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下流体源兆、场兆、大震远兆特征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高小其 陈华静 +2 位作者 高国英 许秋龙 崔勇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94,共12页
以20多年来新疆地区的18个地下流体监测点的资料为基础,沿着“异常与震中”这一主线,对新疆地区的16次5级地震、4次7级以上地震及1个6级强震群的前兆异常特征进行了定量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源、场、远兆异常有如下特征:异常空... 以20多年来新疆地区的18个地下流体监测点的资料为基础,沿着“异常与震中”这一主线,对新疆地区的16次5级地震、4次7级以上地震及1个6级强震群的前兆异常特征进行了定量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源、场、远兆异常有如下特征:异常空间展布不均,源兆空间内异常监测点展布“密集”、异常比例可达90%;而场兆空间展布“稀疏”、“分散”,异常比例一般在45%~53%;而远兆则是更加“稀疏”和“零星”,异常比例统计为25%。异常起始时间不同,源兆异常时间以中期为主;中强震场兆异常时间以中短期、特别是短期为主;强震场兆以中期异常为主;而强震远兆则也以中期异常为主。异常形态不同,源兆中期异常及强震场兆巾期异常一般是趋势性大幅度升高变化为丰,且以化学测项为多,油气探外以井喷形式予以表现;而中强震场兆异常,一般表现为幅度明显的短期内的负异常、脉冲突跳、短期内的高值上升、阶变及年变化规律被打破等;强震远兆特征则基本上表现为少数测点、测项的大幅度中期异常及个别测项的临震大幅度突跳现象,油气探片则也以剧烈什喷形式予以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兆 新疆地下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庙台应变观测孔水位的源兆异常 被引量:4
2
作者 车用太 杨贤和 +3 位作者 胡德军 鱼金子 朱自强 朱航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2,共5页
2003年6~7月在四川省西昌市小庙地震台附近连续发生2次ML4.8地震, 台站距震中为8~12 km. 这次地震前在该台地应力观测孔的辅助水位观测中, 记录到了二次特殊的异常现象. 异常表现为: 一是改变水位上升趋势为下降; 二是表现为日变幅度... 2003年6~7月在四川省西昌市小庙地震台附近连续发生2次ML4.8地震, 台站距震中为8~12 km. 这次地震前在该台地应力观测孔的辅助水位观测中, 记录到了二次特殊的异常现象. 异常表现为: 一是改变水位上升趋势为下降; 二是表现为日变幅度变为显著, 其形态似固体潮效应. 这类异常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研究认为这与震源过程密切有关, 可作为源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位 源兆异常 小庙地震台 固体潮 应变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震水化学参量“场兆”与“源兆”判别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慧 王长岭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分析处理了唐山、松潘、共和等7级以上大震的震例资料,研究了大震水化学参量的源兆与场兆的判别指标,并指出:水化学参量的趋势异常源兆出现得早,场兆出现得晚;源兆所占的比例高,场兆所占的比例低等。进而提出了1年尺度7级以上... 分析处理了唐山、松潘、共和等7级以上大震的震例资料,研究了大震水化学参量的源兆与场兆的判别指标,并指出:水化学参量的趋势异常源兆出现得早,场兆出现得晚;源兆所占的比例高,场兆所占的比例低等。进而提出了1年尺度7级以上大震水化学参量的前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震 水化学 源兆 判别指标 地震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古一井地下流体场源兆异常特征及震情预测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耿杰 游本跃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325-329,共5页
聊古一井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构造部位、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井孔条件和连续可靠的观测,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实际地震观测资料,该井水化学组分的异常变化对其周围500 km范围内的5级以上地震具有良好的映震能力. 在对聊古一井自1981-01投测... 聊古一井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构造部位、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井孔条件和连续可靠的观测,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实际地震观测资料,该井水化学组分的异常变化对其周围500 km范围内的5级以上地震具有良好的映震能力. 在对聊古一井自1981-01投测以来观测到的水化学地震前兆异常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聊古一井水化学异常变化的场源兆特征及异常形成的物理力学机制和地震预报意义. 利用上述研究结果,对聊古一井气体总量2003-05~2003-10出现的低值异常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震情预测,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古一井 源兆 震情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聊古一井水化学组分地震异常的场源兆特征及其机制讨论 被引量:2
5
作者 耿杰 张昭栋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58-65,共8页
从山东聊古一井构造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入手,以实际观测的水化学组分地震前兆异常变化实例为基础,讨论了该井水化学组分震前异常变化的场源兆特征.利用断层位错理论和岩石力学实验获得的认识探讨了聊古一井水化学组分变化场源... 从山东聊古一井构造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入手,以实际观测的水化学组分地震前兆异常变化实例为基础,讨论了该井水化学组分震前异常变化的场源兆特征.利用断层位错理论和岩石力学实验获得的认识探讨了聊古一井水化学组分变化场源兆异常形成的物理力学机制及预报意义.所获成果丰富了对场源兆地震前兆的认识,同时对地震预测预报也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组分 源兆 力学机制 地震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学预报指标研究中的“场兆”和“源兆”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渭宾 《华南地震》 1999年第3期20-25,共6页
分析了地震活动图象和地震学预报指标研究中的“场兆”和“源兆”问题。指出:未来的震源仅仅是区域应力场中若干应力集中区之一;多数地震活动图象和地震预报指标反映的是区域应力场的变化;现在已有可能从地震活动图象和地震学预报指... 分析了地震活动图象和地震学预报指标研究中的“场兆”和“源兆”问题。指出:未来的震源仅仅是区域应力场中若干应力集中区之一;多数地震活动图象和地震预报指标反映的是区域应力场的变化;现在已有可能从地震活动图象和地震学预报指标的综合研究,找出一个或几个应力集中区,但还没有什么指标和方法能判断哪一个应力集中区一定和何时会发生强震。由此建议,在确定若干应力集中区之后,将哪一个应力集中区将会发震的判别标志作为进一步攻关的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预报指标 地震空区 源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强震地下流体源兆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立 付虹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0年第3期69-76,共8页
区分"源兆"与"场兆",系地震预测探索中的重要课题。根据云南4组6级以上地震的地下流体前兆异常资料,系统分析了强震源兆的流体前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在6级多强震的源兆区,即震中距100 km范围内,异常项目计有水位... 区分"源兆"与"场兆",系地震预测探索中的重要课题。根据云南4组6级以上地震的地下流体前兆异常资料,系统分析了强震源兆的流体前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在6级多强震的源兆区,即震中距100 km范围内,异常项目计有水位、水温、水氡、水汞及气汞;以中期、短期异常为主,临震异常很少;源兆异常台站和台项的比例均高于场兆。这些流体源兆特征的认识,可为利用流体异常判断地震危险区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流体 源兆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的地震场源兆特征研究
8
作者 王学聚 石荣会 王梅 《东北地震研究》 1996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文说明了“场兆”、“源兆”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并运用目前地下水位异常的常见模式,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场兆”和“源兆”在时间进程、空间分布、变化形态和剧烈程度四个方面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 地震前 源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兆与源兆的追踪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光亮 陈应禄 +3 位作者 江起达 李忠富 胡伦 杨仁华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8年第3期85-91,共7页
云南省单台地震预报6年报准了12次5.2~7.3级地震。总结了反映孕震过程的矢量凹形、应力凹形、地电凹形等3种凹形震兆,阐述了水汞、水氡突跳,形变相关系数和地磁最大相关系数等前兆图像及其预报作用。认为:按照以场求源的... 云南省单台地震预报6年报准了12次5.2~7.3级地震。总结了反映孕震过程的矢量凹形、应力凹形、地电凹形等3种凹形震兆,阐述了水汞、水氡突跳,形变相关系数和地磁最大相关系数等前兆图像及其预报作用。认为:按照以场求源的思路,追踪孕震过程,是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 源兆 孕震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形变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及“双力源”前兆观点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陆明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83,共8页
依据北京大灰厂台地质构造及30多年的观测资料,建立水文地质力学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地下水与地壳形变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研究表明,断层活动受构造应力和降雨、地下水产生的流体力共同作用;断层受力方式的改变对地壳形变、地下水位及相互... 依据北京大灰厂台地质构造及30多年的观测资料,建立水文地质力学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地下水与地壳形变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研究表明,断层活动受构造应力和降雨、地下水产生的流体力共同作用;断层受力方式的改变对地壳形变、地下水位及相互关系产生影响并使观测曲线形态发生变化;地壳形变与地下水位前兆异常是在地震孕育构造应力和降雨、地下水引起的流体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非周期性变化。据此提出地震前兆异常的“双力源”观点,震源体膨胀(扩容)产生变形并引起地下流体异常,地下流体异常产生流体力,流体力影响地震孕育、发展和前兆的产生;地震前兆的产生是“双力源”即构造应力和流体力联合作用的结果;构造应力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地下流体力则是附加的、调制性的,只有那些能与地震孕育构造应力增强过程产生力学耦合的地下流体力才能调制与诱发出地震前兆异常并促使地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地下水位 流体力 相互作用 “双力”前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兆以太无源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瑞峰 王海成 +1 位作者 林如俭 叶家骏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18,共5页
简要介绍了千兆以太无源光网络这种新型的接入网技术 ,主要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以太无光网络 接入网 光网络 突发同步 突发接收 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场源应变前兆的区别及其三维有限元模拟
12
作者 李启成 牛广林 任常愚 《华南地震》 2007年第2期18-25,共8页
以组合模式为基础,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两个模型,主要研究结论是:①在大地震发生前,调整单元首先破裂,其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呈准"λ"型;②在调整单元破裂后,积累单元破裂,其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呈"λ"型;③在断... 以组合模式为基础,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两个模型,主要研究结论是:①在大地震发生前,调整单元首先破裂,其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呈准"λ"型;②在调整单元破裂后,积累单元破裂,其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呈"λ"型;③在断层垂直方向上应变衰减很快,而沿断层走向方向衰减很慢;④场区各单元的情况很复杂,其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非"λ"型。并用数值分析方法证实了组合模式的正确性,还用结论(1)解释了几种前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有限元模拟 相变 应变 组合模式 地震 区前 场区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兆无源光纤以太网在平煤十二矿的设计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战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共3页
介绍了矿井综合自动化传输网络的方案选择设计、构架选择设计、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特点、技术参数等。千兆无源光纤以太网(GEPON)系统的实施,达到了集中管理、数据共享、系统联动的效果,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效率;将视频图象、监控数据等共线... 介绍了矿井综合自动化传输网络的方案选择设计、构架选择设计、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特点、技术参数等。千兆无源光纤以太网(GEPON)系统的实施,达到了集中管理、数据共享、系统联动的效果,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效率;将视频图象、监控数据等共线集中上传,方便了维护管理,分散了原有各系统的故障点,使系统更加可靠。该系统独有的冗余方式,使光纤环路上的任意故障点对系统不构成影响;本安型的接入设备,使得光网络终端可以放入高瓦斯区域或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自动化 三网合一 光纤以太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华北地区地电前兆时空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志亮 余素荣 谷永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65-72,共8页
文中较系统地研究了大华北地区单个地震的地电前兆场时空静态特征与成组地震的地电前兆场时空动态特征。在距震中200—500km范围内、相对集中的、中短期地电前兆趋势异常可能属孕震区的源兆。而在更大范围(近千公里)局部分散的临震前数... 文中较系统地研究了大华北地区单个地震的地电前兆场时空静态特征与成组地震的地电前兆场时空动态特征。在距震中200—500km范围内、相对集中的、中短期地电前兆趋势异常可能属孕震区的源兆。而在更大范围(近千公里)局部分散的临震前数十天内或某些中强地震前的地电短期前兆,可能属区域构造应力场兆。远震区临震异常的出现早于近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前 地电前时空静态特征 地电前时空动态特征 源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余震前甘陕交界扰动异常的定源探索
15
作者 张希 王庆良 贾鹏 《内陆地震》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2008年8月6日,甘肃武都台、陕西汉中与宁陕台垂直摆倾斜观测获得尖脉冲为主的扰动异常。根据异常出现时间、空间位置等信息,构建"源兆信号"传播函数,借助网格搜索及拟牛顿最小二乘法反演可能的"震源区"。所得模拟... 2008年8月6日,甘肃武都台、陕西汉中与宁陕台垂直摆倾斜观测获得尖脉冲为主的扰动异常。根据异常出现时间、空间位置等信息,构建"源兆信号"传播函数,借助网格搜索及拟牛顿最小二乘法反演可能的"震源区"。所得模拟震源位于龙门山断裂北段汶川余震区,可能与距其约54 km的2008年8月7日平武—北川5.0级地震有关,传播起始时间为震前近33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余震 尖脉冲扰动 源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珲春7.0级深震地下流体前兆的动态特征研究
16
作者 李富 《华北地震科学》 2004年第3期9-14,共6页
论述了珲春7.0级深源地震地下流体中期、短期、临震、震时、震后异常,分析了地下流体异常特征。认为其时间展布具有阶段性,配套性和集中性,异常出现的时间与震中距密切相关,其空间展布具有迁移性,中期异常由外围向震中收缩,其速率很小,... 论述了珲春7.0级深源地震地下流体中期、短期、临震、震时、震后异常,分析了地下流体异常特征。认为其时间展布具有阶段性,配套性和集中性,异常出现的时间与震中距密切相关,其空间展布具有迁移性,中期异常由外围向震中收缩,其速率很小,进入短期阶段,速率迅速加大。临震异常由震中向外围发散,其速率加大到剧增。此即为我们捕捉岩石变形临失稳阶段提供信息,是经验性预报向物理预报过渡的一种尝试。本文尚对地下流体异常与地震构造的关系,地下流体异常的场兆、源兆特征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震 地下流体 源兆 地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宽带无源光接入网技术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春琳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29,共3页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新兴的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随着PON的发展,应用于PON的技术也层出不穷,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以及最近出现的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PON)技术都...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新兴的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随着PON的发展,应用于PON的技术也层出不穷,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以及最近出现的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PON)技术都进一步推动了宽带光接入网的发展.文章回顾了宽带PON技术的发展,介绍了3种宽带PON技术,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网络 基于ATM的无光网络 以太网无光网络 以太网无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光网络的煤矿井下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永刚 刘亚楠 《中州煤炭》 2009年第2期75-77,共3页
介绍了基于矿用GEPON千兆无源光网络的煤矿井下数字化监控系统以及该系统在平煤天安十二矿的具体实施情况,该系统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带宽资源共享、设备安全性高等优点。
关键词 矿用GEPON 光网络 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 煤矿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ON的校园全光网建设与实践
19
作者 周杰 肖智能 何绍华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9期46-48,共3页
目前,广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新建楼宇正式投入使用。为构造智慧校园建设所需的网络环境,文章以全光网络技术在该大楼率先落地试点,讨论了现今高校传统三层校园网架构存在的弊端及全光校园网的实际落地过程,旨在以千兆无源光网络(... 目前,广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新建楼宇正式投入使用。为构造智慧校园建设所需的网络环境,文章以全光网络技术在该大楼率先落地试点,讨论了现今高校传统三层校园网架构存在的弊端及全光校园网的实际落地过程,旨在以千兆无源光网络(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GPON)技术为基础实现校园全光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智慧校园 全光网 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云南芒市M_(S)5.0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
20
作者 杨芬 李庆 +3 位作者 杨建文 高琼 张华英 杨树锋 《华南地震》 2024年第4期66-76,共11页
总结了2023年12月2日云南芒市M_(S)5.0地震前,云南地下流体异常在空间、时间、形态和同步性四个方面的特征:云南地下流体共存在18项异常,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在距震中350 km范围内的活动构造上及邻近区域,以源兆和近兆为主,异常空间动态... 总结了2023年12月2日云南芒市M_(S)5.0地震前,云南地下流体异常在空间、时间、形态和同步性四个方面的特征:云南地下流体共存在18项异常,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在距震中350 km范围内的活动构造上及邻近区域,以源兆和近兆为主,异常空间动态发展过程为源兆最先出现,其后源兆、近兆和场兆并存,震前1个月,异常测项向源区收缩;异常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10日至8月9日,期间达到异常指标的测项有13项;时间上源兆和近兆都存在同步性异常现象,同步性异常在2023年11月9日同样呈现出向源区收缩,异常时间进程表现为中、短、临3个阶段,源兆4项短期异常和3项临震异常,近兆5项中期异常和5项短期异常,场兆1项中期异常;异常形态有持续性异常和突跳性异常两种,异常过程表现为稳态→非稳态→稳态发展的特征,反映地震孕育过程由稳态进入非稳态,随后发震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市M_(S)5.0地震 地下流体 源兆 同步性异常 中短临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