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理气活血化痰剂联合替罗非班、常规疗法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王秀春 肖贺 张丽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理气活血化痰剂联合替罗非班、常规疗法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于泰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40例)。... 目的:探讨自制理气活血化痰剂联合替罗非班、常规疗法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于泰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替罗非班、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理气活血化痰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3个月、6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下降,AD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理气活血化痰剂联合替罗非班、常规疗法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良好,可减轻神经损伤,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溶栓时间窗 理气 活血化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常规抗血小板药治疗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陈慧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98-101,共4页
这项研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替罗非班和标准抗血小板药物结合治疗在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病人中的治疗成效。方法 从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本医院治疗的120例超出溶栓时间限制的脑梗死病人,都被列入了研究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 这项研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替罗非班和标准抗血小板药物结合治疗在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病人中的治疗成效。方法 从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本医院治疗的120例超出溶栓时间限制的脑梗死病人,都被列入了研究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得到了均等分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有60名参与者。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除了实施常规的双联抗血小板疗法外,还加入了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来展开结合疗法治疗。本次研究的关键点是对两组病人在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认知功能提升、血清生化参数变动、治疗安全性的多维关系进行深入评估和比较。结果 研究表明,在治疗整体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患者比率高达96.67%,这比对照组的86.67%具有明显的优势。深入的分析揭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内病人的NIHSS评分有大幅的下降,表明其神经功能障碍已经获得了更加有效的调节;而且,P选择素水平的减小代表了血小板活性降低,这也减少了形成血栓的危险性。同时,MoCA的评分提高,Ang-1、NO、VEGF等血清生化参数的增长。结论 这些都明显地超过了对照组的表现。在对比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时,两者间并没有显示出太大的区别,这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结合治疗方法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溶栓时间窗 脑梗死 双联抗血小板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流程控制急诊溶栓时间窗为导向的干预模式对急性脑梗死心理状况、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红英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741-744,共4页
目的:观察以流程控制急诊溶栓时间窗为导向的干预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况、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目的:观察以流程控制急诊溶栓时间窗为导向的干预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况、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上以流程控制急诊溶栓时间窗为导向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经过干预后的心理状况和神经功能、治疗时间、满意度、抢救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干预4个月后,两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均有好转,且研究组神经功能受损好转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后,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后,研究组绿色通道开通时间、CT完成时间、溶栓DNT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后,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以流程控制急诊溶栓时间窗为导向的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控制急诊溶栓时间窗 急性脑梗死 心理状况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静脉溶栓时间窗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辉 冯兵 +5 位作者 刘旭日 邹勇 唐慧 黄钦彬 陈庭军 邹东华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1-787,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时间窗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入院时常规临床资料对其短期不良结局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收集桂平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溶栓时间窗外AIS患者(774例)临床资料,比较短期不同预... 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时间窗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入院时常规临床资料对其短期不良结局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收集桂平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溶栓时间窗外AIS患者(774例)临床资料,比较短期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并利用机器学习分类(Classification)算法建模分析患者90 d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图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及准确度。研究结果显示:(1)3个月随访期内预后不良患者占比13.95%(108例)。(2)预后不良患者的年龄、血白细胞(WBC)水平、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血甘油三酯(TG)水平、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梗死灶体积和发病治疗时间大于或高于预后良好患者;预后不良患者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均差异显著(P<0.05)。机器学习分类算法中,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算法的效果最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1],且校准曲线显示模型评估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的一致程度高。(3)XGB算法筛选的预测变量影响权重居前6位的依次为发病治疗时间、血CRP水平、年龄、梗死灶体积、血TG水平与NIHSS评分。上述结果说明XGB算法可用于预测静脉溶栓时间窗外AIS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时间窗 预后 机器学习 临床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5
作者 林高攀 郑立冠 王文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61-663,共3页
目的: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将单用依达拉奉治疗的25例患者作... 目的: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将单用依达拉奉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A组,将单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B组,将联合用药的30例患者作为C组。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等方面评价三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随访3个月,调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两者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具备良好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时间窗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溶栓时间窗采用阿加曲班与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威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4期80-83,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溶栓时间窗采用阿加曲班和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在超溶栓时间窗接受溶栓治疗,观察组用药阿加曲班,对照组应用替罗非班... 目的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溶栓时间窗采用阿加曲班和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在超溶栓时间窗接受溶栓治疗,观察组用药阿加曲班,对照组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的85.42%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PLT、PE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APTT(28.27±2.49)s、PT(11.29±0.86)s、PLT(140.33±16.37)×10^(9)/L、PECAM-1(42.17±6.72)μg/L与对照组的(28.89±3.54)s、(11.25±1.66)s、(144.83±23.44)×10^(9)/L、(41.79±6.77)μg/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超溶栓时间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通过阿加曲班和替罗非班进行治疗都能达到明显的效果,可以实现对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善,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时间窗 阿加曲班 替罗非班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常规抗血小板药治疗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双双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常规抗血小板药治疗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常规抗血小板药治疗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清生化指标[血管生成素-1(Ang-1)、P选择素、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6.67%(5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P选择素水平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及Ang-1、NO、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认知功能,效果优于单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溶栓时间窗 脑梗死 双联抗血小板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超溶栓时间窗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血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8
作者 陈彬 左军杰 任耀鑫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对超溶栓时间窗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血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监测生命体征、吸氧、...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对超溶栓时间窗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血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监测生命体征、吸氧、保护脑神经和控制颅内压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双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基底动脉、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双侧MCA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脑动脉血流速度、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溶栓时间窗 急性脑梗死 脑动脉血流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奎 田玉娟 杨玉博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应用尤瑞克林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濮阳油田总医院脑血管病病区收治的超溶栓时间... 目的:分析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应用尤瑞克林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濮阳油田总医院脑血管病病区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4 d、30 d,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已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尤瑞克林、替罗非班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尤瑞克林 溶栓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超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杨蔚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2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超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南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阿加曲班联合组和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各80例。...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超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南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阿加曲班联合组和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各80例。依达拉奉右莰醇组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阿加曲班联合组采用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巴塞尔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阿加曲班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依达拉奉右莰醇组(96.25%vs.82.50%,χ^(2)=7.964,P=0.005)。治疗14 d后,2组hs-CRP、IL-6、IL-10、TNF-α水平均降低,且阿加曲班联合组低于依达拉奉右莰醇组(P<0.01)。2组NIHSS评分、MRS评分降低,ADL评分、BI指数升高,且阿加曲班联合组低/高于依达拉奉右莰醇组(P<0.01)。阿加曲班联合组与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8.75%vs.11.25%,χ^(2)=0.278,P=0.598)。结论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超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较好,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炎性反应,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时间窗 阿加曲班 依达拉奉右莰醇 疗效 炎性反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替罗非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郑玉琴 简玉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77-679,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替罗非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的应用,对改善生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106...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替罗非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的应用,对改善生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康复效果,生命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社会、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加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生命质量,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时间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 针对性护理 康复效果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用于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莲花 乌云塔娜 +2 位作者 苑小明 呼达古拉 高丽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44-047,共4页
研究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应用在脑梗死患者在超溶栓时间窗内溶栓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2021年3月到2024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130例超溶栓时间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通过替罗非班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 研究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应用在脑梗死患者在超溶栓时间窗内溶栓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2021年3月到2024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130例超溶栓时间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通过替罗非班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溶栓疗效差异。结果 (1)观察组的溶栓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织溶栓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溶栓后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比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溶栓时间窗的脑梗死患者而言采用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进行溶栓治疗效果更好,能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康复指标,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丁苯酞 溶栓时间窗 脑梗死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用于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吴丹 《大医生》 2024年第2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用于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7例超溶栓时间窗ACI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用于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7例超溶栓时间窗ACI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DP、D-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NL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超出溶栓时间窗的ACI患者,替罗非班与依达拉奉右莰醇的联合应用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凝血状况,减轻炎症反应,还能显著增强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且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时间窗 替罗非班 依达拉奉右莰醇 血小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刘宏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26-0029,共4页
探究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药物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70例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n=35)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n=35)给予重叠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24h静... 探究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药物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70例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n=35)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n=35)给予重叠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24h静脉泵入替罗非班,两组随访90d,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48h、7d和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较低,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714%,对照组8.571%,P>0.05,差异不大。结论 替罗非班用于超静脉溶栓时间窗脑梗死,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预后,对其神经及生活功能存在改善作用,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溶栓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与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
15
作者 王敬茹 郭金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58-0061,共4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阿加曲班与替罗非班在治疗超溶栓时间窗内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研究在2023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进行,共纳入195名APCI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患者被分为阿加曲班组(65人)、替罗非班组(62人)和... 本研究旨在比较阿加曲班与替罗非班在治疗超溶栓时间窗内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研究在2023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进行,共纳入195名APCI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患者被分为阿加曲班组(65人)、替罗非班组(62人)和对照组(68人)。按照特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在治疗前后的不同时间点(24小时、14天和90天)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治疗14天后,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2%和93.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9%,显示阿加曲班和替罗非班在短期内显著优于双抗治疗。90天治疗周期后,这一差异保持显著,进一步验证了这两种药物长期内的有效性。结论 阿加曲班和替罗非班对于超溶栓时间窗内的APCI患者均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且疗效明显优于双抗治疗,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 阿加曲班 替罗非班 溶栓时间窗 神经功能评估 功能独立性量表(F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急性脑缺血溶栓时间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明华 赵俊功 +2 位作者 程英升 方淳 乔瑞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10-515,共6页
目的尝试人体白蛋白、硫酸镁与溶栓联合应用延长脑缺血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对建立的MCAO模型按照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对评分≥3,应用随机数据表法进行随机分... 目的尝试人体白蛋白、硫酸镁与溶栓联合应用延长脑缺血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对建立的MCAO模型按照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对评分≥3,应用随机数据表法进行随机分组:A组为缺血3h后溶栓(8只);B组为缺血6h后溶栓(8只);C组为缺血3h后神经保护药物干预后溶栓(8只);D组为缺血6h后神经保护药物干预后溶栓(8只)。溶栓治疗是在脑缺血的不同时间把线栓拔出后以尿激酶2500u稀释后自股静脉缓慢注入。神经保护药物干预,即在线栓拔出前0.5h,将5%硫酸镁溶液,按照500mgkg体重的用量自腹腔注射;然后再自股静脉缓慢注入20%人体白蛋白2ml,15min内注射完。分别对脑缺血MCAO模型3h或6h治疗前、治疗后3h、治疗后2d和9d分别行MRI检查。在DWI和T2WI图像上观测梗死灶的变化,T2WI图像上测量梗死灶大小,采用PWI测量梗死中心区(即DWI上高信号中心,gs)、梗死边缘区(DWI上高信号边缘)、皮质区(pz)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重点测量相对脑血流量(rCBV)、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相对上升斜率(rMSI)。最后一次MRI检查结束后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MMP2的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LCMS)。结果B组溶栓后,DWI上高信号中心(gs)、pz及pbra区的rCBV均有进一步的提高。gs区的升高,达对侧的240%,同时伴有gs区的rMSI进一步下降,提示gs的过度灌注,伴有对比剂的大量漏出。与脑缺血3h溶栓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治疗后3h,gs、pbra区的rCBV稍下降,pz区rCBV稍升高,与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gs和pz区rMSI缓慢上升,pbra区缓慢下降,与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治疗后9d随访,gs、和pz区的rCBV降低,pbra区的rCBV稍降低,与D组治疗后3h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gs、pbra区和pz区rMSI于治疗后9d缩短至对侧的40%~60%,与治疗后3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梗死的体积也缩小,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较脑缺血后6h单纯溶栓,人体白蛋白和硫酸镁干预后MMP2表达降低,神经元损害减轻,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有恢复,足板空泡化减弱;FITCalbumin结果示少量脑血管扩张pbra区和PZ区脑血管充盈,荧光物质渗出程度减弱。结论MRI的rCBV和rMSI是反映脑微循环灌注和血脑屏障的可靠指标。在人体白蛋白和硫酸镁的干预下,通过改善脑缺血后脑动脉的调节能力,降低MMP2在局部的表达而降低BBB的通透性,提高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对脑缺血超过3h溶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缺血 磁共振 扩散成像 灌注成像 溶栓治疗 急性脑缺血 溶栓时间窗 延长 实验研 MCAO模型 神经保护药物 硫酸镁溶液 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晓辉 陈南星 +3 位作者 刘唐轶赫 肖莉萍 贾贤杰 于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534-1536,1540,共4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超过溶栓时间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抗栓治疗,轻型卒中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1 d后改为阿司...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超过溶栓时间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抗栓治疗,轻型卒中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1 d后改为阿司匹林继续治疗,非轻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病人采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观察组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NIHSS评分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及出院1个月mRS评分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及出院1个月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阿加曲班 溶栓时间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文鑫 李鑫 +3 位作者 梁小清 吴学良 方金萍 陈镇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予以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24 h,在替罗非班治疗结束前4 h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7、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记录两组治疗前、出院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2分的例数以及治疗前、治疗后48 h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和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7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7、14 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和组别交互效应影响下,两组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56,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的NIHS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治疗前两组mRS≤2分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两组mRS≤2分的例数均多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治疗组mRS≤2分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48 h的FIB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 h的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 h的PT、APTT、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不增加症状性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溶栓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延长大鼠脑栓塞后尿激酶溶栓时间窗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国会 李光勤 李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5期354-358,共5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强力霉素和三七皂甙对大鼠脑栓塞后不同时间尿激酶静脉溶栓效果及并发症的干预作用,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尿激酶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大鼠自体血栓塞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用...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强力霉素和三七皂甙对大鼠脑栓塞后不同时间尿激酶静脉溶栓效果及并发症的干预作用,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尿激酶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大鼠自体血栓塞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TTC染色、伊文氏蓝法和分光光度计法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出血量进行检测。结果相应时间段尿激酶(UK)溶栓组与缺血对照组比较MMP-9表达显著增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出血量均有增加趋势,以12h UK组明显;6h UK组较缺血对照组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强力霉素和三七皂甙联合尿激酶治疗的各组与相应时间点单用尿激酶组比较MMP-9表达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明显下降,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出血量均有改善。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联合溶栓治疗,提高溶栓疗效,减轻溶栓后血脑屏障破坏和出血性转化,可能有延长溶栓治疗时间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尿激酶 溶栓时间窗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伟 周玲 陈霆路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9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48例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 目的:分析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48例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凝血指标以及治疗后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凝血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侧支循环开放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神经及运动功能,提高侧支循环开放率,还能纠正其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脑梗死 溶栓时间窗 尿激酶 氯吡格雷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