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及有机酸对风化壳中REE的溶出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炳辉 徐文烈 +2 位作者 黄丽玫 毋福海 刘琥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对广东清远龙颈稀土矿 2个花岗岩风化壳剖面不同深度的样品进行微生物培养,发现在 0 2~ 10m深度的样品均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的种属有球菌、杆菌、放线菌和真菌.利用所培养的球菌、杆菌、放线菌和真菌 4种微生物及草酸、酒石酸、柠檬... 对广东清远龙颈稀土矿 2个花岗岩风化壳剖面不同深度的样品进行微生物培养,发现在 0 2~ 10m深度的样品均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的种属有球菌、杆菌、放线菌和真菌.利用所培养的球菌、杆菌、放线菌和真菌 4种微生物及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 4种有机酸以不同的水岩比对风化壳样品进行浸泡实验,并以蒸馏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4种微生物以及苹果酸和柠檬酸可加速稀土元素从样品中溶出,而且随着水岩比的增大,稀土元素的溶出量明显增加.实验结果说明微生物和某些有机酸对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活化迁移具有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有机酸 稀土元素 风化壳 REE 溶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最佳数学模型用于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实验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 被引量:26
2
作者 朱芳海 奚念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59-463,共5页
程序由BASIC语言编写。对于固体制剂的体外溶出实验数据能从几种常用的数学拟合方法中提供最佳的数学模型予以拟合,用户选择或微机自选均可,使处理结果所提取的有关参数(T50%,Td等)与实验值更接近;并根据需要自行给出... 程序由BASIC语言编写。对于固体制剂的体外溶出实验数据能从几种常用的数学拟合方法中提供最佳的数学模型予以拟合,用户选择或微机自选均可,使处理结果所提取的有关参数(T50%,Td等)与实验值更接近;并根据需要自行给出最恰当的时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溶出实验 固体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溶出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3
3
作者 郭锦明 罗堃 +3 位作者 贺红 匡创富 郑园园 雷志钧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0-21,共2页
药物制剂溶出实验作为《药剂学》、《工业药剂学》等课程的重要实验之一,对于学生理解固体药物溶出的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校药学院开设的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测定,是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溶出度,... 药物制剂溶出实验作为《药剂学》、《工业药剂学》等课程的重要实验之一,对于学生理解固体药物溶出的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校药学院开设的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测定,是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溶出度,实验中测定方法存在一点的缺陷,学生实验结果普遍不好。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和实验,修改了实验方法,确定了新的测定波长,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重现性及稳定性好,适合学生教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溶出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溶出实验的改革
4
作者 郭锦明 罗堃 +3 位作者 贺红 匡创富 郑园园 雷志钧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05-106,共2页
药物制剂溶出实验作为《药剂学》、《工业药剂学》等课程的重要实验之一,对于学生理解固体药物溶出的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校药学院开设的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测定,是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溶出度,... 药物制剂溶出实验作为《药剂学》、《工业药剂学》等课程的重要实验之一,对于学生理解固体药物溶出的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校药学院开设的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测定,是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溶出度,实验中测定方法存在一点的缺陷,学生实验结果普遍不好。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和实验,修改了实验方法,确定了新的测定波长,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重现性及稳定性好,适合学生教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溶出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在锌溶出实验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灿楠 贺珍 刘卫东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1996年第1期12-12,共1页
应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4种炊具、4种模拟食品及不同加热时间锌的溶出。发现炊具、模拟食品及加热时间对锌溶出量均有影响(P≤0.005),在酸性环境、铁锅、铝铲的条件下锌溶出量最多。这一结果对合理选择炊具和烹调条件以增... 应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4种炊具、4种模拟食品及不同加热时间锌的溶出。发现炊具、模拟食品及加热时间对锌溶出量均有影响(P≤0.005),在酸性环境、铁锅、铝铲的条件下锌溶出量最多。这一结果对合理选择炊具和烹调条件以增加锌的摄入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出实验 正交设计 食品 炊具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餐饮具中微量甲醛的溶出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谢虹 曾祥程 黄志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51,共3页
一次性餐饮具中甲醛的残留量倍受关注,实验采用乙酰丙酮法测定在不同浸泡溶液(25℃水、95℃水和60℃4%乙酸)和不同浸泡条件(恒温静置、超声波作用、紫外照射和微波炉加热)下一次性餐饮具中甲醛的溶出情况。结果表明,用60℃4%乙酸浸泡纸... 一次性餐饮具中甲醛的残留量倍受关注,实验采用乙酰丙酮法测定在不同浸泡溶液(25℃水、95℃水和60℃4%乙酸)和不同浸泡条件(恒温静置、超声波作用、紫外照射和微波炉加热)下一次性餐饮具中甲醛的溶出情况。结果表明,用60℃4%乙酸浸泡纸质餐饮具2h,甲醛的溶出量最高可达0.102mg/L;而用95℃水浸泡并经紫外照射后,甲醛溶出量达到0.131mg/L;当用60℃4%乙酸浸泡同时经紫外照射后,甲醛的溶出量可增至0.213mg/L,是95℃水恒温浸泡时的2倍。此外,实验发现:外表有印刷图案的纸质餐饮具在相同的浸泡溶液和浸泡条件下,甲醛的溶出量均高于无印刷图案的餐饮具,且溶出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餐饮具 甲醛 溶出实验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体外溶出实验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14
7
作者 程晓昆 仇俊新 +3 位作者 王娅莉 马苗锐 刘月 王会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65-1071,共7页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背景、国家政策、实施进程等内容,指出此项工作的意义及研究的核心,参考其他国家一致性评价的现状,重点介绍了体外溶出实验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应用的重要性、体外溶出一致与体内生物等效的关系,进...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背景、国家政策、实施进程等内容,指出此项工作的意义及研究的核心,参考其他国家一致性评价的现状,重点介绍了体外溶出实验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应用的重要性、体外溶出一致与体内生物等效的关系,进而说明了溶出方法的建立、验证过程中的要点内容,结合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认识和遇到的问题,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实施提供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溶出实验 仿制药 一致性评价 生物等效性
原文传递
利眠宁片溶出速率实验研究
8
作者 陈华庭 张爱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1985年第5期7-9,共3页
利眠宁是有生物利用度问题的药物,美国药典20版以水为溶出介质,规定了盐酸利眠宁胶囊的溶出速率限度。国产利眠宁片均以利眠宁碱制作,由于其不溶于水,本实验采用0.005N盐酸为介质.
关键词 速率 盐酸 氯化物 安定药 利眠宁 溶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宝山矿区氟污染特征及土壤溶出状态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明 罗汉金 +1 位作者 黄颜珠 党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91-1298,共8页
对广东大宝山矿区周围尾矿水、河水等水体系统中的氟质量浓度进行了分析,利用水质分类的方法研究氟的来源及分布规律,并在实验室内进行土壤溶出实验,进一步证明氟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大宝山矿区水质类型主要有以下4种:Ca-SO4,Mg-SO4,C... 对广东大宝山矿区周围尾矿水、河水等水体系统中的氟质量浓度进行了分析,利用水质分类的方法研究氟的来源及分布规律,并在实验室内进行土壤溶出实验,进一步证明氟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大宝山矿区水质类型主要有以下4种:Ca-SO4,Mg-SO4,Ca-HCO3,Ca-Mg-SO4,其中Mg-SO4型水质中氟含量比较高,最高达到16.68mg·L-1;从时空分布来看,水中F-质量浓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与地域特征,雨季氟含量要比旱季低,在研究流域内水中氟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尾矿库到滃江呈降低趋势,这说明氟来源于矿山艹鍪笛榻峁砻鳎何部罄嗤裂峄现兀蚧镅趸俳朔锏娜艹觯?溶出液pH变化与SO42-浓度变化都证明了这一点;表层土样溶出F-质量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槽对坑尾砂库表土,铁龙尾砂库外排河流底泥,上坝村水稻田土。槽对坑尾砂库分层土样溶出F-质量浓度和易溶氟化物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表土,0.5m,1m。溶出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氟来源于矿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宝山 矿区 氟污染 溶出实验 土壤 土壤酸化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扑尔敏片溶出度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红霞 王煜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6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比较5个厂家生产的扑尔敏片的溶出度,为进一步比较不同厂家制剂的体内生物利用等效性以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中国药典方法,以XC第三法进行体外溶出试验,以威布尔分布拟合溶出参数。结果 5个厂家生产的扑尔敏片符合... 目的比较5个厂家生产的扑尔敏片的溶出度,为进一步比较不同厂家制剂的体内生物利用等效性以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中国药典方法,以XC第三法进行体外溶出试验,以威布尔分布拟合溶出参数。结果 5个厂家生产的扑尔敏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但不同厂家的溶出度存在差异,B厂最快。结论不同厂家扑尔敏片溶出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生物利用等效性 体外溶出实验 威布尔分布 扑尔敏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制剂溶出度质量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为民 黄斐 《中国新医药》 2003年第6期37-39,共3页
固体药物口服后,在胃肠内经过分散、溶解、膜渗透才能被吸收。如果固体制剂的崩解、溶出不好,有效成分的吸收率就低,也就不能发挥预期的疗效。因此,对于相同的活性药物而言,药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药物从固体制剂中的溶出和溶解。药... 固体药物口服后,在胃肠内经过分散、溶解、膜渗透才能被吸收。如果固体制剂的崩解、溶出不好,有效成分的吸收率就低,也就不能发挥预期的疗效。因此,对于相同的活性药物而言,药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药物从固体制剂中的溶出和溶解。药物的疗效是通过临床和血药浓度来测定评估。而现实生产中,我们是采用体外实验溶出速率的测定来替代体内实验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制剂 质量标准 吸收率 疗效 血药浓度 体外实验速率测定 限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铵伊利石矿物中NH4^+的水溶性与可交换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钦甫 刘龙涛 丁述理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利用蒸馏水和10%KCl溶液先后多次反复对铵伊利石质矸石粉状样品进行淋滤实验,通过测试淋滤液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探讨水和KCl溶液对铵伊利石层间NH4+离子的溶出行为。研究发现:①铵伊利石夹矸中存在水可溶性氮,这... 利用蒸馏水和10%KCl溶液先后多次反复对铵伊利石质矸石粉状样品进行淋滤实验,通过测试淋滤液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探讨水和KCl溶液对铵伊利石层间NH4+离子的溶出行为。研究发现:①铵伊利石夹矸中存在水可溶性氮,这种可溶性氮可能以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形式存在,水对其溶出速度是比较快的,这部分水溶性氮是煤矸石风化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氮污染的潜在因子;②铵伊利石矿物晶层中的固定NH4+离子是可以被K+离子所取代出来的,这个取代过程是持续而缓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伊利石 溶出实验 可交换性
原文传递
河套平原第四纪沉积物中砷的赋存形态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高存荣 刘文波 +2 位作者 刘滨 李金凤 李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0-770,共11页
从水-岩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分析沉积物中砷的含量和存在形态,把握砷如何溶于地下水是研究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的重要视点之一。笔者通过对岩、土样品的分析、测试和不同介质(水、酸、碱)的溶出实验,研究了河套平原第四系沉积物中砷的存... 从水-岩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分析沉积物中砷的含量和存在形态,把握砷如何溶于地下水是研究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的重要视点之一。笔者通过对岩、土样品的分析、测试和不同介质(水、酸、碱)的溶出实验,研究了河套平原第四系沉积物中砷的存在形态,认为河套平原第四系沉积物中的砷主要是以非晶质的胶体形式而存在。沉积物中的砷、铁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X射线仪和电子显微镜装着的EDS分析结果表明,在砷污染区,不同深度、不同岩性的钻探岩心样品中均未发现有砷矿物的存在;岩心中的有机质与砷含量不显示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且含量很低;沉积物中的砷很容易被碱性水溶液溶解出,其中对砂质沉积物中砷的溶出率为87.5%~98.75%,对粘土类沉积物中砷的溶出率为72.73%~84.21%,而该溶液对硫铁矿矿石(砷含量为87.30mg/kg)中砷的溶出率仅为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 溶出实验 赋存形态 水-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药代动力学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罗见春 何丹 +2 位作者 尹华峰 赵德璋 张景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4-757,共4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口服灌胃给药,评价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在SD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方法制备姜黄素磷脂复合物,以姜黄素作为对照,检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和体外累计溶出率;取SD大鼠12只,经口服灌胃给予姜黄素磷脂复合物或姜黄素混... 目的通过对大鼠口服灌胃给药,评价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在SD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方法制备姜黄素磷脂复合物,以姜黄素作为对照,检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和体外累计溶出率;取SD大鼠12只,经口服灌胃给予姜黄素磷脂复合物或姜黄素混悬液后,不同时间点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姜黄素的浓度。结果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溶解度、累计溶出率分别为0.150g/L、68.04%,较姜黄素(0.057g/L、50.68%)均有所增加。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和姜黄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Cmax为(74.34±5.57)μg/L和(61.64±4.29)μg/L,Tmax为(0.17±0)h和(0.25±0)h,AUC0-t为(637.38±30.04)μg·h·L-1和(172.41±31.66)μg·h·L-1,AUC0-∞为(857.80±223.69)μg·h·L-1和(191.08±43.27)μg·h·L-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回收率符合测定要求。结论姜黄素磷脂复合物混悬液与姜黄素相比吸收速度快,消除速率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 药代动力学 体外溶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进口再生塑料颗粒中重金属溶出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15
作者 康志鹏 岳波 +4 位作者 林晔 张颖 孟棒棒 王超 梁宇廷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31-3037,共7页
为了解我国进口再生塑料颗粒中重金属溶出特性,以某检测机构的5种再生塑料颗粒PP、PE、PS、PET和ABS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接触时间和不同模拟液等条件下,再生塑料颗粒中重金属溶出特性。结果表明,在25、40、70℃这3种温度下,PP... 为了解我国进口再生塑料颗粒中重金属溶出特性,以某检测机构的5种再生塑料颗粒PP、PE、PS、PET和ABS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接触时间和不同模拟液等条件下,再生塑料颗粒中重金属溶出特性。结果表明,在25、40、70℃这3种温度下,PP、PE、PET和ABS再生塑料颗粒中重金属铬、铅、锰、镉、汞和铜的溶出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S中重金属浓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随着接触时间的增长,样品中的6种重金属Cr、Pb、Mn、Cu、Cd、Hg溶出量增长趋势由快至慢,5种再生塑料颗粒中重金属Cr的溶出浓度最高;PE、PS、PET和ABS再生塑料颗粒在4种模拟液中重金属溶出量大小整体呈现出:50%乙酸>3%乙酸>10%乙醇>95%乙醇,但PP再生塑料颗粒中重金属Cu在3%乙酸中的溶出量比10%乙醇中的多。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塑料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重金属溶出量的标准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再生塑料颗粒 溶出实验 温度 接触时间 模拟液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organic acids on dissolution of Fe and Mn from weathering coal gangue 被引量:3
16
作者 Zuyong Chen Fang Liu +2 位作者 Tongda Bu Yuansheng Liu Jian Zhu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16-328,共13页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organic acids (OA)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Fe and Mn to surface water from the weathering coal gangue is of great benefit to risk assessment and remediation strategies for contaminated ...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organic acids (OA)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Fe and Mn to surface water from the weathering coal gangue is of great benefit to risk assessment and remediation strategies for contaminated water and soil.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surface water in the central coal districts of the Guizhou Province, 18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heavy metal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H value of surface water is low (3.11-4.92), and Fe concentration (1.31-5.55 mg L-1) and Mn concentration (1.90-5.71 mg L^-1) were, on average, 10.86 and 34.33 times the limit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OA on the dissolution of Fe and Mn from the weath- ering coal gangue, column elution and batch leach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of organic acids (LMWOAs, i.e., oxalic, tartaric, malic and citric acids) and fulvic acids signifi- cantly accelerated the dissolution of Fe and Mn; in addi- t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OA reached 25 mmol L-1, the concentrations of Fe, and Mn were 1.14-67.08 and 1.11-2.32 times as high as those in 0.5 mmol L-1OA,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migration of Fe and Mn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pH and Eh, especially for Fe; the ion Mn was dissolved from the gangue more easily than the ion Fe in the column leaching, which was contrary to the results of batch l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gangue LMWOAs Fulvic acids -Iron MANGANESE L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无菌原料药生产中物料过滤器的验证
17
作者 王莉 《机电信息》 2012年第23期30-34,共5页
在对法规研究的基础上,参考除菌过滤器的验证,以具体的例子进行具体分析。结论:普通物料过滤器的验证应该得到制药企业的重视。
关键词 过滤器 完整性测试 化学相容性 实验 性能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methyl tert-butyl ether dissolution in saturated porous media
18
作者 李洪 赵雷 +1 位作者 高鑫 李鑫钢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685-1690,共6页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methyl tert-butyl ether(MTBE) dissolution in saturated porous media.A series of1 D colum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laboratory to obtain MTBE dissolution data with different groundwa...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methyl tert-butyl ether(MTBE) dissolution in saturated porous media.A series of1 D colum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laboratory to obtain MTBE dissolution data with different groundwater velocity,initial MTBE saturation and grain size of porous medium,and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 nonaqueous liquids.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er groundwater velocity increases MTBE dissolution rate and higher initial MTBE saturation reduces effective permeability to slow MTBE dissolution rate.Smaller grain size medium gives higher MTBE dissolution rate because of higher permeability.The addition of trichloroethylene enhances MTBE dissolution,with an optimal mass ratio of 10:2,while the presence of p-xylene prolongs complete dissolution of MTBE.Mass transfer correlations are developed for MTBE dissolution rate based on the degree of MTBE saturation Sn.Mass transfer rate is characterized by Re' with a high exponent for 0.3000<Sn<0.5482,while it is related to medium grain size and Sn for Sn≤0.3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BE DISSOLUTION Mass transfer Porous media Organic compoun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丙烯国产口服制剂质量评价与生物等效性初步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斗胜 王晨 +3 位作者 于丽娜 王立新 刘春亮 胡昌勤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0-1128,共9页
目的:评价头孢丙烯国产口服制剂质量并初步预测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原料及制剂的杂质谱变化,采用光纤探头与流通池法结合,模拟胃肠环境下,研究头孢丙烯片、分散片和胶囊的溶出曲线及溶出行为差异。HPLC法:采用Alltima-C_(18... 目的:评价头孢丙烯国产口服制剂质量并初步预测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原料及制剂的杂质谱变化,采用光纤探头与流通池法结合,模拟胃肠环境下,研究头孢丙烯片、分散片和胶囊的溶出曲线及溶出行为差异。HPLC法:采用Alltima-C_(18)色谱柱(4.6 mm×250 mm,3.5μm),柱温25℃,流速1.0 mL·min^(-1);有关物质测定时以0.23%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的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5 nm;溶出曲线实验时,以磷酸二氢铵溶液(称取磷酸二氢铵20.7 g.加水1 800 mL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至4.4)-乙腈(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光纤溶出法:分别以水、介质1、介质2为溶出介质,溶出体积900 m ,采用转篮法,转速为100 r·min^(-1),分别在4、8、10、30 min时取样。流通池法:以水、介质1、介质2为溶出介质,温度37.0℃,流速4 mL·min^(-1),分别在3、6、10、15、30 min时取样。结果:国产头孢丙烯制剂中主要杂质为头孢羟氨苄,属工艺杂质;各剂型中头孢羟氨苄与总杂质控制较好,分别约含0.3%和0.4%左右;与专利药相比,无明显差异;国产头孢丙烯片具有与专利药相同的体外溶出行为;分散片和胶囊的体外溶出行为与片剂相似,无明显差异,表现为快速释放。结论:头孢丙烯国产口服制剂质量较好,工艺较稳定;国产头孢丙烯片与专利药相比,药品质量无差异,体外溶出实验初步预测二者生物等效;而分散片和胶囊的快速溶出,对保证头孢丙烯的临床抗菌效果是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头孢丙烯 杂质谱 生理模拟介质 胃肠环境 生物等效性 体外溶出实验 体外替代方法 光纤 流通池法 HPLC法
原文传递
In situ observations of tungsten speciation and partitioning behavior during fluid exsolution from granitic melt 被引量:2
20
作者 Ye Qiu Xiaolin Wang +5 位作者 Jianjun Lu I-Ming Chou Ye Wan Rongqing Zhang Wenlan Zhang Rui Sun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2期2358-2368,共11页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tungsten(W)deposits are of magmatic-hydrothermal origin.The species and partitioning of W during fluid exsolution,considered to be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formation of ore deposits,...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tungsten(W)deposits are of magmatic-hydrothermal origin.The species and partitioning of W during fluid exsolution,considered to be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formation of ore deposits,are thu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vestigate.However,this issue has not been well addressed mainly due to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ported partition coefficients(e.g.,from strongly incompatible to strongly compatible)between fluid and melt(D_(W)^(fluid/melt)).Here,we used an 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ic approach to describe the W speciation,and to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 the Dfluid/melt of individual and total W species in granite melts and coexisting Na2WO4 solution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T;700–800C)and pressures(P;0.35–1.08 GPa).Results show that WO_(4)^(2-)and HWO4are predominant W species,and the fractions of these two species are similar in melt and coexisting fluid.The partitioning behaviors of WO_(4)^(2-)and HWO4are comparable,exhibiting strong enrichment in the fluid.The total DW fluid/melt ranges from 8.6 to 37.1.Specifically,DW fluid/melt decreases with rising T–P,indicating that shallow exsolution favors enrichment of W in evolved fluids.Furthermore,Rayleigh fractionation modeling based on the obtained D_(W)^(fluid/melt)data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fluid exsolution processes.Our results strongly support that fluid exsolution can serve a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to generate W-rich oreforming fluids.This study also indicates that in situ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ore-forming elements during the magmatic-hydrothermal transition,especially for rare metals associated with granite and pegmat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GSTEN Species Partition coefficient Fluid exsolution In situ observ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