氮杂萘 联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直接还原高锰酸钾制备纳米Mn_3O_4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攀锋 池永庆 +2 位作者 李鹏 苏深 王远洋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甲醇作为一种极易被氧化的物质目前在国内产能严重过剩,是一种优良易得的化工原料。基于此,以CH_3OH和KMnO_4为反应物,采用常压水溶液沉淀法滴加甲醇于高锰酸钾水溶液中反应2 h,控制反应温度70~90℃合成了Mn_3O_4.用XRD和SEM对合成的固... 甲醇作为一种极易被氧化的物质目前在国内产能严重过剩,是一种优良易得的化工原料。基于此,以CH_3OH和KMnO_4为反应物,采用常压水溶液沉淀法滴加甲醇于高锰酸钾水溶液中反应2 h,控制反应温度70~90℃合成了Mn_3O_4.用XRD和SEM对合成的固体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为纯度和结晶度很高的Mn_3O_4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60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FT-IR光谱仪对合成反应后液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液相中含有大量CO_3^(2-)存在,说明CH_3OH被氧化成为了CO_2(CO_3^(2-)).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对该反应形成Mn_3O_4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3OH 溶液沉淀 Mn3O4纳米颗粒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