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氮量和剪穗处理下水稻源库特征对稻田CH_(4)排放的协同影响
1
作者 黄宇晴 任孝俭 +3 位作者 张青爽 周继永 熊栋梁 崔克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66-2173,共8页
为阐明水稻植株源、库特征与稻田CH_(4)排放间的关系,在大田条件下设置0N(不施氮)、150N(S_(0))(施氮量150 kg·hm^(−2),不剪穗)、210N(施氮量210 kg·hm^(−2))3个氮肥处理,并在150N处理下设置剪半穗处理,测定稻田CH_(4)排放、... 为阐明水稻植株源、库特征与稻田CH_(4)排放间的关系,在大田条件下设置0N(不施氮)、150N(S_(0))(施氮量150 kg·hm^(−2),不剪穗)、210N(施氮量210 kg·hm^(−2))3个氮肥处理,并在150N处理下设置剪半穗处理,测定稻田CH_(4)排放、根系分泌物有机碳含量、源库大小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210N处理相比,150N(S_(0))处理下水稻单位面积颖花数和库容分别显著提高6.7%和6.6%;剪穗导致单位面积颖花数和库容均下降55.9%。不同处理下的库特征变化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田CH_(4)排放,150N(S_(0))处理下CH_(4)累积排放量比210N处理下显著降低了29.5%,产量升高了7.2%;与不剪穗相比,剪穗导致产量降低53.0%,而CH_(4)累积排放量升高76.8%。CH_(4)累积排放量和单位产量的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与库容、单位面积颖花数、粒叶比及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与210N处理相比,150N(S_(0))处理下根系分泌物中总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总量分别降低18.9%和39.7%;与不剪穗相比,剪穗导致根系分泌物总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总量分别显著增加65.8%和217.1%。CH_(4)累积排放量和单位产量的CH_(4)累积排放量与根系分泌物中总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总量显著正相关,而根系分泌物中总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总量与单位面积颖花数、库容、产量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不同处理下水稻库特征变化主要通过影响根系分泌物进而影响CH_(4)排放,因此适量施氮可以增加库容量,减少根系有机碳分泌,从而在实现较高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稻田CH_(4)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CH_(4)排放 施氮量 剪穗 源库特征 根系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花后高温春小麦源库特征及关系的影响
2
作者 聂峥睿 坚天才 +2 位作者 张战胜 康建宏 吴宏亮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1-2431,共11页
为确定宁夏春小麦的适宜施氮量,本研究以宁春50号为试验材料,采取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温度,于花后20 d设置(25±2)℃(NT)和(35±2)℃(HT)2个温度处理,副区为施氮量,设置0、75、150、225和300 kg·hm^(-2)共5个施纯氮处理,... 为确定宁夏春小麦的适宜施氮量,本研究以宁春50号为试验材料,采取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温度,于花后20 d设置(25±2)℃(NT)和(35±2)℃(HT)2个温度处理,副区为施氮量,设置0、75、150、225和300 kg·hm^(-2)共5个施纯氮处理,探究不同施氮量对花后高温春小麦源库特征及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使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22.99%~61.31%、24.78%~50.27%,施氮量225 kg·hm^(-2)所对应的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降幅最小;相同温度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先上升后下降,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时达到峰值。高温显著降低小麦穗重、穗粒数、灌浆速率和收获指数,与常温相比,各施氮量下高温组穗粒数、灌浆速率和产量降幅分别为2.58%~30.77%、35.82%~68.83%、6.82%~20.25%,225 kg·hm^(-2)施氮量所对应的穗粒数、灌浆速率和产量降幅最小;相同温度条件下,产量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氮肥用量每增加75 kg·hm^(-2),其产量平均增加2.43 t·hm^(-2)(NT)或2.77 t·hm^(-2)(HT)。高温使各施氮量下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下降0.26%~30.77%、11.98%~41.59%,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的粒叶比降幅最小。高温使春小麦源库强度减弱,影响源库关系平衡,最终导致减产,施氮可同步提高源库强度,改善源库关系,减少小麦在高温下的产量损失,以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的抗逆增产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为宁夏春小麦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高温 春小麦 源库特征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源库特征与结实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步洪 王朋 +2 位作者 张洪熙 朱庆森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72,共8页
以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两优培九及三系杂交稻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源、库、流特征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扬两优6号和汕优63的结实率、籽粒充实度和产量明显高于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和汕优63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显著高于两优培九;扬... 以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两优培九及三系杂交稻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源、库、流特征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扬两优6号和汕优63的结实率、籽粒充实度和产量明显高于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和汕优63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显著高于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和汕优63籽粒中蔗糖合成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支酶的活性显著高于两优培九,且上述各酶的活性与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谷粒充实度和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扬两优6号和汕优63的单位维管束和韧皮部的颖花负荷、现实产量负荷、总库容负荷显著小于两优培九,且负荷越大的组合结实率就越低,充实度也就越差。扬两优6号单位面积韧皮部的物质转运速率显著高于两优培九和汕优63。表明扬两优6号具有源足、库强、流畅的特点,这是它结实率高和籽粒充实度好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源库特征 籽粒充实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稻源库比对籽粒充实的影响及其高产组合的源库特征 被引量:27
4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3 位作者 ZHU Yong-chuan 朱永川 王贵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5-271,共7页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稀植高氮与密植中氮两种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籽粒充实度与源库结构关系.结果表明,源库比是影响籽粒充实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影响中、下部籽粒,对上部籽粒影响极小.反映籽粒充实特征的结实率、充实率和充实指...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稀植高氮与密植中氮两种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籽粒充实度与源库结构关系.结果表明,源库比是影响籽粒充实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影响中、下部籽粒,对上部籽粒影响极小.反映籽粒充实特征的结实率、充实率和充实指数3个指标中,充实指数受源库比的影响最敏感,其次是结实率,充实率最差.在保证理论产量和产量潜力分别达9 t和11 t,结实率不低于80%的高产前提下, 相应组合的源库特征的最佳取值范围: 每穗着粒数160~220粒,每公顷有效穗180万~210万,千粒重28~30 g,叶粒比6.66~7.52 mg/粒,结实率80%~90%,充实率96.5%~97.5%,充实指数78%~87%,单穗重4.3~5.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实率 源库特征 籽粒充实度 杂交中稻 高产 有效穗 稀植 组合 取值范围 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与缩节胺配合对Bt棉源库特征和铃重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陈德华 陈源 +2 位作者 杨长琴 何钟佩 吴云康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氮肥和缩节胺配合对 Bt棉的棉铃发育影响表明 ,提高 Bt棉的中部外围和上部铃重可促进整株铃重增加 ,进一步提高产量。其生理机制表现为各部位棉铃对位叶叶绿素、Ru BPase和 ATP含量提高 ,棉铃中 IAA含量增加 ,蔗糖转化酶活性以及纤维素... 氮肥和缩节胺配合对 Bt棉的棉铃发育影响表明 ,提高 Bt棉的中部外围和上部铃重可促进整株铃重增加 ,进一步提高产量。其生理机制表现为各部位棉铃对位叶叶绿素、Ru BPase和 ATP含量提高 ,棉铃中 IAA含量增加 ,蔗糖转化酶活性以及纤维素合成能力增强 ,子棉积累量增多。即整株源库活性的协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源库特征 BT棉 氮肥 缩节安 铃重 活性 转基因棉 棉花 棉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源库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奕松 黄丕生 +1 位作者 黄仲青 丁艳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1-344,共4页
对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齐穗后水稻群体的高效叶面积指数( LAI)、矫正光合势 ( APP)等源特征指标值及总库容量、籽粒充实度、势容比、群体干物质生产量、产量在组合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两系和三... 对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齐穗后水稻群体的高效叶面积指数( LAI)、矫正光合势 ( APP)等源特征指标值及总库容量、籽粒充实度、势容比、群体干物质生产量、产量在组合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两系和三系中各有指标值高低的组合 ;其主要差别在组合间 ,而不在两系和三系两种类型之间 ,两系杂交稻未有明显的优势。两系籼型杂交稻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两系法的优势 ,不仅要选配总库容量大、千粒重高的组合 ,更要选配齐穗后高效 LAI、 APP、 CGR等源特征值高的组合 ,齐穗后有较强的干物质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源库特征 产量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高产源库特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洪熙 季红娟 +6 位作者 肖宁 谭长乐 张小祥 李育红 朱兆斌 戴正元 赵步洪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8,共5页
以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高产的源库特征。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库容量大,填库能力强,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量多且运转顺畅,具有源、库、流同步协调增长的特征。扬两优6号特别具有颖花高结实和籽... 以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高产的源库特征。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库容量大,填库能力强,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量多且运转顺畅,具有源、库、流同步协调增长的特征。扬两优6号特别具有颖花高结实和籽粒高充实的高产特征,是两系杂交籼稻结实性能的重大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籼稻 扬两优6号 产量 源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铃重类型棉花不同结铃区位的源库特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谢志霞 李存东 +2 位作者 王文新 孙红春 朱继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7,共5页
对5个不同铃重类型棉花品种不同区位的棉铃及对应位果枝叶主要生长与生理指标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源、库的生育性状受品种铃重类型的影响;同一品种的源、库特征受时空变化的影响。大铃型品种果枝叶中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小... 对5个不同铃重类型棉花品种不同区位的棉铃及对应位果枝叶主要生长与生理指标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源、库的生育性状受品种铃重类型的影响;同一品种的源、库特征受时空变化的影响。大铃型品种果枝叶中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小铃品种,且高值持续期长。受品种铃重类型和叶源质量的影响,大铃品种的籽棉干物质积累的时间较小铃品种长,且大、小铃品种单铃籽棉干物质日增量差异最大的时期在棉铃生长发育的后期。大铃品种最大单铃重集中在中、上部内围果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铃重 源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棉“科棉1号”的源库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徐立华 李国锋 +1 位作者 何循宏 杨德银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16,共3页
对高品质棉“科棉 1号”源库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科棉 1号“源”“库”生理优势较强 ,表现在源器官和库器官同步增长 ,光合产物积累多 ,营养物质运转快 ;此外 ,叶绿素及主茎功能叶全氮含量表现先高后低的趋势 ,表明棉株生长中后... 对高品质棉“科棉 1号”源库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科棉 1号“源”“库”生理优势较强 ,表现在源器官和库器官同步增长 ,光合产物积累多 ,营养物质运转快 ;此外 ,叶绿素及主茎功能叶全氮含量表现先高后低的趋势 ,表明棉株生长中后期营养物质输转率高 ,单铃重提高是科棉 1号高产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特征 ,提出适当减少种植密度 ,增加中后期肥料的投入量等调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科棉1号品种 源库特征 器官发育 器官发育 种植密度 肥料 光合产物 物质运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棉"33B"的源库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立华 李国锋 +2 位作者 何循宏 杨德银 陈祥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208-212,共5页
 以转Bt基因抗虫棉"33B"及对照品种"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的源库特征。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33B源器官的生长呈前期缓慢,中后期旺盛的趋势,且叶源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棉泗棉3号,表现较强的叶源生理优...  以转Bt基因抗虫棉"33B"及对照品种"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的源库特征。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33B源器官的生长呈前期缓慢,中后期旺盛的趋势,且叶源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棉泗棉3号,表现较强的叶源生理优势;33B成铃期后延且集中,单铃库容量较泗棉3号小,但单株库容量大,结铃多,有较高的库容优势。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单株结铃多是转Bt基因抗虫棉33B增产的主要原因。33B虽然源库基本协调,但叶片、铃壳贮存的营养物质向纤维输送速度较缓,部分贮存物质被滞留在叶片和铃壳中,铃期相对较长,铃壳率较高;营养物质流向种子偏多,导致单铃重减轻,衣分下降。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棉33B的源库特征,提出适期迟播,增加密度,促进早发,适度化调,增施微肥等调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 抗虫棉 33B 源库特征 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粳稻品种源库关系的研究 Ⅰ.不同粳稻品种的源库特征及类型划分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俊国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5-41,共7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用剪叶疏花的方法,对辽宁、吉林两省生产上部分水稻主栽品种的源库特征和源库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7.5公斤N/亩)条件下,参试品种可划分为:①增库增产(秀杂、秋光)、②增源增产(辽粳5号、沈农522—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用剪叶疏花的方法,对辽宁、吉林两省生产上部分水稻主栽品种的源库特征和源库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7.5公斤N/亩)条件下,参试品种可划分为:①增库增产(秀杂、秋光)、②增源增产(辽粳5号、沈农522—3)、③源库互作(S22)、④源库饱和(青系96)4种源库类型。共中类型①品种的结实率、经济系数、产量均最高,类型②品种的结实率和经济系数均最低,但每穗粒数、单位面积颖花量高,其它源库类型品种的结实率和经济系数位于上述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源库特征 类型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糯的源库特征及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月明 王建平 周家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共4页
经4年来对太湖糯的研究,结果表明:太湖糯的产量随源或库的增加而提高,比较两者的效应以后者为大,其源、库特征当属源库互作型,但偏向于库限制型。据此,提出了以扩库为基础、以强源作保证的扩库强源高产栽培对策。在亩颖花量、结实率及... 经4年来对太湖糯的研究,结果表明:太湖糯的产量随源或库的增加而提高,比较两者的效应以后者为大,其源、库特征当属源库互作型,但偏向于库限制型。据此,提出了以扩库为基础、以强源作保证的扩库强源高产栽培对策。在亩颖花量、结实率及千粒重这三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对产量的作用以亩颖花量最大,从而提出了稳穗增粒的高产主攻途径。依据对栽培特性的深化认识与其技术效应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实行与温光同步的适期播栽法、确定高光效群体的适宜起点、建立高产的肥水促控技术、采取有效的综防措施等四项相配套的技术关键。结合大面积生产的实际和以上研究的结果,制订了高产技术规范,经应用验证,增产显著,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稻 太湖糯 源库特征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产量源库特征及高产栽培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少昆 马富裕 +3 位作者 胡晓棠 颜峻 徐鸿 穆拉提 《新疆农垦科技》 1998年第3期3-4,共2页
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与本地主栽种SC704相比,具有:(1)叶面积大、群体叶面积指数(LAI)积累速率高、绿叶功能持续期长;(2)籽粒体积大、灌浆期长;(3)株型紧凑、粒叶比高、耐密性强及成熟期表现“假熟期”等产量源库生理特性。... 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与本地主栽种SC704相比,具有:(1)叶面积大、群体叶面积指数(LAI)积累速率高、绿叶功能持续期长;(2)籽粒体积大、灌浆期长;(3)株型紧凑、粒叶比高、耐密性强及成熟期表现“假熟期”等产量源库生理特性。因此,增加密度、适时晚收,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是发挥掖单12号高产生理潜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掖单12号 源库特征 栽培 紧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杂交水稻保持系源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玲娟 张卫星 +3 位作者 张伟贵 曾勇军 余姜 刘凯凯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9期82-87,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水平下杂交水稻保持系的源库特性差异,以2个杂交水稻保持系中9B和优1B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保持系的源(叶片)、库(籽粒)及其相互关系(粒叶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增源,但施氮过多不利于灌浆期间保...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水平下杂交水稻保持系的源库特性差异,以2个杂交水稻保持系中9B和优1B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保持系的源(叶片)、库(籽粒)及其相互关系(粒叶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增源,但施氮过多不利于灌浆期间保持较高的光合绿叶面积。高氮条件下中9B的籽粒潜在库容(总颖花数)和现实库容(实粒数)均增加,而优1B籽粒库容量却有降低趋势。不同杂交水稻保持系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源库关系随籽粒灌浆进程而变化,粒叶比大小取决于各时期单位绿叶面积所承担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保持系 施氮量 源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弱光胁迫对晚稻不同耐弱光品种源库特征及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罗亢 曾勇军 +4 位作者 胡启星 陈乐 易艳红 睢峰 黎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1-590,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弱光胁迫下不同弱光耐性品种在源库特征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方面的差异,揭示其耐弱光胁迫的机制,为双季稻高产稳产新品种的选育及抗逆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个对弱光胁迫耐性存在显著差异的晚稻品种为材...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弱光胁迫下不同弱光耐性品种在源库特征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方面的差异,揭示其耐弱光胁迫的机制,为双季稻高产稳产新品种的选育及抗逆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个对弱光胁迫耐性存在显著差异的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时期的遮光处理,研究弱光胁迫时期对晚稻不同耐性品种的源库特征及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弱光胁迫对晚稻生长有重要影响,分蘖期弱光胁迫下晚稻分蘖数、每穗粒数及总颖花量减少,叶面积下降,产量降低;幼穗分化期弱光胁迫下晚稻分蘖数和每穗粒数减少,总颖花量、叶面积、结实率均下降,产量降低;灌浆期弱光胁迫下水稻叶片净同化率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不同时期弱光胁迫对晚稻产量的影响表现为灌浆期>幼穗分化期>分蘖期。【结论】耐弱光胁迫型品种能通过增加叶片的长宽度减少叶面积的下降,叶片含氮量保持相对稳定,叶片中SOD、CAT等保护酶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POD活性保持相对稳定,叶片净同化率下降幅度小,在弱光胁迫下实现"强源",减产率相对较低。弱光胁迫下具有较强的叶面积补偿能力和适宜氮含量以及较高的保护酶活性是水稻耐弱光胁迫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胁迫 晚稻 耐性 源库特征 叶片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稻生长特性与源库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大恒 屠乃美 《作物研究》 2005年第4期199-203,共5页
根据湘西山区生态环境特点,探索了两系杂交中稻生长特性与源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两系杂交组合在湘西山区作中稻栽培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适应性,供试组合平均产量为9 679.5 kg/hm2,比对照增产5.27%。(2)两系杂交组合“源”具有一定的优... 根据湘西山区生态环境特点,探索了两系杂交中稻生长特性与源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两系杂交组合在湘西山区作中稻栽培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适应性,供试组合平均产量为9 679.5 kg/hm2,比对照增产5.27%。(2)两系杂交组合“源”具有一定的优势,库容并无明显优势,供试组合最大LA I平均为8.10,比对照高1.53;理论库容平均为12 876.8 kg/hm2,与对照相近;其颖花/叶面积、实粒/叶面积、粒重/叶面积的平均值均低于对照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生长特性 源库特征 湘西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与栽培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大恒 屠乃美 《作物研究》 2002年第S1期226-229,共4页
从源库的概念,源库特征和高产栽培调控等3个方面,对我国两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与栽培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水稻 源库特征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籼稻源库特征及高产栽培对策
18
作者 缪兴伯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10-10,共1页
杂交中籼稻是我县的当家品种,种植面积达40万亩,占中稻面积的70%以上。近年来,我们应用江苏农学院研究的水稻源库理论,针对其特征,采取相应的栽培对策,促进了单产的提高,全县杂交中籼稻平均亩产500多公斤,并有一批650公斤的高产田和丰... 杂交中籼稻是我县的当家品种,种植面积达40万亩,占中稻面积的70%以上。近年来,我们应用江苏农学院研究的水稻源库理论,针对其特征,采取相应的栽培对策,促进了单产的提高,全县杂交中籼稻平均亩产500多公斤,并有一批650公斤的高产田和丰产方。一、杂交中籼稻的源库特征杂交中籼稻属'源限型'品种,其主要特征。(一)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较多,且比较容易控制,即库是充足的,而叶光合产物不能充分满足库容充实的需要,表现为源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中籼稻 源库特征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粳“93-25”源库特征的初步探讨
19
作者 蒋建国 蒋军民 马仁龙 《上海农业科技》 1999年第2期22-23,共2页
早熟晚粳新品系“93—25”经过试种、推广,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状,是我市1997年主要栽培品种之一。为明确该品系的产量潜力、栽培特性,收集整理了近两年市级品比及专项试验的有关资料,从单位面积颖花量、结实率的角度对该品系的源库特征... 早熟晚粳新品系“93—25”经过试种、推广,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状,是我市1997年主要栽培品种之一。为明确该品系的产量潜力、栽培特性,收集整理了近两年市级品比及专项试验的有关资料,从单位面积颖花量、结实率的角度对该品系的源库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对其高产栽培途径作了讨论。1 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近两年品比试验“9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93-25 源库特征 栽培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光条件与寒地水稻产量和源库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解保胜 赵黎明 +4 位作者 那永光 顾春梅 王士强 王丽萍 王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7-924,共8页
采用大田试验,以寒地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试验区2011—2014年气温和太阳辐射,比较不同年份间温光条件差异,探讨温光条件与水稻干物质积累、源库光合特征、产量及其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日活动积温利用率和日有效积温利用... 采用大田试验,以寒地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试验区2011—2014年气温和太阳辐射,比较不同年份间温光条件差异,探讨温光条件与水稻干物质积累、源库光合特征、产量及其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日活动积温利用率和日有效积温利用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太阳辐射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其中灌浆期太阳辐射强度以2014年居高;生育期内日活动积温和日有效积温及其利用率、抽穗后日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与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及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内活动积温与产量(R^2=0.69)、生物产量(R^2=0.49)、抽穗期茎鞘干质量(R^2=0.74)及粒叶比(R^2=0.34)、收获指数(R^2=0.63)、群体生长速率(R^2=0.78)和净同化率(R^2=0.73)均呈二次函数关系,且拟合效果均达极显著水平,而与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太阳辐射 寒地水稻 产量 源库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